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5-12-20 13:12:31 所属分类:经济学 浏览量:
经济增长只是居民收入增长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并非每个国家的居民收入都能实现与国民经济协调增长,因此对成功经验的总结显得尤为重要。针对美、英、日等发达国家居民收入与经济协调增长国际经验进行的比较研究,将有助于我们从世界的、横向的、发展
经济增长只是居民收入增长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并非每个国家的居民收入都能实现与国民经济协调增长,因此对成功经验的总结显得尤为重要。针对美、英、日等发达国家居民收入与经济协调增长国际经验进行的比较研究,将有助于我们从世界的、横向的、发展的角度来理解居民收入与国民经济协调增长的基本趋势和规律,对促进上海的居民收入与经济协调增长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通过研究分析主要国家有关居民收入增长的历史数据,重点关注了各国在转型发展期(人均GDP从1万美元迈向2万美元)的相关数据变化,可以为上海保持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长提供借鉴与参考。主要结论如下。
1 从长周期看,各国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保持同步
各国居民收入平均增速与GDP平均增速差距不大(普遍相差不到一个百分点,日本和韩国在两个百分点之内),见表1。与之相比,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增速与GDP增速差距较大,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的同步性较差(在1991-2011年间,我国GDP年均增长10.4%,同期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25%,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增长6.02%)。【表1】
主要原因在于三个占比的差异:一是初次分配中劳动者报酬占比。欧美等西方发达国家劳动者报酬占GDP比重一般在50%~60%之间,如美国为56%(1929-2011年平均),英国为54.3%(1992-2009年平均)。亚洲国家劳动者报酬水平一般低于西方发达国家,在40%~50%之间,如新加坡为42.8%(1996-2012年平均),中国香港为47.7%(1990-1996平均)。我国2011年劳动者报酬占比为44.9%,低于发达国家,在亚洲国家居于中等水平。二是再分配中居民所得占比。各国再分配中居民所得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一般在70%左右,如美国为73.4%(1992-2003年平均),日本为73.77%(1992-2004年平均),韩国为68.33%(1971-2004年平均),而我国1992-2011年间居民所得占可支配收入比重平均为63.15%,低于西方发达国家和亚洲国家一般水平。三是居民收入中工资性收入占比。发达国家居民工资性收入占总收入比重一般在50%~60%之间,如美国为48.98%(2005-2010年平均),英国为60%(1990-2008年平均),我国2002-2011年间居民工资性收入占总收入比重为平均为68%,高于发达国家一般水平,上海的情况也是如此。 2 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各国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的同步性有所变化
总的发展趋势是,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居民收入增速与GDP增速之间的相关性有所下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呈现这一特征,说明经济增长是居民收入增长的基础条件,但随着经济发展进入高级阶段,居民收入对经济增长的依赖降低。其中,有两次比较明显的变化,第一次变化,当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大部分国家的居民收入增速有所下降,经济增长仍保持较高的增速,居民收入增长慢于GDP增长;第二次变化,当人均GDP超过3万美元,GDP进入相对较低的增长区间,而居民收入增速却保持相对较高的水平,居民收入增长快于GDP增长。 3 第一次变化(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居民收入增长慢于经济增长)时结构性转型特征明显 居民收入增速降低主要受两大因素影响:一是产业结构调整引发的结构性失业问题。在此期间,各国产业结构呈现服务经济深化发展的趋势,带动就业结构的调整转型,结构性失业问题普遍比较突出,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居民收入的增长。如欧美等发达国家在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后的失业率水平明显高于人均GDP超过3万美元之后的水平;而亚洲国家在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之后,失业率往往较之前有所上升,如日本失业人口比重从2.2%上升为2.5%,韩国由3.4%上升到3.7%,中国香港从3.3%上升为3.8%等(新加坡是一个例外)。二是产业升级引发的收入差距问题。伴随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升级,劳动力市场对高素质和熟练劳动者的需求加大,拥有不同受教育水平与工作经验的劳动者之间的工资差距逐步扩大,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居民平均收入水平的增长。如美国从1970年到1990年(在此期间,人均GDP从5 000美元上升到20 000美元),收入低于贫困线的全日制劳动者比例从11%上升到18%,基尼系数从1970年的0.394逐步扩大到1980年的0.403,再到1990年的0.428,收入差距持续扩大。同时,居民收入增速的放缓在不同国家也受到其他不同因素的影响,如最低工资降低、工会力量削弱等等。
4 第二次变化(人均GDP超过3万美元,居民收入增长快于经济增长)时居民收入增长不再主要依赖于经济增长
