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期刊

银行同业业务对货币政策和金融稳定的影响分析

时间:2015-12-20 11:50:16 所属分类:财政金融 浏览量:

引 言 近年来, 影子银行体系快速发展, 而我国影子银行的类型和运作模式与美国完全不同, 美国的影子银行是以金融市场为基础, 我国的影子银行则更多地依附于传统的银行体系, 形成所谓的 银行的影子, 近年则以银行同业业务为主要的发展方向。 银行同业业务

引 言  近年来, 影子银行体系快速发展, 而我国影子银行的类型和运作模式与美国完全不同, 美国的影子银行是以金融市场为基础, 我国的影子银行则更多地依附于传统的银行体系, 形成所谓的 “银行的影子”, 近年则以银行同业业务为主要的发展方向。 银行同业业务是商业银行之间及与其他金融机构之间的资金融通业务。 2008 年, 为减少国内经济受金融危机的影响, 我国政府出台大规模经济刺激计划, 商业银行出现超常规信贷投放, 导致信贷风险集聚。 2010 年后, 宏观政策急速转向,监管机构开始采取信贷额度管理、 资本金约束、 存贷比例管控等加强对银行信贷风险的管理。 在这一背景下, 同业业务成为银行削减贷款规模, 规避监管政策和寻求套利的主要工具, 同时也支撑了银行资产规模的快速扩张, 成为银行业新的利润增长点。  2013 年 6 月和 12 月, 我国银行业出现两次 “钱荒” 事件, 充分暴露了同业业务存在的风险隐患, 提醒监管当局必须正视我国影子银行扩张的严重性。 本文主要研究我国银行同业业务可能对货币政策和金融稳定带来的影响, 论文的结构安排如下: 第一部分分析我国银行同业业务的发展现状; 第二部分研究同业业务发展可能对我国货币政策和金融稳定带来的影响; 第三部分为结论和政策建议。  一、我国银行同业业务的发展现状  (一) 银行同业业务的现有形式  银行同业业务最初限于商业银行之间的拆借, 以解决短期流动性, 这是 “同业” 概念的溯源。  2010 年以来, 我国银行同业业务快速发展, 创新出各种类型的同业业务。 目前, 银行同业业务泛指商业银行之间及与其他金融机构之间的资金融通业务, 同业业务中涉及的交易对手方主要包括: 银行、 信托、 证券、 基金、 租赁等金融机构。 我国银行同业资产包括存放同业、 拆出资金和买入返售金融资产; 同业负债包括同业存放、 拆入资金和卖出回购金融资产 (见表 1)。    (二) 同业业务发展现有特征分析  目前我国银行同业业务发展总体呈现以下三个特征:  1. 同业业务规模快速增长, 占比显着提升  从总量角度看, 商业银行同业业务规模快速扩张。 如图 1 和图 2 所示, 虽然从 2012 年下半年开始, 同业资产和同业负债增速有所放缓, 但是同业资产和同业负债规模总体保持上升趋势。 2009年末至 2013 年 6 月, 我国银行业同业资产规模平均同比增长为 32.74%, 分别为总资产增速的 2.0倍和贷款增速的 2.1 倍。 同业负债规模平均同比增长 24.1%, 分别为总负债增速和各项存款增速的1.5 倍和 1.8 倍。 随着规模快速扩张, 同业业务在银行业资产负债表中的占比逐年上升。 截至 2013年 6 月, 银行业同业资产在总资产的占比和同业负债在总负债的占比为 11.7%和 13.8%, 分别比2009 年末上升了 37.5%和 14.5%。    2. 同业业务结构以买入返售和同业存放为主, 呈现差异化特征  从业务结构看, 同业资产以买入返售为主, 负债业务以同业存放为主。 如图 3 所示, 16 家上市银行买入返售、 存放同业和拆出资金分别占同业资产的比例从 2009 年 12 月的 60.4%、 27.5%和 12.2%发展到 2013 年 6 月的 48.3%、 31.5%和 20.1%。 买入返售资产始终占据着同业资产的重要地位。 如图 4 所示, 16 家上市银行卖出回购、 同业存放和拆入资金分别占同业负债的比例从 2009 年 12 月的8.1%、 84.8%和 7.1%发展到 2013 年 6 月的 11.7%、 74.5%和 13.9%, 同业存放始终是同业负债的重要来源。    在横向比较和变化趋势上存在着较明显的差异化特征。 从横向比较来看, 同业存放始终大于当期存放同业, 这说明这 16 家上市银行是资金净流入方。 买入返售始终大于当期卖出回购, 说明银行通过买入返售业务向同业市场投放资金。 