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5-12-20 23:58:30 所属分类:机械 浏览量:
安全是施工企业永恒的主题,随着我国电力建设的迅速发展及项目法施工的全面实施,施工过程中出现了许多新的机械设备不安全因素。机械设备的安全直接关系到每个劳动者的生命和国家的财产,关系到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关系到企业的兴亡,因此,我们必须消除或
安全是施工企业永恒的主题,随着我国电力建设的迅速发展及项目法施工的全面实施,施工过程中出现了许多新的机械设备不安全因素。机械设备的安全直接关系到每个劳动者的生命和国家的财产,关系到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关系到企业的兴亡,因此,我们必须消除或控制施工过程中机械设备的危险因素,加强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保证生产顺利进行。本文根据笔者多年的工作经验,浅谈一下对电力建设中机械设备安全管理的一些认识和观点。
一、目前机械设备管理现状
1、机械管理力量薄弱
一个企业要想搞好机械设备管理工作,需要建立和健全相应的管理机构,明确制定各级机构、人员的职责,严格执行规章制度,这是机械设备管理工作顺利进行的组织保证。但在实际管理过程中,施工企业虽然机构健全、职责明确、制度完善,却普遍存在着管理人员力量薄弱、管理部门监管不力、管理制度执行不严等现象,由此必然导致机械设备管理工作很难真正实施的局面。
2、施工作业环境差
施工机械大部分是在野外露天作业,要经常遭受寒冷、炎热、雨雪、风沙等恶劣气候条件的影响;阴雨天气里,到处泥泞;晴朗的天气里,到处充斥灰尘与施工产生的粉尘;作业场地有时过于狭小,地面不平整,交叉作业多,施工噪音大;夜间作业照明度不够等因素都会造成施工现场机械设备工作环境的恶劣,从而影响机械设备的安全运行。
3、人员素质低下
近年来随着电力建设市场的快速发展,以前只有一、两个施工现场的电建企业,现在面临着多个甚至十几个项目同时施工,造成人力资源严重短缺。尤其是机械方面,由于属于附属工种,长久以来不被重视,待遇低,人才储备少,造成人才短缺更加严重。大量毫无机械管理、操作、维修知识的人员进入机械队伍,其中一部分人员甚至是刚放下锄头的农民工,这些人员从没有进行过系统的学习、培训,专业素质低,责任心差,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屡禁不止,使机械安全管理工作很难落实到位。
4、重使用轻保养
众所周知,我国目前在施工管理模式上推行的是“项目法施工”,其实质是在施工企业层面提高生产资源要素的利用效率,在多个项目部之间调控生产要素资源,创造高于社会平均水平的效益。而实际情况是,企业承揽工程后,承包给项目部施工,项目部为了自己的经济效益尽量压缩机械维修保养费用,机械设备能不修则不修,把问题留给公司或下一个项目,重使用轻维修保养,这就很容易造成机械设备安全技术性能下降,机械设备经常处于带病作业的状态,给机械的安全运行留下危险隐患。
5、设备老化严重
由于历史的原因,现在电建企业拥有的机械设备型号繁多,性能差别大,技术资料短缺甚至没有,给机械管理工作带来很大困难。另外由于市场竞争激烈,企业赢利空间降低,为了养活队伍甚至亏本承包工程,再加上经营管理较粗放,造成企业赢利少甚至出现亏损,致使机械设备更新、改造资金不足,机械老化严重,各个项目几乎都有报废机械再用现象,这也为机械安全施工埋下隐患。
6、使用不均衡,保养不及时
由于企业内部各个施工项目分布不均,工程进度差异大,每个项目对机械的需求时间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同一台机械在一个项目施工还没有结束,下一个项目又要开始投入使用。对机械设备的需求不确定性和缺少计划性使得公司内部不少机械设备在各个项目部之间的调运十分频繁,机械管理部门无法将到保养期需要进行二保的机械设备及时进行维修保养。
7、机械超负荷运行严重
