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期刊

网络恶搞视频的传播及规范

时间:2021-08-14 11:35:24 所属分类:通信 浏览量:

恶搞的表达方式多种多样,有文字、图片、Flash、Gif、视频等。网络恶搞视频:在网络上流行和自由传播的,以经典的影视剧为母本、以社会热点事件和现存的文化为素材,通过现代媒体技术对画面、声音等进行剪辑、拼接、组合,或者是以模仿的方式进行重新拍摄,

  恶搞的表达方式多种多样,有文字、图片、Flash、Gif、视频等。网络恶搞视频:在网络上流行和自由传播的,以经典的影视剧为母本、以社会热点事件和现存的文化为素材,通过现代媒体技术对画面、声音等进行剪辑、拼接、组合,或者是以模仿的方式进行重新拍摄,而生产出来有全新意义的娱人娱己的作品。

	网络恶搞视频的传播及规范

  一、网络恶搞视频传播效果

  (一)网络恶搞视频正面传播效果

  1.娱人娱己。作为主流文化外大众文化的分支,恶搞以自身的特点满足了受众尤其是年轻人对亚文化的需求,网络恶搞视频作品能够快速成长和发展很重要的一点源自他的娱乐性,无论是作品的制作者还是接受者,他们都能在传播过程中得到快乐。这些作品除了直接起到娱乐作用外还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进行衍生。娱乐现已成为人们忙碌之余最好的消遣选择,网络恶搞视频作品起到了为受众带来一种“短暂而愉快的休息”的正面效果。精英话语权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是社会舆论的主流,草根的、民众的声音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很少能够引起社会的关注。中国文化建设的历史表明,仅有精英的表达,没有草根的参与文化建设是不会成功的,草根的声音隐藏着促进中国文化发展的巨大力量。[1]百度贴吧李毅吧,也叫帝吧,是人气最旺的贴吧,截至2018年3月,帝吧粉丝数已达到3020万,帖子数超过9亿4千万。恶搞精神以多种形式存在于帝吧,以嘲讽、PS、视频等形式抒发自己对于文体界、社会现象的种种看法。视频组是帝吧文工团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视频是帝吧粉丝表达自我的一种方式。2.宣泄压力,舒缓情绪。用恶搞的方式发泄压力、舒缓情绪不仅能在笑一笑中放松自己,也能使人重新拾起信心。让球迷们又爱又恨的中国男足,观众看的越多骂的越多,恶搞作品《中国队勇夺世界杯》得到了人们的厚爱,看完比赛再恶搞一番,心情就没那么糟了。反映中国学生高考压力的恶搞视频《高考,高考》,再比如求职过程中受到的各种歧视,有的人居然用轻生的方式来解决,但也有网友恶搞来发泄。3.揭露、讽刺、批判社会现实网络恶搞视频的很多作品都带有揭露、讽刺、批判社会现实的深层次内涵,娱乐之后也会带给人们深思。《春运帝国》解析了春运难、“黄牛党”的社会现象,一部搞笑的恶搞作品暗含了强烈的批判性;《满城尽是加班族》讽刺了一些企业加班不给加班费的问题;细细品味当下的网络恶搞视频作品大都暗含了对社会现实、社会热点事件的某方面的见解,单纯的搞笑作品只占部分。

  (二)网络恶搞视频负面传播效果

  1.夸大社会问题,放大阴暗面。利用网络恶搞的形式进行意见表达无可厚非,但网络的大环境中创作者和作品鱼龙混杂,存在优秀作品的同时也有一些虚假、三俗的作品存在,这些作品不但没有起到娱乐作品应该起到的作用,而且对于网络环境也是一种污染,对社会的发展也存在着不利因素。一些作品为了吸引眼球在标题上就带有猎奇、媚俗性质的词语,如美女、负心男、小姨子、横刀夺爱等,在内容上使用夸张的表演,如反映空巢老人问题上,表演者刻意夸大老人子女的不孝行为,刻意渲染家庭矛盾。部分网络恶搞作品没有领悟到恶搞一词中“恶”的真正含义,没有底线,不分真假,利用虚构的故事欺骗受众夸大人性的丑恶,助长人性的丑恶,部分自媒体制作人在视频的制作上以负能量为主题,让街访路人说出他们知道的负能量语句作为娱乐。2.诱导价值取向。网络媒介的发展使受众开始接触网络的年龄逐渐下降,网络恶搞视频的受众大部分以年轻人为主,甚至其中还有部分未成年,他们的鉴别能力、理解能力还不强,加上部分作品没有价值甚至带有一些不正确的价值引导,对于正处在“三观”形成时期的青少年产生极为不良的影响,如果青少年都形成错误的“三观”,其后果不堪设想。[2]更有些恶搞作品基于对某一作品的歪曲、对历史的篡改甚至是对红色经典调侃和解构。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不断被消融,粗鄙文化大行其道,英雄屈原变成了猪饲料代言人;孔融让梨变成了“吃了大的梨子会被哥哥打”;英雄雷锋的死因变成了酒后驾驶、无证驾驶。这些以优秀文化为背景的恶搞作品只是为了满足个别人低俗的需要,根本毫无价值可言。各种超出公众底线的网络恶搞作品正在歪曲着传统的优秀历史文化,腐蚀着社会主流价值体系,因此有学者将网络恶搞看作是“文化流感”。3.引发沉溺现象。在网络空间中,人们之间交流都是以符号为中介,账号、密码、昵称是一个人在网络中的身份象征,网络的隐匿性使网民们缺少了作为一个社会人所要考虑的道德和法律限制,在虚伪的面具下宣泄自我、表达观点,忽视了恶劣网络恶搞作品带来的影响和后果,在虚拟的网络空间中没有地位限制、没有权威,人们在这里畅所欲言尽情的狂欢。[3]一些使用短视频类APP的用户普遍反映一个问题:只要在沙发躺下,戴上耳机,打开应用,等到回过神来,一两个小时就刷过去了,然而不大记得自己看了什么,这种情况在观看搞笑类视频时尤其突出。针对于这种用户沉溺现象2018年4月上旬,部分短视频应用上线了反沉迷系统。在连续使用超过1.5小时后,会出现使用时间过长的提示。同时,用户还可以设置时间锁,单日使用时间超过2小时需要输入四位数的密码才能够继续使用。