从变化趋势来看, 同业资产结构变化比较明显, 有平均化趋势, 特别是存放同业与买入返售资产比例日益接近, 而同业负债结构则变化不大, 始终以同业存放为主。  3. 资金流动方向上, 中小型商业银行是同业资金的主要净流入方  中小型银行的同业往来资金净流入高于大型银行的同业往来资金净流入, 这说明中小型商业银行正逐步取代大型银行成为同业往来资金的主要流入方。 而且, 大型银行的同业往来资金净流入额与中小型银行的同业往来资金净流入额的差距持续扩大。 截至 2013 年 12 月,大型银行和中小型银行的同业往来资金净流入分别为-12853.41 亿元和 48699.46 亿元, 相差61552.87 亿元, 差距非常显着 (见图 5)。    二、银行同业业务对货币政策和金融稳定的影响分析  (一) 对货币政策的影响  同业业务绕开贷款额度、 存贷比、 资本充足率要求等监管约束的限制, 降低了现有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并容易导致社会信用扩张, 影响宏观调控的效力。  1. 同业业务导致货币政策有效性下降  (1) 对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影响  目前我国货币政策仍使用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 银行通过同业业务创新, 将资金在存款账户和不纳入货币供应量统计的表外资金池账户之间腾挪, 会对货币供应量的总量和结构产生较大影响, 造成在一定时期内货币供应量出现季节性波动性, 加剧货币信贷监测和调控的难度。 一方面,加剧货币供应量的波动性。 由于同业业务易受季节性因素影响, 波动较大, 导致存款波动较大, 进而 M2的稳定性受到影响。 从图 6 可以发现, 存款存在 “冲时点” 现象。 存款在季末即 3 月、 6 月、9 月和 12 月冲高, 季初即 1 月、 4 月、 7 月和 10 月回落, 即典型的 “14710” 行情, 导致存款波动性增大。 由于 M2等于现金加上所有银行存款, 因此银行存款增量的变动也会导致 M2的变动。 换言之, 同业业务会对货币供应量的总量产生影响, 从而影响了 M2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有效性。  另一方面, 导致货币流动性比例下降, 货币供应量结构发生变化。 2011 年同业业务快速发展, 规模迅速扩张, 货币流动性比例 M1/M2从 2011 年开始急剧下降 (见图 7), 说明更多的货币由 M1转化为M2, 以 “准货币” 的形式存在。    (2) 对货币政策工具的影响  同业业务会降低货币政策工具有效性, 导致宏观调控难度加大。 一方面, 同业业务削弱了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的有效性。 同业负债在资金来源中的占比上升, 降低了准备金缴存基数, 银行可以通过同业业务灵活调整存款规模, 缩小法定存款准备金的缴存范围, 削弱央行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的有效性。 另一方面, 同业业务的资金融通使得金融机构对央行资金融通的依赖程度减弱, 降低再贷款与再贴现政策的有效性。  (3) 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影响  目前, 我国货币政策传导主要是通过信贷渠道, 同业业务的信贷作用机制处于央行监管外, 导致央行对于信贷渠道调控的作用力度有所下降。 在经济繁荣时, 资金需求旺盛, 同业业务利用其“额外的信用创造” 功能, 向市场投放央行监管系统之外的可贷资金, 导致信用过度扩张。 而当同业业务信用链的某个环节出现危机时, 商业银行为防范交易对手风险, 囤积资金, 导致信贷过度收缩, 引发 “钱荒”。 以上两种情况都会导致货币供应量偏离央行预期, 从而影响宏观调控的有效性。  2. 同业业务具有信用创造功能, 导致社会信用扩张, 削弱宏观调控有效性  同业业务是目前我国影子银行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 影子银行的快速发展使得信用创造的方式发生了变化。 