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期刊

我国燃料电池技术进展

时间:2015-12-20 23:43:15 所属分类:石油 浏览量:

作者: 毛宗强(清华大学核能技术设计研究院) 【摘要】燃料是人类社会生存的基础,人类经历了植物燃料阶段之后,现处于化石燃料阶段。 100多年来,化石燃料给地球带来巨大的灾难性污染,使得气候变化异常,以至地球上自然灾害频繁,人类生存条件恶化。太阳能是

作者: 毛宗强(清华大学核能技术设计研究院)
【摘要】燃料是人类社会生存的基础,人类经历了植物燃料阶段之后,现处于化石燃料阶段。 100多年来,化石燃料给地球带来巨大的灾难性污染,使得气候变化异常,以至地球上自然灾害频繁,人类生存条件恶化。太阳能是人类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清洁能源。科学家正在积极开发利用太阳能,并取得可喜的进展。
引言
燃料是人类社会生存的基础,人类经历了植物燃料阶段之后,现处于化石燃料阶段。 100多年来,化石燃料给地球带来巨大的灾难性污染,使得气候变化异常,以至地球上自然灾害频繁,人类生存条件恶化。太阳能是人类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清洁能源。科学家正在积极开发利用太阳能,并取得可喜的进展。在科学发达的今天,我们可以将太阳能直接变成热能,也可以将太阳能直接变成电能,但是热和电的大规模直接储存并未解决。太阳能的利用受到天气和地球自转位置的制约。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科学家们化费大量的精力去研究太阳能的储存,方法之一是利用太阳能电解水,将得到的氢气和氧气分别储存起来,然后再在需要的时候利用它们经燃料电池(FC)发电,副产品是纯水。因此这是一个完全可再生的无污染的燃料循环。德国于利希(Julich)研究中心已经开始这项试验,并取得了很好的示范效果。

FC以氢气为燃料、空气中的氧气作为氧化剂,通过电化学反应得到电能并生成纯净水。从长远来看,FC将是氢无污染地转化成电能的最佳方案,可以真正做到零排放。
通常,按FC的电解质将其分为:碱性燃料电池(AFC)、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磷酸燃料电池(PAFC)、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MCFC)和固体氧化物燃料电他(sOFC)。AFC的工作温度一般为80°C,
KOH为电解质)因对CO2很敏感,有被PEMFC取代的趋势。PEMFC又称为固体聚合物燃料电池(SPFC),在50-100°C下工作,其电解质是一种固体有机膜,用铂做催化剂,但在该温度下铂对CO极其敏感。PEMFC是最有前途的交通工具的动力,目前全世界已有PEMFC大公共汽车在示范运行。1998年,德国奔驰、美国福特和加拿大巴拉德(BALLARD)合资组成DBB公司,计划到2005年年产10万台汽车用PEMFC发动机。PAFCI作在200°C左右,磷酸为电解质,PAFC常用铂作催化剂,也有CO中毒问题,已建成的11MWPAFC电站表明,因排放热的温度低,而使其经济性不佳。从目前技术水平看,PAFC适合作小住宅区的现场电站。MCFC使用熔融的碱性碳酸盐作为电解质,镍做催化剂,工作温度在650°C左右,材料腐蚀是MCFC的难点。SOFC电解质和电极都是陶瓷材料,工作温度在1000°C左右。目前已制成100kw电堆,sOFC的优点是不用催化剂而直接使用天然气为原料,电池效率较高。因此,它是未来大规模清洁发电站的优选对象,缺点是1000°C高温下材料较难解决,目前人们也在研究800°C左右的中温SOFC。
我国FC的研究始于1958年,当时人们凭着一股热情推动燃料电池上马,不过很快就堰旗息鼓了。70年代初,在航天计划的带动下,我国FC的研究掀起高潮,武汉大学、中科院大化所、原电子部天津电源研究所等单位研制AFC并取得一定的成果,后因航天计划改变,FC研究也就基本中止。90年代,环境保护、能源短缺的双重压力,以及国际上FC的突破性进展的带动,我国第二次FC研制高潮逐渐形成。
1 我国燃料电池第一次研究热潮
武汉大学和中科院长春应化所于60年代中期即开始FC的基础研究,后因文化大革命而中止。1972年,武汉大学与武汉邮电研究院协作研制200W氨一空气FC系统。该系统由电他本体、燃料源和自控设备三部分组成。来自液氨瓶的氨气经裂解成3H2+N2混合气,冷却后用作负极(氢极)的燃料气;电解质为KOH溶液。
电池工作温度65-75°C,电池输出电压24V,电流9A,消耗液氨5kg/d。电池曾连续在实验室中工作6个月以上。该系统曾用于天津杨村微波中继站,于1978年停止。
在70年代,由于我国航天工业的要求,天津电源研究所及中科院大连化物所都开展AFC研究。1979年,天津电源研究所制成1kW碱性氢氧燃料电池系统,试验时间达1200小时。与此同时,中科院大连化物所曾组装了10kW、20kW以氨气为燃料的碱性燃料电池和碱性石棉膜燃料电他系统。后者分为A、B两种型号,A型以纯氢、纯氧为燃料和氧化剂;B型以姘一空气为燃料和氧化剂。两种型号燃料电池均通过了例行的航天环模试验。这些FC的主要技术性能列于表1。 由于该电堆的性能还不够稳定,最终没有得到实际应用。 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1971年就开展SOFC电极材料和电解质材料的研究,是我国最早研制SOFC 的单位。 2 我国燃料电池的研究现状 由于FC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越来越多的单位投入FC的研究。根据1998年第23届全国化学与物理 电源学术会议集统计,有20多个单位的27篇论文直接与FC有关。我国目前研究燃料电池领域主要集中在 PEMFC、SOFC和MCFC,其中尤以PEMFC的研究投入最多。 2.1PEMrC 目前,国内研制PEMFC的单位很多,据不完全统计,计有中科院大连化物所、长春应化所、上海有机所、 山西煤化所;清华大学、北京石油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天津大学、上海交大、复旦大学、上海大学、厦门大学、 华中理工大学、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天津电源研究所、上海空间电源研究院等。其中,北京富原新技术开发总 公司(富原公司)与加拿大新动力公司合作开发出50W-5kW系列PEMFC;中科院大连化物所研制成lkW 及5kW的PEMFC电堆;清华大学研制成低压一体化200W PEMFC系统。其余单位多做一些基础研究工 作,用单电池测量一些参数,还未研究电堆。富原公司的PEMFC电堆参数列于表3;中科院大连化物所kW 级PEMFC电堆和清华大学的PEMFC电堆参数列于表4。*包括循环水泵


