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期刊

银行存款额减少的原因和治理措施

时间:2015-12-20 11:52:01 所属分类:财政金融 浏览量:

银行是国民经济运行的总开关,没有大银行就难以建成社会主义。银行不论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时期都发挥了任何组织和力量难以替代的作用。金融作为一种经济手段,在保障战争的物资供给方面的作用是不可磨灭的,在社会发展的原动力方面发挥了

  银行是国民经济运行的总开关,没有大银行就难以建成社会主义。银行不论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时期都发挥了任何组织和力量难以替代的作用。金融作为一种经济手段,在保障战争的物资供给方面的作用是不可磨灭的,在社会发展的原动力方面发挥了十分巨大的作用。即使在改革开放年代,银行在推动经济体制改革、产业革新方面的作用是功不可没。但从 2013 年第二季度末,各商业银行也闹起了“钱荒”,为吸收社会存款,各商业银行通过提高理财产品的收益来争夺客户,如果银行失去大量存款就不可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如果银行靠提高利率吸收存款,就会导致贷款企业亏损,不仅扰乱了金融秩序,也使国民经济不能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

  一、银行资金体外循环的危害

  (—) 严重干扰国家对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

  国民经济只有健康、稳定、有序发展,才能保证国计民生所需物资的充足供应,保证各行各业的投入、产出、销售各环节的顺利进行,达到预期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这就需要使企业生产所需的资金能充足供应,销售渠道能畅通,使资金能顺利回笼。如果银行缺了钱,尤其在国际风云变幻莫测的情况下,就不能保证国防、军工及事关国计民生所需产品生产所需,就不能保证国计民生所需产品的供应,甚至会影响国防的建设,还会使国家宏观调控能力下降,导致国民经济不能步入良性循环的局面,很多企业会因资金受阻,使设备闲置,影响相关生产企业产品的使用,形成半拉子工程,使已投入生产的原材料、资金、设备、人工费遭到巨大浪费,使生产难以为继,造成大批工人失业,影响社会安定。

  可见,银行缺钱所造成的危害非同一般。银行缺钱的根本原因是资金体外循环所致。据央行近日发布的金融统计报告显示,仅 2013 年 10 月,我国储户存款额减少 8967 亿元(太原晚报,2013 -11 -15,23 版,储户存款十月失血近九千亿元) 。而金融是国家实行宏观调控的工具,如果国家财力不足,又没有足够的金融资本,就不可能对事关国计民生的生产项目进行调控,影响抵御国际强敌的挑衅,人民就难以安居乐业,使经济发展不能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

  (二) 扰乱居民的正常生活秩序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影响居民生活的最大问题是购商品房。改革前已享有福利分房的职工,因有工龄补贴,购房时经济上还可承受。但房改后成长起来的年轻人现已步入婚嫁年龄,急需购买商品房,而商品房的市场价越涨越高,远远超出了普通百姓的经济承受能力,而很大一部分年轻人没有固定工作,家境好的还可帮助孩子付个首付,大部分款项要靠银行长期贷款支持。而房贷的款项数量大,回收期长,在银行贷款额度小的情况下就会紧缩房贷,使年轻人难以从银行取得房贷,购房就成为问题,严重影响其正常的生活秩序。据 2013 年 10 月 12 日太原晚报第 5 版,“不少银行停办房贷业务”的文章称,“2013 年进入四季度,已收紧数月的房贷又出现了进一步的收紧趋势,由于额度紧张,部分银行已暂停房贷。即使个别银行发放房贷,首套房贷利率上浮幅度高达20% ~30%,且贷款的时间延长。”这足以说明银行钱紧给百姓造成的危害了。如适龄青年不能适时成家,就会影响劳动力的再生产。

  (三) 银行自身发展受限

  各商业银行用来发放的贷款,大部分是集中了国家财政、工商企业及机关团体的存款和城乡居民的储蓄存款及所有社会闲散资金。如果银行不能有效地聚集一定数额的存款就不能发放贷款,难以有利润可言。在当前银行存款额下降的情况下,各商业银行为生存,竞相以理财产品的名义提高利率吸引客户,尤其在季度末、半年度和年末,各商业银行都会使吸储大战硝烟弥漫,据《太原晚报》2013 年 11月8 日第15 版“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继续上涨”一文报道,有的银行的理财产品期限仅一个月,收益率高达 5%多,有的5 万元起认购的产品收益率高达 5. 6% ,有的利用提高存款额度提高预期收益率,使理财产品的收益率越涨越高。这样,就降低了各商业银行的利润空间,也使贷款企业的生产成本提高,价格上涨。在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价格高的同类产品在竞争中很难打开市场,产品易积压,生产受阻,很难归还银行贷款,形成多角债,使银行难逃破产的命运,使百姓在银行的存款风险增加,会使银行吸收存款的难度加大,就会进一步影响经济的发展,使国民经济的发展不能健康有序运转。