关于影子银行的信用创造功能, 周莉萍 (2011)、 李波和伍戈 (2011) 等认为影子银行一定程度替代了商业银行信用中介功能, 增加了信贷供给。 银行同业业务可以借助信托、 证券或基金等各种 “通道”, 绕过监管指标, 发放不占信贷规模的表外融资, 创造 “额外的” 信用, 导致社会总体信用扩大, 影响宏观调控的有效性。 中国人民银行 (2013) 研究指出, 近两年同业渠道在货币创造中的占比上升, 2013 年以来, 通过同业渠道创造的 M2一度仅低于人民币贷款, 高于外汇占款和证券投资。 商业银行通过同业业务创造货币的 “同业渠道” 是指商业银行实际上向非金融企业提供了类似于贷款的融资, 但是通过一定的会计操作, 将这些业务在资产方记录为同业资金运用科目 (不计入贷款), 在负债方记录 (派生) 为非金融企业在商业银行的存款, 从而增加了全社会货币供给。  本文以目前同业业务中占比较大的 “买入返售信托受益权业务” 为例, 说明通过同业业务如何创造出 “额外的” 信用。 假设银行贷款规模已达上限,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为 10%, 每笔同业业务为100亿元, 资金最终投向企业, 不考虑银行资本变动, 表 2、 表 3 为银行资产负债表的变动情况。 保本理财产品对接买入返售信托受益权时, 个人购买理财产品使得个人存款减少 100 亿元, 转化为企业得到融资而增加 100 亿元的企业存款, 同时与保本理财产品相对应的结构性存款增加了 100 亿元, 银行的同业资产 “买入返售信托受益权” 增加了 100 亿元, 最终导致了 100 亿元 “额外的” 信用。    由于银行通过同业业务给非银行金融机构提供短期融资造成信用扩张, 同时非银行金融机构也通过同业业务将资金回流银行体系从而减少了信用投放, 因此, 银行对非金融机构实际创造的信用为其债权与负债之差, 计算我国银行部门对同业的净资产就可以大体估算 “银行的影子” 究竟有多大规模 (殷剑峰, 2013)。 本文采用此方法对我国银行同业业务信用创造规模进行估算, 我国银行同业业务信用创造规模自 2009 年初的 1.8万亿元飙升至 2013 年 12 月的 14.7 万亿元 (见图8)。 同业业务创造出了近 15 万亿元 “额外的” 信用创造规模。  (二) 对金融稳定的影响  同业业务的快速发展削弱了现有监管的效力, 增加了金融机构之间的系统关联性, 容易导致系统性风险。  1. 同业业务弱化了现有的监管效力 目前, 对于银行信贷增长的监管主要是通过存贷比、 信贷额度、 贷款投向以及资本充足率等指标实现。 银行同业业务是一种金融创新, 可以调整表内资产负债结构、 优化各项监管指标, 但实际风险仍然较大。 例如, 目前央行为防止银行过度扩张, 规定商业银行最高存贷比为 75%, 同时 《商业银行法》 第 39 条也规定, “对同一借款人的贷款余额与银行资本余额的比例不得超过 10%”, 但银行同业业务不受该项规定约束。 同时, 银行同业业务无需缴纳存款准备金, 没有拨备覆盖率指标, 并且银行对其他银行债权的风险权重仅为 25%, 远低于银行对一般企业债权 100%的风险权重。  因此, 银行可以借助同业 “通道” 腾挪信贷资产, 对有融资需求的客户发放贷款, 这样既不占信贷额度, 又能规避存贷比的约束, 导致监管套利, 影响现有监管的效力。 另外, 在对银行资本充足率的监管中, 银行对实体经济的信用投放也能通过包装成理财产品同时银行同业非标资产投资买回,将直接放贷带来的 100%资本占用变为银行信用下的 25%的资本占用, 变相提高了银行资本充足率水平, 不利于宏观当局对商业银行杠杆率的控制。  2. 同业业务自身存在严重的期限错配问题, 增大流动性风险  同业业务的主要盈利方式之一是期限错配, 以短套长获取利润。 同业资产中的存放同业、 拆出资金和买入返售的期限普遍偏长。 以兴业银行为例, 其买入返售票据余期一般在 3 个月左右, 买入返售信托受益权余期一般在 9 个月。 而同业负债的期限相对同业资产短得多, 以民生银行为例, 2012 年末, 同业负债剩余期限在一个月内的短期资金占比已接近 50% (华宝证券, 2013), 同业拆入一般期限较短, 主要有 1 天期、 7 天期、 3 月期、 6 月期及 1 年期, 而又多集中在 1 天期和 7 天期。  