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期刊

马克思主义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理论体系

时间:2015-12-20 12:51:50 所属分类:经济学 浏览量:

一、问题的提出 1936 年凯恩斯出版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标志着现代西方宏观经济学的产生。而西方宏观经济学的出现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造成相当大的冲击。传统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没有宏观经济概念的,它是将经济分为生产、流通、分配、消费四个部分

  一、问题的提出

  1936 年凯恩斯出版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标志着现代西方宏观经济学的产生。而西方宏观经济学的出现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造成相当大的冲击。传统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没有宏观经济概念的,它是将经济分为生产、流通、分配、消费四个部分进行研究的。因此,当西方宏观经济学形成且影响日益扩大时,学者们就不断比较两种经济学理论的异同之处,并提出以下三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马克思经济学理论主要是一种宏观理论体系。如杨文进指出,马克思的价值理论、货币理论、资本理论、有效需求理论、就业与分配理论、再生产理论等,不仅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而且都服从于他揭示资本主义经济规律的需要,从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宏观经济体系。第二种观点认为马克思经济学理论蕴涵着丰富的宏观经济思想。何干强在比较马克思经济学与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基础上,指出马克思的《资本论》及其丰富的手稿比凯恩斯更早对资本主义经济进行过一系列科学的宏观分析,借用宏观经济这一术语,完全可以说,宏观经济分析是马克思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三种观点是借用西方宏观经济学的概念、分析方法和逻辑框架分析马克思的经济学理论。如汤在新认为马克思关于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均衡和非均衡理论,是宏观调控的理论基础。

  这三种观点有助于人们从不同角度比较分析两种经济理论的异同。但是,这种比较有两点值得推敲: 一是能否直接借用宏观经济学的分析框架来研究马克思的理论? 这种做法实际上是用西方宏观经济学的分析视角来看待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这相当于用一套新的衡量标准来重新评价马克思的理论体系,而没有追问一下,这个衡量标准是否合适? 二是能否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理论直接说成是等同于西方宏观经济学理论? 这种做法实际上是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衡量标准来评价西方宏观经济学,而西方宏观经济学是在马克思之后才形成的,这相当于用旧标准来看待新理论。如果分析的结果表明新理论存在、甚至等同于旧理论,那实质上说明新理论的出现是没有意义的,就无需进行比较了。但任何新理论的产生都有其特殊的时代背景、特定的研究方法和核心概念,说旧理论包含甚至等同于新理论,这就忽视了两者在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分析框架上的差异,从而导致人们忽视新理论对旧理论的借鉴意义。因此,在比较两种理论体系时,必须分析这种比较如何与马克思原有的理论体系相契合。如果比较的结果是用西方宏观经济学的分析框架来概括马克思理论,这等于抛弃了原先的理论。只有比较的结果是将新理论的分析框架整合于旧理论之中,从而发展和创新了旧理论,这种比较才能真正推动旧理论的发展。本文提出建立马克思主义宏观经济学,就是在比较借鉴西方宏观经济学的理论成果基础上,将其研究成果融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分析框架中去,从而建立马克思主义宏观经济学这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分支学科。    二、马克思主义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意义

  马克思主义宏观经济学研究政府参与和调控社会再生产的行为及其后果。关于该研究对象,有四点说明:

  第一,马克思主义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政府,也就是国家。这里的政府,从历史的角度看,包括奴隶社会政府、封建社会政府、资本主义社会政府和社会主义社会政府。从空间的角度看,既包括中央政府,也包括各级地方政府。为什么要将国家,即政府作为马克思主义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这是因为:一是有助于进一步完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在1857 年8 月撰写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马克思提出政治经济学应该分为五篇,即一般的抽象规定、形成资产阶级社会内部结构并且成为基本阶级依据的范畴、资产阶级社会在国家形式上的概括、生产的国际关系、世界市场和危机。在 1859 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马克思指出要分六册考察资本主义制度,即资本、土地所有制、雇佣劳动、国家、对外贸易、世界市场。可见,在原定的研究计划中,马克思都曾经考虑过将国家纳入研究视野。但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马克思并没有对国家进行系统的研究。

