推荐期刊

网络时代大学生电影教育研究

时间:2020-08-05 09:40:46 所属分类:计算机网络 浏览量:

笔者作为北京师范大学相关课程团队主要成员,于2006年起在校内开设影视教育全校公选课程中外电影赏析。10余年来,本课经历了许多困难和多种困惑。目前看,网络视频对此类课程的冲击是最为突出的问题。因为,作为艺术和审美文化的电影,需要遵循艺术规律,以

  笔者作为北京师范大学相关课程团队主要成员,于2006年起在校内开设影视教育全校公选课程——中外电影赏析。10余年来,本课经历了许多困难和多种困惑。目前看,网络视频对此类课程的冲击是最为突出的问题。因为,作为艺术和审美文化的电影,需要遵循艺术规律,以满足人的审美需要为最高原则,所以,至少就艺术电影来说,注重思想深度、反映现实、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追求人性和人情表达,是其主要的创作原则和表现领域,也是大学生电影教育课应该遵循的标准。而在网络环境及网络大电影中,商品逻辑充斥,以娱乐休闲性为指向,平面性、平板性、快餐性、价值削平、背离现实、历史虚无主义等,则是典型特征。而且,网络热播影片及网络大电影,与艺术电影在创作态度、操作规程、拍摄手法、人员构成等方面也有着很大的差异。由此产生的以下几对矛盾,是开设此类课程及对大学生进行电影教育应该面对并值得思考的问题。

网络时代大学生电影教育研究

  一、网络环境下通识与精讲的矛盾

  无疑,如何解决通识与精讲的矛盾是此类课程最需面对的首要问题。由于学生来源于全校各个院系,专业不同、知识结构各异、经历有别,他们对课程的要求也非常不同。相对来说,文科学生更倾向于对影片的深入了解和思考,而理工科学生则大多限于对电影本身的欣赏。而且,课程设立的初衷,是想通过讲解一定数量的影视作品和影视现象,使学生不仅了解具体的影视作品,而且对这些影视作品所涉及的文化、社会、美学等问题有所涉猎。因此,如何使二者兼顾起来,是摆在此类课程面前的一大难题。笔者采取的办法是,对课程做一个总体的设计,制定出本课所要达到的最高目标和最低要求,最高目标是在对中外具有典型意义的电影作品赏析的基础上,了解中外电影的发展和现状,以及电影中所反映的文化和美学问题,使学生初步具备理解电影内涵和一定的分析能力;最低要求是对课堂上所放映的影片及相关导演、文化背景、美学和艺术特征有所了解,学生不能局限于一般性的电影欣赏,要通过课程学习,基本上建立中外电影的知识构架和一般鉴赏能力。通识与精讲的冲突,一定意义上是普及与提高矛盾的集中反映,表现为课程对电影作品的取舍。为此,我们在选取片目时,以符合大多数学生的欣赏口味为基本原则,兼顾艺术性和代表性,对公认的电影史上的经典之作,做有针对性的赏析和较细的讲解,这是此类课程的精髓;同时,在不损及严肃和艺术性的前提下,更多选择可看性比较强、符合大多数学生欣赏口味的影片。实践证明,这样做的结果是比较符合课程和学生实际的,效果也比较好。通识与精修的矛盾反映在教学环节,就是要处理好影片观赏和讲解的关系问题。本课的一般课堂安排是“知识+作品欣赏”,即首先讲解一定的电影知识和理论,并结合随后放映的影片,做背景和相关的前提性提示,并尽可能提出一些可以供学生在欣赏影片时思考的题目,让学生在欣赏影片时具有一定的规范性,而不是只看故事或纯娱乐性消遣。这一矛盾的解决,也要与授课对象的特点联系起来。首先是学生的心态问题。毋庸讳言,在相当数量选此课的学生的意识中,所谓电影就是娱乐和放松,没有也不想接受相应的知识讲授,如何将学生的这种娱乐性心态转变为接受知识的学习心态,是此类课程必须解决的问题。笔者认为,这个问题的解决既涉及课程本身,更关乎整个学风问题,非任课教师一己之力可以扭转。总体原则首先是不能把这类课程变相为消遣,此课程在本性上不同于专业课,但也要“寓知识于娱乐之中”,在不损害学理性的前提下,把知识融会在课程进程中,才是可以考虑和选择的;其次是完整性和专题性、专业性的兼顾问题。从原则上来说,一门课程应该有相对完整的体例和知识框架,强调知识连贯和学理贯通,在此基础上再寻求重点和专题的突破。然而在此类课程中,这一原则很难得到贯彻。因为一门知识的建立并非空中楼阁,它需要一定的知识作为奠基,而且每门课程均处于一个大的学科群落中,而在此类课程中,这两个基本要素均不具备,便很难把影视的完整知识传授出去;而且,影视本身是一个非常庞杂和丰富的学科,哪些知识和技能是学生应该知道或掌握的,尤其是应该在此类课程中介绍的,标准也很难把握;加之选修学生遍布全校各学科专业,每人的理解能力和兴趣殊异,以及课时有限等因素,困难很多。

