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5-12-20 23:30:38 所属分类:天然气工业 浏览量:
摘 要:曙二区东部杜家台油藏地质条件复杂,通过对该块开展精细油藏描述,对沉积特征及区域构造等进行再认识,指出该断块岩石学特征,做出单井相分析,指出微相类型并进行描述,为进一步分析该块沉积微相打下良好基
摘 要:曙二区东部杜家台油藏地质条件复杂,通过对该块开展精细油藏描述,对沉积特征及区域构造等进行再认识,指出该断块岩石学特征,做出单井相分析,指出微相类型并进行描述,为进一步分析该块沉积微相打下良好基础。
关键词:二区东;沉积特征;沉积微相;油水运动
前 言
沉积微相研究是精细油藏描述研究内容之一。开发阶段储层沉积相的研究已从亚相细分到微相研究,研究单个砂体微相即成因类型,对油水层进行细分沉积相研究,为揭示油层的非均质性、掌握油水运动规律及剩余油分布特点、预测砂体的分布特征及提高油气的采收率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1.区域沉积背景
中生代以来至晚第三纪,下辽河坳陷沉积了上侏罗统-白垩系、下第三系、上第三系-第四系三套面貌不同的地层,西部凹陷的扇三角洲以水下部分为主,即前缘相和前扇三角洲相,具有明显的近源、快速沉积的特点。下第三系旋回中,沙四时期属于盆地的初陷期,西斜坡上基本沉积了一套灰白色层状砂岩(统称杜家台油层),其上为一套薄层的钙质页岩、白云岩、油页岩标志层——沙四上段。尤其是凹陷斜坡的浅水区,普遍发育扇三角洲砂体为主的层状砂(砾)岩沉积(杜家台油层)。
2.曙二区东杜家台油层沉积微相划分
通过岩心、测井、地震、生产动态资料研究,结合区域沉积背景确定曙二区东杜家台油层为小型闭塞盆地内发育的扇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体,发育有水下分流河道微相、水下分流间湾微相、水下天然堤微相、远砂坝微相、分流河口坝微相及前扇三角洲微相。其中水下分流河道、水下分流间湾及分流河口坝微相较发育。整个研究区段为水体逐渐变浅的海退式沉积体系。
2.1 杜家台油层岩石学特征
2.1.1 岩石成分
该区为一套中粗~细粒砂岩、泥岩及少量的含砾中细砂岩组合,纵向和横向岩性变化不大,粒级粗细变化频繁,岩性致密坚硬,泥质胶结和少量钙质胶结。岩石组合以碎屑岩为主,占总量的92.56%,碎屑矿物成分以石英、长石为主。沉积物搬运距离较近,没有经过充分的分化与磨蚀,矿物成熟度较低。
泥质含量的变化与粒度有一定的关系,在砾岩和砂岩类中,泥质含量一般不超过10%,但在粉砂岩类及部分细砂岩和不等粒砂岩中泥质含量通常较高,最高可达25%。
胶结物主要为灰质、泥质、白云质,灰质多呈鳞片状结构、白云质多呈泥晶结构。石英和长石的次生加大现象不明显。
2.1.2 岩石类型
从取心井岩性剖面看,杜家台油层组以颗粒粗大的砂岩和砂砾岩为主,按福克(1968)砂岩分类,为低成熟度的硬砂质长石砂岩和杂砂岩。表明母岩区为富含长石和石英的花岗岩、花岗片麻岩类;此时期构造活动较强,形成较大起伏的地形高差,使得隆起区遭受剥蚀;并具有易于长石保存的较干旱气候条件和较高的沉积速率。
2.1.3 岩石结构特征
胶结方式以孔隙~接触式为主,磨圆度为次尖~次圆状。分选系数一般1.31~1.89,最大2.65、最小1.23,平均1.494。粒度中值一般0.125~0.275,最大0.695,平均0.186。沉积物主要以悬浮方式搬运,部分颗粒以滚动方式搬运,具有明显的牵引流特征,表明本区蓄水体能量不太。