  二、银行存款额减少的原因分析

  要对银行存款减少的情况进行有效治理,就必须找到问题的真谛,才能做到釜底抽薪。

  (—) 金融机构增多,银行不规范经营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同经济成分的商业银行纷紛成立 ,又有信托、证劵、担保等融资机构成立,形成了多渠道、多形式、多种经济成分的融资格局。为了各自的经济利益,又都以各种经济手段吸收社会存款,有限的资金就成为众多投融资机构争夺的“唐僧肉”,就使银行的存款减少了很多,而国家对国企固定资产的投资由财政拨款改为银行贷款后,客观上加大银行的贷款任务,相对来说就使银行存款额减少。而改革后各商业银行彼此盲目竞争,各种经济成分的企业可以到各个商业银行多头开户,多头取得贷款,使一些企业盲目投资,乱上项目,使投入产出严重失衡,难以按时归还银行贷款,有的商业银行就搞什么“以贷还息”,自创利润。银行这么做,等于又向社会投放了一笔无任何物资保证的贷款,只能是减少自身贷款额,等于赔了夫人又折兵,因银行贷款本应是对产业利润的分割。再则,保险是从西方引入的新业务,群众对此了解甚少,但各商业银行却让各保险公司的住行代表把守在银行的储蓄点,用不实的盈利宣传,把银行的储蓄存款变成了保险,使银行的存款额减少。还有一些不诚信的客户,利用银行信用卡透支,使银行蒙受损失。

  (二) 政府监管不力,社会非法诈骗集资屡禁不止

  银行是国家唯一的信用管理、发行的合法机关。但经济体制改革以来信用制度也发生了深刻变化,融资渠道呈多元化格局。随着多种经济成分的兴起,国家鼓励自主创业,工商部门也放宽了注册公司的资金限制,一些不法分子乘机注册子虚无有的投资项目公司,取得营业执照后,就以各种手段,假造高利润进行诈骗融资,使百姓几万、几百万、上千万,甚至上亿元的资金被骗走,结果使百姓血本无归。

  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仅山西就有很多,不仅有老年公寓、枣、洗浴中心、菜市场,还有养殖公司等等。更有甚者,“某某伯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仅靠借鸡生蛋的办法,空手套白狼,诈骗融资达五千多万元。在全国,仅公开宣判的大案子就有很多,有的受害百姓甚至搭上了身家性命,如发生在辽宁省盖州榜式堡乡的“东华集团蚂蚁养殖集资诈骗案”就使十万人所投的30 亿资金血本无归,使穷困潦倒的投资者在绝望中自杀身亡(太原晚报 2013 年 6 月 13 日,第 6 版“小蚂蚁”惹出的惊天巨案) 。这只是一个案中缩影。而全国又有多少非法集资款数不得而知。可以想象是多么一个惊人的数字呀! 如果将如此大数额的资金集中在银行,投向事关国计民生的国防、高科技、医疗、交通、航空等重要领域,既可繁荣国家经济,又可巩固国防,还可改善民生,何乐而不为呢? 造成这样的恶果,均与政府不能认真研究如何进行市场经济条件下有序融资有关,又对已发生的非法融资行为打击不力。“前车之鉴,后事之师”,政府应用强有力的行政、法律手段严惩肇事者,营造一个良好运行的融资环境。