  二、网络热点影片与影片选择标准的矛盾

  与其他课程以文字教案构成教学主要成分不同,影像资料是此类课程的核心环节,并从根本上决定着课程的成败。因此,如何选择符合授课对象和课时安排的影片,是非常关键的。在这个问题上,要考虑或者解决如下问题:一是流行通俗电影和影史经典作品的矛盾。电影有流行和经典之分,换句话说,流行的并不一定是经典的,而经典的却可能是难以流行的。在当下网络异常发达的情况下,大学生所接触到的电影已经今非昔比,尤其对网上传播的电影作品非常熟悉,由此也培养了他们的欣赏趣味,即快餐式吸收和无深度的接受习惯。这样一来,部分学生对经典尤其是需要揣摩的经典电影作品缺乏观看的兴趣。怎样既不损害课程的文化水准又兼顾学生的兴趣,难乎其难。例如,很多学生都知道《公民凯恩》是电影史上最伟大的作品之一,但其较为复杂的叙事结构、相对沉闷的剧情展示,与学生熟悉的流行元素相悖,课堂观影效果并不理想。至于如《放大》等欧洲艺术电影,甚至意大利的新现实主义电影,更难以成为学生的兴趣点。二是主流意识形态及文化方针政策与正常学术及艺术探讨的关系。无疑,意识形态是最不容出现偏差和最为敏感的。但问题是,一些优秀的影片恰恰属于此类。仅就当代中国电影而论,此类问题已经非常突出。例如,第五代导演的代表影片,张艺谋的《活着》、陈凯歌的《霸王别姬》和田壮壮的《蓝风筝》,第六代导演中贾樟柯的《小武》以及姜文的《鬼子来了》、李扬的《盲井》等。从学术严肃性上,该课都不可能也不应该回避和讳言这些从艺术和学术的角度真正优秀和值得谈论的电影。笔者在课堂上采取的办法,是把这些影片的敏感问题做正确引导,起到打预防针的作用,再做讲解性放映观赏,事实证明是可行的。三是中外古今矛盾。按理,一门完整的电影课程必然包含古今中外的艺术作品,并在四者之间维持恰当的平衡,但现实的情况却有时使这一原则很难贯彻。除去课时有限等技术因素不论,现实性、针对性、贴近性、可视性等往往成为选片的决定性因素,如此的结果经常是重外轻中、厚今薄古。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尝试了两种安排策略:一是以专题为宗,打乱国别年代,全部围绕着几个专题来选择讲解代表性影片,大致分为八个专题,这样做的基本好处是重点较突出,备课较方便;二是走传统的国别地区、历史年代路线,把课程划分为“中国传统电影”“美国好莱坞电影”“欧洲电影”“东方电影”“中国港台电影”“其他国家和地区电影”等几个部分,如此安排的益处是线索清晰,但重点不突出。究竟哪种方法更好,有无更合理的安排,仍然在探索中。四是电影版权问题。毋庸讳言,音像领域的盗版是最为严重的,而且已经从最初的影碟,发展到各类视频网站传播并可以下载的海量电影资源,大学生又恰恰是这些网络传播电影的最大受众群体。但课堂放映却由于其公开性和特殊性,必须考虑到电影的版权问题,换句话说,从资源的获得和占有上,此类课程并没有优势可言。其结果往往是使影片的选择变得更加困难,找到一部既符合教学要求又是大多数学生没有看过的影片,绝非易事。对此,笔者采取的应对办法有两种:一是向深度挖掘,深入经典、抓住经典,在经典中求新,比如对20世纪40年代的中国电影“经典群落”,大多数学生都是知道甚至熟悉的,在课堂上对这部分影片的讲授就有意绕开通常的评价和结论,而是把时间更多地投放在这些经典尚未被挖掘的价值上,以及同一时期被《一江春水向东流》《八千里路云和月》《小城之春》等人们关注比较多的影片所遮蔽的一些其他同样经典的影片,诸如《太太万岁》《万家灯火》《假凤虚凰》等在当代更可能具有参照价值的作品,并由此引发对中国当下电影如何继承中国优秀电影传统的见解,那就是符合中国观众欣赏趣味、反映普通人生活况味的情节剧传统;二是求异,即反流行而行之,尽量选取被时尚舆论所忽略却又确有可读性的作品,诸如《赖小子》等,几乎没有被影评人所注意,也是大多数学生所陌生的,但在笔者看来,这是一部不该被忽视的当代中国电影,加之该片发行之时正是所谓“大片”热之际,其可贵就尤值得珍视。因此,笔者毫不犹豫地将其作为某学期第一课的解读片目,并在学生中获得了良好的反馈。