建设单位一再压缩施工工期,加上当地社会上的干扰,设备、材料、施工图纸、资金不到位等原因耽误的时间,造成工程实际施工工期大大缩短,迫使施工企业拼命赶进度,“大干100天”等宣传标语随处可见,致使施工机械经常满负荷甚至超负荷运行,机械没时间保养,人员得不到休息,给机械安全施工带来严重隐患。
8、机械检查流于形式
各个施工企业都对施工安全给予了高度的重视,但往往对于机械设备的使用安全仍然只停留在口头上,施工现场基本上没有主管设备安全的专职安全员,为数不多的机械管理人员中也多数不懂设备原理与安全监控措施,不懂设备管理流程,不善于提早发现设备安全隐患,对于设备的监管往往是只停留在查资料,看机容机貌,填写检查表格上,敷衍了事,普遍存在以检查应付检查的现象,没有真正发挥检查的作用。省电力公司与企业监管部门也只能够通过对项目部使用设备每年进行两、三次抽检发现问题,进行督促,但这很难从根源上消除事故隐患。
二、应采取的措施
1、领导重视,确保管理体系有效运行
机械设备安全管理是事前管理,是通过组织机构、规章制度、人员培训等对机械设备本身和涉及机械设备使用的人等过程因素进行的综合安全管理,是预防性的管理措施,需要细致的执行、检查并不断持续改进,这是施工安全管理与机械设备安全管理的本质区别,也是施工安全管理不能够替代机械设备安全管理的重要原因。领导者确立本企业统一的宗旨和方向,是确保员工充分参与实现企业目标的决定因素。大部分的事故和事件不是由“粗心的工人”造成的,而是由控制不当导致的,这些都属于管理者的责任。这就要求各级领导必须高度重视机械管理工作,不能以安全管理替代机械设备安全管理,只有这样各级机械安全管理体系才能有效运行,管理制度才能严格执行,责任制才能落实,机械的安全管理工作才能有效开展。
2、提高人员素质,坚持持证上岗
现在企业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谁拥有合格的人才,谁就会在竞争中取得优势,立于不败之地。针对电力建设企业目前机械人员数量不足、素质偏低的情况,企业应加大外部招聘,内部挖潜的力度,一方面应聘一些身体、能力适应工作的离、退休人员满足目前需求,招聘大中专及技校的毕业生作为后备人才,逐步提高从业人员的文化程度,另一方面要加大智力投资,加强教育培养,坚持先培训后上岗的原则,坚持持证上岗的原则,定期考核审验,及时淘汰不合格者,努力造就一支高素质的专业队伍。人员培训应包括专业技能培训、安全教育培训及职业道德教育。
2.1专业技能的培训应按机械管理、操作、维修人员不同层次,不同岗位进行相应的知识和能力结构的培训。通过培训,管理人员应达到熟悉本专业所需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并能组织、协调、指挥本专业其他管理人员工作,正确贯彻执行国家和上级对机械管理的方针、政策、条例、规定、标准,胜任所承担的职能;操作人员应提高对机械性能、结构的了解,掌握必要的维修技能,进一步提高操作技能;维修人员应技术全面,具有多专业、多学科的理论与实践知识,并有一定维修实践经验。
2.2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应树立“全员安全教育培训”的理念。无论什么人,只要直接或间接地参与机械设备相关生产活动,就必须受到安全教育培训,上至领导,下到普通职工及分包队伍,要让他们从思想上认识到机械作业的危险性、危害性和重要性,增加防护意识、自我保护意识,学会自我保护方法,掌握危险情况下的应急处理措施,真正实现“三不伤害”,从源头上控制机械设备安全事故的发生。
2.3职业道德,不仅是个人修养的问题,它与企业的各项管理工作也息息相关,可以说是一种无形的资产。当前施工企业机械设备使用与管理上存在的野蛮操作、缺乏保养、随意浪费、马虎维修、以劣充优等行为,都是缺乏职业道德的表现。因此,施工企业仍需不断加强政治思想和职业道德教育,使机械设备从业人员达到职业道德规范的“五到”,即“身到、眼到、手到、心到、情到”。机械操作人员每天要做到按时持证到岗到位,即“身到”;“眼到”就是要严格按规定执行机械状况班前、班中、班后的例行检查并认真填写点检记录;“手到”就是要对机械按“十字作业方针”勤维护保养,按“安全操作规程”精心操作;“心到”就是要一心一意为施工现场服务,想用户所想,急用户所急,努力为工程施工排忧解难;“情到”就是要满腔热忱,做到服从服务于用户提出的合理要求,尽可能使用户满意。这样广大职工就会逐步形成爱惜机械设备的良好风气,使机械设备安全运行,降低事故的发生率。
