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10-11 10:50:02 所属分类:经济计划与管理 浏览量:
这篇企业管理论文发表了钢管公司生产设备管理的不足和策略,生产设备作为企业的重要生产要素,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始终处于主要位置,设备是生产的关键,将会直接影响生产的正常性。因此,企业通过优化生产设备,能够保证企业的平稳生产,论文为企业管理人员
这篇企业管理论文发表了钢管公司生产设备管理的不足和策略,生产设备作为企业的重要生产要素,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始终处于主要位置,设备是生产的关键,将会直接影响生产的正常性。因此,企业通过优化生产设备,能够保证企业的平稳生产,论文为企业管理人员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企业管理论文,钢管公司,生产设备管理优化,设备保障体系
通过引导生产人员重视生产设备,建立有效的设备管理团队,可以优化车间的生产设备管理工作,提升企业管理的质量。
一、B钢管公司三车间生产设备管理存在的不足
B钢管公司是一家生产规模较大的企业,市场占有率可达12.5%,在2016年,该公司完成100万吨的钢管生产目标,销售达到110亿元。该企业共有8个生产车间,其中,第三车间是生产的关键车间,承担着非常重要的生产职能。
随着生产技术的革新和市场的变化,企业的管理模式有了很好的发展,但实际上,B公司的管理却存在着一定的不足,由于钢管公司的生产规模比较庞大,生产任务繁重,导致设备管理出现漏洞,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的生产。B钢管公司三车间生产设备管理存在的不足:
第一,管理效率不高。设备的操作人员缺乏设备合理使用的意识,长此以往,会导致操作人员的不认真清点设备等问题,影响了管理质量;
第二,设备的操作人员在管理和使用设备时候,将管理的重点放在清洁上,缺乏对设备的维养保护工作的认知,使一些小瑕疵逐渐演变为安全隐患;
第三,培训机制。企业缺乏对员工的培训,设备的生产说明书没有做到目视,导致人员在上岗的时候,没有明确标准操作,或者不了解设备的正确使用方法,影響了生产设备的使用效果[1]。
二、B钢管公司三车间生产设备管理优化策略
(一)建立TPM管理的设备管理团队
TPM管理是指围绕生产设备的相关人员,包括维修人员、管理人员等人员都参与进管理中。为了进一步提升TPM管理的可操作性,首先,B企业要将三车间作为试点,来验证TPM的可行性。通过建立设备的日常巡检工作,让操作人员遵守“上岗前后检查设备”的要求,来提前发现数控机床中存在的问题;其次,对生产设备巡检工作。企业需要挑选经验丰富的操作工人和技术人员组成生产设备巡查小组,每天定时来到三车间检查设备的使用情况,同时也要采取轮换的制度,来提升TPM的管理质量。
(二)强化人员培训
生产设备的管理工作需要所有车间人员参与进来,才能提升管理效果。为此,B公司第三车间构建了全体员工培训工作,来使员工意识到企业强化生产设备管理和企业效益、自身绩效之间的关系,树立自我保全意思。同时,B企业还对设备管理的人员及一线生产人员的培训,来提升整体的员工综合素质水平。为了进一步强化三车间全员对生产设备管理的重视度,B企业开展“安全使用生产设备培训会议”。此次会议主要由企业的各级领导和资深技术人员构成,技术人员为员工讲解了生产设备的重要性及安全使用方法,并重点阐述了数控机床、电气设备等生产设备使用细节,还以文件的形式下达了“安全生产保证书”,来让员工能够合理使用生产设备。
(三)建立有效的奖惩机制
1.实行生产作业票制度。B公司三车间还建立了奖惩机制,来落实生产设备管理的质量。车间内容要求:第一,所有设备的生产作业票都需要打印流水号并对领用情况进行登记,确保发出和收回的作业票相符,完全在安全组的监督当中;第二,在设备作业票申请上,车间管理人员还严格坚持作业票提前申请制度,每张设备的作业票必须经过车间安全总监审核同意后,现场才能作业。对没有提前申请和及时封票的项目,车间对项目负责人进行考核。截至目前,三车间设备作业票发出和收回的票数量达到99.8%相符。
2.车间对各级人员的责任分工明确。项目负责人对设备作业进行全过程管理,对自己所负责项目的组织JSA分析,制定落实安全措施等整个过程全权负责。监护人与违章操作人员同责,如果设备作业现场中,安全措施未落实或落实不到位,设备监护人则负主要责任。主管副主任、安全总监不仅要对设备现场进行检查,还要检查设备监护人员、设备安全管理人员的履责情况。在充分落实各级人员管理设备责任的基础上,三车间还实施连带考核的管理办法,一旦出现不正当使用设备、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违章人员、设备监护人、设备安全管理人员要以10:10:4的比例实行连带考核。如处罚设备违章人员500元,则监护人也要处罚500元。这样监护人员和作业人员找出问题,管理人员则强化管理避免出现问题。
(四)建立设备保全机制体系
生产设备的保全机制能够维护设备的稳定性,B公司三车间为进一步提升设备管理效果,围绕设备的管理现状,构建了设备保障体系,主要的内容为:
第一,针对车间现有的生产设备进行统计,收集并整理数据资料,制定针对性的应急预案,比如针对制管机,实施原厂件备件替换方案,即使用原厂件来替换有故障的元件,缩减设备维修的时间,进而保证生产进度;
第二,建立常规的预警机制,使得一些基础设备维修、元件替换的工作能够由一线生产人员解决,来提升设备故障解决的时间。比如自动轧管机的电源插头出现破损问题,影响设备的使用质量,一线生产人员可以根据经验,来使用原厂件及时更换,解决生产设备的一般隐患,从而降低设备维护的成本;
第三,B企业的三车间还对生产设备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实施备案记录,将设备故障分为频繁、一般、极少三个级别,并针对不同级别制定针对性的预案,针对频繁故障,设置维护工作流程,工作人员要日常维护;针对一般故障,不影响生产进度情况下,定期开展检修和测试工作,控制故障的发展的频率;针对极少数故障,交由设备的生产厂商和专业维修人员,发生故障时候,立即停机设备运行,待修复完成后投入生产[2]。
三、结论
综上所述,强化生产设备管理,能够确保钢管公司的生产平稳。在此基础上,企业需要对参与设备管理的人员及一线生产人员的培训,提升整体的员工综合素质水平;同时,要采取轮换的制度,来提升TPM的管理质量。因此,通过建立有效的奖惩机制和设备保全机制体系,能够有效提升车间生产设备管理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林武.优化设备备件的管理机制[J].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2017(08):179-181.
[2]高翔.杭州ZJ有限公司设备管理优化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7.
推荐阅读:《中外企业文化》一路走来,栉风沐雨,锐意创新,在读者定位、风格构建,内容特色等方面积极探索,仔细研究,不断改进,受到了读者的好评。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zazhifabiao.com/lunwen/jjgl/jjjhygl/44093.html
上一篇:图书行业营销规划管理趋势
下一篇:汽车保险与理赔课程管理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