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期刊

世界制造业发展趋势与中国制造业的发展对策

时间:2015-12-20 13:56:59 所属分类:信息产业经济 浏览量:

世界制造业发展趋势近年来,由于现代化技术不断推陈出新,尤其是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世界制造业发生了重大变化,最突出的特征是制造业的全球化趋势加强,企业竞争中技术创新的主导地位突显。 1.全球化战略已成为各跨国制造公司抢占世界市场的首选战略整个20

世界制造业发展趋势近年来,由于现代化技术不断推陈出新,尤其是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世界制造业发生了重大变化,最突出的特征是制造业的全球化趋势加强,企业竞争中技术创新的主导地位突显。 
 1.全球化战略已成为各跨国制造公司抢占世界市场的首选战略整个20世纪,跨国公司一直是经济全球化的生力军,尤其在第二个50年里,跨国公司更是飞速扩张,实力之强占据了全球经贸的“半边天”。据统计,经合组织成员国之间的贸易额近一半都是由跨国公司内部及其相互之间的贸易构成的。而在全球大型跨国公司中,制造业无论从企业数量、经营规模,还是利润额等指标来看,都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1994年的全球综合500强榜单中制造业跨国企业达230家左右,20 03年上升为240家左右。从500强前十名的变化可以看出,十年来世界制造业规模进一步扩大:1994年名列前十名的企业有四家是制造业企业,1995年、1996年均占五家, 1998年上升为六家,到2003年已达到九家(注:根据历年美国《财富》杂志“全球50 0强”名单整理。)。因此,可以说,作为21世纪全球经济活动的主体,跨国公司的战略意图就代表着世界制造业的发展方向和趋势。随着市场经济的扩张,全球化战略已经成为各个跨国制造公司抢占世界市场的首选战略。当然,这种全球化战略不再等同于过去通过异地生产或销售来占领市场的传统战略。
  2.制造业全球化方式发生了新的变化传统的制造业跨国公司生产方式有两种:一是以母国为生产基地,将产品销往其他国家;二是在海外投资建立生产制造基地,在国外制造产品,销售给东道国或其他国家。其特点是:自己拥有生产制造设施与技术,产品完全由自己制造;在资源的利用上,仅限于利用东道国的原材料、人员或资金等。从20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由于信息技术革命,管理思想与方法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企业组织形式也发生了变化,这些变化在跨国公司,特别是制造业跨国公司中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与发挥,并将成为新型全球化方式而发展下去。这种变化的主要特征是:广泛利用别国的生产设施与技术力量,在自己可以不拥有生产设施与制造技术的所有权的情况下,制造出最终产品,并进行全球销售。制造业全球化方式主要形式有两种:一是制造业公司掌握产品设计、关键技术,授权国外生产厂商按其要求生产产品,自己则在全球建立营销网络;二是制造业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建立零部件的加工制造网络,自己负责产品的总装与营销。在优先考虑利润最大化、分散风险、降低成本和适应市场需求变化的情况下,近年来日、美、欧跨国制造公司实行了新的分工,在亚洲建立零部件生产商,加速推进企业联合和技术合作;此外,还建立越来越完整的生产、销售和出口的产业链,加强了连接发达国家企业和亚洲企业的网络。然而,随着跨国公司纷纷加强对制造技术的控制及将生产、组装工作外围化、外部化,使得“制造中心”的涵义发生了变化。尤其是材料和工业设备行业的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都表现为普遍的技术来源的母国中心趋势(Dalton and Serapio,1999 )。 
 3.全球技术创新中心正与制造业中心分离 21世纪的“制造中心”已经不再完全基于某一国市场的发育。全球技术创新中心正与制造业中心分离,制造中心地位不再是国家综合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制造中心依附科技中心的趋势正在形成。如美国作为知识经济的发源地,几乎在所有重大技术创新领域都领先于世界。但是美国并未谋求恢复全球制造中心的地位,而是利用全球技术创新中心地位和综合国力来控制全球制造业中心,从而使得制造业规模、制造业中心地位与产业能力的关系明显弱化。世纪之交,美国在信息、通信技术和半导体技术领域以及生物技术、新材料和新能源技术领域都确立了领先优势。美国不仅利用信息革命和知识经济的技术创新优势完成了制造中心与科技中心的相对分离,更为重要的是开创了科技中心控制制造中心的新时代。作为全球最重要的信息产业制造中心,东亚地区的信息产业在技术、生产及市场等方面存在明显的依附性。在实际运行中,全球科技中心对制造中心的控制,主要是通过跨国公司内部分工、扶持委托加工制造中心、强化低端产品对高端产品的依赖、核心技术对生产性技术的控制以及市场需求等方式来实现的。
