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公共交通枢纽选址与商业潜能开发
时间:2015-12-20 13:19:27 所属分类:交通运输经济 浏览量:
[摘 要] 城市公共交通枢纽是交通系统中的重要节点,其合理选址和开发对于发挥枢纽商业潜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运用节点流量法来规划枢纽布局,并论述了枢纽的商业开发模式,对于发挥枢纽的交通功能和商业潜能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 公共交通 枢纽 商业 开发
[摘 要] 城市公共交通枢纽是交通系统中的重要节点,其合理选址和开发对于发挥枢纽商业潜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运用节点流量法来规划枢纽布局,并论述了枢纽的商业开发模式,对于发挥枢纽的交通功能和商业潜能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 公共交通 枢纽 商业 开发
一、引言
现代交通的发展趋势打破了各种交通方式单一的发展格局,形成多种交通方式即有分工又有合作的综合发展模式,对于我国各大城市而言,实现以公共交通为主体,发展和建设多层次的城市公共交通枢纽是重要的基础。城市公共交通枢纽是城市客运交通系统中的重要节点,枢纽吸引的大量客流同时带来了商贸、房地产、广告、资源开发等商业潜能,因此枢纽位置的合理选择不但影响着枢纽交通功能的正常发挥,也影响着枢纽所带来的商业效益。合理选择枢纽位置,分析枢纽的区位优势和功能要求对于发挥枢纽的辐射能力和商业优势具有重要意义。
二、枢纽布局选址方法
城市客运交通枢纽主要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服务于市内交通,以承担市内各种交通方式之间和不同线路内部之间的中转换乘为主要功能;另一类是位于机场、火车站、码头等,主要解决对外交通与市内交通的衔接转换问题,通常称之为“对外交通枢纽”。城市公共交通枢纽承载着多种交通方式于一处,既要在有限的场地内要解决内部各种车辆的流线组织,完善与外部各种交通系统和周边道路的衔接,更要改善该地区的整体交通环境,吸引大量的客流发挥商业潜能。
从宏观角度看,枢纽构成要素包括节点、线路和网络。节点是枢纽系统功能作业的空间聚集场所;线路是枢纽为了保证乘客的空间位移必须的基础设施;而网络是指各个不同层次的枢纽的节点和线路共同组成的通道。其选址方法可以通过节点流量法进行合理布局。
首先利用交通网络的流量分配得到各个节点和线路的交通流量的大小,根据节点的流量确定该位置是否设置为公共交通枢纽,具体步骤如下:
1.确定交通网络区域范围并划分交通小区。
2.将客流OD矩阵分配到交通网络中,得到各个路段的流量qij。
3.计算各个节点的交通客流量:。
4.将各节点按照交通流量大小排序,取得规划总数量为m的枢纽个数。
上述方法可以得到公共交通枢纽的规划布局方案。
三、公共交通枢纽的商业潜能开发
在枢纽规划建设的同时,应进行商业规划和开发,以加快回收资金,提高经济效益。首先,城市公共交通枢纽资源的开发必须以交通运输为根本,大型公共交通枢纽资源依附于轨道交通而产生,因此,其商业开发和利用必须依托轨道交通,以轨道交通功能为基础,合理、适度开发;其次,轨道交通房地产、商贸、广告和通信资源的开发与地铁的客流量息息相关,其商业资源开发与地铁交通运营相辅相成,应构成以轨道交通为主,以地铁、房地产、商贸、广告和通信等资源开发为辅的服务体系,完善轨道交通服务大众的功能;再次,城市公共交通枢纽作为城市客运交通的重要汇集点和发送点,其组织管理不仅要满足最大、最快集散中转客流的要求,还应该满足疏散和承运客流能力相匹配的要求,如果片面地追求枢纽的客流规模,而忽视其建设与周边道路网系统的协调,必定会造成城市交通拥堵,城市交通系统运行效率低下等问题。因此保证枢纽建设运营与城市路网系统的一体化是促进枢纽商业开发的基础。
城市公共交通枢纽蕴涵着巨大的商机,其商业形态有五种开发类型:一是投资利益的多元型,其选址的目标一般围绕较大的枢纽站,占据土地面积和发展物业效果向规模化的方向发展,更需在资金投入和运作上精密细分;二是具有互补效能的复合型,在交通枢纽站的建设初始阶段,可以利用积聚客流量的潜能,协同发展用以积聚人气的购物中心业态,通过满足消费功能方面的互补效能,延长顾客在购物中心内的停留时间,从而在无形中增加消费量;三是个性鲜明的功能型,在机场、码头、旅游巴士站等枢纽,可以根据不同的特点发展旅游特色的主题商店;四是有良好的环境聚合型,应根据需要保留文化特色,用优良的购物环境和文化氛围集聚人气;五是快捷便利型,在上班族经常进出的轨道车站旁边,直接建设一种快捷便利的商店,在选购服务上增加特色商品。
四、结语
城市公共交通枢纽的选址问题是规划人员和资源开发人员关心的问题,合理规划交通枢纽不仅要考虑工商企业、居住区等用地性质与功能小区的分布,还要考虑到客运交通走廊的通道,以便充分利用现有的设施条件,避免重复建设与投资,更重要的是要根据城市空间结构的发展,对枢纽做出合理布局,引导并促进城市的商业开发,实现枢纽的无限商机。
参考文献:
[1]陆化普:解析城市交通[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1
[2]刘灿齐:现代交通规划学[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
[3]Korf J.L.,M.J.Demetsky, Analysis of Rapid Transit,access Mode Choice.TRR,817,1981
[4]谢 韬:城市换乘枢纽空间布局与交通资源整合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5]孔令龙:城市商业体系研究[J].新建筑,1986(4),52~55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zazhifabiao.com/lunwen/jjgl/jtysjj/91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