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期刊

谈公共财政下的社会保障体系

时间:2015-12-20 12:31:54 所属分类:财政金融 浏览量:

公共财政的基本职能就是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社会保障是社会公共需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保证社会保障支出需要,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财政的一项重要职能。建立和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对于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使迸社会稳定和发展、改

公共财政的基本职能就是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社会保障是社会公共需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保证社会保障支出需要,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财政的一项重要职能。建立和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对于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使迸社会稳定和发展、改善人民群众生活,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九十年代中期以来,根据经济体制改革特别是企业改革的需要,党中央、国务院把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作为一项突出的任务来抓,经过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我国已初步建立了以“三条保障线(即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失业保险、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和“两个确保(确保国有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按时发放、确保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体系框架,在我国成功地克服通货膨胀困扰,实现经济的“软着陆”;成功地抵御亚洲的金融危机冲击,实现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成功地实施国民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国有企业改革、改组、改造和实现国有企业三年脱困目标的过程中,社会保障体系都发挥了"稳定器"和“减震阀”的作用。

几年来,我省积极推进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一是在不断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的同时,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提高社会保健支出在财政支出中的比重,基本实现了"两个确保"。二是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医疗卫生服务体制和药品生产流通体制等三项改革步伐加快,医疗机构分类管理办法正在贯彻实施;医院医疗收支和药品:收支实行分开核算、分别管理工作已经开展: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平稳推进。三是积极开展事业单位失业保险,按照"事业单位缴纳失业保险费所需资金在其支出预算中列支"的规定,将事业单·位应缴纳的失业保险费列入2001年预算·使事业单位职工失业保险逐步纳入制度化、规范化轨道。

现行的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够完善,如在制度体系、筹资机制上还不够健全,管理操作也不规范,企业和政府、中央和地方之间责任不够明确等。就我省来说,一是部分地区的财政部门对建立公共财政框架缺乏必要的认识,对"两个确保”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力度不大,地方预算中安排的社会保障资金与实际需要差距很大,过分依赖上级,给多少钱就办多少事。有些地区的同志强调地方财政困难,无力安排。但是这些地区搞形象工程、搞建设项目有钱,而保证居民的基本生活却没有钱。这显然是违背我们党的宗旨和“三个代表”思想的。二是社会保漳资金不按规定使用,存在基金未纳入财政专户和挤占挪用现象;用救灾资金发放下岗职工生活费、交纳养老保险金和农业税、购买种苗、化肥和贫困救济等。三是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确保制度不健全,覆盖面小,保障率低,大批城镇低收入居民未得到最低生活保障,特别是中央和省属企业的困难职工家庭没有完全实行属地管理,未能享受最低生活保障。截止2000年底,全省享受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人数中,民政对象占1/3,城市困难居民仅占60%左右,全省支出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经费仅3000多万元。四是个别地区基础工作不扎实,没有形成一套系统、规范的管理制度,底数不清,对要求上报的数字和材料"量体截衣,按需提供",虚报、漏报、瞒报甚至不报的情况时有发生,社会保障工作任重道远。

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今后5年到10年,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时期。是进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社会保障工作的主要任务是要加快建立独立于企业、事业单位之外、资金来源多元化、保障制度规范化、管理服务社会化的社会保障体系。2001年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精神、实施"十五"计划的第一年,也是加快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关键一年,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体制改苹的任务非常繁重,社会保障工作的任务也十分艰巨。中央提出要在试点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及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立和完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财政社会保障工作的主要任务是:认真学习和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全省社会保障工作会议和全国财政工作会议要求,继续做好"确保"工作,完善社会保障筹资机制,深入开展养老、失业、医疗等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强化社会保障财务管理,加快建立和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构建社会保健体系,既是一项宠大、复杂的系统工程,又是由近及远、逐步完善的过程。国务院决定,2001年先在辽宁省全省进行试点,其他省、市、区可选择一个市进行试点。我省拟将焦作市列为试点市。在试点过程中,我省拟将焦作市列为试点市。在试点过程中,我们应配合财政支出管理制度改革,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建立健全适应社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符合公共财政要求的社会保障体系。眼下应努力做好:

社会保障的资金供给

今后一个时期,财政工作的重点是加强支出管理制度改革,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公共财政框架。按照“一是吃饭,二要建设”的原则,在努力促进先进生产力的发展和增加财政收入的前提下,转变财政、经济工作观念,加快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公共财政,进一步调整和优化财政收支结构,逐步减少盈利性、经营性领域投资,大力压缩行政事业经费,把经营性事业单位推向市场,将财力主要用于社会公共需要和社会保障方面。

现行社会保障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是,社会保障对财政资金的需求呈上升趋势。基本养老保险在规范管理上虽然取得了很大进展,但实行全额缴拨和社会化发放后原有隐藏的矛盾暴露在明处,基金收不抵支的状况日益加剧;试点地区新的下岗职工原则上不再进入再就业服务中心,直接领取失业保险金,增加了失业保险基金和再就业工作的压力,而滞留中心的下岗职工还需要继续保障其基本生活。在一段时间内,双重负担有可能使财政压力加重,特别是职工解除劳动关系还涉及到某些债务问题,如处理不慎,有可能出现一些不稳定因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医药卫生服务体制改革的全面实施,用人单位和个人必须按规定费率缴费,医疗机构要建立正常的财政补偿机制,公务员还要实行医疗补助制度,会对财政提出一些新的要求;健全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享受人数也会有所增加,要求财政增加经费,等等。所有这些都将为财政资金安排带来一些新的困难。这就要求我们按照公共财政的要求,大力调整支出结构,将社会保障支出作为当前的支出重点之一,努力增加社会保障支出预算。


社会保险费与财政安排资金是确保社会保障支出的两个方面,此长彼消,此消彼长。如果筹资机制健全,覆盖面扩大,征缴率提高,基金收入提高,财政压力就会少一些,相反,财政压力就会很大。因为前提就是一个,必须保证社会保障所需支出,不能出现新的拖欠。必须妥善处理好两者的关系,既要健全正常筹资机制,又要努力增加社会保障支出预算。即使是社会保健基金收大于支的地区,也要保证社会保障财政支出预算的合理增长,留有后备。


为解决社会保障资金供求矛盾,党中央、国务院已决定开辟新的社会保障筹资渠道,多渠道筹集资金,缓解当前财政收支的压力。国务院有关部门正在研究制定通过国有股变现、扩大彩票发行规模等方式多渠道筹措社会保障资金的具体办法,但这些措施只能由中央统一实施。地方也要在现行法律法规和政策许可的范围内,开动脑筋,多渠道筹集社会保障资金。

社会保险费的征收管理

社会保险费征缴问题是实现¨两个确保"的核心问题。由缴费单位和缴费个人共同缴纳的各项社会保险费,是实现"两个确保"的最主要资金来源。抓好了社会保险费征缴,就抓住了"两个确保"工作的"牛鼻子",抓不好社会保险费征缴工作,"两个确保"就会陷入"无米之炊"的困境。由于种种原因,目前一些企业和职工个人缴费积极性不高,个别企业存在瞒报、少报缴费工资基数等问题,还有一些征收机构责任心不强,征缴不力,甚至采取协议缴费等不规范行为,致使社会保险费收缴率难以提高,当年收不抵支的清况越来越严重。要改变这种被动局面,必须加强宣传,提高全民保险意识。让全社会都行动起来,监督、执行《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全面彻底地将差额征缴改为全额征缴,并完善征管机制,强化征收管理,提高征缴率,做到应收尽收。应加大工作力度,改善征缴手段和条伴,努力增加收入。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医疗卫生服务体制和药品生产流通体制改革国务院和省政府都已下发了有关文件,我们要根据文件精神,研究制定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政策措施,积极推进医疗保险制度改革。要认真落实卫生财政补助政策和医院药品收支两条线管理等改革措施,努力增加卫生投入,合理安排由财政负担的医疗保险资金。

