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期刊

我国电子政务建设中存在的障碍

时间:2015-12-21 00:39:32 所属分类:微电子 浏览量:

[摘要]加强电子政务的建设,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简化工作环节,降低工作成本,有利于建设精简、高效、廉洁和公平的政府。本文结合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具体情况,总结并提出一些电子政务建设的可行方法,包括加快政府管理体制改革、规范绩效考核体系、加大投

[摘要]加强电子政务的建设,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简化工作环节,降低工作成本,有利于建设精简、高效、廉洁和公平的政府。本文结合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具体情况,总结并提出一些电子政务建设的可行方法,包括加快政府管理体制改革、规范绩效考核体系、加大投资力度、充分利用已有网络以及加强宏观调控等。
[关键词]电子政务电子政务建设信息资源整合绩效评估
现代化的社会是一个信息化的社会,信息化的发展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工作成本。政府部门的工作要想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就必须加快信息化建设,加快发展电子政务。
一、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现状
电子政务是指通过应用、服务及网络三个层面,运用信息及通信技术打破行政机关的组织界限,构建电子化的虚拟机关,以实现政府机关获取和提供信息的网络化及其与社会公众的电子互动化。2006年是我国电子政务建设进程中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一年,1月1日,中央政府门户网站正式开通,标志着中国政府网站体系基本形成。3月19日,国家印发了《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和《国家电子政务总体框架》,5月20日,国家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进国家电子政务网络建设的意见》,9月7日,国家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中央政府门户网站内容保障工作的意见》,这些重要文件的出台,为今后一段时间内推进我国电子政务建设指明了方向,也说明我国的电子政务建设走上了快速发展的道路。但在我国电子政务建设一片繁荣的背后,也存在一些问题,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并没有真正实现系统化,没有形成全国或者区域内的信息共享和互联互通,从排名上来看,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在世界上仅为第五十七位,与我国经济总量世界第四位差距悬殊。总的来说我国的电子政务建设取得了一定得成绩,但离我们要实现的目标还很远。
二、我国电子政务建设中存在的障碍因素
(一)认识上的盲目性
《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关于我国电子政务建设指导意见》明确指出,我国电子政务要遵循需求导向,整合资源,防止一哄而上、盲目建设的原则。但是,不少领导干部在认识上存在一定的误区。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单纯地认为电子政务是简单地利用网络和计算机来处理“政务”,因此在电子政务的建设过程中易于出现重电子、轻政务;重网站建设、轻政务流程重组优化;重电子政务项目建设、轻系统更新和维护等一系列弊端。二是认识不到电子政务建设的长期性、复杂性等特征,而忽略了因地、因时、因事制宜发展电子政务的原则。这种错误认识极易造成大规模投资的浪费,容易导致“电子政绩工程”,“电子面子工程”的出现,给国家和纳税人造成严重损害。
(二)信息资源难以整合
信息资源难以整合成为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一大瓶颈,各级政府、部门之间的信息资源自成体系,共享度差,不能有效地进行结构化和系统化,形成一个个的“信息孤岛”。数字鸿沟问题电子政务的建设和实施依托于现代信息技术,服务对象是全体社会成员。但由于个人知识水平、生活条件等各方面的差异,社会成员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并不均衡,而是呈现出两极分化的局面,信息富人可以有效地参与和影响政治,而信息穷人则被排斥在主流社会之外,处于社会政治的边缘,无法享受现代社会的公民权利和公共服务。
(三)信息基础设施较弱
众所周知,发展电子政务,必须有配套的信息化网络及电子硬件设施,没有这些电子政务也就缺少平台,无从发展。从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信息化网络的建设尚不完善,网络化程度不高,即使有网络的地方传输速率不高,信息传输效率低;电子设备的国产化程度不高,大多依赖进口,特别是高端电子设备,几乎全部需要从国外引进,很少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端产品。另外,我国地方政府普遍存在电子政务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的问题。还有,由于缺乏统一协调和管理,造成信息化建设重复投资、多头建设,部门设备闲置,利用率低,存在着资金浪费的现象。
(四)绩效评估的弱化