  4.跨国公司技术创新途径多元化跨国公司技术创新体系概括起来有两类。一类是在跨国公司内部组织的国际化生产和国际化研究开发机构网络,这是跨国公司由东道国当地市场导向投资转向国际一体化战略的必然结果。第二类是跨国公司积极参加的厂商之间的网络,如与竞争对手缔结技术战略联盟;建立和扩展将其供应商、顾客与其国外子公司沟通起来的网络体系。尽管这些体系的目的不同,但其动机却是相同的,即共同的学习过程能够提高跨国公司创新速度,进而成为增强其国际技术竞争能力的有效手段和途径。跨国公司在海外设立研发机构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阶段性标志,表明跨国公司的全球经营战略重点已经从经济资源的全球配置转向技术资源的全球配置。对于制造业特别是诸如生物、制药和化工这样的行业,企业知识基础的发展是核心能力的关键,因此,跨国公司在海外建立研发机构的主要原因是获取技术创新的重要源泉——科学知识和科学研究人力资源。目前,从这些行业跨国公司研发活动全球化的情况看,其海外研发机构主要集中在世界相关领域知识高地附近。而从东道国的角度,鉴于跨国公司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推动力,又是技术创新的主要载体,所以积极鼓励和吸引跨国公司到本国设立研发机构,就可能利用国际创新资源提升自身的科技创新能力。

    中国制造业现状分析中国制造业近年来发展之迅速,举世瞩目,“以至于工业家们现在都必须转向中国,这并不仅仅因为他们想收益于中国的低生产成本,而且是因为他们的顾客在中国 ”。(注:参考消息,2004-01-24)那么,中国制造业的真实水平如何,与世界跨国制造公司比较差距又在何处?通过对贸易结构、企业规模、技术创新能力以及外商在华研发机构等方面的分析可得出以下结论:  1.以制造业为支撑,中国已成为世界经济贸易大国中国经济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起飞,一直实行以建立强大的、能够给为数众多的农业人口提供就业的工业部门为主的经济发展战略。目前,中国GDP排名已经上升到世界第六,制造业贡献过半。同时,中国也成为引资大国,2002年吸引国际直接投资达530亿美元,外资投资中制造业的项目数目比重达72.96%:2003年达570亿美元,占到亚太地区全部FDI的57.6%。此外,中国在世界贸易中也占有了一定优势地位,出口总额占世界总出口的5%,其中制造业产品占九成。2003年进出口额更达8512. 1亿美元,其中出口4383.7亿美元,进口4128.4亿美元,十余年来一直保持贸易顺差(2002年顺差为303亿美元,2003年为255.3亿美元)。 
 2.中国仍处于国际产业链的较低环节目前中国制造业占全球制造份额仅在5%左右。中国制造业以劳动密集型的加工、组装为主,在全球的比重与地位、产业结构与市场集中度、核心技术与国际竞争力等方面,与先进的工业国相比差距甚大,发展道路还很漫长。从贸易方式来看,近年来中国贸易顺差主要来自制造业的加工贸易。与其他亚洲国家一样,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在贸易上的比较优势也是从初级产品逐渐向劳动密集型产品,然后进一步向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品转化的。这种贸易结构逐渐向高度化发展的过程可以通过跟踪主要产业的特化系数(注:特化系数=(出口-进口)/(出口+进口),数值越大说明该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越强。)的变化来观察。关志雄(2002)对1999年亚洲各国主要产品的有关测算值显示出中国在以服装产品为首的杂货产品方面竞争力较强,机械、原料类产品的竞争力居中,在化工类方面竞争力较弱。(注:联合国SITC分类,特化系数计算值分别为:中国内地化工产品-0.40、原料分类产品-0.02、机械类产品 -0.08、杂货产品0.76。)在竞争对手方面,目前中国同东盟、拉美等部分低收入国家竞争性较强,而同欧美、日本、“四小龙”的互补性较强。