  (三) 官风腐败,贪官巨贪,严重扰乱经济、金融秩序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要求投资项目要进行公开招标,同资质的不同经济成分的经营者都可参与竞标 ,而同资竞标者与权力主导者的关系就成为取得经营项目的关键。而非国有的竞标者就利用自己经济不受政府相关部门监督的绝对优势,以各种手段贿赂权力主导者,取得经营权后,再层层转包,从中渔利。仅2013 年,北京法院已审结的几百件贪污受贿案中,尤以原铁道部长刘志军、原国家发改委党组成员,副主任刘铁男最为典型。据 2012 年 11 月 5日《世纪》周刊披露,原北京市博宥投资管理公司董事长丁书苗通过刘志军获得铁路建设项目,获得中介费高达 8 亿元人民币,而刘志军收受财物高达6 460.54 万元(2013 年3月 9 日《正义网》,北京第二中级法院审判刘志军) 。这是一起官商勾结盗窃国家巨资的典型案例。更让人不可思议的是原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刘铁男靠出卖权力掠财 8. 723 亿元,可养活837.8 万农村贫困人口(2013 年 8 月 9 日《新闻百科》报) 。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据2014 年3 月8 日《山西晚报》,第12 版报道,仅2013 年有三万余官员被判刑,且处级以上干部重刑人数是普通职位犯罪的三倍以上。难怪《人民网》预览所言(2012 年6 月 15 日) ,三十年来,中国的贪官污吏已演变成一个大的腐败群体……。仅十八大后,就有30 名厅以上官员涉案,原海南高速公路股份有限公司法人代表陈波6 年敛财 700 万,大事小事不忘贪(太原广播电视报,2014 年4 月4 日,14 版,新华网) ,在2003 年3 月召开的第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工作报告称,仅 1998—2003 年,全国检察机关共立案侦查贪污、贿赂、渎职等职务犯罪案件达 207 103 件,仅 1983—2003 年办案挽回的经济损失累计达 491. 3 亿元。此外,还有为逃避法律打击的贪官,仅 2000 年,中国外逃贪官所携资金达480 亿美元(山西青年报,2004 年 1 月 2 日 15 版,“贪官外逃黑洞到底有多深”) 。这仅是所查贪官的冰山一角。可见,贪官所贪金额令人触目惊心,危害非同一般,到了不治不足以平民愤的程度。

  三、必须从根本上治理银行资金短缺问题

  银行资金短缺是关系国家长治久安的大问题,政府必须下决心根治,为良性投资创造一个很好的融资环境。

  (一) 用强有力的行政和法律手段规范金融运行秩序

  国家货币流通管理政策,涉及到整个国民经济运行中的货币供应量、社会信用总量、利率、物价、金融市场及最终经济所得等问题,其目的是要达到社会商品总供求和货币总供求的双重均衡。但金融体制改革中,更多地照搬西方的融资模式,不但成立了多种经济成分的商业银行,又有信托、证劵、保险、股市等众多投融资机构,还有众多进行非法融资的担保公司。而这些机构用各种手段在社会上争夺资金,而国家投放的货币总量是一定的,不但加大了国家对融资市场的管理难度,还使国民经济运行与融资行为相脱节。

  为此,国家对货币管理政策应根据国民经济发展规划而定,国民经济发展规划的制定,应建立在国家可投放货币的基础上。同时,政府应据国家经济发展规划,对投融资机构的资金供应进行合理分工。银行应首先支持已列入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对国民经济健康发展起主导作用,事关国家安全和经济命脉的大型国企的发展。我国国企在推动改革开放,维系国计民生,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应对世界经济金融危机,支持国家经济发展战略大局上发挥了任何力量都不可替代的作用。政府应严厉打击借改革拆垮国企的腐败行为。如果社会主义制度赖以存在的经济基础被拆垮了,社会主义制度还能存在吗? 资金投向与经济制度的存在紧密相关。为此,不管是什么性质的银行,都要由国家统一管理,按国民经济发展规划有序投放资金,所有银行都要与银监会联网,接受监督,不准重复对一个企业投资,造成资金的损失; 要彻底关闭靠投机非法取利的融资公司,尤其是靠非法集资的担保公司、股市、信托等投融资机构有很大的投机性,国家应将所有投放的资金集中在银行,由国家统一管理,不给投机者任何可乘之机。千万别把融资与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割裂开来,要为国民经济良性运行创造一个好的投融资环境。

