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5-12-20 13:14:55 所属分类:经济学 浏览量:
2015年5月9日,俄罗斯在红场举行纪念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大阅兵。尽管在乌克兰问题的阴影之下,西方政要尽皆缺席,但是在那一刻,红场依然举世瞩目:传说已久的新型T-14阿玛塔主战坦克、库尔干人-25步兵战车、苏-35S超级侧卫战斗机、亚尔斯洲际弹道导弹众多新
2015年5月9日,俄罗斯在红场举行纪念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大阅兵。尽管在乌克兰问题的阴影之下,西方政要尽皆缺席,但是在那一刻,红场依然举世瞩目:传说已久的新型T-14"阿玛塔"主战坦克、"库尔干人"-25步兵战车、苏-35S"超级侧卫"战斗机、"亚尔斯"洲际弹道导弹……众多新式武器纷纷亮相红场,给世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俄制武器的命名,历来与其政治、军事、历史和文化密不可分,具有浓郁的俄罗斯风情和色彩。此次大阅兵中展示的俄制武器,其命名又有怎样的背景和渊源?
"虎"啸"熊"嗷,威震红场此次阅兵,机械方阵与徒步方阵相同,被分成历史方阵和现代方-从俄罗斯武器命名说起阵两大主题。在现代机械方阵中,率先登场的依旧是自2011年起装备俄军的"虎"式轻型装甲车。猛虎出山,虎虎生威,整个红场,不,是全世界都为之一振。
众所周知,俄罗斯人素以勇猛、刚强着称,故享有"战斗民族"的美誉。从古自今,俄罗斯人逐渐形成对猛兽的崇拜,这一点在俄制武器命名上充分展现。俄罗斯最新的两种高机动性能装甲车,即以"虎"和"猞猁"命名。虎乃百兽之王,猞猁则与虎同属猫科动物,体型较小,广泛分布在俄罗斯广袤的西伯利亚地区。尽管不如老虎体型庞大,但猞猁以野兔、野猪为食,且狡猾凶猛,故将其归于猛兽之列,亦是实至名归。
在红场阅兵式上,"虎"式轻型装甲车风光无限,然而背后另有隐情-该装备曾险些下马。在谢尔久科夫主政俄国防部期间,由于对本国军工企业的不信赖,俄国防部一度舍弃"虎"式轻型装甲车的研制,选择引进意大利产LMV M65轻型装甲车配件,自行组装,并以"猞猁"命名。2012年的红场阅兵,伴随行进在"白杨"-M洲际导弹发射车周围的便是"猞猁"装甲车。
随后,谢尔久科夫因贪腐丑闻下台,其继任者绍伊古一改旧习,大力扶持本国军工企业,于是"虎"式轻型装甲车重获新生,而"猞猁"在装备了358辆之后停止供货。
一方面,"虎"式逐渐取代"猞猁"是支持本国军工企业的需要;另一方面,"猞猁"的后勤保障与俄军保障系统不兼容,矛盾日益凸显。如此,优胜劣汰,"虎"式最终还是占了上风。在空中方阵里,以猛兽命名的战机也不在少数,其中名气最大者,当属1956年开始服役的图-95"熊"式战略轰炸机。众所周知,战略轰炸机是俄罗斯"三位一体"核打击力量的重要支柱,而图-95则是重中之重。在包括图-160、图-95、图-22M3在内的俄战略轰炸机家族中,图-95服役时间最长、性能最可靠,获"熊"之美名,当之无愧。因为,熊是俄罗斯民族的象征,作为俄罗斯这头"北极熊"的钢牙利爪,"熊"的称谓最符合图-95的设计用途和肩负使命。
在飞越红场的直升机队伍中,新型攻击直升机卡-52"黑鲨"同样引人关注。出众的通用性和火力使"黑鲨"成为俄军可能装备法制"西北风"级两栖攻击舰的标配攻击直升机。如果法国能够履行"西北风"的供货协议,卡-52的确可以依托"西北风"这个平台,像一头黑鲨那样,向海上和岸上的敌人张开它的血盆大口,给予致命攻击。
不过,法国会履行协议吗?法俄"西北风"级两栖攻击舰军售合同签订于2011年。合同内容包括:法国为俄罗斯建造两艘"西北风"级,合同总金额12亿欧元,期限3年;首批两艘交付后,俄罗斯经过使用,可再增购两艘。因克里米亚问题,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宣布在多个领域对俄罗斯实施制裁,其中就包括要求法国中止与俄罗斯在"西北风"级两栖攻击舰军售项目上的合作。由此,真是万物俱备,只欠"西北风".
