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期刊

电企内部审计资源的计划管理与质量控制

时间:2015-12-20 13:32:43 所属分类:会计审计 浏览量:

1 内部审计资源的计划管理 1.1 开展风险导向审计 电力企业的内部审计是为企业价值增值服务的,业务包括预算管理审计、资产经营审计、经济责任审计、效益审计、资产投资审计和内部控制评价等等。由于目前供电企业普遍存在内审人员不足的情况,因此,要充分利

  1 内部审计资源的计划管理

  1.1 开展风险导向审计    电力企业的内部审计是为企业价值增值服务的,业务包括预算管理审计、资产经营审计、经济责任审计、效益审计、资产投资审计和内部控制评价等等。由于目前供电企业普遍存在内审人员不足的情况,因此,要充分利用审计资源,不仅要做好基础的审计工作,同时还要做好风险导向审计,将内部审计资源主要放在对薄弱环节的控制,以及放在风险评估的高风险审计环节,提高审计工作质量。

  1.2 充分利用原有的审计结果    内部审计是企业内部控制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审计来评价企业内部控制情况和经营效果,因此,要求审计工作人员必须熟悉企业内部的主要业务流程和内部控制执行情况,这样才能制定针对供电企业现状的审计计划,同时,充分利用审计成果的运用,是提高审计效率的有效手段也是提升审计质量的有效途径。如供电企业原有的审计结果,尤其是上年度的内部审计结果,应作为开展审计工作的重要参考依据,根据以前的审计意见和结果,再结合当前供电企业的发展趋势不断完善业务和开展新项目审计,提高审计效率。

  1.3 加强审计人员的素质培养

  审计质量的好坏,与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密不可分。随着审计领域和技术的不断拓展,要求审计人员具备复合型知识和能力,这样才能在工作中防犯审计风险,合理使用职业判断对纷繁复杂的经济活动做出准确的判断,从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给出实事求是的结论。因此,应加强对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培养。一方面由企业对审计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加强职业观、道德观等方面的教育,使内审人员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和职业操守;另一方面鼓励审计人员积极扩充自身的专业知识,审计人员不仅要熟练掌握财务会计知识,还要掌握工程管理、电力营销、信息技术等方面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胜任能力。高素质的审计人员才能提高供电企业的内部审计质量。

  2 内部审计方案的质量控制

  2.1 做好审前调查

  审前调查是保证内部审计质量的关键。审前调查是指在项目审计计划确定后,审计组采用一定的工作方式,了解被审计单位基本情况、人员编制情况、主要业务性质、经营规模与特点等情况、内部控制及其执行等情况,收集与审计项目相关的资料,包括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银行账户、会计报表及其他有关资料,重要会议记录和有关文件,电子数据和以往接受审计的情况等等,以便确定审计重点和审计范围,为制订审计方案提供依据。同时,做好计算机辅助审计的准备工作,被审计单位的计算机系统是对相关业务工作的信息化管理,审计进点前审计人员要了解被审计对象的计算机系统和相应的业务流程,并进行数据采集、转换和分析,为审计进点做好准备。

  2.2 制定切实有效的审计方案

  审计方案是指为了能够顺利完成项目审计业务,达到预期审计目的,在审计项目实施前,经审计调查,对具体审计项目的组织、程序、时间及审计重点等做出的详细安排。编制审计方案时,应充分考虑审计项目的具体要求及目标、审计成本效益和可操作性,并对审计重要性、经营管理活动的风险程度进行适当的评估。审计方案的主要内容包括审计目标、审计范围、审计重点、审计风险提示、审计程序及审计方法,审计组成员、分工和职责、时间安排、工作要求等。

  2.3 对审计方案进行论证并确定

  对审计方案的论证主要是对已经制定的审计方案进行各项因素的论证,主要从可行性、切实性、有效性等几方面考虑,确定最终的审计方案。正常来说,对于一些小的企业的内部审计方案可以省去这个论证的环节,然而对于像供电企业这样规模较大的国有企业来说,审计方案的论证环节必须重视起来,主要由审计人员、审计专家等人员共同完成内部审计方案的论证,这样更能有效的降低供电企业的内部审计风险,提高内部审计的质量控制。

  3 内部审计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与管理

  3.1 对审计方案的执行情况进行控制和管理

  首先,开展审前培训,让审计组成员了解被审计单位可能存在的薄弱环节和风险,指导审计人员有针对性的查找被审计单位存在的问题;针对不同的审计项目,分别指出各项目的审计重点和方法,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其次,利用审计信息系统对审计过程进行控制。审计项目实施过程中,审计组成员将工作开展情况、实施审计的步骤和方式、查阅的资料、及审计人员的专业判断和查证结果、审计发现问题及证明资料等以审计日志、审计取证表的形式通过审计现场作业系统上传至审计管理信息系统,审计组长通过系统实时对审计日志、审计取证表进行审核和审批,从时效、质量方面对审计工作进行监控并及时部署和指导工作,从而提高了审计的工作质量和效率。三是建立审计工作底稿的分级复核制度,执行审计组主审、审计组组长和内部审计部门负责人的三级复核制度,明确规定复核的要求和责任,防范审计风险,提高审计质量。

  3.2 对内部审计的报告进行质量控制    一是要保证审计报告是客观、完整、清晰、及时、具有建设性,并体现重要性原则。二是审计报告要及时编制,以便适时采取有效纠正措施。三是审计报告应对揭示被审计单位存在问题的同时,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指出被审计单位管理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经营风险,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建议或审计意见。四是应加强审计报告的复核,保证审计工作底稿充分支持审计发现、审计结论和审计建议。五是审计报告的文字表述应简练、表述准确,通俗易懂,便于理解。

  3.3 对审计的后续工作进行控制和管理

  一是对审计发现问题开展后续跟踪检查。建立审计问题整改问责机制,明确对责任单位和个人的追究标准和方法,并将整改结果纳入个人绩效考核和应用到干部考察机制,确保整改落实到位,巩固审计成果。二是做好审计档案的管理。收集整理与审计项目有关材料,做好审计资料的归档工作,为日后的审计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三是对审计质量进行评价。审计质量评价应包括审计方案的执行情况、目标的完成情况、与被审计单位的沟通、审计证据的质量、审计结果及审计小组的整体情况等。通过评价,总结值得借鉴的经验教训,促进审计工作质量的提高。

  4 结束语

  内部审计质量的高低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质量控制的环节也很多,从文章的分析中,内部审计的质量控制与管理主要从审计资源的利用、审计方案、审计过程及审计报告质量等几方面进行控制,对确保企业内部审计质量有着重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杨轩.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  [2]袁航.新时期施工企业内部审计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4(18).  [3]张烨,侯雯婧.基于内部审计风险管理的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探析[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  [4]严振伟.浅论内部审计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显凸地位及重要作用[J].地质技术经济管理,2010(5).  [5]许晓颖.加强企业内部审计质量管理的途径[J].会计之友,2011(2).  [6]裘海寅,潘虹.浅议进一步完善高校内部审计工作[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2).  [7]李晖琴.企业内部审计质量管理[J].现代经济信息,2011(19).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zazhifabiao.com/lunwen/jjgl/kjsj/97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