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期刊

我国陶瓷产业产能过剩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时间:2021-12-01 15:09:39 所属分类:工业经济 浏览量:

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国际市场的强劲需求,使我国陶瓷产业获得了快速发展,但同时,产能过剩也成为困扰我国陶瓷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在对我国陶瓷产业供需状况、出口状况以及产能现状描述的基础上,运用数据包络法对我国陶瓷产业整体产能利用率、分类型陶瓷产能

  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国际市场的强劲需求,使我国陶瓷产业获得了快速发展,但同时,产能过剩也成为困扰我国陶瓷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在对我国陶瓷产业供需状况、出口状况以及产能现状描述的基础上,运用数据包络法对我国陶瓷产业整体产能利用率、分类型陶瓷产能利用率进行测度。结果显示,我国陶瓷产业整体产能过剩,不同类型的陶瓷产能利用率表现不一。为了进一步分析产能过剩的原因,从产业集中度、出口强度和体制性因素三个方面,分析它们对产能过剩的影响,以期对化解陶瓷产能过剩形成一定的启示。

我国陶瓷产业产能过剩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一、产能过剩理论研究基础

  关于产能过剩问题的文献研究,主要集中在产能过剩的概念、成因以及对产能过剩程度的测度上。

  (一)产能过剩的概念

  从生产能力角度:周劲认为,在一段时间内,当某一产业的生产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大于该产业的实际产出数量,或者说超出行业正常范围时,表明该产业在这一时期出现了产能过剩问题。

  从产生的原因及后果角度:王立国认为,产能过剩是由于周期性、结构性及体制性原因而造成的实际产量和消费量与一定技术水平下全要素投入的最佳产出的严重偏离现象。

  从分类与判断角度:张晓晶认为,产能分为微观产能和宏观产能。对应的,微观产能过剩是指企业的资本边际收益维持在边际成本时出现的产出过剩;宏观产能过剩是指资源未充分利用、经济活动未达到潜在产出水平。

  (二)产能过剩的成因

  从市场组织结构和企业行为角度:贝恩认为在部分低集中度的产业中存在持续性过度供给或过剩生产能力且经济绩效比较差的情形。植草益构筑了一个同质企业无限期重复博弈模型,说明保有多余的生产能力能够促进企业间形成合谋,来说明过度的产能投资。崔永梅认为行业集中度与产能利用率有显着正相关关系,行业集中度提高能有效提高产能利用率。齐鹰飞研究表明产能利用率和市场集中度之间存在非线性的倒“U”型关系,而刘伟则表明,行业集中度则与产能利用率存在U型关系。

  从体制角度:一些学者试图从转轨时期的体制机制、政策特点和缺陷方面寻找产能过剩的原因。基姆认为,政府的规制行为会使原有企业节省掉阻止新进入企业需花费的成本,而且原有企业会保有较多的剩余产能,迫使政府设立更为严格的准入限制。谢国忠和立方认为,由于行政干预过强,产能过剩行业总是在过剩与紧缺之中摇摆。

  从信息不对称和产业特性角度:这种观点认为,即使在竞争性的市场中,企业在猜测未来市场需求过程中,可能因为预期偏差或后续形势变动发生误判,增加产能过剩发生概率。卢锋认为产能过剩基本发生根源包括两方面因素:一是预期偏差因素;二是沉没成本因素。刘世锦认为应当注意在产能过剩上的信息不对称或信息扭曲问题。

  (三)产能过剩程度的测度

  对产能过剩程度的测度,主要包括评价指标的构建以及估算方法的使用上。

  评价指标的构建:在评价指标方面,有的使用单一指标产能利用率,有的通过构建指标体系来进行评价。多数文献采用单一指标产能利用率来衡量产能利用程度,以此评价产能过剩情况。由于单一指标的缺陷,近年来多倾向于构建指标体系来评价产能过剩程度。

  估算方法:1.生产函数法:生产函数法是通过由实际产出与一定时间内在给定投入和技术水平的条件下所能达到的最大产出相比,来分析生产能力的利用状况。2.数据包络法:何彬根据非参数生产前沿面法,利用1992-2005年30个省份的平减数据,测度了各地区工业产能过剩序列,并通过制造业中28个行业利润水平和产能过剩间的模型,证明利润预期会导致产能过剩。3.峰值法:边雅静、沈利生利用峰值分析法计算了我国的资本设备利用率,在对劳动力参数进行调整后得出我国的潜在生产能力。

  二、我国陶瓷产业发展状况及产能利用测度

  (一)我国陶瓷产业发展状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陶瓷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陶瓷生产和出口国。但是无论是从生产、需求还是出口来看,这几方面的增速都呈现下降趋势,陶瓷产业的产能过剩问题日益凸显,成为制约陶瓷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

  1. 我国陶瓷产业整体状况

  经过多年的布局、推进和调整,我国陶瓷产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不仅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在全世界的陶瓷产业中都占有重要地位,陶瓷产量更是多年连续世界第一。但是,在快速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系列问题,高污染、高能耗,资源过度开采;产品同质竞争,缺乏核心竞争力,行业利润率低;产能过剩,企业管理模式粗放、不规范等。

  2. 我国陶瓷产业的出口情况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陶瓷出口国,国际出口市场持续增长,出口金额从2010年的111亿美元增长到2015年的260.29亿美元,年均增长率为18.58%。但2016年出口迅速缩减,出口绝对值迅速下降到182.7亿美元,到2019年回升到215.2亿美元,但也没有回升到2015年水平。

