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期刊

通货膨胀的评测手段及验证

时间:2015-12-20 13:13:02 所属分类:经济学 浏览量:

1 测度方法 1.1 从价格变动角度测定通货膨胀 ⑴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它反映不同时期城乡居民生活中所需要的商品与劳务的价格水平的变化程度与趋势。 ⑵商品零售价格指数(RPI)。商品零售价格是商品在流通过程中最后一个环节的价格,是工业、商业、餐饮业

  1 测度方法

  1.1 从价格变动角度测定通货膨胀

  ⑴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它反映不同时期城乡居民生活中所需要的商品与劳务的价格水平的变化程度与趋势。

  ⑵商品零售价格指数(RPI)。商品零售价格是商品在流通过程中最后一个环节的价格,是工业、商业、餐饮业和其他零售企业向城乡居民、机关团体出售生活消费品和办公用品的价格。商品零售价格指数是反映城乡零售商品价格变动趋势的一种经济指数。

  ⑶生产者价格指数(PPI),也称为工业品价格指数,是衡量工业企业产品出厂价格变动趋势和变动程度的指数,是反映某一时期生产领域价格变动情况的重要经济指标。生产者价格指数并不仅仅是一个指数,它是一族指数,是生产的三个渐进过程的每一个阶段的价格指数:原材料、中间品和产成品。现行的工业品价格指数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和工业品中间投入价格指数即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

  ⑷GDP平减指数(GDP Deflator),即名义GDP与实际GDP之比。这个指数所涉及范围最为广泛,与GDP核算范围相一致,不仅包括所有物质产品,而且包含计入GDP的全部服务产品,其计算公式为:GDP平减指数=现价GDP /不变价GDP×100.

  ⑸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它是反映固定资产投资额价格变动趋势和程度的相对数。固定资产投资是社会再生产的重要环节,其速度、规模、结构、比例和效益直接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其价格的升降也可以用来作为测度通货膨胀的参考依据。

  1.2 用通货膨胀率对名义经济增长率的贡献度测定通货膨胀

  名义经济增长率由实际经济增长率和通货膨胀率以及二者的交互影响率共同构成。我们看下面的公式:

  设 t 年 GDP 总值指数为In(t),GDP 物量指数为 Ir(t),GDP平减指数为I(t),则:

又设yn(t)表示t年的GDP名义经济增长率,yr(t)表示t年的实际经济增长率,α(t)表示根据GDP平减指数测算的t年通货膨胀率,则式(1)可写为

设β(t)=yr(t)α(t),为通货膨胀率和实际经济增长率之积,即通货膨胀率和实际经济增长率的交互影响度。

  因此,式(2)表示名义经济增长率由实际经济增长率、通货膨胀率及二者的交互影响度构成。令

式中ρ1(t)表示实际经济增长率对名义经济增长率贡献度;ρ2(t)表示通货膨胀率对名义经济增长率的贡献度;ρ3(t)表示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交互作用对经济的影响程度。

  1.3 从货币数量角度测定

通货膨胀许多学者认为,通货膨胀的实质是货币过多,即货币供应量超过了国民经济运行所实际需要的货币量,引起了货币贬值和物价上涨。因而,可以从货币数量角度来设计测定通货膨胀的方法。一般方法为:通货膨胀率=货币供应量/货币的实际需要量-1.

  2 实证分析

  2.1 使用物价指数法进行分析

  我们搜集1989~2011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进行分析,如表1所示。

  

  表1中,CPI表示居民消费价格指数,RPI表示商品零售价格指数,PPI1表示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2表示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PPI3表示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IR分别表示对应的通货膨胀率。

  但是从以上的分析中我们并不能得出究竟哪一种价格指数适合于描述我国的通货膨胀。因此我们需要进一步计算这几种价格指数上涨率之间的相关系数(见表2)。

  

  通货膨胀是与居民的生活联系最为紧密的,居民主要是从消费角度判断是否发生通货膨胀。所以我们选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率来测度和分析我国的通货膨胀率,由表2可以看出,该指数与其他指数之间在1%显着性水平下高度正相关。

  一般情况下,将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率在3%内视为无通货膨胀,3%~5%视为轻度通货膨胀,6%~10%视为中度通货膨胀,10%~15%视为严重通货膨胀,15%以上则为恶性通货膨胀。

  据表1分析我国1989~2011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可知,1989年我国的通货膨胀率高达18%,1990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环比上涨3.1%.从1992年开始我国又进入了通货膨胀时期,1994年达到高潮,按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测算,通货膨胀高达24.1%,并且一直持续到1997年才转入安全期,该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环比上涨2.8%.2002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环比下降0.8%,意味着通货紧缩的终结。2003年物价指数开始上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环比上涨1.2%,2008年达到最高,环比上涨5.9%,受金融危机影响,2009年物价指数环比下降0.7%,2011年又开始上涨,2011年环比上涨5.4%.