期限错配是所有金融机构的特征, 商业银行的最重要功能之一就在于将短期负债转变为长期资产。 如果商业银行能够不断通过同业市场获取拆借资金, 那么这种期限错配就不是问题。 在银行间整体流动性宽松时, 通过期限错配可以获得较高的收益, 各家银行也能 “相安无事”。 然而, 在货币政策收紧时, 则易引发流动性风险。 严重的期限错配导致银行体系高度依赖同业资金和中央银行流动性支持, 内部流动性管理流于形式。 2013 年我国银行间市场出现的两次 “钱荒” 事件就是近年来同业业务大规模扩张导致流动性风险集聚的重要体现。  3. 同业业务的发展增强金融机构之间的系统关联性, 容易引发系统性风险  随着我国金融市场不断开放, 资本市场不断壮大, 我国同业合作从形式到内容都得到发展, 形成了以银银合作为主导, 银信、 银证、 银基、 银保、 银租、 银期、 银财等多种合作方式并存的局面。 同业业务的发展使得商业银行之间, 商业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之间的合作更加紧密, 打破分业经营局面, 风险可以在不同机构间、 市场间快速传染, 导致金融风险关联度大幅提高, 风险传染性增强, 金融系统脆弱性上升, 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可能性增大。 一旦某家商业银行发生流动性风险,通过同业业务链条传染到整个银行间市场, 甚至可能扩展到整个金融市场和金融体系。 因此, 同业业务快速发展一定程度加剧了宏观金融体系的不稳定性, 容易出现系统性的流动性危机。  例如, 2013 年 6 月 “钱荒” 事件。 6 月 6 日, 传闻兴业银行存放在光大银行的一笔 60 亿元资金到期后, 光大银行因资金头寸不足, 没按期归还。 这一传闻直接导致上海银行间隔夜拆借利率飙升, 各银行纷纷囤积现金, 导致了资金紧缺严重。 2013 年 6 月 20 日, 上海银行间隔夜拆借利率大涨 578.4 个基点至 13.44%, 创下自 2006 年运行以来的历史纪录。 6 月 23 日, 工商银行在公告的系统网络升级时间之后, 迟迟无法正常使用, 这让市场充满了猜测。 沪深股市全线下跌, 投资者开始纷纷减持手中资产, 股市资金流出明显增加, 债市也陷入了 “钱荒” 的困境, 债券收益率上升, 国债与企业债利率大幅上升到 2 倍以上。 可见, 由于光大银行等部分银行出现流动性风险, 通过银行间市场的系统关联性传递给其他银行, 导致银行间市场出现 “钱荒”, 进而影响到整个金融市场。  4. 同业业务具有顺周期特征, 容易放大系统性风险  同业业务的顺周期特征是指当宏观经济处于繁荣阶段时, 市场预期风险较低, 商业银行有通过同业业务增加信贷供给的冲动, 进而导致经济过热; 当经济处于衰退阶段时, 市场预期风险较高,商业银行会减少同业业务信贷供给, 信贷规模的减少对经济冲击很大, 导致进一步衰退。  当市场预期繁荣时, 信贷顺周期扩张, 投机性融资增多, 投机资金进入房地产市场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 导致资产价格上涨, 引起经济泡沫化, 加大了银行信贷风险暴露程度, 埋下金融危机的隐患。 当经济萧条时期, 信贷顺周期紧缩, 导致 “债务-通货紧缩” 和 “金融加速器” 效应, 加快了资产价格下跌和宏观经济 “硬着陆”。 可见, 同业业务的顺周期特征放大了系统性风险。  5. 同业业务的发展加剧经济泡沫化  近几年我国经济出现脱实向虚趋势, 同业业务的发展加剧了经济泡沫化。 首先, 同业业务使得资金投放链拉长, 同业业务借道其他商业银行或非银行金融机构向企业发放贷款, 要经过若干个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表, 这必然会带来金融资产若干倍膨胀, 造成金融资产 “泡沫化”。 其次, 同业业务将资金投向房地产或政府平台公司, 可能导致虚拟经济的过热发展。 在当前经济环境下, 实体企业利润率大都在 3%-5%, 超过 10%的项目不多, 而影子银行的利率最高至 182.5%, 最低也有14% (贺建清, 2013), 并且由于实体经济产能过剩, 盈利能力下降, 销售不畅等原因, 银行向制造类企业提供信贷支持的意愿下降。 制造类企业由于得不到银行资金的支持而陷入窘困境地, 钢铁、 水泥、 汽车、 家电、 机械、 重化工、 造船等主要制造业之开工率不足 70% (向松祚, 2013)。  