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5-12-20 12:49:24 所属分类:农业经济 浏览量:
石漠化是土地退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其显着特征为土壤严重侵蚀、基岩裸露、植被退化、土地生产力下降甚至丧失。石漠化的存在不仅影响岩溶地区农、林、牧业的发展,也是岩溶地区新农村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障碍。粤北岩溶山区是广东省石漠化分布的主要区域,范
石漠化是土地退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其显着特征为土壤严重侵蚀、基岩裸露、植被退化、土地生产力下降甚至丧失。石漠化的存在不仅影响岩溶地区农、林、牧业的发展,也是岩溶地区新农村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障碍。粤北岩溶山区是广东省石漠化分布的主要区域,范围涉及清远市的阳山县、英德市、连州市、清新县北部、连南县东部,韶关市的武江区、乳源县、曲江县、翁源县、乐昌市、仁化县南部、始兴县西南部、新丰县西北部以及河源市连平县西部的14个县(市、区),总面积20 576km2。区内有大面积下中生界和上古生界碳酸盐岩出露,主要有石灰岩、白云岩、石灰岩夹砂岩,在长期的内、外营力作用下,岩溶地貌发育,地貌类型以峰林山地、丘陵和洼地为主,潜在石漠化与石漠化总面积高达45.96万hm2,占全省的94.6%。由于特殊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背景,粤北岩溶山区经济发展落后,是广东省集老、少、边、穷于一体的贫困地区,土地石漠化问题仍是制约当地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本文探讨石漠化对当地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并提出防治对策。
1 粤北岩溶山区石漠化概况
根据广东省林业调查规划院2005年的遥感调查,粤北岩溶山区的石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韶关市的武江区、曲江县、翁源县、乳源县、乐昌市和新丰县,清远市的阳山县、英德市、清新县,河源市的连平县,总面积为70 336.3hm2,其中韶关市石漠化面积42 303.8hm2,清远市石漠化面积26 321.4hm2,河源市石漠化面积1 711.1hm2,分别占粤北岩溶山区石漠化总面积的60.15%、37.42%和2.43%。按照基岩裸露度、植被类型、植被综合盖度和土层厚度4个指标可将粤北岩溶山区石漠化划分为极重度石漠化、重度石漠化、中度石漠化、轻度石漠化4个等级,其中轻度石漠化面积14 111.5hm2,占石漠化面积的20.06%,主要分布在阳山县到连州市一带的裸露石灰岩分布区,呈较均匀的斑点状分布,在本区东部和北部的覆盖型岩溶地区,盆地中周边分布的峰林或残丘多数属轻度石漠化;中度石漠化面积29 887.1hm2,占石漠化面积的42.49%,主要分布于乳源县大桥、必背镇,连州市东陂、西岸、九陂、龙潭、高山、西江、龙坪等镇,阳山县江英、青莲、七拱、东山、大莨、犁头、岭背等镇,英德青坑、青塘等镇,一般呈小块斑状出现或呈零星状分布;重度石漠化面积25 897.6hm2,占石漠化面积的36.82%,主要分布于乳源县红云、大坪、必背、大桥镇,阳山县江英、青连、水口、东山、岭背等镇,英德青坑、青塘镇,连州市山塘、大路边、清江、星子、东陂、保安、龙坪等镇,除在乳源县大桥镇、连州市大路边镇及其附近为大片分布外,其余为小片状分布或呈零星分布;极重度石漠化面积440.1hm2,占石漠化面积的0.63%,主要分布在阳山县东南部的东山、杜布、水口、江英、岭背镇,乳源县的古母水、大布、龙南、侯公渡镇,连州的星子、大路边镇,英德的岩背、石灰铺镇。
2 石漠化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
2.1 破坏土地资源,使可利用耕地资源减少