  2.2 对几种价格指数进行综合分析

  对1989~2011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等指数数据,利用IBM SPSSStatistics20.0软件,进行因子分析,根据因子载荷矩阵,因子F1主要由CPI、RPI确定,可命名为消费价格因子,F2主要由PPI1、PPI2、PPI3确定,可命名为生产价格因子,设F为各因子的综合得分,计算各因子得分的表达式如下:

  其中,ZCPI、ZRPI、ZPPI1、ZPPI2、ZPPI3 分别为 CPI、RPI、PPI1、PPI2、PPI3的标准化值。据上面各式计算的相应因子得分结果见表3.

  

  参照上述用物价上涨率定义的通货膨胀,我们定义:

  当主成分得分0<F<0.5时,为轻度的通货膨胀,人们会感觉到物价开始上涨,经济开始出现通货膨胀的趋势;当0.5<F<1时为中度通货膨胀,如果在短期内有可能大于1,应及时采取治理措施;当F>1时为严重通货膨胀,要积极采取措施治理。

  根据以上定义,我们来分析一下我国1989~2011年的通货膨胀状况。1989年,F=1.4 >1,为严重通货膨胀;1992年,F=0.32,为轻度通货膨胀;1993年和1994年,F>1,为严重通货膨胀;1995 年,F=0.81,为中度通货膨胀;2011年,F=0.05,有轻度的通胀。

  为了验证我们以综合指标判定的通货膨胀和我们以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判定的通货膨胀是否一致,我们求出两者之间的相关系数。通过计算发现两者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94,在1%水平下显着,是高度相关的。由于因子分析综合了消费和生产两个方面价格指数的变化,因而能更全面的反映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行态势。

  2.3 用通货膨胀对名义经济的贡献度来分析

通胀在前面的方法中,我们介绍了用GDP平减指数计算物价上涨率和经济增长率来测度通货膨胀。按此方法对1989~2011年的数据进行计算,结果如表4所示。

  

  表4中我们列出了1989~2010年我国的名义经济增长率、实际经济增长率、GDP平减指数计算的物价上涨率、通胀影响度以及通胀与经济增长交互影响度。其中GDP.

  PR表示名义经济增长率,GDP.CR表示实际经济增长率,GDP.DR表示GDP平减指数计算的物价上涨率,IN.CD表示通货膨胀对名义经济增长的贡献度,MU.CD表示实际经济增长与通胀对名义经济增长的交互影响度。

  从表4可知,1989年、1990年、1994年和1995年我国均有严重的通货膨胀,其通胀影响度都大于50%,我国的名义经济增长一半以上是由通货膨胀贡献的。另外,2011年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已经超过40%,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超过40%是很危险的。这在某种程度上说明通货膨胀已经悄悄地地向我们逼近。

  3 结论

  本文主要采用了物价指数法、综合有关物价指数的因子分析法、用通货膨胀对名义经济的贡献度等三种方法分析了我国1989~2011年间的通货膨胀问题,结果汇总见表5.如果我们界定CPI涨幅>3%,F>0,IN.CD>30%表示发生了通货膨胀,由表5,结果同时满足这三个条件的年份有1989年、1991~19956年、2004年、2008年、2011年,这些年份无疑都发生了通货膨胀,必须采取措施积极治理;而1990年、1996年、2007年、2008年、2010年这几个年份,只满足上述部分条件,有通胀的苗头,需引起我们的注意。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如果单独根据某一种方法进行分析,我们都不能得到对通货膨胀的准确认识,只有将各种分析方法综合起来,才能对通货膨胀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从而为宏观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  [1]伍超标.统计指数的随机方法[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0.  [2]徐国祥.统计指数理论及应用[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4.  [3]邱东.国民经济统计学[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  [4]王宝琛等.通货膨胀的测度[J].预测,1995,(6).  [5]汤丹,赵昕东.核心通货膨胀的度量方法及其应用[J].宏观经济研究,2011,(7).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zazhifabiao.com/lunwen/jjgl/jjx/88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