资金没有通过银行信贷进入实体经济, 而是在一系列加杠杆的金融运作后, 变成 “钱生钱” 的虚拟游戏, 在银行业内空转, 加剧经济泡沫化。  从 2013 年的经济金融数据来看, 金融体系繁荣与实体经济形成鲜明对比。 一方面, 工业增加值增速回落到接近 2009 年水平, 经济景气指数中的 PMI 指数也在 “枯荣线” 50%上下徘徊(周凯等, 2013)。 从各种指标来看, 实体经济处于低迷期。 另一方面, 社会融资规模最高达到 25446.34亿元, 同比增速最高达 161%, M2高达 1070166.64 亿元, 同比增速高达 14%。过剩的货币并未进入实体经济创造价值, 经济泡沫化程度加剧。  三、结论和政策建议  本文研究表明: (1) 同业业务的发展顺应了利率市场化改革方向, 是在银行业竞争日趋激烈、宏观调控和金融监管收紧背景下的一种金融创新, 它有利于金融机构之间资金的相互调剂, 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率, 有利于金融机构避开金融监管获得较高收益, 因此, 其发展本身具有合理性。(2) 同业业务的发展改变了商业银行传统的经营模式和盈利方式, 同业业务具有期限严重错配、 依赖批发市场融资和高杠杆等特征, 同业业务的创新增强了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之间的相互关联性, 也导致我国影子银行规模迅速扩大, 存在较大的系统性风险隐患。 (3) 作为金融管理部门, 必须在微观效率和宏观稳定之间取得平衡, 同业业务的发展给宏观金融调控带来冲击, 会降低宏观调控的有效性, 引起潜在的系统性风险。 监管当局必须重视同业业务所产生的系统关联性, 加强对银行同业业务的宏观审慎管理, 防范系统性风险的爆发。  2013 年我国银行业出现两次 “钱荒” 事件, 监管当局也深刻认识到银行同业业务快速发展带来的风险隐患, 开始规范同业业务及影子银行的发展。 2013 年 3 月银监会发布了 《关于规范商业银行理财业务投资运作有关问题的通知》 (8 号文), 对于商业银行的理财业务, 尤其是 “非标准化债权资产” 的理财业务进行规范化管理。 12 月, 国务院办公厅颁布了 《关于加强影子银行监管有关问题的通知》 (107 号文) 进一步界定了影子银行的范围, 规范影子银行的活动, 明确各监管机构的责任和监管制度。 近期银监会即将公布 《商业银行同业融资管理办法》, 将进一步加强银行同业业务和理财非标业务的规范。 对于同业业务, 监管当局的管理宜疏不宜堵, 因为新的 “同业业务” 仍可以金融创新的方式不断产生。 因此, 需要构建一个有效的、 激励相容的宏观审慎管理体系, 同时还需要加快推进金融体系的配套改革。 本文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一) 规范引导银行同业业务发展, 加强同业业务的风险管理  1. 完善同业业务管理制度。 实行同业业务专营部门制, 分支机构不得开展同业业务, 统一上收总行。 加强金融同业业务日常监测与统计分析, 对单纯以逐利和规模扩大为动机, 资金体内循环、虚假膨胀的同业业务应及时叫停。 将标准化、 透明度作为规范和加强同业业务管理的重点、 规范同业业务会计科目使用与核算, 因为同业业务科目使用的不规范, 为商业银行在同业业务上的资金腾挪提供了可能。  2. 设定同业资产规模上限, 加强风险管理。 类似存贷比的监管指标, 通过设定同业资产规模,以限制同业业务派生金融机构资产规模的作用。 调整同业资产的期限结构, 增加期限较短、 流动性较好的债券、 股票等标准化产品的资产配置, 减少非标准化信贷资产的比例, 降低期限错配程度,加强同业业务的风险管理。  (二) 建立完善宏观审慎管理体系  同业业务的快速发展增加了金融机构之间的系统关联性, 可能引发潜在的系统性流动性风险,因此, 需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宏观审慎管理体系。  1. 建立基于 “金融稳定” 的货币政策框架  (1) 完善货币政策目标和工具。 同业业务降低了我国货币政策调控效力。 需要根据现代金融体系的结构性变化及时调整货币政策框架。 首先, 改进货币政策中介指标。 