  国家的产生、发展和灭亡是个长期的历史过程,离开了国家这个经济主体,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对经济运动规律的描述就是不全面的,就无法完整揭示资本主义社会产生、发展和灭亡的历史过程。

  因此,建立马克思主义宏观经济学,将国家纳入其研究视野,能够充实、完善马克思的研究计划,也能够建立完整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二是凸显了国家在当代经济运行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在马克思所处的时代,国家在经济运行中主要起“守夜人”的作用。除了发挥一些必要的经济职能外,其对经济运行的影响是比较小的。

  但是,1929 年爆发的经济大萧条改变了国家在经济社会运行中的作用,国家已深度介入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可以肯定地说,当今社会离开国家,整个经济将无法正常运行。正是由于国家在当代经济运行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所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必须深入研究其发挥作用的目标、途径、方式,从而完整地揭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社会再生产的运行规律。

  第二,政府是社会再生产的重要参与主体。不同历史时期社会再生产的核心主体是不同的,奴隶社会的社会再生产围绕奴隶主和奴隶展开,封建社会围绕地主和农民展开,资本主义社会围绕雇佣劳动、资本家和土地所有者展开。但不论在哪个时期,自从国家产生后,政府都是社会再生产的重要参与主体。这表现为两点: 一是政府不断地从人、财、物三个方面影响着社会再生产,在资本主义社会,政府不停地招聘和解雇各级公务员,政府不停地征税和购买各种产品,政府不停地制造货币; 二是当代社会政府的规模越来越大,据统计,美国政府总支出占现价 GDP 的比重 1913年为 8%,经济大萧条后的 1938 年达到 19. 8%,1999 年则达到 30. 1%。

  第三,政府是社会再生产的主要调控主体。政府参与社会再生产是政府维护自身运转所具备的基本职能,参与本身就隐含着对社会再生产的调节。同时,政府可以根据其对经济形势的判断对经济进行主动调节,引导经济朝着政府所设想的目标前进。虽然其他组织也可能对社会再生产进行调节,但只有政府才是社会再生产的主要调控主体。政府的调控手段是多种多样的,既有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等经济手段,也有政治手段、法律手段等其他各种手段。这些手段共同构成了政府调控社会再生产的工具体系。

  第四,要从结果角度判断政府参与和调控社会再生产的成效。要有一套科学的评价体系,判断政府参与和调控社会再生产的成效。在当代社会,这套评价体系的出发点不是经济增长,而是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否则,如果把经济增长作为社会发展的目标,就很容易形成“唯 GDP 论”,把不该市场化的产品进行市场化,把应该由政府承担的责任推向市场,从而导致经济社会发展偏离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轨道。因此,马克思主义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政府。政府不仅是重要的社会再生产主体,而且是社会再生产的主要调控主体。该研究对象与西方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比较起来,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这种联系表现在: 一方面,两者都研究社会总体的经济行为及其后果。西方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总体的经济行为及其后果,即对经济运行的整体,包括整个社会的产量、收入、价格水平和就业水平进行分析。同样,马克思主义宏观经济学研究社会再生产,社会再生产已经包含对社会总体经济行为及其后果的分析。另一方面,两者都研究政府如何调控社会总体经济行为及其后果。西方宏观经济学研究社会总体经济行为,目的是要为政府宏观决策提供依据。同样,马克思主义宏观经济学研究社会再生产,也是要为政府参与和调控社会再生产提供依据。因此,这两个研究对象既有联系,同时又有区别,这种区别主要表现在:

  1. 马克思主义宏观经济学是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统一的角度分析社会再生产的,而西方宏观经济学缺乏对生产关系的深入分析。