  三、网络时代电影教育与大学生发展

  在大学中开设美育课程,并把一定的美育课程学分作为完成学业的条件之一,是高校按照国家教育部的要求所做的规定,也是很多学校纷纷开设此类课程的原因。实践也证明,电影教育课是最受学生欢迎的课程之一,这当然与美育类课程相对轻松有关,但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教育体系和广大学生都需要这样的课程。笔者从电影对人的培育、对人的需要的满足角度,阐释一下电影课程的目标和原则。需要作为人的一种主动的心理摄取倾向,是人一切活动的动力源泉。需要是决定人的本性的重要范畴,即人的发展一定意义上就是人的需要不断提升的过程,需要是人的发展程度的决定性因素之一。电影以审美作为最高标准和价值依归,即电影作为艺术具有艺术的一般属性,昭示着理想的人类生存方式。具有审美属性的电影,是人们观照和体验到本真生命的重要途径。据此,电影的最高原则应该是找寻它与人的生命状态的关联,从电影中观照人的“应该如此”即理想的生命状态。电影满足人的多方面需要,但审美需要无疑占据核心位置,因为审美是人性的确证,“只有当物以合乎人本性的方式跟人发生关系时,人们才能在实践上以合乎人的本性的态度对待物。”①需要不同,人生境界不同。中国哲学史家冯友兰曾将人生境界从低到高概括为四种境界,即自然境界是从本能需要出发,意义问题还没有生成的最低境界;其上是遵从利己原则的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则是为社会利益做事;为“宇宙”利益做事的天地境界居于最高层②。天地境界超越了具体的自然和社会利益,遵循总体原则,而以超越性为根本特征的审美境界,理应包含在天地境界之中。美学家宗白华在其脍炙人口的《中国艺术意境之诞生》③一文中,从意境角度对人生境界做了更详细的划分。他在功利和伦理境界之后,区分了旨在因人群组合互制而又围绕权术的政治境界和以真为最高原则的学术境界,以及追求天人冥合的宗教境界。而在学术境界和宗教境界之间,是以宇宙、人生为对象,充分欣赏人生、宇宙的美,并把它们看作是自己心灵世界的反映,从眼前的景物中领会宇宙和人生的美,创造的形象象征人的生命和精神世界。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级理论中,“自我实现的需要”处于最高层,要到达这一金字塔顶端,审美和艺术需要的满足是必经的阶段,因为“高峰体验”是“自我实现”的最高点。虽然马斯洛并不认为艺术和审美是产生高峰体验的唯一领域,但无疑,审美中产生的“审美体验”与“高峰体验”具有性质相近性,审美体验的极致状态就是一种“高峰体验”。电影心理学的研究也证明,观众对电影的欣赏,尤其对那些与自己的“期待视野”相契合以及具有哲学意蕴的电影,可以产生类似的体验。因为,电影艺术对人的审美需要的满足、对人的情感陶冶和人格塑造具有这样几个特点:第一,它是在娱乐心态下进行的。如何在电影艺术的接受和欣赏中贯彻“寓教于乐”,也显得更为重要。第二,具有自觉主动参与性。