同业业务的发展影响到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有效性, 我国已在 2011 年 9 月适时调整了 M2的统计口径, 将同业存款计入M2。 以 2011 年开始对外公布更能反映社会总体可贷资金的 “社会融资规模” 统计数据作为补充。  在现阶段,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可以 M2和社会融资规模并重。 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的加快, 可以考虑将利率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 其次, 货币政策最终目标需要由原来的币值稳定转向币值稳定与金融稳定双重目标; 再次, 进一步完善货币政策工具。 同业业务的发展削弱了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的作用, 因此考虑更多地使用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来调节。  (2) 加强总体流动性管理。 同业业务的发展增强了货币供给的内生性, 其信用创造功能增加社会可贷资金总量, 货币当局应考虑把更多信用创造活动纳入宏观审慎政策框架, 考虑将我国影子银行的资产负债表纳入流动性管理的范畴, 防止金融部门出现过度加杠杆和顺周期波动。 另外, 市场流动性和风险偏好状况、 货币环境、 金融市场变化、 金融创新等都是影响社会总体流动性的重要因素。 在未来的流动性调控中, 中央银行必须对货币政策实施的金融环境变化进行全盘考虑, 建立预警金融失衡的指标体系, 如信贷/GDP 比率、 银行信贷增长率及房地产价格指数等。  2. 完善宏观审慎监管体系  (1) 重视同业业务可能导致的系统关联性风险, 应基于宏观审慎的视角加强金融机构的流动性风险管理。 有必要对金融同业的大额风险敞口进行监测, 防止金融风险在金融机构与金融市场之间交叉传染, 如要求每家商业银行将 “同业资产/总资产” 以及 “同业负债/总负债” 控制在 10%以内; 颁布金融机构流动性风险的指导性限额, 如最低流动性资产、 期限错配的限制、 对特定资金来源依赖性的限制等; 增加系统的流动性风险测度指标, 对于表外业务和金融衍生工具的现金流动要给予关注。  (2) 改进现有监管工具, 提高监管效力。 现有的流动性监管指标如存贷比已难以全面反映银行整体流动性状况, 也无法约束银行资产的扩张程度, 建议逐步调整该指标的政策工具定位, 将其从监管指标逐步弱化为监测指标; 改进流动性风险监测指标, 目前监管部门对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监测的指标多为时点指标。 商业银行可以通过业务运作在关键时点进行结构调整来满足监管要求,不利于监管部门对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把握。 建议改进流动性风险监测指标, 将时点指标改进为日均指标; 修订金融监管要求中与同业业务相关的细节, 如同业存款的法定准备金政策、 资本充足率中的同业资产风险权重等; 完善杠杆率监管, 有效地约束银行业务规模过度扩张。  (3) 由机构型监管向功能型监管转变。 同业业务的发展模糊了各金融子行业间的界线, 同业机构的综合经营、 交叉经营在扩大, 现有的机构型监管无法适应现有混业经营的局面, 建议在条件成熟时设立一个统一的监管机构来对金融业实施整体监管。 现有情况下, 可以考虑实行人民银行、银监会、 证监会和保监会等部门的联合准入制度, 鉴于人民银行的最后贷款人地位和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中的重要作用, 由人民银行为牵头部门, 加强各监管部门的信息沟通和联合监管, 防范金融产品创新中的系统性风险。  (4) 完善商业银行资本补充机制。 资本稀缺与商业银行资产规模刚性增长之间的矛盾是同业业务不断膨胀的另一重要原因。 2013 年新版 《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 实施后, 各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均有不同程度下降, 完善商业银行资本补充机制有利于缓解其在业务创新中监管资本套利的导向。 