居民收入增长的主要支撑因素是:
一是财产性收入的支撑作用。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财产性收入占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比例,是衡量一家居民富裕程度的重要标准。如美国居民财产性收入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一直稳定在30%左右,是美国家庭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所占比重仅次于薪资收入。财产性收入主要包括基金、债券、股票等利息、股息等资产收益以及房屋租金收入。
二是转移性收入的支撑作用。发达国家良好的转移支付和社会保障制度运作也对提高收入水平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如英国居民的社保收入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一直稳定在20%左右,构成英国居民家庭收入的主要组成部分。再如美国转移性收入占居民收入比重从1990年的10%左右上升到2010年的15%,且转移性支付种类繁多,主要包括专项补助、宽范围用途的补助金、一般目的补助等。
三是中等收入阶层的稳定支撑。伴随经济发展到较高水平,发达国家普遍形成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型”收入分配结构,中等收入阶层不断扩大,成为居民平均收入稳定增长的中坚力量。如美国2010年家庭年收入在3.5万~20万美元的家庭户数占比达到59.6%(其中3.5万~10万美元的中等收入家庭占43%,10万~20万美元的中上收入家庭占16.6%),这种典型的“橄榄型”收入分配结构对收入分配差距也起到了缓和作用,成为美国社会稳定的重要支撑。
5 国际经验对上海增加居民收入的启示
①保持居民收入与经济同步增长,关键是改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提高劳动者报酬和居民所得占比。
②上海进入人均GDP从1万美元向2万美元迈进的关键转型期,居民收入增长快于经济增长的难度较大。促进居民收入增长,要采取措施保障低收入群体的收入增长,加大政府公共财政用于基本公共服务的支出比重。
③长期来看,形成居民收入的稳定可持续增长机制,重点在于:一是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扩大人力资本的积累;二是形成并不断拓展居民财产性收入的稳定渠道;三是形成促进居民转移性收入增长的制度基础,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四是培育形成并不断壮大中等收入阶层。
6 促进上海居民收入增长的政策建议
6.1 努力实现居民收入与经济发展同步增长,在增长中完成收入分配格局的调整 日本在“计划”实施期间,经济得到高速增长,居民雇佣所得在收入分配格局中的比重不断提高,实现了公平与效率的双重目标,调整优化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所付出代价较小。未来上海还将保持较长时间的经济稳定增长,尽管目前收入分配格局不尽合理,但完全可以利用这个发展阶段,逐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增加消费,扩大内需,努力实现居民收入与经济发展同步增长,在较小阻力下提高劳动者报酬和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所占比重。
6.2 高度重视产业升级和科技研发,千方百计提高劳动生产率 逐渐淡化规模为重的考核指标,增加对体现经济发展活力、企业竞争力的劳动生产率、资本利润率等效率指标的考核。从微观层面推动企业技术升级提高劳动生产率,在中观层面推动行业协会制定淘汰落后产能的具体计划草案,在宏观层面,实现产业结构高度化,建立新的发展经济模式,即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为核心,以提高收入为目的,以扩大有效需求为增长源,以实现经济持续增长为提高收入源,建立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关系、运行体系。
6.3 健全积极的初次收入分配制度,完善收入再分配机制,缩小收入分配差距 第一,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政府必须进行积极调控,改变初次分配格局。第二,调整政府、企业与居民的分配关系。将提高居民收入、劳动报酬两个比重纳入政府规划和年度计划中。第三,在初次分配中加强对高收入行业、群体的调控,特别是消除行政性垄断,并引入竞争机制。第四,配合国家战略,适时开征遗产税、房产税、物业税等税种,强化对高收入行业、群体的税收,适时提高各项社会保障标准,更好地保障贫困居民和低收入者的基本生活。 6.4 大力增加非基础设施类公共支出,健全与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是社会和谐的稳定器,也是社会包容的重要体现。上海应大幅度增加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政策住房及就业保障等民生方面的投入,减轻居民在这些领域的支出负担。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优先发展覆盖面广的最低生活保障、医疗卫生保障和基本养老保障,鼓励有条件的地区进一步提高农民社会保障标准。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目标应该逐步以结果为导向,而不是仅仅评估基本公共服务人员数量、设施等投入,避免忽视供给结果和质量。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提高基础教育的水平。加大廉租房建设,完善基本住房保障制度。
参考文献:
[1] 刘光英,张建锋.云南省经济增长与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关系研究[J].南方农业,2010,(3).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zazhifabiao.com/lunwen/jjgl/jjx/88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