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5-12-20 13:36:33 所属分类:经济学 浏览量:
笔者在《我国五十年积累与消费、生产与生活运行实证分析》一文中,分析证实良好的社会环境是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根本原因。在《再论经济发展的社会环境》一文中,又进一步分析论证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高速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正是不断向好的社会环境。在《三
笔者在《我国五十年积累与消费、生产与生活运行实证分析》一文中,分析证实良好的社会环境是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根本原因。在《再论经济发展的社会环境》一文中,又进一步分析论证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高速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正是不断向好的社会环境。在《三论经济发展的社会环境---构建我国经济腾飞的持久稳定的社会环境》一文中,分析指出要使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必须构建持续稳定的社会环境。良好的社会环境不仅可以化解政治运行周期对经济运行周期的影响,而且还可以走出我国社会发展的历史周期律,保证国家长治久安。
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为人类的社会生产和生活提供了广泛的空间。自然环境是环绕人们周围的各种自然要素的总和,是一切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的自然形成的物质、能量和现象的总体,是人类出现之前就存在的。社会环境是人类通过长期有意识的社会劳动,加工和改造了的自然物质,创造的物质生产体系,积累的物质文化等所形成的环境体系。社会环境一方面是人类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发展的标志,另一方面又随着人类文明的演进而不断地丰富和发展。因此,也有人把社会环境称为文化-社会环境。社会环境是人类生存及活动范围内的社会物质、精神条件的总和。
环境是经济活动发生、运行的前提和土壤。
但是,对此人们在很长时期并不重视,一直到社会生产规模急剧扩大,人口迅速增加,经济密度不断提高,从自然界获取的资源大大超过自然界的再生增殖能力,排入环境的废弃物大大超过环境容量,出现了全球性的资源耗竭和严重的环境污染与破坏问题时,才开始重视自然环境。于是出现了环境经济学、生态经济学、资源经济学等研究自然环境与经济发展关系的经济学科。在1989年5月举行的第15届联合国环境署理事会期间,经过反复磋商,通过了《关于可持续发展的声明》,世界形成了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共识。进而又提出了绿色经济、低碳生活等发展理念。然而,对社会环境与经济发展关系的研究仍然重视不够,没有出现专门的研究学科,更没有形成一种世界性的共识。其实人们的社会行为对社会环境的破坏比人们的生产、生活行为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更为严重。不同文明、不同意识形态、不同社会制度、不同国家、不同军事集团的对抗,由此引起军备竞赛,甚至引起战争,使社会环境不时恶化。
社会环境的恶化对经济发展的破坏、影响更为严重。例如,第一次世界大战使各国人民蒙受了空前的灾难。战争期间,协约国总计动员军队4218万人,损失2210万人,其中死亡515万人。同盟国总计动员军队2285万人,损失1540万余人,其中死亡380万人。交战双方直接战费约为1863亿美元。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规模之大、毁伤之烈、损失之重,足令第一次世界大战相形见拙。第二次世界大战参战国家和地区达60多个,20亿人卷入战争漩涡,占当时世界总人口的80%以上。战火燃遍欧亚非三大洲及四大洋,战争持续6年,死亡人数超过5500万。二战后的局部战争造成的损失也十分惨重。例如,美国伊拉克战争。
据美国国会研究服务局公布的数据,美国国会目前已为伊拉克战争拨款6570亿美元。美国国会预算局2008年8月预计,未来10年内,美国还要为伊拉克战争花费4400亿至8650亿美元。
而据美国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和比尔姆斯研究,美国伊拉克战争的最终花费将达到3万亿美元,2008年美国每月要为伊拉克战争花费近120亿美元。据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09年2月26日发表的《2008年美国的人权纪录》的数据,自2003年美军入侵伊拉克以来,战争已造成逾百万平民丧生。战争在伊拉克造成的难民人数为480万,其中200万在外国,280万在国内。所以,可持续发展,不仅需要山清水秀的自然生态环境,而且更需要和谐稳定的社会生态环境。
社会生态环境的建设比自然生态环境的建设更加艰巨、困难。因为社会生态环境的建设牵涉到人们的利益,需要处理好不同文明、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之间的利益关系。它的研究和建设会把复仇的女神召唤到战场上来。如马克思所说:“在政治经济学领域内,自由的科学研究遇到的敌人,比它在其他研究领域遇到的敌人多得多。政治经济学所研究的问题的特殊性,把人们心中最激烈、最卑鄙、最恶劣的情感,把代表私人利益的复仇女神召唤到战场上来反对自由的科学研究。”