  马克思指出,社会再生产是物质资料再生产和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社会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为研究社会总产品的实现,必须将社会总产品在实物上分为生产资料部类( 第Ⅰ部类) 和生活资料部类( 第Ⅱ部类)这两大部类,两大部类产品在价值上由不变资本( C) 、可变资本( V) 和剩余价值( M) 这三个部分组成,社会资本再生产可以用下式表示:【1】    从公式( 1) 可知,要分析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必须对经济主体进行分类,一类是工人,另一类是资本家。资本家提供机器设备等生产资料,工人出卖自己的劳动力给资本家,工人和生产资料相结合,从而生产出社会总产品。社会总产品要在资本家和工人之间进行分配,工人获得工资( V) ,资本家获得剩余价值( M) 。因此,马克思是将社会经济主体分为工人和资本家两大类,通过分析两大类经济主体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所起的不同作用研究社会总体经济行为的。而西方宏观经济学缺乏对生产关系的深入分析。西方宏观经济学的核心问题是国民收入决定问题,国民收入是由“三驾马车”即消费、投资和进出口决定的。这“三驾马车”是以不同部门为主体进行分析的: 居民部门消费生活资料,政府部门消费公共产品,企业投资形成固定资本和存货,对外部门通过对外贸易形成净出口。因此,“三驾马车”核算的是不同部门、而不是相应的经济主体所创造的产品和劳务的增加值,这就导致国民收入决定问题缺乏对生产关系的深入分析。

  2. 马克思主义宏观经济学是从总量和结构相统一的角度分析社会再生产的,而西方宏观经济学缺乏对经济结构的深入分析。

  根据公式( 1) ,在简单再生产条件下,要实现社会总产品,必须满足三个基本条件:【2】    在这三个条件中,第一个条件说明第Ⅰ部类的可变资本加上剩余价值,应等于第Ⅱ部类的不变资本,该条件说明两大部类之间的交换要顺利进行,两大部类之间要保持结构方面的协调。第二个条件说明生产资料的生产同两大部类对生产资料的需要之间要保持协调。第三个条件说明生活资料的生产和生活资料的需要之间要保持协调。第二个和第三个条件指出两大部类之间的交换要顺利进行,两大部类之间要保持总量方面的协调。因此,马克思主义宏观经济学是从总量和结构相统一的角度分析社会再生产的。而西方宏观经济学是从总供求平衡的角度考虑国民收入决定的。只要调整总需求或者总供给,就会导致国民收入发生相应地变化,至于这种调整导致产业内部以及产业之间的比例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则属于其他经济学科的分析范畴。这就导致西方宏观经济学缺乏对经济结构的深入分析。

  通过以上说明和对比分析,可以看出,马克思主义宏观经济学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一是研究马克思主义宏观经济学,使其成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分支学科,可以完成马克思本人想要完成却没有完成的研究计划,拓展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研究范围。

  二是马克思主义宏观经济学与西方宏观经济学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因此,完全可以在批判地借鉴西方宏观经济学已有研究成果基础上,构建马克思主义宏观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从而在与西方宏观经济学的竞争中赢得比较优势。

  三是将研究对象界定为政府参与和调控社会再生产的行为和后果,这将使该研究对象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已有的研究对象和分析框架相契合,从而进一步完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使其获得新的生命力。

  四是就方法论的角度看,传统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将经济区分为生产、交换、分配、消费这四个部分进行研究,而西方宏观经济学出现后,西方经济学将经济分为微观、宏观两个部分进行研究。“四分法”和“两分法”能否协调、如何协调,始终是理论界探讨的一个难点问题。马克思主义宏观经济学以政府参与和调控社会再生产为研究对象,社会再生产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研究范围,政府对宏观经济进行调控是西方经济学的研究范围,因此,通过研究政府参与和调控社会再生产,就可以将“四分法”和“两分法”有机地整合起来。