在石漠化区域,由于成土母岩多为石灰岩,其成土母质的自然造土能力差,进程又缓慢,加之严重的水土流失带走了原本就不厚的肥沃表土,使土层变薄,土壤层次缺失,土体结构破坏,土壤粒度组成向沙化、粗化方向演变;土壤中有机质、全N、P2O5和K2O含量逐渐降低(表1),土壤表面逐渐石化,不少耕地丧失利用价值,最终无法耕种,直接威胁当地群众的生存基础。目前,粤北岩溶山区普遍存在着石山多、耕地少、荒地面积大、利用困难等问题,如清远的白湾镇土地面积72km2,其中97%为石山和洼地,而全镇有土壤覆盖的地表仅10%左右,许多地区土地呈盆景状,零星分布在裸露的岩石中间,称为石旮旯土,农业生产方式仍停留在“刀耕火种”状态,种植的玉米单产只有750kg/hm2,相当于平原地区的1/10,“种了几片坡,只能装一箩”,成了秋收的真实写照。【表1】 2.2 水资源供给减少,用水短缺
尽管粤北岩溶山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降雨量丰富,年平均降雨量约为1 440~1 600mm,但由于石漠化严重,地面植被覆盖率低,土地蓄水能力差。同时,土地的基底溶沟、溶隙发育,岩溶透水性强,渗漏严重,其入渗系数较高,一般为0.3~0.5,裸露峰丛洼地区可高达0.5~0.6,导致大量地表水由落水洞进入地下河流走,造成地表干旱缺水,使仅有的少量耕地也难以得到水源灌溉。缺水问题不仅影响农业灌溉用水,而且造成人畜饮水十分困难,如江英旱片的对坳、大平、龙家、黄泥塘等地段缺水特别严重的村庄食用水主要靠在屋顶建池积蓄雨水解决或在村边山脚建有蓄水柜蓄水使用,到了旱季,则基本上无水可用,需到2km外的山洞接滴水供人畜饮用。
2.3 旱涝灾害频繁,农业生态环境恶化
石漠化地区土壤和植被稀少,水源涵养能力很差,生态环境非常脆弱,气候稍有变化,就会引起严重的干旱、洪涝等自然灾害。一方面粤北岩溶山区的年均降水多在1 440~1 600mm之间,降水充沛,但大部分岩溶地区因缺乏森林植被来调节缓冲地表径流,致使这类地区一遇中到大雨,地表径流便极易在低洼处堵塞起来,造成暂时局域性涝灾,如2002年7月初,连江流域上游由于降大至暴雨,造成连州市、连南县、连山县共36个乡镇、17.2万人受灾,1人死亡,倒塌房屋210间,农作物受灾面积6 490hm2;2002年8月上旬,北江流域普降大至暴雨,造成特大洪灾,乐昌市区一片汪洋,最深达5m。另一方面,石漠化地区植被稀少、土层薄或基岩裸露率高,地下漏斗、裂隙及地下河网发育,地表径流又能较快地汇入地下河系而流走,使河溪径流减少,井泉干枯,造成大面积的地表干旱。由于缺水少土,旱涝灾害频发,导致农业生态环境恶化,土地生产力大幅降低,出现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的窘境。
2.4 经济发展滞后,贫困现象严重
贫困是导致石漠化的重要根源之一,石漠化又加剧了贫困。长期以来,由于农业生产条件差,加上人口压力大,生产方式落后,产业结构单一,耕作粗放,广种薄放,使得粤北岩溶山区经济发展十分迟缓,形成了人口增加→人地矛盾加剧→植被减少、退化→水土流失加重→石漠化→贫困的恶性循环。粤北岩溶山区是广东农村贫困面最广、贫困人口最多、贫困程度最深的地区。以2004年为例,粤北岩溶山区岩溶土地面积比重大于30%的阳山、乐昌、武江、乳源、英德、连州等县(市、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5 243元、农民平均纯收入为3 228元,与广东省平均水平相比,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低11 97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低1 137.9元。
3 防治对策
3.1 明确思路,找准突破口
粤北岩溶山区石漠化的治理面临着生存环境条件恶劣、经济贫困、区域可持续发展后劲不足等3大难题。