  3. 我国陶瓷产业产能现状

  以瓷砖为例,在2018-2020三年间,抛光砖生产线减少330条,降幅达到67.76%;内墙砖生产线减少188条,产能下降19.06%;外墙砖生产线减少113条,产能下降29.59%;仿古砖生产线减少227条,产能下降28.85%。全国陶瓷砖年产能123亿平方米,产能闲置率达30%。

  (二)我国陶瓷产业产能测度

  为了对我国陶瓷产业的产能状况进行定量分析,本文对陶瓷产业的产能利用率进行测度,产能利用率的测度选用数据包络法(DEA)。在测度陶瓷产能利用率时,选择陶瓷产业固定资产存量和劳动力数量作为投入指标,工业总产值作为产出指标,对我国陶瓷产业的整体产能状况进行测算。但是,陶瓷产业的种类较多,生产陶瓷的省份和产区也较多,各种类型陶瓷的发展状况存在较大差异,不同产区的陶瓷产业发展水平也存在较大差异,因此有必要就不同的种类和产区的产能情况进行具体测度和分析,以便得出更具体的结论。我国2014-2019年陶瓷产业整体产能利用率及各主要陶瓷种类的产能利用率测度结果如下:

  一般认为,产能利用率的正常值在0.79-0.83之间。从表1可以看出,陶瓷产业整体产能利用率不高,产能利用率均值为0.7841,存在产能过剩。尤其是2014-2017年产能利用率都较低,2018、2019年有所改善,产能利用率提高。

  在各类型陶瓷产业中,日用陶瓷、卫生陶瓷及园林陈设艺术陶瓷产能利用率均没有达到正常值,尤其是日用陶瓷产能利用率低于0.7;但是特种陶瓷和耐火陶瓷这两类高技术陶瓷的产能利用率比较高,尤其是特种陶瓷达到0.9,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三、我国陶瓷产能过剩影响因素分析及启示

  陶瓷产业产能利用率的高低,受到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根据相关文献研究和陶瓷产业的特点,本文选择产业集中度、出口强度以及体制性因素这三个指标作为自变量,分析各因素对产能利用率的影响。

  (一)产业集中度(CR)

  产业集中度是影响产能利用率的核心因素,但已有文献对产业集中度和产能利用率之间的关系研究,还没有得到一致结论。鉴于我国陶瓷产业分布较广,产能过剩严重的现状,可以假定产业集中度和产能利用率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陶瓷产业集中度,本文选择陶瓷工业总产值排名前八的省份占全国陶瓷工业总产值的比重来衡量。这八大省份分别是广东、江西、江苏、山东、福建、湖南、河北、河南。通过计算,2011-2019年,我国陶瓷产业集中度分别是0.7920、0.8112、0.8174、0.8272、0.8343、0.8368、0.8343、0.8309、0.8328。运用软件,对产能利用率和产业集中度两个变量进行相关度计算,得到两者相关系数r=0.871,相关度比较高。产业集中度与产能利用率之间确实存在紧密关系,这也为我们选择产业集中度作为影响产能利用率的核心因素提供了证据。

  (二)出口强度(EXPORT)

  出口需求对于产能利用率具有很直接的影响。出口需求增加,会使产能利用率提高。本文选择出口强度作为衡量国外需求的指标,预期出口强度增加会提升产能利用率。出口强度用出口交货值占销售产值的比重衡量。

  (三)体制性因素(STATE)

  体制性因素被认为是中国形成产能过剩的重要原因之一。地方政府为追求GDP而展开的竞争常常导致地方政府的重复投资和过度投资,相互间少有合作和重组。因此一般预期体制性因素会降低产能利用率。体制性因素,本文以国有资本占实收资本的比重进行衡量,比重越高,产能利用率越低,两者存在负效应。表2是运用Eviews软件进行了多元回归结果。

  回归结果显示,产业集中度、出口强度对产能利用率都具有正效应,体制性因素对产能利用率产生负面效应,与预期判断一致,且这三个系数都通过了显着性检验。调整可决系数为0.9512,F值为53(p=0.000327),方程也通过了整体显着性检验,DW值等于2.148,在2-4之间,表明随机干扰性之间不存在自相关,回归结果的性质良好。

  产业集中度与产能利用率之间的正相关关系,表明提高陶瓷产能利用率,化解产能过剩,还有赖于提高陶瓷产业集中度。提高陶瓷产业集中度,使产业更加向优势地区集聚,一方面有利于降低各地区之间的恶性和过度竞争,另一方面有利于企业在集聚地形成资源共享,以降低重复建设造成的过剩。此外,集中度提高还有利于集中资源进行创新,而创新才是供给侧改革以化解产能过剩的根本。

  出口强度给陶瓷产能利用率带来的显着正效应,促使我们必须增加对国际市场形势的了解和对国际市场需求的重视,生产符合国际审美趋势的产品,生产更加环保和高附加值的产品,防止国际倾销制裁,提高我国陶瓷产业的国际市场占有率。

  政府过度干预对陶瓷产能利用率的负面效应也常常被诟病。地方政府的“晋升竞赛”常常导致各地不顾地区优势,进行盲目和过度投资。另一方面,政府投资会部分节约现有企业的成本,促使它们生产更多的产能,甚至是落后产能。因此,政府适度退出,引导市场充分竞争,消化过剩产能,才能促使我国陶瓷产业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周劲.产能过剩的内涵、评级体系及在我国工业领域的表现特征[J]经济学动态, 2011:58-64.

  [2]王立国.重复建设与产能过剩的双向交互机制研究[J].企业经济, 2010:5-9.

  [3]张晓晶.化解产能过剩更要注重供给管理[J].求是, 2014:35-36.

  《我国陶瓷产业产能过剩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来源:《商业经济》,作者:徐敏燕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zazhifabiao.com/lunwen/jjgl/gyjj/498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