关于财政卫生投入问题,有些地方反映财政困难,难以安排。这里存在一个认识问题。按照江总书记"三个代表"思想,关心群众生活,保障人民群众健康,提高民族素质,是财政部门应尽的职责。做好这项工作,必须正确认识经济发展与保障人民身体健康的辩证关系问题。我们发展经济的日的是为了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包括提高健康水平。如果卫生事业发展严重滞后于经济发展,结核病、艾滋病等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重大传染病以及地方病和多发病得不到有效控制,人民的健康水平得不到保障,人民的生活怎么提高?经济建设的成果又如何体现?在2000年12月21日国务院召开的全国结核病防治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放映的录像片中有很多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例子。李岚清副总理看后心情很沉重,并做了语重心长的讲话。为什么我们搞建设、上项目有钱,动辄几千万、几个亿资金,而区区几百万的卫生防疫投资金都拿不出来?主要是对这个辩证关系认识不清。属于公共卫生方面的经费应该及时安排到位。各级财政部门按照有关文件的要求,根据各级政符管理卫生事务、行使卫生监督执法等工作职责以及卫生事业发展需要,制定符合本地实际情况的具体补·助项目、标准和定额,合理安排卫生、中医、药品监督管理等事业经费预算,既要保证卫生监督执法等部门的正常经费,还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安排重大疾病控制等专项经费。对国务院和省政府特别强调的结核病、艾滋病以及某些地方病防治经费,各级财政一定要根据各地实际需要合理安排,努力增加这方面的财政投入。

社会保障资金的财务管理

加强各项社会保障资金预算和财务管理,是各级财政部门的一项基本职能。在大力推进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实行部门预算,细化预算编制的同时,还要逐步实行国库单一帐户收付制度,并对医疗卫生设备、救灾物资等,实施政府集中采购办法,这就要求加强财政监督,提高工作效率,节约财政资金,杜绝腐败。


各级财政部门还要认真贯彻落实各项社会保障资金财务管理制度,加强财务管理和监督,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近年来,各级财政部门在制度建设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制定了一系列财务会计制度,但各地执行的情况并不理想,抵制和违背财务制度的现象屡见不鲜。因此,各级财政部门要狠抓社会保障资金的规范管理和贯彻落实,切实将社会保险基金纳入社会保障基金财政专户,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加强各项社会保障专项资金的跟踪反馈,保证各项社会保障资金专款专用。今年,财政部还将根据财政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进展情况重新修订有关财务、会计制度,我们也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修订相应的实施办法,加强监督检查。

社会保障基本情况的调查研究

当前社会保障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很多,如果不能在调查了解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制定政策措施,天天坐在办公室里拍脑袋,是解决不了实际问题的。各级从事财政社会保障工作的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无论工作多么忙,都要挤出一定的时间深入基层开展有目的、有针对性的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情况,以便制定政策时有的放矢。今年省财政要围绕社会保障财务管理工作中的重点问题,组织地方同志一起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务求取得成果。一是养老金替代率过高问题。要针对部分市县在企业养老金发放中,工资替代率高的问题,会同有关部门一起进行调查研究,在摸清现状的基础上,提出解决的办法。二是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问题。要针对下岗职工多、就业困难等情况,在认真调研的基础上,通过调整支出结构安排一部分资金,用于职业培训机构的再就业培训补助。并通过对下岗职工提供岗位需求信息、职业介绍,鼓励下岗职工自谋职业等方式,拓宽就业渠道。三是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问题。通过对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进行调查,了解掌握全省"低保"工作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规范"低保"工作管理行为,四是全省药品监督管理系统上划问题。要在认真调查测算的基础上,合理确定人员、经费、资产的上划方案。五是全省优抚安置对象和优抚安置事业单位普查工作。通过普查准确掌握优抚安置对象和优抚安置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逐步建立优抚安置信息管理系统,提高优抚安置工作管理水平和资金使用效益。六是救灾资金专项检查工作。在县乡自查的基础上,由省市进行重点检查,以确保救灾资金专款专用。七是如何完善社会保险费征管机制,提高征缴率问题。各级财政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认真贯彻执行《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深入实际督促检查,全面彻底地将差额征缴改为全额征缴,并完善征管机制,强化征收管理,提高征缴率,力争做到应收尽收。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zazhifabiao.com/lunwen/jjgl/czjr/70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