因此,石漠化的治理在指导思想上应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生态环境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将石漠化防治与发展农村经济密切结合起来,运用既防治石漠化又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生态经济模式来推进石漠化的防治,正确处理治理、保护与开发的关系,统筹规划、分步实施,以科技为先导,保护、恢复和扩大植被覆盖为主要手段,以农村生态能源开发、小流域综合治理及移民搬迁、人口减载为辅助手段,以重点地区保护和治理为突破口,根据适地适用原则,将生物措施、工程措施、农艺措施、管理措施结合起来,建立多目标、多层次、多功能的立体生态经济体系,以提高岩溶山区的自我造血功能,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也就是说,既要实施植被保护、退耕还林、封山育林育草、土地整治和水土保持、改变耕作制度、推广农村沼气和易地扶贫等措施保护、恢复林草植被,综合治理石漠化土地;还要通过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因地制宜地实施农业综合开发,重点发展立体农林复合型、林果药为主的林业先导型、林牧结合型等多种生态农业模式,提高山区农民的经济收入,调动农民治理石漠化的积极性。只有这样,才能推动石漠化的治理不断向前发展。
3.2 系统规划,因地制宜地进行综合治理
石漠化是岩溶过程与社会经济过程交叉作用的结果,石漠化治理是一项跨部门、跨行业的综合性、社会性很强的生态公益事业,是一项涉及千家万户、复杂艰巨的社会系统工程,同时又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因此,对粤北岩溶山区石漠化治理应系统、全面地规划,因地制宜制订长期、中期、短期治理目标和不同级别、不同阶段的治理措施和操作性强的可行方案,分期分批实施。在治理过程中应以大流域为依托,小流域为单元,乡、村、组为基础,系统规划,采取生物措施、工程措施及农耕措施相结合,通过山、水、林、田、路的综合集成、集中连片治理,大力发展小流域经济,把小流域建设成为多目标、多功能、高效益的综合防护体系和经济体系的石漠化治理模式。在工程措施上,应抓好山坡防护工程、山沟治理工程、山洪排导工程和小型蓄水用水工程建设,加大坡耕地改造与整治的力度,通过坡地改梯田,建拦水沟埂、水平沟、水平阶、鱼麟坑、挡土墙、水窖等,改变小地形,将雨水就地拦蓄,减少坡面径流形成,对于15~25(°)的坡耕地应建设截流工程,辅以林草措施,在俊蚀沟道布设谷防、淤地坝,防止沟道的下切与扩张;在生物措施上,对于25(°)以上的坡耕地要坚决退耕还林还草,切实加强退耕还林和天然林保护,加快陡坡退耕还林还草的步伐,加大林草优选,增加植被覆盖度,发展市场畅销的经果林、药材等,推动林果业、畜牧业及药业的发展,壮大区域经济;在农耕措施上,以坡耕地合理利用和保水保土措施为重点,采取等高耕作、横坡耕种、垄沟种植,草粮、林粮间作,林草林灌套栽,埂坎经济带等不同栽培模式,把石漠化治理与农业产业化结合起来。
3.3 调整产业结构,建立多层次的水土保持型立体生态农业体系
长期以来粤北岩溶山区发展农业的着眼点只放在种植业上,对林业和牧业不重视,致使生态环境质量不断下降,最后连种植业的环境也受到破坏。因此,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发展地方特色经济和培植优势产业,增加农民收入,促进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建立水土保持型立体农业体系是粤北岩溶山区今后石漠化治理与大农业发展的方向。水土保持型立体生态农业体系的建立,在空间尺度上应分为宏观、中观与徽观3个层次。宏观上应当突出山区生态环境的持续性与经济发展的地域性,充分利用光温水时空差异性及生物多样互补性,体现山地立体专业化利用与保护的地域格局;中观上着眼于产业结构布局与调整,根据不同产业用地的生态功能要求,将现状土地利用适应性与土地类型适宜性,同土地资源利用改造决策结合起来,对现状经济结构有悖于自然生态结构的利用方式相应提出改进对策;徽观模式侧重于具体的利用方式,强调可操作性,在农林牧各业内因时因地制宜地设计多熟制作物种植、市场型林特生产、生态林草防护与开发利用等模式(表2)。【表2】 3.4 培育替代产业,缓解农业人口对土地的压力
岩溶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土地人口承载力是相当低的,一般约为150人/km2左右。目前粤北岩溶山区大部分县(市)的人口密度已远远超过这一限度,如乐昌市人口密度已达215人/km2,过多的人口已使土地不胜负荷,客观上加大了对农业水土资源的压力。要从根本上解决石漠化地区人口压力大、农业人口比高、退耕还林还草后复垦现象严重、经济贫困等一系列问题,必须在农村就业结构优化、替代产业培植和产业化经营等方面取得突破。替代产业的培育可从以下方面着手,1)加强石漠化地区农村小城镇和市场建设,大力发展劳务输出和第三产业,以减轻农业人口对岩溶石漠化环境造成的直接压力;2)大力发展绿色产品加工业,如当地中药材产业化经营、牛羊肉系列产品开发和经果林系列产品开发等;3)利用当地丰富的洞穴、峡谷、石林等旅游资源发展洞穴探险、峡谷漂流、民俗风情游等特色旅游业。