我国燃料电池技术进展 来自:  
国家科技部已将PEMFC正式列入国家“九五”(19962000)攻关计划,要求2000年底研制出以25kw
PEMFC为动力的电动汽车。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支持下,国家科技部还完成了在我国使用燃料电
池公共汽车的可行性研究。
2.2 S0FC
目前,国内研制SOFC的单位较多,有中国科学院大连化物所、化冶所、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北京物理
所;清华大学、吉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中国科技大学等。总体研制水平较低,大都处于SOFC部件研究阶段。
由于SOFC须在1000C高温下工作,工程材料是个突出问题,目前一些单位,如中国科技大学在国家自
然科学基金会和863计划的资助下,对中温SOFC(600-800°℃)展开基础研究。国家科技部已将sOFC正式
列入国家“九五”(1996-2000)攻关计划,要求2000年底研制出1kW平板式SOFC,运行时间1000小时以
上。
2.3 MCrC
我国开展MCFC研究较晚,基本上从90年代初才开始,研究的单位也不多。目前,国内研制MCFC的
单位有中国科学院大连化物所、上海冶金所和北京科技大学等。研制水平基本处于初始阶段,中国科学院大连化物所组装出MCFC单体电池,其性能达国际80年代水平。中国科学院电工所曾考察过国外MCFC示
范电站的系统工程。上海交大燃料电池研究所从日本引进一台MCFC测试装置。国家科技部已将MCFC 正
式列入国家“九五”(1996-2000)攻关计划,要求2000年底研制出1-5kW MCFC,运行时间1000小时以
上。
2.4 FC相关技术和材料的研究
中科院上海有机所正在进行PEMFC用电解质膜的研制。一种电解质膜是和杜邦公司Nafion相似的全
氟磺酸离子膜,另一种是非氟膜。目前,后一种膜已经初步试验,显示出良好的性能。中科院山西煤化所正在进行碳布和碳纸等配套材料的研究。中科院电工所正在进行燃料电池控制系统的研究。
储氢技术是影响燃料电池应用的关键,我国很早就开展储氢技术的研究与开发,目前已具有较高的水
平。浙江大学、南开大学和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有色院)等是我国贮氢合金、储氢技术研究的主要单位。有色院于70年代未开展这项技术的研究与开发,现已成功开发出以LaNi5为基的AB5型稀土系合金和以
TiFe、TiMn2为基的AB、AB2型Ti系贮氢合金。1997年11月奔驰公司和巴拉德公司与有色院签订了合作
协议,拟由有色院提供组合贮氢器,由德国奔驰公司提供电动大客车,组装成用金属氢化物贮氢的PEMFC
原型车进行示范运行,这说明我国的贮氢技术已经走向国际科技舞台。
目前,清华大学、天津大学等单位正在研究非金属材料储氢技术。
3 结束语
160年前发明的燃料电池正在加速朝商业化的方向迈进。由于我国FC研制停顿多年,研究经费少,因而
和国外相比,这方面的差距还是很大的。国外PAFC已基本商业化,AFC已多次用于字航,而我国FC仍未实际应用或商业示范。相信在政府的支持和引导下,经过我国企业家、科学家和工程技术人员共同努力,可以在不远的将来,赶上和超过世界FC水平。


我国燃料电池技术进展 来自: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zazhifabiao.com/lunwen/gcjs/sy/317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