  五是研究马克思主义宏观经济学是对时代的回应。当今世界,政府发挥的作用日益重要,如果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对这种作用不能作出理论上的概括,不能将政府纳入社会再生产理论的分析体系,则很难对现实生活起到具体的指导作用。

  三、马克思主义宏观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和分析框架

  根据研究对象,马克思主义宏观经济学的理论体系由六个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是导论,主要包括研究意义、研究方法、研究思路、框架结构等内容。第二部分研究政府,研究政府的产生、发展、组成、特征等内容。第三部分研究政府参与社会再生产的目的、手段、经验和教训。第四部分研究政府调控社会再生产的目的、手段、经验和教训。

  第五部分是政府参与和调控社会再生产的行为评价,主要研究评价体系,为政府参与和调控社会再生产提供科学依据。第六部分针对中国实际,研究新中国成立以来政府参与和调控社会再生产的行为及其后果。

  建立马克思主义宏观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关键问题在于建立马克思主义宏观经济学的分析框架。如果没有独立的、能够自圆其说、又能够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相契合的分析框架,则马克思主义宏观经济学只是空中楼阁。同时,该分析框架还必须对现实有很强的分析指导作用,从而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笔者认为,马克思主义宏观经济学的分析框架就是要研究政府参与和调节产业资本家、商业资本家、借贷资本家、工人、土地所有者、国际关系这六类经济主体在产品市场、土地市场、金融市场、劳动力市场、政府采购市场、国际市场这六大市场上的行为及其后果。概括地说,该分析框架就是研究政府参与和调节六类经济主体在六大市场上的行为和后果。该分析框架包括两个层面的内容: 第一层面要揭示六类经济主体在六大市场上的运动规律; 第二层面要揭示政府参与和调节六类经济主体在六大市场运动的目标、手段及其效果评价。

  之所以采用该分析框架,有三点原因:

  其一,该分析框架拓展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原有分析框架。在《资本论》中,马克思主要分析产业资本家、商业资本家、借贷资本家、土地所有者和劳动者这五类经济主体在产品市场、土地市场、金融市场、劳动力市场这四大市场的行为及其后果。马克思主义宏观经济学继承了该分析框架,同时认为,必须将政府和对外关系考虑在内。这是因为政府是社会再生产的重要参与者和主要调控者。同时在当今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五类经济主体不仅在国内市场活动,而且在国际市场活动,政府对宏观经济的调节也是从全球视野着眼的。所以,必须扩展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原有分析框架,同时考虑政府参与和调节六类经济主体在六大市场上的行为和后果。

  其二,该分析框架与原有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分析框架考虑的核心问题是一致的。在《资本论》中,马克思指出社会再生产考虑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要实现社会总产品,就要求社会再生产按比例协调进行。马克思主义宏观经济学所考虑的核心问题仍然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要实现社会总产品,仍然要求社会再生产按比例协调进行。这是与原有分析框架相同的。与原有分析框架不同的是,原先只是考虑五类经济主体通过四大市场的运动实现社会总产品,而现在是考虑在政府的参与和调控下,六类经济主体通过六大市场的运行实现社会总产品。

  其三,该分析框架对现实宏观经济运行更富有指导意义。马克思的社会再生产理论揭示了宏观经济运行的基本原理。由于未将政府纳入研究视野,这种分析框架与现实有一定差距,从而导致政府很难对具体的宏观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将政府纳入研究视野,使得马克思主义宏观经济学与现实的经济运行越来越近,更能揭示各类经济主体相互作用下所呈现的宏观经济运行全景,从而有利于政府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正是由于该分析框架在继承原有马克思主义分析框架的核心理念基础上,又拓展了原有的分析框架,从而导致该框架对现实宏观经济运行更富有指导意义。与西方宏观经济学的分析框架相比,该分析框架有下列特点:

  1. 该分析框架是建立在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基础上的,而西方宏观经济学缺乏价值分析。当前,总供给—总需求分析是西方宏观经济学的主要分析框架。这种供求分析存在的重要问题是将价值排除在外,正如马克思指出的,“如果供求一致,它们就不再发生作用,商品就按照自己的市场价值出售。这时候,我们就无从了解,为什么市场价值正好表现为这样一个货币额,而不表现为另外一个货币额”。如果说西方微观经济学由于缺乏价值分析而备受诟病的话,那么,西方经济学从供求分析进展到总供求分析,也必然由于缺乏同样的价值分析而基础不牢。总供求分析能够告诉我们国民生产总值向何处移动以及移动的力度,但是,它不能告诉我们总供求均衡点为什么表现为这样的国民生产总值,而不是表现为另外一个生产总值。

  2. 该分析框架将公平问题纳入政府调控社会再生产的重要目标,而西方宏观经济学更多考虑的是效率问题。如上所述,西方宏观经济学缺乏对生产关系的深入分析,这反映在分析框架上,就是经典教科书指出的宏观经济政策目标是经济增长、价格稳定、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但是,如果没有生产关系的稳定,能够实现经济增长吗?因此,在不考虑收入分配情况下研究宏观调控,等于将生产关系与生产力割裂开来,将公平与效率割裂开来。马克思主义宏观经济学是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统一的角度分析社会再生产,这表现在分析框架上,就是政府参与和调控社会再生产的目标是将公平与效率有机地统一起来。所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宏观调控目标,决不能仅仅理解为西方宏观经济学的四大目标,而必须将生产关系包括进来,政府只有对六类经济主体通盘考虑,统筹协调,这样的宏观调控才能够经得起检验。

  3. 该分析框架指出宏观调控的对象是六类经济主体,而西方宏观经济学指出宏观调控的对象是三大部门。西方宏观经济学是从部门出发,将企业、居民、对外部门作为调控对象,政府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针对部门制定的。而马克思主义宏观经济学则将六类经济主体作为调控对象,并从六类经济主体的经济生活条件出发,制定相应的宏观经济政策。因此,马克思主义宏观经济学是综合性极强的理论体系,它涉及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西方宏观经济学等相关学科,是理论和实际紧密联系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分支学科。只有从马克思主义宏观经济学的分析框架出发,在比较和借鉴不同学科理论优势的基础上,才能构建完整的马克思主义宏观经济学。

  四、马克思主义宏观经济学对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的指导意义

  新中国成立六十多年来的经济发展可以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界分为两个阶段: 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改革开放前中国经济的特征是公有制、计划经济和按劳分配。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经济改革发展的目标是要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三步走”战略。分析这六十多年的经济发展历程,有两个问题是西方宏观经济学难以回答的:

  第一,改革开放前中国有没有宏观调控? 按照西方宏观经济学的视野,答案是否定的。因为宏观调控是建立在市场经济基础上的,宏观调控的对象是微观经济主体。而中国改革开放前实行计划经济,公有制企业作为国家计划的附属物,没有追求独立经济利益的目标,因此,改革开放前中国没有宏观调控。但是,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政府部门所做的计划,无疑就是对全社会的人、财、物进行综合平衡,也就是对全社会经济主体的行为及其后果进行调节和控制。试问,如果这个不是宏观调控,那应该是什么?

  第二,改革开放以来,中央反复强调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要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而这如何用西方宏观经济学解释? 在西方宏观经济学的视野中,宏观调控与改革是何关系? 与稳定是何关系? 没有谈及。所以,西方宏观经济学仅仅是对发达国家、对成熟的市场经济体,在不考虑经济体制改革条件下适用的宏观经济理论,对于中国这种发展中大国、新兴国家、转型国家并不完全适用。用西方宏观经济学来说明中国的宏观经济,明显存在局限性。这两个问题如果从马克思主义宏观经济学的角度来看,恰是马克思主义宏观经济学的题中之义。马克思主义宏观经济学认为,再生产是生产关系再生产和物质资料再生产的统一。因此,不论是计划经济还是市场经济,都存在生产关系的再生产和物质资料再生产,再生产就必然需要宏观调控,它所调控的目标是要解决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的顺利进行。至于中央为什么反复强调要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则是来源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即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存在互动关系,如果两者关系没有处理好,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所以,对于中国而言,必须把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三者关系列为宏观调控的首要目标。改革就是要逐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就是要科学发展,稳定就是为了控制风险。只有处理好三者的关系,宏观经济才能稳定。