观众在情感的介入中,既领略电影艺术的魅力,又处于身心愉悦状态,从而陶冶了情操,在润物无声中增益于人格的完善。第三,群体性。电影的接受都具有群体性,来自不同年龄、性别、职业、阶层的观众,形成了一个特殊的审美环境,不同的接受者在这同一刻切断了世俗功利的考虑,全身心地投入到净化心灵活动中,其审美效果是其他艺术欣赏形式所不可比拟的。现在的问题是,电影既然是对人的审美需要的满足,并对人的情感陶冶和人格塑造有重要作用,那么,从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角度看,电影的价值何在?笔者认为,电影对社会和人类文明的贡献是润物细无声的,它以潜移默化的方式提升社会文明尺度甚至补救人性弊端,这也正是民众需要电影以及进行电影艺术教育的原因所在,甚至可以说,这是电影艺术教育的美学责任和文化使命。首先,人们需要电影,是把创作和观赏电影作为一种艺术活动,注入到日常生活中,给生活增添审美因素,从而把人从日常存在的“非本真”状态中解脱出来,使生命变得充实。因为,艺术的真正价值就在于它是对现实的超脱、对生命的提升,通过独有的情感审美魅力,把人们从庸常的存在中解脱出来。它让人们以一种超越的眼光,重新打量生活的这个世界,到艺术的神妙之地去体验“非现实感”,就在这种体验中,生活、生命也因超越而充实。其次,电影还是人们摆脱理性教条、获得情感解放、成为“完整人”的既有效又普及化的途径。进入现代社会以来,随着工业物质文明的一路挺进,其负面影响也日渐显现。在功利化之外,以工具理性为表征的现代文明,已经使人们陷入异化的泥潭,成为法国哲学家马尔库塞所说的“单面人”,即不是亲身的感受和情感体验,而是抽象的理性概念和教条,成为人们面对世界时的人性困惑。更可悲和应该警醒的是,人类处于这样的历史处境却又不自知。正因如此,作为艺术的电影,担负起解放情感、完善人性、给社会增添颜色和情趣的作用。英国艺术史家克莱夫·贝尔在其名作《艺术》中,把艺术的魅力与宗教的力量相比,认为艺术是比宗教更有力量,是一种可以解放人的精神世界、给人以完满情感表现的“宗教”:“艺术是一种总是在改变其形式以适应精神的宗教;是一种绝不会长期被教理所桎梏的宗教;是没有牧师的宗教。”④电影如是。最后,让电影成为美的赠品而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让物质和精神生活审美化。电影作为最大众化的艺术,从未也不能游离于生活之外。它不是对少数人特殊趣味的满足,甚至不是仅供观赏的展览品,它已经与人们的生活融为一体,从而为艺术化的人生提供不断的给养,而在这种审美艺术的人生中,人的生活境界不断提升。所以,让电影走进大学生的生活乃至生命,大学美育之路尚长尚艰,大学生电影教育任重而道远。

  《网络时代大学生电影教育研究》来源:《艺术教育》,作者:史可扬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zazhifabiao.com/lunwen/dzxx/jsjwl/464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