2.1.4 颜色
通过2口取心井岩心观察,粉砂岩呈灰色、浅灰色、灰褐色,泥岩呈深灰色、灰色、红色,表明沉积时期湖水面升降频繁。
2.1.5 沉积构造特征
杜家台油层分流河道层理构造和构造组合与辫状河流很相似,冲刷面和冲刷充填构造发育,粗颗粒的砂砾岩底部常见冲刷面,具有滞留沉积物,向上分别为槽状和板状交错层理、斜层理和迭复层理(爬升和水平),以及薄层的平行层理和少量的粒序层理,顶部为纹层状泥岩。
2.2 单井相分析
单井相分析是进行剖面对比和平面相分析的基础,是识别微相必不可少的最关键的一步。通常在观察岩心、薄片、地球物理测井等各种相标志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分析化验资料来确定单井相剖面中的相类型。根据曙二区东杜家台油层取芯井曙2-4-10井和曙2-8-12井进行剖面相分析,建立了沉积相综合柱状图。
3.微相类型及描述
经取芯井单井相分析综合研究,可以确定研究层段总体为扇三角洲前缘沉积体。各类微相类型可描述如下:
(1)水下分流河道微相
岩性以细砂岩、含砾细砂岩、粉砂岩为主,中夹粉砂质泥岩。沉积构造主要有块状层理、平行层理、波状层理、交错层理,水下分流河道微相在杜家台油层组广泛发育,是研究层段最主要的微相类型之一。
(2)水下分流河间湾微相
岩性以泥岩为主,有时中间夹薄层粉砂岩或粉砂岩透镜体,水平和波状层理发育。自然电位为低值,微电极平直,长短微电极曲线重叠,孔隙度和空气渗透率为低值,杜家台油层组较发育。
(3)水下天然堤微相
岩性为粉砂质泥和泥质粉砂。爬升层理、小型交错层理发育。砂体薄,感应曲线为中-较低值,形态为齿化的钟形,底部渐变发育在点沙坝上,突变发育在泛滥平原上。各取芯井内都发育。
(4)分流河口坝微相
岩性主要以粉砂岩为主,有时中间夹薄层泥岩。结构成熟度较分流河道稍有变好。常发育有小型交错层理、斜层理、波状层理,未见冲刷现象。粒序组合上以反韵律为主,同时也有反韵律过渡到正韵律的复合韵律。孔隙度和空气渗透率较好。其物性底部稍差,自然电位呈漏斗形,自然伽玛相应变低,深感应曲线呈齿形。
(5)远砂坝微相
岩性以泥质粉砂岩为主,含泥质夹层。发育有水平层理、波状层理,孔隙度较好,但空气渗透率较差,自然电位呈漏斗状。杜家台油层组其分布较少。
(6)前扇三角洲亚相
该亚相主要沉积了一套灰、灰绿及灰褐色的泥岩、页岩。大部分小层不发育,分布在研究区的东北部。
4.沉积微相平面展布
在单井相分析的基础上,根据测井资料对非取芯井进行测井相分析,并依据各小层砂体等值线图,结合孔隙度和渗透率等值线图,以此为依据编制小层的平面沉积微相图,研究沉积微相在平面上的展布规律。
从各小层沉积微相平面展布图(附图)可以看出,研究区有两个物源:南部及东南部物源来自古潜山的西南方向,北部物源为西北方向。
整个研究区砂体与两个物源方向一致,呈北东向展布。南部及东南部砂体发育,主要发育分流河道微相和分流河口坝微相,分流河道微相呈条带状串珠状,北东向展布,宽度较窄,向东北方向逐渐过渡为分流河口坝
[1][2]下一页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zazhifabiao.com/lunwen/gcjs/trqgy/31134.html
下一篇:高层框剪结构优化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