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期刊

深入应用电子商务 助力旅游业腾飞

时间:2015-12-21 00:37:15 所属分类:微电子 浏览量:

〔摘要〕随着信息与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的贸易方式走上历史舞台,并迅速发展。电子商务的应用,必将给作为信息密集型产业的旅游业注入新的活力,使其迅速发展。本文详细介绍了国际国内电子商务及旅游业的发展状况、旅游业适合应用电子商

〔摘要〕随着信息与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的贸易方式走上历史舞台,并迅速发展。电子商务的应用,必将给作为信息密集型产业的旅游业注入新的活力,使其迅速发展。本文详细介绍了国际国内电子商务及旅游业的发展状况、旅游业适合应用电子商务的原因及旅游企业开展电子商务业务的基本策略。
  〔关键词〕旅游电子商务现状策略


  电子商务将成为21世纪人类信息世界的核心,也是网络应用的发展方向,具有无法预测的增长前景。电子商务还将构筑21世纪新型的经济贸易框架。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对于国家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战略,实现跨越式发展,增强国家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我国旅游业的发展也完全可以借助电子商务的力量实现第二次腾飞。
  
  一、世界电子商务发展现状
  
  据国际著名咨询公司Forrester估计,2002年全球电子商务交易额大约为22935亿美元,软件、旅游和音乐制品这些商品及服务的网上交易B2C部分已占到这部分交易额的18%左右。据联合国贸发会议《2001年电子商务发展报告》引用Anderson咨询公司的数据显示,到2003年底,我国的电子商务市场B2B和B2C的交易总额将可能达到40亿美元之巨,B2B的年均增速为194%,而B2C的是274%,其增速呈倍数增长。
  在中国,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最新的调查报告显示,截止2006年7月,网民总人数为12300万人万,而1997年10月首次调查结果只有62万,10年间增长了200倍。他们中的一部分已是电子商务的消费者,而更多的则是这个快速发展市场的潜在消费者。
  《2005-2006年中国B2C电子商务研究报告》指出, 2004年中国零售网站数量占电子商务网站数量的比例高达49.5%。2004年中国B2C购物交易额为42亿人民币,2005年该数字达到56亿人民币,增长率为33%。随着国内网上购物环境的进一步好转,2005-2010年复合增长率为52%,预计2010年将达到460亿人民币。在CNNIC 2004底年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热点调查报告》中,2627个被访问者在被问及未来是否会网络购物时,有过网络购物经历的被访者选择会的比例超过了90%,而没有网络购物经验的网民也有超过60%打算尝试,明确表示不会的比例均低于10%。
  当今世界,除电子商务市场以外,其他任何市场都难有如此高的增长率,因此,其市场前景极为可观。
  
  二、旅游业与电子商务
  
  1.旅游产品适合于网络交易
  零售的旅游产品属于无形产品,产品的生产过程就是服务的过程,在电子商务的实现上不需要配送的环节,,因此旅游业的电子的发展不会受当前相对落后的物流系统的制约。
  旅游产品的购买过程具有信息密集的特点,旅游产品包括食、住、行、游、购、娱等诸多要素,旅游产品就是将其各类产品信息组合在一起,传达给有旅游需求的人群,旅游产品的销售过程的诸多环节实际上是产品信息的传递过程。而电子商务在信息密集型业务的处理中最能发挥优势。
  在旅游业中批发业务的交易更是纯粹的信息流和资金流过程。在国内外航空公司目前都在尝试电子机票销售,国内的部分景点也开始了网络售票业务,可见在不远的将来旅游产品的批发将向现在的证券业一样完电子化、全网络化
  2.旅游企业完全可以从电子商务应用中获益
  首先,从消费者的角度来讲,使用电子商务手段购买旅游产品可以获得实惠。旅游电子商务大大减少了传统旅游消费者的信息搜集成本,可以为消费者提供全面的目的地资讯,为其提供目的地预览和为决策提供参考信息,具有明显的导购行为;还可以突破时空界限,为消费者提供全天候跨地域的服务,并用有关银行卡在线支付旅游费用,方便了购买;最重要的是旅游电子商务提供的产品具有竞争力的价格,从而给消费者带来实惠。
  其次,从旅游产品供应商来讲,采用电子商务方式来经营,也为企业带来更大的竞争力。一方面,旅游企业通过实现与供应商交易的电子化,可以大大缩短产品采购的周期和成本,从而从容应对市场竞争;另一方面,通过实现与消费者交易的电子化,可以为消费者提供更优质的售前售后服务,从而锁定消费者,为企业创作更大的价值。
  由此可见,旅游业与生俱来的品质决定了其在各行业中将会成为发展电子商务的领头羊。
  