  3.中国制造业还没有产生世界一流的跨国公司 2003年中国500强企业排名榜的前100名中有57家制造业企业。有33家制造业企业属于后50位,有24家制造业企业打进前50名,仅有3家制造业企业挤进了前10名的行列,其中2家属于能源行业,1家属于汽车行业。(注:根据《世界经理人周刊》2003 年12月1日数据整理。)从前10名的行业分布特点看,能源业、电信业以及金融业蓬勃发展,充满活力,而机电、化工等制造业则相对实力较弱。再将中国500强企业的前10名制造业企业与全球500强的前10名企业相比较,则可以看出二者主要差距:首先,制造业跨国公司的规模庞大,中国企业的规模实力与之相差甚远,即使是排名第一的中国石油天然气公司在全球500强的榜单上也仅排名第8 1位,营业收入换算后为41499.1百万美元,仅相当于同行埃克森美孚公司营业收入的 21.66%;而中国一汽集团的年营业收入仅为通用汽车的7.47%;其次,就制造业二次行业划分看,能源和汽车及相关产业仍然是世界制造业的重头,虽然中国企业排名也显示出了这一结果,但是进一步比较国外跨国公司与中国企业的产品构成,(注:近年来,中国对外贸易不仅规模不断扩大,其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出口总额中工业产品所占的比例在20年里从50%上升到了90%。但是,进口中用于委托贸易的中间产品的比例较高,每增加100万美元的出口必须进口50万美元的中间产品。而且,由于出口的主力仍然是劳动密集型产品,所以中国的贸易结构还远未达到那些在机械等技术密集型产品上具有竞争力的先进国家的水平(关志雄,2002)。)就不难发现,中国企业同类产品的技术含量要低得多,相对于国外高附加值的同类产品而言,仍然属于劳动密集型产品。 
 4.缺乏规模导致国内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低下以高新技术产业的代表——电子业为例,2003年中国电子百强企业营业收入总额约合691亿美元,相当于IBM公司同年营业收入(831亿美元)的83%;百强企业排首位的海尔集团的营业收入为85.8亿美元,仅为IBM公司同期的10.3%。(注:数据引自eNews.com.cn。)由此可见,中国电子行业总体规模远远难与跨国公司匹敌。缺乏规模直接导致中国电子企业研究开发投入不足。2000~2002年百强电子企业研发经费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4.2%、3.8%和3.8%,而2002年思科、英特尔、微软、诺基亚公司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则分别达到25.3%、17.5%、15.5%和 10%。再以专利数来衡量,1997~2001年,百强企业前十家申请的专利数总计3886件,仅相当于IBM公司2001年一年申请的专利数,所以中国企业所申请的专利也无法与国际跨国公司相比。而对作为国家支柱型产业的汽车行业,有关调查研究表明,汽车企业只有达到年产30万辆才可以支撑车身开发,年产50万辆的企业可以支撑发动机开发,年产100万辆的可以支撑整车的开发。在美国,通用、福特等公司一年的研发费用就高达50亿~ 60亿美元。但是在中国汽车业的发展过程中,从1985年第一家合资轿车企业建立到20 01年,18年轿车市场规模才达到72万辆。目前,国内汽车研发费用不足销售额的2%。所谓“纯国产”的一汽红旗也仅是奥迪的车身,加上克莱斯勒的发动机。中国汽车正在进入“越依赖越没有能力,越没有能力越依赖”和“引进—落后—再引进—再落后”的恶性循环。近几年,中国汽车市场的热销,更是让许多汽车企业去倾力赚取基于“高起点”上的高利润,将开发自己的产品抛到了脑后。当然,中国制造业也并非一概缺乏创新,摩托车和家电、小型机械产品等行业就值得肯定。目前中国民用摩托车不仅满足了国内市场的需要,而且已经销往世界150 多个国家,年出口300万辆,居世界第二。从技术创新角度上,中国摩托车产业近两年取得的各类专利已经超过了日本。

  5.外资及其研发机构是对中国制造业技术创新实力的补充考察亚洲特别是东亚的经济发展史可以发现,长期支撑其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无一例外地来自制造业。各国和各地区的制造业借助外国直接投资,保持了良性循环,促进了扩大出口主导型生产和引进技术。设备投资的稳步增长有助于扩大生产,增加就业、个人收入和个人消费。就中国而言,外国直接投资及设立研发机构在相当程度上确实可以弥补中国政府和企业研发投入及力量的不足、扭转不够合理的科研导向,还能够唤醒、增强本土企业的研发意识,重视并积极进行技术创新。改革开放特别是中国“入世”以来,跨国公司尤其是制造业跨国公司来华投资日益活跃,目前全球500强跨国公司中有400家已经或正在积极准备来华投资和追加投资。20世纪80年代,外资主要集中在传统的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特别是纺织业和服装业。1992年以后,外商直接投资逐渐转向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部门,尤其是化工、机器制造、运输设备、电子与电信等部门。