只有通过培植适合石漠化地区地域特色的替代产业,才能从根本上缓解农业人口对土地的压力,降低生态负荷,为农业生态环境恢复提供必要的条件。
3.5 多渠道筹集资金,建立投入保障机制
土地石漠化的综合治理需要大量资金,而粤北岩溶山区经济较落后,资金短缺限制了土地石漠化治理的步伐。今后应建立以农民投资为主,国家、地方、农户相结合的多层次、多方位的多元化资金投入机制,1)各级政府要按国家要求安排好配套资金,同时,市、县、乡(镇)各级政府应把建设投资纳入各级财政预算,安排专项资金;2)按照谁投入、谁所有、谁受益的原则,对适宜开发的石漠化土地采取对外承包、股份合作、拍卖、租赁招商等引资形式以及税费减免等优惠政策,鼓励和吸引广大农民、企事业单位、私营业主等投入资金进行石漠化土地的综合开发与治理;3)应立足于小流域自然资源优势,以市场为导向,在小流域内建立优质、高产、高效的生态农业示范基地,通过综合治理与开发,增产增收,再从其中提取一定的资金以形成滚动资金机制,增加石漠化治理的资金投入。
4 小结
石漠化是粤北岩溶山区首要的生态问题,由石漠化引起的可耕地资源减少、水资源短缺、早涝灾害频繁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制约当地农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自然环境因素是土地石漠化形成的内因,而不合理的农业生产活动是土地石漠化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和诱导因素。因此,石漠化的治理一方面要实施植被保护、退耕还林、封山育林育草、改变耕作制度、推广农村沼气和易地扶贫等措施保护恢复林草植被,综合治理石漠化土地;另一方面还要通过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因地制宜地实施农业综合开发,并培植和发展劳务输出、绿色产品加工、特色旅游等替代产业,带动劳动力转移,从而提高山区农民的经济收入,把石漠化治理与农业综合开发密切地结合起来,通过发展农村经济带动石漠化的治理。
参考文献:
[1] 曾土荣.粤北岩溶石山地区石漠化现状及其对水环境的影响[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06(3):101-105. [2] 广东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广东省志地理志[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94-178. [3] 冯汉华,熊育久.广东岩溶地区石漠化现状及其综合治理措施探讨[J].中南林业调查规划,2011,30(1):15-19. [4] 姜丹玲.广东省岩溶地区石漠化分布特性与防治对策分析[J].广东林业科技,2008,24(2):109-114. [5] 李森,魏兴琥,黄金国,等.中国南方岩溶区土地石漠化的成因与过程[J].中国沙漠,2007,27(6):918-926. [6] 孔淑琼,陈慧川,支兵发.粤北岩溶区的石漠化及其治理对策探讨[J].污染防治技术,2005,18(4):19-22. [7] 曾土荣.粤北连江流域岩溶石山地区干旱缺水成因及防治[J].科技创新导报,2009(28):126. [8] 黄金国,李森,魏兴琥.粤北岩溶山区土地石漠化治理与农业综合开发模式研究[J].中国沙漠,2008,28(1):39-43. [9] 樊胜岳,高新才.中国荒漠化治理的模式与制度创新[J].中国社会科学,2000(6):37-44,206.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zazhifabiao.com/lunwen/jjgl/nyjj/78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