  二、网络恶搞视频的规范

  (一)对网络恶搞视频的法律规范

  1.完善相关网络法规。法律法规是对网络恶搞最有力的规范措施。虽然目前有诸如《互联网等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管理办法》的部门规章,但是专门针对网络恶搞的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因此要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为网络恶搞监管提供全面的法律依据。相关规定要尽可能的在细则上下功夫,既有可操作性,又有针对性。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于2017年10月7日印发的《互联网群组信息服务管理规定》中提出,互联网群组建立者、管理者应履行群组管理的责任,规范群组的网络行为和信息发布;2018年3月22日,国家广电总局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网络视听节目传播秩序的通知》中明确要求:坚决禁止非法抓取、剪拼改编视听节目的行为。完善相关网络文化法规,这不是对网络恶搞视频的一种限制,只有营造好的环境,才能让网络恶搞视频走在健康正常的轨道。2.针对恶搞构建完善的网络监管体制互联网是个有多方参与的平台,互联网环境建设需要多方的共同努力。国建层面要扛起监督管理的大旗,社会积极推进互联网监管体制的建设,监管部门引进高水平的网络技术人才加强现有员工的网络技术培训,各种形式的社会团体或组织也要明确成员在网络中的行为规范,社会教育、家庭教育要为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三观”提供支持,帮助他们在三观成型时期避免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个人对自己网络行为要负起责任,有基本的道德素质和法律常识。

  (二)对网络恶搞视频的道德规范。1.加强网民自律,形成恶搞特色。媒介技术越发达,传播者的素质就越重要,传播者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传播内容的好与坏,改变网络恶搞视频领域鱼龙混杂的局面就一定要提高网络恶搞族群的整体素养,首先从源头上避免粗俗的网络恶搞视频产生。对于网络恶搞视频进行系统的分类加强监管,禁止对优秀文化、没有相关权限、涉及红色经典等种类的网络恶搞作品进行传播。积极地促进网络恶搞作品在技术、表达方式上的创新。2.强化网站自律,树立规范的传播意识。网站是传播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网站自律,网络恶搞内容要真实不侵权;可以反映现实但不篡改历史;形式合理、适当创新、但不伤风败俗。网站在发布信息时要对内容进行辨别与批判。网站不要单纯以点击率作为衡量一切的标准,同时也要避免受到商业利益的驱使,应提高自身的格调,避免为了赚取利益而走向低俗、恶俗。3.加强主流文化对恶搞行为的引导作用。文化管理部门应充分发挥自己的职能,建立健全对文化产品创造生产的引导机制,以主流文化引领时代文化的健康发展。主流媒体发挥舆论主力军的作用,大力宣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决抵制不良文化。教育主管部门充分发挥教育的作用,防止主流文化被边缘化、主流文化不突出。加强网络主流文化建设,以先进文化理念引导网络亚文化的健康发展,首先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网络文化建设;其次,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再次要坚持三贴近的原则,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开展丰富多样的网络文明教育活动,不断满足未成年人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促进网络文化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会娟.中国网络恶搞族群研究[D].辽宁大学,2009:19-21.

  [2]吕东刚.网络视频文化影响下的青少年价值观教育[D].山东师范大学,2011:7.

  [3]周瑞.网络“恶搞”亚文化狂欢的反思[J].新闻世界,2015(08):295.

  《网络恶搞视频的传播及规范》来源:《新闻传播》,作者:闫寒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zazhifabiao.com/lunwen/dzxx/tx/491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