人员的培训教育工作要做到有计划、有部署、有检查、有考核、有针对性,并应尽量和职工的岗位、收入等挂钩,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培训工作流于形式,真正起到提高人员素质的作用。
3、落实“安全操作规程”,执行“机械维修制度”,强化安全检查
3.1“安全操作规程”是操作者必须遵守的规定和操作程序。实践已经证明绝大部分事故、事件都是由于违章指挥、违章作业造成的。这就要求企业制订符合机械设备需要的,达到技术和安全要求的、科学的机械设备“安全操作规程”,并力求使其易背、易记、利于操作者掌握,在此基础上狠抓规程的落实,坚决杜绝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
3.2机械维修是机械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保证机械安全运行的基础。施工企业的机械管理应严格执行“机械维修制度”,除日常维护修理外,必须按机械设备的使用时间,结合实际的经济、技术状况进行计划维修,尽量避免机械小毛病引起大事故现象的发生。目前施工企业机械带病作业的现象仍普遍存在,这是一个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的问题。企业应该按提取机械大修费那样提取机械经常修理费,由机管部门统一安排、统一使用,以避免出现机械失保现象严重的局面。
3.3机械的安全管理工作重点在于事前和过程控制,其主要手段就是通过各级机务人员组织的定期、不定期以及专项的各种机械检查,及时发现人员、设备存在的问题及缺陷,责成责任单位、人员按要求进行整改,并对整改结果进行复检。只有通过认真、严格的检查,才能及时纠正人员的违章行为,消除机械的故障隐患,确保机械的安全运行。
4、逐步淘汰老旧设备,适当使用外租机械
随着企业经营年限的增长,机械设备运转时间的增多,机械设备使用的经济性、安全性越来越差,这个时候,企业应有计划地更新、改造机械,逐步淘汰老旧设备,对于达到报废条件的机械,都要毫不犹豫的予以淘汰,不能抱丝毫侥幸的心理去继续使用。对于工程急需,不能立即淘汰的机械要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进行鉴定并进行负荷实验,确定能继续使用的要加强监护并严禁超负荷作业。随着我国机械租赁市场的发展和完善,施工企业应适当向社会租赁通用机械,而将有限的资金重点投入到更新、改造专业机械设备上,逐步改变“大而全”的机械装备现状,这样不仅可以解决企业设备购置资金短缺的问题,避免企业施工高峰期设备不足和低谷时设备闲置的现象,提高企业自有机械设备的利用率,而且确实可以有效控制机械事故的发生。
5、建立长效考核机制,加大奖罚力度
现在施工企业虽然基本上都有考核办法,但是普遍存在考核不严甚至不考核,这也是国有企业长久以来纪律松弛、人浮于事、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之一。企业要想真正将安全管理落到实处,就必须严格进行考核,并随着职工收入水平的增长加大奖罚力度,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调动起全体职工的积极性,机械安全管理工作才能长久、有效进行。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zazhifabiao.com/lunwen/gcjs/jx/32438.html
下一篇:机械制造业中事故原因的分析与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