监管部门应引导银行拓展资金补充渠道, 比如内部融资、 海外融资、 可转换债券等方式, 探索和创新补充资本工具, 完善资本管理。  (三) 加快配套金融改革  如进一步加快利率市场化的改革, 给予金融机构完全市场化的定价与竞争, 引导金融机构完善利率定价机制, 增强风险定价能力; 加快推进资产证券化试点, 引导部分同业业务由非标准化向标准化转变, 为金融机构主动调节资产结构创造条件, 同时也可以增加同业资产流转的透明度, 降低在利率市场化过程中银行体系的整体风险; 加快推出存款保险制度, 促进同业业务长期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 巴曙松. 巴塞尔资本协议Ⅲ研究[M]. 中国金融出版社, 2011: 104-139  [2] 姜再勇. 商业银行同业业务发展及对宏观调控的影响[N]. 金融时报, 2013-7-29  [3] 贺建清. 影子银行的风险与监管改革研究[J]. 金融论坛, 2013 (3): 20  [4] 华宝证券. 买入返售资产规模激增, 银行同业去杠杆化迫在眉睫[R]. 2013 (8): 14  [5] 李方等. 新货币政策环境下的中国货币政策框架完善 [J]. 经济学家, 2013 (10): 62-69  [6] 李向前等. 影子银行系统对我国货币政策和金融稳定的影响 [J]. 经济学动态, 2013 (5): 81-87  [7] 李波等. 影子银行的信用创造功能及其对货币政策的挑战 [J]. 金融研究, 2011 (12): 1-12  [8] 马天禄. 银行表外业务创新对金融调控的影响 [J]. 中国金融, 2013 (7): 58-60  [9] 肖立晟. 人民币理财产品: 概况、 运作、 风险与监管[J]. 国际经济评论, 2013 (3): 93-102  [10] 向松祚. 深度解读中国式 “钱荒”[N]. 南方都市报, 2013-7-15  [11] 殷剑峰等.影子银行与银行的影子———中国理财产品市场发展与评价[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3: 49-63  [12] 叶翔等. 银行同业业务发展及其对货币供给的影响[J]. 经营管理, 2013 (1): 53-58  [13] 周凯等. 关于利率市场化中商业银行同业业务的发展与思考[J].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2013 (4): 155-161  [14] 周莉萍. 影子银行体系的信用创造: 机制、 效应和应对思路[J]. 金融评论, 2011 (4): 1-9  [15] 张明. 中国影子银行: 界定、 成因、 风险与对策[J]. 国际经济评论, 2013 (3): 82-92  [16] Daniel Ladley. An Economic Model of Contagion in Interbank Lending Markets [R]. University of Leicester,UK,Working Paper, 2010  [17] Giulia Iori,Saqib Jafarey and Francisco G.Padilla. Systemic Risk on the Interbank Market [J]. Journal of EconomicBehavior and Organization, 2006 (61): 525-542  [18] Sheng,A. The Erosion of US Monetary Policy Management under Shadow Banking [C]. Thailand: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Business and Information, 2011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zazhifabiao.com/lunwen/jjgl/czjr/53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