"风之子",呼啸怒吼
在"虎"式轻型装甲车之后出场的,是新型"台风"系列重型轮式防雷装甲车。由于缺乏类似南非NG-31的防雷装甲车,导致俄军在历次以城市战为主的局部冲突中损失惨重。两次车臣战争和2008年俄格冲突的惨痛教训,使俄军高层充分认识到,配备新型模块化装甲车,势在必行,刻不容缓。2010年,在俄罗斯陆军《2020年前军用汽车装备发展规划》中,首次出现了"发展高度统一的装甲车家族"的设计规划。在这一规划指导下,"虎"式轻型装甲车和"台风"系列重型防雷装甲车陆续问世。
以风暴命名装甲车,这在俄制装甲车历史上尚属首次。此前,俄制武器中以风暴和极端天气命名的武器,主要以火箭炮为主,其中BM-21"冰雹"122毫米火箭炮、BM-27"飓风"270毫米火箭炮、BM-30"龙卷风"300毫米火箭炮,为世人所熟知。如此命名,可以追溯到这些武器共同的鼻祖-BM-13"喀秋莎"132毫米多管自行火箭炮。二战时,在苏军装备的所有火炮中,BM-13"喀秋莎"132毫米自行火箭炮战功卓着。
1941年,第一辆BM-13"喀秋莎"132毫米自行火箭炮从位于列宁格勒的共产国际工厂下线配发部队。当时,其高度先进性毋庸置疑,出于保密的需要,部队甚至不知道这款武器的名字。但是,在火箭发射架上,细心的士兵们发现了共产国际工厂的俄文首字母"K",于是士兵们灵机一动,干脆给心爱的武器起一个姑娘的名字"喀秋莎"(Катюша)。这个称呼虽非正式,却因同名歌曲的广为流传,以及武器本身的传奇色彩,而越来越让人喜闻乐见。此后,由于命名的正规化,俄制火箭炮再也没有如此惊艳的命名了,深以为憾!
二战中,"喀秋莎"火箭炮因其射程远、发射声音大、火力密集程度高,令敌人闻风丧胆,也正因为这些特点,"喀秋莎"又收获了"斯大林管风琴"的美誉。在德军的战地日志中,亦多次提及"喀秋莎"火箭炮-"如冰雹般砸下,如飓风般咆哮。"其威力之大、影响之深,给德军造成了巨大的恐慌和震慑。
正缘于此,苏联在战后为新研制的火箭炮命名时,习惯采用风暴和极端天气名称,希望它们能继承前辈"喀秋莎"的传统和力量,让敌人倍感恐惧与无望。
幅员辽阔,地大物博
在此次阅兵式中,"山毛榉"野战中程防空导弹是为数不多的老面孔。山毛榉广泛分布在俄罗斯以及其他一些东欧国家,是温带阔叶落叶林的主要构成树种之一。
以"山毛榉"作为新式野战中程防空导弹的名称,是俄罗斯首次以植物名称来命名防空武器。此前,俄制武器装备中,除大名鼎鼎的"白杨"洲际导弹以外,植物名称一般只用于火炮的命名。
不同于其他俄制武器装备命名的中规中矩,俄制火炮一经问世,定会马上得到自己的昵称和别名,这些名字不是来自于设计师,就是来自于俄军士兵。非常有趣的是,火炮威力虽大,名字却相当温柔和诗意。俄军武器库中有整整一个"花坛":自行加榴炮"金合欢"、自行迫击炮"郁金香"、自行加农炮"风信子"、自行加农炮"芍药"、牵引式迫击炮"矢车菊".从名称看,"花坛"中的植物丰富多彩、花枝招展,这也从另一个角度反映出俄罗斯植物物种的多样性。
不局限于植物,俄罗斯的地大物博在其他方面亦有体现。以海军装备为例,在黑海舰队的塞瓦斯托波尔胜利日阅兵式上,旗舰"光荣"级巡洋舰首舰"莫斯科"号静静地停泊在码头,等待检阅。存放在其巨大的导弹发射筒中的,是被称为"航母杀手"的P-500"玄武岩"重型反舰巡航导弹。以岩石命名反舰导弹,是俄罗斯的另一大传统。从冷战时期的P-500"玄武岩"、P-700"花岗岩"、SS-N-21"石榴石"重型反舰巡航导弹,再到今天的"宝石"超声速反舰导弹,莫不如此。
俄罗斯的矿产资源极为丰富,各类矿石品种繁多。以坚硬的岩石命名反舰导弹,意在展示反舰导弹的巨大杀伤力和破坏力,以威慑、打击敌人。
结 语
俄罗斯举行的纪念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大阅兵,让世人大饱眼福;在热闹和喧嚣之后,深入了解俄罗斯的政治、军事、历史、文化密码,则更加意义重大,刻不容缓。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zazhifabiao.com/lunwen/jjgl/jjx/89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