在90年代下半期,传统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中的外资投资相对停滞,IT产业成为新的投资重点。据报道,2001~2002年中国最大的十家外资企业都属于制造业,其中电子及计算机、通信行业生产企业占五家,汽车生产商占四家。(注:国际金融时报,2002-11-11)在积极对华投资与设立研发机构的同时,跨国公司还一改过去不涉及真正的核心技术的做法,纷纷在华设立原创型的研发机构。据原外经贸部统计,到2003年已经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百家跨国公司在华设立了研究开发中心,其中规模较大的有30 多家,包括微软中国研究院、英特尔中国研究中心、朗讯中国实验室等世界知名的研究机构。随着外商投资的质量越来越高,技术含量也越来越高。当然,跨国公司研发全球化的发展在行业间也会表现出一定的不平衡性。Pearce (1989)和Kuemmerle(1999)的研究指出电子和医药行业研发活动的国际化程度相对较高。而薛澜等人对跨国公司在华独立研发机构行业分布差异的研究(2002)也表明,跨国公司的独立研发机构在中国目前主要集中在电子信息行业,而在医药、化工等行业较少。从这个侧面也可以说明国内医药、化工等行业科技进步相对于其他制造业行业而言水平较低、发展速度较慢,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更大。除了行业分布差异外,地区分布差异也不容忽视。近30年来,东南沿海地区一直是外商直接投资的首选,投资额始终占实际外商直接投资总额的85%以上。其中引资最多的是广东、江苏、福建和上海,除了地理因素外,其优势主要还在于当地市场大、工业基础较好、丰富的人力资源以及良好的基础设施和政府的服务意识。据统计,到2000年,东南四省一市(广东、江苏、福建、山东和上海)约占全国全部累计实际投资的2/3。从1994年起,江苏取代上海成为第二大引资省份,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上海外资很大一部分进入的是投机性强的房地产业,而江苏外资则主要集中与制造业。仅几年广东在引资中所占比重有了显著的下降,江苏和上海成为中国当前两个最重要的外商投资地区(赖平耀,2002)。
  6.技术创新不足导致中国制造业远离“世界技术创新中心” 技术创新是决定制造业发展的诸多要素中最重要的因素。技术创新能给中国制造业带来的首先是先进的制造技术和制造工艺乃至制造设备等,随之而来的是先进的制造产品和著名的制造企业,最终,作为一个统一的品牌,“中国制造”可以在世界范围享有巨大影响。技术创新贯穿于中国制造业发展始终,无论中国今后在成为“世界制造中心”的同时是否也能够成为“世界技术创新中心”,有一个结论是毋庸置疑的:如果中国要想在世界制造价值链中占据高端的重要地位,在世界制造的分工中占据有利的地位,摆脱受制于人的局面,就必须重视和依靠技术创新。近年来,随着中国制造业的逐步崛起,科技实力却没有显著提高,终于日渐成为阻碍中国制造业发展的根本因素。(注: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在他们编写的《 2002中国科技发展研究报告——中国制造与技术创新》一书中认为,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普遍的基础技术水准比较低,企业创新能力不强,近几年发展速度不快,没有跟上国际潮流,造成差距越来越大;二是科学技术的发展方向与“中国制造”的发展方向出现了偏差,没有以制造企业的实际需求为导向。)由于国内技术创新的发展状况违背了技术创新与制造业之间的关系原理,致使技术创新成为中国制造业发展的制约瓶颈。《美国制造》一书曾经指出,在美国,几乎每一次技术进步,都与制造业有密切的关系。没有制造业水平的同步跟进,高新技术研究会受到障碍,研究成果的产业化也会受到限制。另一方面,制造业为高新技术提供了巨大的应用市场,成为高新技术的发展动力。根据二者之间的关系原理,就应该而且必须改善技术创新的发展状况,使之适应中国制造业的发展,也就是说,要依靠技术创新提高中国制造业的竞争力。


    中国制造业发展对策
在中国,伴随着产业制造能力的不断提高,中国产业国际上的竞争力不断增长,
但中国产业的创新能力提高有限,存在着产业制造能力与技术能力不对称的现象。这
种不对称现象是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一个写照,它蕴藏着中国经济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因此,提高中国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是未来数年的艰苦任务,需要企业与政府的共