现行体制下,政绩考核的指挥棒是影响电子政务建设的重要因素。资金投入、设备改造、网站建设都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政绩,具有较好的自我宣传显示度,而电子政务的实施效果由于缺少权威的评价体系和绩效考核机制,难以纳入政绩考核指标,往往不被官员们所重视。我国电子政务建设中普遍存在着重投入、轻产出,重建设、轻应用,重技术、轻服务问题。
(五)地区信息化水平不均
信息化发展水平不平衡,这对电子政务的发展起到了严重的制约性。这种不平衡主要表现在中国的大、中城市与小城市相比信息化水平的不平衡、城镇与农村信息化水平的不平衡、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信息化水平不平衡、不同行业信息化水平的不平衡等几个方面。
三、完善电子政务建设的对策
(一)加快加强政府管理体制改革
整合政府是全社会中最大的信息拥有者和处理者、最大的信息技术用户,是电子政务建设的主导。因此,加快加强政府管理体制改革,重新设计和定位政府职能,重组政府部门,再造政府流程,规范政务信息资源的开发、集成与整合,建立健全基础性、战略性的政务数据库,坚持统一窗口、实现网络资源的互联互通,是充分利用信息资源,提高电子政务的
工作效率,加快电子政务建设的重要保证。
(二)充分合理利用已有的服务网络
目前,我国手机和固定电话的拥有量已超过七亿部,远高于计算机的普及率,而且电话机简便易用,对受教育程度的要求不高,因此,充分利用通讯公司已有的服务网络,以“呼叫中心”服务的方式作为电子化服务的有益补充,是缩小我国目前数字鸿沟差距,促进服务平等的最直接有效的手段。从长远来说,普及基础教育和应用信息技术,扩大电子政务的网络覆盖面,降低电子政务的供给成本,使每个人都能用的上、用的起信息时代的公共资源是最终消除数字鸿沟的根本出路。
(三)努力搞好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首先,要加大公共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提高公共场所电子设施的质量和使用寿命,搞好管理和维护,多建设一些便民的公共电子设施,使信息弱者能够平等地享有政府的信息资源;其次,要加强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的研发,提高电子政务硬件设施的国产化水平;再次,在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中要大胆引入竞争机制,让企业参与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另外,在财政投入上,中央应适当给予地方政府以支持,以缓解地方政府经费紧张的局面,地方政府也应合力高效地利用资金进行投入,避免盲目建设和重复建设造成的浪费。
(四)规范绩效考核体系
建立培训教育体系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客观性、公正性及科学性,将直接影响政府的管理和运作。合理设置电子政务绩效评价体系及其各组成部分的权重,是保证绩效评估结论系统、全面地反映建设效果,提高绩效评估的权威地位,切实推进电子政务建设进程的重要基础。规范绩效考核要通过引入专业技术人才,建立权威的绩效评价体系,对各地各级政府的电子政务建设进行专业严格规范的绩效考核,通过绩效考核反过来进一步促进电子政务的建设;要规范绩效考核,最重要的还是提高公务员的技术水平,这就要求政府要大力普及信息化基础知识,加大网络实用操作技术培训力度,利用社会资源,努力开辟社会化信息技术培训途径,利用各种资源和条件,发展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培养一批紧跟技术发展需要的信息技术应用人才。
(五)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
平衡地区信息化水平对信息化水平低的地区,国家应该在财政上予以倾斜,从硬件基础设施上提高一些地区的信息化条件,尽可能地减少这些地区进行电子政务建设的阻力,平衡不同地区的信息化水平,特别是缩小东西部信息化水平的差距。另一方面可以考虑以第三产业为支撑来带动信息化的发展,科技产业本身是第三产业的一个分支,已有的科技产业发展状况及地位,势必会对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的发展起到积极推动或消极抑制的作用。在一个发达的科技产业环境下,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会如鱼得水似地发展。因此,信息化的发展必须要依托一个较为发达的第三产业。
小结
电子政务建设有助于缩短公民与政府的距离,推动政府管理创新。从经济学角度来讲,电子政务可以大大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率。一个国家的电子政务建设水平也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该国的综合实力。但我国的电子政务建设从目前来看还存在相当大的发展空间,在建设中还有这样那样的障碍因素,只有切实解决电子政务建设中障碍因素,才能搞好我国的电子政务建设,才能让公众切身体会到政府办事效率提高、服务质量改善,政府的号召力和公信度才会得到真正的增强,而这也是电子政务建设的落脚点所在。
参考文献:
[1]周新耿.Mac地址与IP地址绑定在电子政务系统中的运用[J].计算机安全,2004(7):48
[2]周金生.电子政务建设与政府管理创新若干问题反思[J].时代经贸,2007(5):5.
[3]冉艳.构建市级电子政府安全平台[J].计算机技术与发展2007.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zazhifabiao.com/lunwen/dzxx/wdz/343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