社会生态环境是经济活动发生、运行的社会土壤。不同的社会生态环境产生不同的经济形式或者同一经济形式下的不同经济模式。就是说,一方面,人类社会生态环境,抽象掉国别差异,具有一般的运行趋势,即中世纪及其以前的社会生态环境产生自然经济;产业革命以后的社会生态环境产生了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社会主义革命以后的社会生态环境产生了计划经济;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在运行中相互借鉴走向趋同,计划与市场相结合产生了有宏观调控的市场经济。另一方面,由于各个国家、地区的国情、区情即社会生态环境不同,因而产生了不同的奴隶制经济和封建制经济,不同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不同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以及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社会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极其密切。古今世界各国的历史反复证明社会生态环境和谐稳定,社会经济就能持续、稳定、快速发展;反之,如果社会生态环境恶化,社会经济发展就会受到影响,甚至遭到破坏。因此,为了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发展,必须创建和谐、稳定的社会生态环境。
社会生态环境按空间范围划分,可以划分为全球社会生态环境,一个国家的社会生态环境和一个地区的社会生态环境。社会生态环境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政治家、理论家,尤其是经济学家都在研究,而且是多角度、多层面的研究。笔者粗线条划分,形成良好稳定的社会环境,大致有以下四种方式。
一是强力控制
最典型的方式是自从国家产生以来,在一个国家范围内,统治者运用国家机器强力统治社会和民众,从而形成一个国家相对稳定有序的社会环境。在一个地区或全球范围内,往往是由超级大国充当国际警察维持地区和世界的稳定。例如,当今世界的美国。强力控制能否形成稳定有序的社会环境关键在于强力控制者的政德,如果施仁政就得民心;如果施暴政就引起民怨,社会秩序就混乱。
二是力量平衡
一个国家各种政治力量平衡,例如现代政党制度中各个政党力量平衡,轮流执政,相互制约,在野党监督执政党,使执政者谨慎执政,维持社会稳定。各种政治力量、政党相互制约保持力量平衡的关键是要有大家共同遵守的政治游戏规则。譬如竞选失败了就得认输。
在一个地区或者全球范围内存在多极、多元政治力量,政治集团,相互制约。例如,当今世界上几个大国都拥有庞大的核武器,相互威胁,不敢相互使用核武器。因为核战争打起来,相互毁灭,没有胜利者。再如,二战后冷战时期以美国和苏联两个超级大国为首的两大阵营,相互对立、相互制约,谁也不敢恣意妄为,使世界秩序相对稳定。
苏联解体后,美国成了唯一的超级大国,失去了力量平衡和抗衡制约力量,因此美国恣意妄为,在世界到处插手,想打谁就打谁。所以,当今世界,新兴力量培植多极世界格局与美国力图保持唯我独大的国际警察地位的矛盾成为建立世界新秩序的主要矛盾。
三是制度建设
不论国别、制度的差异,国家领导人、领导集团更换制度演变的一般规律是:废除帝王世袭制---实行政党选举制---废除强人终身制---实行有序更替的任期制。历史和现实的实践反复证明,不论国别、制度的差异,凡是实行国家领导人、领导集团任期制有序更替的国家,一般都不会因领导人、领导集团的更替而引起政坛动荡,从而导致社会混乱。这只是重点,当然制度建设还有其他方面。例如各种权力分立相互制约等。国际间的制度建设有国际法、国际规则、国际公约等。例如,联合国宪章、世界贸易规则、禁止化学武器公约等。当今,许多国际法、国际规则、国际公约缺乏强制执行力,只有道义约束。所以有些缺乏国际公德的国家不受约束也没有强制的办法。因此,稳定国际秩序的制度建设任重道远。
四是树立协商包容的国际理念
国际行为准则、国际秩序的建立归根到底是受思想观念、文化理念的支配。所以,建立和谐的国际秩序、稳定的国际环境,最根本的是要树立和平协商、包容共存的思想文化观念和国际行为理念。不同种族、不同民族、不同宗教信仰、不同文化、不同意识形态、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不分大小、不分贫富,遇到分歧、冲突要平等协商,求同存异,包容共存。
以上四种方式仅是纯理论的划分,在现实国际关系中,往往是以某种方式为主辅以其他方式,或者是几种方式组合使用。
创建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在理论上还有一种工作,就是创建社会环境经济学。环境经济学的创建,自然环境经济学的研究已经走在了前面,借鉴自然环境经济学研究的经验,社会环境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应该是经济发展与社会环境的关系,分析阐明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混乱的社会环境对经济发展的破坏作用以及社会环境的破坏对社会、经济的直接破坏。以此来提高地球人保护社会环境的意识,树立全球和平发展的理念,倡导创建、保护和谐稳定社会环境的机制。
参考文献: [1]李彦和。我国五十年积累与消费、生产与生活运行实证分析[J].消费经济,2006(01)。 [2]李彦和。再论经济发展的社会环境[J].宁夏社会科学,2007(03)。 [3]李彦和。论经济发展的社会环境---构建我国经济腾飞的持久稳定的社会环境[J].宁夏党校学报,2011(05)。 [4]资本论:第1卷[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04.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zazhifabiao.com/lunwen/jjgl/jjx/99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