  正是由于西方宏观经济学无法全面回答中国宏观经济所面临的各种问题和挑战,所以,我们才需要马克思主义宏观经济学的指导。这种指导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 分析中国六类经济主体在六大市场上的运动规律。中国经济运行中的六类经济主体不同于西方发达国家的六类经济主体,这就导致中国的产品市场、土地市场、金融市场、劳动力市场、政府采购、国际市场的运动规律与西方国家不同。这突出地表现为两点: 一是中国所有制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所有制结构。国有企业与工人的关系与西方国家的资本家与工人的关系存在根本不同,这就导致中国的产品市场、劳动力市场、金融市场等各类市场的运行规律与西方国家存在很大不同。二是中国的土地有国家所有和集体所有这两种形式,这与西方国家土地主要由私人所有有很大不同。这种不同必然导致中国的土地市场与西方国家的土地市场面临很大不同。因此,中国六类主体在六大市场上的运动规律是不同于西方国家经济主体在市场上的运动规律的。

  2. 分析政府参与和调控社会再生产的行为及其后果。由于中国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土地所有权主要掌握在政府手上,所以,与西方国家相比,中国政府对社会再生产的调控力度会更大。就当前经济形势而言,有两点值得注意: 一是要处理好经济增长、结构调整与转变发展方式这三者的关系。这是有中国特色的宏观调控目标,是用西方宏观经济学的理论视野所无法解释的。在西方经济学视野中,增长和结构调整是分开论述的,宏观经济更多地关注经济增长、物价稳定,至于结构调整,属于产业经济学的范畴。所以,这就人为地割裂了发展和结构调整的关系。而在马克思主义宏观经济学视野中,总量和结构是统一的。调整结构是促进经济增长的核心问题,如果没有两大部类内部以及相互之间的结构平衡,社会再生产不可能顺利进行。所以,必须将结构和增长有机联系起来。二是中央特别强调房地产调控。在西方宏观经济学的视野中,没有也不可能将房地产列为单独一个问题进行强调,但是,在马克思主义宏观经济学视野中,房地产调控是宏观经济的重要一环,它的稳定与否,与产品市场、货币市场、劳动力市场的稳定息息相关,所以,必须要单独强调。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必须坚持。同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必须发展。它必须根据不同时代、不同国家所面临的不同问题,提出新的观点,得出新的答案。马克思主义宏观经济学就是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在比较借鉴西方宏观经济学等相关学科基础上,建立起来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分支学科。本文提出了构建马克思主义宏观经济学的初步设想。要构建完整的马克思主义宏观经济学,需要在深入分析国内外宏观经济走势基础上,在深入研究西方宏观经济学等相关理论基础上才能得出,这需要理论界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 杨文进. 论宏观体系的马克思经济学[J]. 当代财经,2005,( 5) .  [2] 汤在新. 宏观调控的理论基础———马克思的均衡和非均衡理论[J]. 教学与研究,2001,( 2) .  [3] 何干强. 论马克思宏观经济分析方法的科学特征———兼与凯恩斯主义的比较[J]. 经济纵横,2010,( 10) .  [4] 安格斯·麦迪森. 世界经济千年史[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5] 高鸿业. 西方经济学[M]. 北京: 中国经济出版社,1996.  [6] 马克思. 资本论: 第 3 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2004: 211.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zazhifabiao.com/lunwen/jjgl/jjx/79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