  三、旅游业电子商务发展现状
  
  据CNN公布的数据:1999年度在全球1400亿美元的电子商务销售额中,旅游业电子商务销售额达到了270亿美元,占全球电子商务的销售总额的20%以上;全球约有超过17万家的旅游企业在网上开展综合、专业、特色的旅游服务; 8500万人次以上享受过旅游网站的服务;全球旅游电子商务连续5年以350%以上的速度发展。
  在国内,目前,我国有专业旅游网站300多家。2002年起,我国国家旅游信息化工程——金旅工程将建设“旅游目的地营销系统”作为其电子商务部分的发展重点,计划将“旅游目的地营销系统”建设成为信息时代中国旅游目的地进行国内外宣传、促销和服务的重要手段。国家旅游局预计用两年左右的时间,逐步完成138个优秀旅游城市的系统建设,并逐步辐射到其他城市。
  从另一方面看,各大ICP门户网站仅仅把旅游作为其中的一个栏目,进行一些诸如景点介绍、旅游路线、旅游知识等介绍性的描述,但还没有充分利用电子商务在商家与顾客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各大旅行社虽然纷纷开设自己的门户网站,介绍自己的产品和线路,但由于大多数旅游网站信息匮乏,与传统的旅游业相脱节,无法给上网用户提供充分的信息资源。可见国内旅游业电子商务应用层次还处于初级阶段,与国外还有很大的差距。
  


四、旅游企业发展电子商务的策略
  
  1.传统业务积极向网络平移
  电子商务的主要形式之一就是通过企业网站开展各项经营业务,把现有业务向网络平移,通过网络实现企业及产品的宣传、市场调查、产品销售、供应连管理,是旅游企业电子商务的必要组成部分。传统旅行社和旅游产品供应商必须采用“网社合一”、“网企合一”的办法才能在电子商务大潮中立于不败。
  企业可以通过自建网站,网站加盟或者混合策略来运行电子商务。所谓自建网站,就是企业通过自由资源,完全按照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对电子商务所需的软件和硬件进行投资和建设。这种建站方法的优势在于企业拥有完全自主权,可随时根据业务变化需要扩展和完善网络业务。网站加盟策略,则是指加入现有的开放式旅游网站平台,在交易平台上设立自己的店面来开展业务。其优点是公共平台,一般具有较大知名度和访问量,企业在网站推广方面投入较小,网站的维护和管理工作也相对简单。
  2.加大力度进行电子商务的市场推广
  大力开展市场推广的目的在于,加深旅游者对旅游电子商务的心理认知,使其在需要购买旅游产品时,能够产生网络购物的心理动机。通过对电子商务方式购买旅游产品给于是当优惠,或者在网络消费者中开展各类有奖销售活动等吸引网民尝试在网络上购买旅游产品,对于零售业者尤为重要。CNNIC的统计数据表明,有过电子商务经历的消费者,准备再次选择会电子商务方式进行购物的比例超过了90%,而没有网络购物经验的网民准备使用电子商务的只占60%。说明尝试过电子商务的网民对电子商务的优点具有更强的认同感,会更习惯网络消费方式。因此,加大力度进行电子商务的市场推广,让旅游者迈出尝试旅游电子商务的第一步很重要,毕竟没有电子商务经历的网民占大多数,他们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
  3.面向市场需要,丰富网站内容
  电子商务参与者选择网络购物的原因主要有方便、价格低以及商品多样性,价格虽然很重要,但已经不是最重要的因素,方便、省时省力是更多人的选择理由。只有网站的内容足够丰富,消费者能够容易的查找出所需得各类旅游产品的相关信息,而且可以方便的在网络中进行各项业务。这时候消费者才乐于使用网络方式购买产品。因此网络上相关内容(包括旅游目的地,价格,路线,组团等产品信息和购买产品所必要的咨询、在线订单、在线支付等业务功能)是不是丰富,直接决定了,企业网络业销售务量的大小。
  4.大力发展电子票务系统
  旅游产品的生产和销售过程的各个环节都能够很好的适应电子商务方式,唯独各类门票、车票、机票、船票等的配送受到物流方式的制约,成为旅游电子商务发展的绊脚石。大力发展电子票务系统,采用网络售票和电子票据的手段,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方法。起步阶段,可以采用网络售票,到达目的地后凭网络订单号码和身份证件领取纸质票据的方法进行过渡,条件成熟后,采用数字加密技术生成代表票据凭证的数字序列通过网络传输给用户,以完全取代现行的纸质票据。票据配送关节的瓶颈一旦解决,旅游电子商务的发展就将逐步驶入快车道。
  5.完善配套服务,建立诚信机制
  在没有网络购物经历的网民中,没有尝试网络购物的原因主要有对网站不信任、怕受骗,担心商品质量问题和售后服务,程序繁琐麻烦,担心付款和配送等。另外,有部分网民已经准备通过购物网站进行购物,但在结算过程中,由于网上结算步骤太繁琐或者被要求填写的个人信息太多而中途放弃了。实际上这部分网民是网络购物最可能的潜在用户,也是最值得争取的一部分。因此一套完整的诚信机制,完善的配套服务,更安全的网络环境,更简洁的购物流程,更友好的购物界面,更深的宣传和推广,对推动我国网络购物的进一步发展是必需的。


  参考文献:
  [1]韩冀东,电子商务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2]CNNIC,2004年中国互联网络热点调查报告
  [3]杜文才,旅游电子商务,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zazhifabiao.com/lunwen/dzxx/wdz/342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