同努力。
首先,政府的当务之急要构建和完善国家创新体系,把对创新的支持贯穿整个创
新链。根据本国国情,采取政府直接支持企业研发活动的政策,由此可以激发和引导
企业在研发上更多地投入,并与研究部门及学校的创新价值链挂钩。加强与完善中介
机构和支撑服务体系,它们是创新系统中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和提高中小企业技术能力
的重要途径。此外,政府还要特别注意培养一大批懂科技、会管理、善经营的企业家
,建立产、学、研合作培育人才的新机制,加强鼓励人才流动的政策。
其次,把适应我国“入世”后国内外产业发展新形势作为目标,制定当前制造业
产业政策,推动制造业各产业结构调整和重组,扩大企业规模效益,提高市场集中度
,避免散、乱、低水平重复建设。激励生产企业提高研发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积极
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实施品牌经营战略;健全制造业的法制化管理体系,
促进制造业与关联产业及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现阶段实现和扩大企业规模效益有两
大契机。一是伴随着国务院国资委的成立和国资监管条例的出台,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改革已进入实施阶段,这将意味着相当部分的存量国有资产要从许多领域退出。当前
的国有资产处置可谓中国制造业企业实现自身规模化的一大重要机会。据中国工商联
2002年的调查,8%的私营企业已通过兼并收购国有企业获得壮大,14%的私营企业
则正在作这方面的准备。另一个机遇就是电子商务,网络经济使企业规模影响竞争力
的基础发生改变,中小企业可与某个大型企业结盟,建立高效的“无缝”供应链,形
成战略联盟,也可利用网络,组成虚拟企业,从而取得规模经济效益。
第三,及早制定行业知识产权政策和中国自己的技术标准。优先考虑那些对中国
经济发展有影响的产业,如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汽车、家电、传统医药等,应当在
这些重要领域中强化行业协会或企业联盟的作用,建立和完善行业协会知识产权管理
机制,强化企业联合的知识产权保护对策,避免国内企业的自相消耗,避免在国际贸
易竞争中发生重大失误。同时,政府有关部门和行业协会要充分利用中国市场巨大的
特点,积极把握制定产品技术标准的主动权,避免重蹈受制于人的尴尬局面。
第四,转变科技投入结构,实现科技领域投资主体多元化。目前中国的科技投入
体系仍是典型的“封闭分立型”,即政府资金与非政府资金相互分立,另外还有国内
资金和国际资金、民用科研资金和军用科研资金相互分立等等,造成大量科研资金浪
费和闲置。政府应向民间资本开放国家科研基地,允许非国有资本投资、租赁或者有
条件地买断国家实验室等。在利用好国内科技资源的同时,也要充分利用国际科研资
本。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开始在全球范围内配置其研究与开发
资源,为公司全球经营活动提供有效的知识与技术支持。利用跨国公司谋求全球利益
的动机,利用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有利条件,加大对国际研发资源的利用,将是对中
国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补充。
第五,鼓励国内企业走出去,学习国外先进技术,提升创新能力和水平。为加快
中国高科技产业发展,直接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及时跟踪国际科技最新动态,鼓励国
内企业特别是高科技企业到欧美等发达国家设立产品设计和技术研发中心,就可以充
分利用欧美信息渠道多、信息资源丰富、技术力量雄厚的有利条件,提升产品和技术
开发能力,适应高新科技不断创新的形势。


【参考文献】:
1.薛澜等.全球化战略下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投资布局.管理世界,2002(3)
2.李京文等主编.技术进步与产业结构分析.经济科学出版社,1989
3.中国科技投入体系亟待变革.北京现代商报,2003-06-05
4.文中未标明出处的数据根据国家商务部数据库数据资料整理。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zazhifabiao.com/lunwen/jjgl/xxcyjj/109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