  (二) 要彻底铲除非法集资的大毒瘤

  1. 从源头上切断非法集资的土壤。银行是货币发行、管理、运营的唯一合法机构。但政府没有很好地研究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发展规律及其内涵,没有搞好管放结合的宏观调控,而是放任社会乱投资,引发了社会非法和诈骗融资的案子在全国各地越演越烈,危害之大实属罕见。为此,治理非法集资要从源头上抓起,关键是把好投资关,要设立投资管理局,凡是在工商部门注册的公司必须先在投资管理局审查,如不在国家投资规划内,又属重复投资和扩建项目,同时所投资项目对社会经济发展有害……,就不应该通过,发给投资许可证。只有在投资管理局通过审查的投资项目方可到工商局注册公司,办理营业执照。工商管理局要和投资管理局、银行联网,要查清其在工商局的注册资金是否真实,是否与投资项目所需资金相符,如缺额较大,又不能说明资金来源,就不能发证。近几年,一桩桩非法和诈骗集资案的发生都与只有营业执照,而没有投资额的公司、或虚假注册一个公司而无投资项目,就开始在社会进行非法诈骗集资有关。其所以能诈骗成功,均与其有合法的营业执照有关。

  2. 要建立非法集资责任追究制。从目前揭露的诈骗集资案看,诈骗手段不断翻新,但共同的方法都是要在政治上寻找靠山,与有较高领导职务的省级、市级领导共同合影,并挂在公司显著的位置,提高群众对其诈骗效益的可信度,还有的用钱买部级单位的假奖状,并与部级领导合影,把自己打造成功勋卓著的企业家,还有的买名星作假广告,还有的花钱请报纸记者为自己的业绩做虚假报道,使受害群众对非法集资的识别难度加大,非法集资的数额越来越大,群众受害程度越来越深。为此,政府应建立、健全有关方面的法律、法规。依法追究有关责任者的刑事责任,并赔偿群众的损失。

  3. 要加大对非法集资的打击力度。目前,非法集资、诈骗集资仍处于高发态势,已从单一行业、领域向多行业和多领域扩散,从部分地区向全国蔓延。政府应健全法规进行严惩。应在全国公安系统设立非法集资举报网站,发现一起查处一起,要从严、从重、从快进行法办,造成一种威慑力量,使非法集资成为“过街的老鼠,人人喊打”! 绝不让非法集资的血案在全国重演!

  (三) 健全监督机制,严惩贪官污吏

  从近几年已查处的腐败涉案人员看,都发生在经国家正式任命的高官身上,职务越高所贪数额越大。尽管其腐败形式不同,但腐败的根源都是一样的,都出于一个权钱交易的问题。“得人者兴,失人者崩”,千秋大业在用人。这说明我国干部制度改革中存在严重问题,过分强调了领导干部的权力和利益,脱离了马克思劳动创造价值的科学理论指导,将“按职分配”取代了“按劳分配”的价值论,出现了个人收入不完全取决于劳动投入的不合理现象,当官者更多看重的是与职务挂钩的权利和利益,就使那些靠钱权交易升官,而“才疏学浅”、“德低众厌”、“图谋不轨”的人混入各级领导班子。虽然几大机构健全,但什么事情都是一把手说了算,对领导干部的权力监督失真,出现了虚监、假监、空监和不监的情况,而不受约束的权力必将异化为私权,产生腐败。为此,要彻底惩处腐败,就要彻底改革干部人事制度,要将领导干部的收入、待遇和普通劳动者放在同一个层面上,使领导干部彻底放弃当官取利的思想。同时,要把好干部准入关,要用好的作风选作风好的人,要建立、健全选拔干部的科学考察体系,做到制度化、经常化; 要努力探索干部思想素质和工作实绩的评价标准和考核体系;要将干部的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更主要的是要敢于让劳动人民参政、议政,要扩大劳动层面群体的人大代表名额,要认清“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历史的真正动力”,必须健全群众监督机制,使干部的任职,事前、事中、事后都要有群众监督; 要用“三严三实”的原则审核干部任职期间的政绩,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惩处,决不能姑息迁就。习主席带领新一届政府加大了反腐力度,让百姓拍手称快! 只有狠刹腐败风,才能使经济秩序好转,实现国富民强的改革目标,才能真正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参考文献:  [1]孙耀星. 不少银行停办房贷业务[N]. 太原晚报,2013 -10 -12(5) .  [2]金融统计报告. 住户存款”十月失血”近九千亿元[N]. 太原晚报,2013 -11 -15(23) .  [3]李晓林. 临近年末,吸储大战悄然打响[N]. 太原晚报,2013 -11 - 18(6) .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zazhifabiao.com/lunwen/jjgl/czjr/54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