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期刊

中国牧区贫困的经济原因分析

时间:2015-12-20 14:04:16 所属分类:信息产业经济 浏览量:

中国牧区贫困的现状及特点是:产业结构单一,财力匮乏,基础建设不足,牧区贫困面大,贫困程度高。摆脱牧区贫困具有政治、经济、生态意义. 牧区脱贫既有优势,也有难点。为此,要走扶贫济困之路,走开发式扶贫之路,走科技教育扶贫之路,走稳定发展畜收业、大

中国牧区贫困的现状及特点是:产业结构单一,财力匮乏,基础建设不足,牧区贫困面大,贫困程度高。摆脱牧区贫困具有政治、经济、生态意义.
牧区脱贫既有优势,也有难点。为此,要走扶贫济困之路,走开发式扶贫之路,走科技教育扶贫之路,走稳定发展畜收业、大力发展乡镇企业之路.
一、中国牧区经济状况
贫困是整个世界性的难题,中国有贫困,但是中国贫困的比例不算高.
中国现有贫困人口7000万,占总人口的5%多一点。全世界现有贫困人口12亿,占总人口的20%。而我国牧区的贫困人口的比例相对较高,牧区旗县贫困人口比例大多在10%到40%之间。较大的贫困覆盖面已成为牧区实现小康目标的障碍.
牧区经济的现状及特点:一是产业结构单一;二是基础建设不足;三是贫困面大。贫困程度高,扶贫难度大.
内蒙古24个牧业旗有11个是贫困旗县,牧区旗县贫困面为46%。牧区贫困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为20%。牧区贫困的地域分布特征呈现为地带性与非地带性并存:地带性贫困人口居住条件的共同特点是自然条件差,水土流失严重,自然灾害频繁,地处偏远,交通不便,文化教育相对落后,生活和生产条件相对恶劣,地带性贫困人口中特困户居多,扶贫难度大;非地带性贫困多是因牧民个体素质差异及体制转轨所致。牧区贫困的文化特征表现为愚昧性与叛逆性并存;牧民因其贫困会失去许多参与社会、参与政治的机会,便渐渐地处于远离社会中心的社会边缘的地位,则容易对主流社会产生离心力,其结果一方面是产生对社会变化反应迟钝、漠不关心的愚昧性;另一方面形成叛逆性,即穷则思变,有变富的可能,也难免有变乱的可能,事实已十分清楚地告诉我们,富国与穷国之间是国际安全问题,富区与穷区之间是地区安全问题.
二、中国牧区经济贫困的原因
自然条件、经济基础、社会文化等是造成牧区贫困的客观因素,富裕程度偏低是一种必然。但是必须看到牧区贫困的经济原因很多,主要表现在:
(一)自我积累能力十分有限
2003年到2008年期间,牧民的纯收入来源主要是来自家庭经营的纯收入,不低于83%,最高达到96%,说明这一期间牧民的生活主要靠自己的家庭经营收入,一般牧民的家庭经营主要是草原畜牧业,而草原畜牧业主要受到自然灾害和市场两方面的影响.
牧民收入渠道单一是影响牧民增收直观而显著的因素。内蒙古草原自然环境恶劣,牧区基础设施不健全,单一的收入渠道很容易使牧民的收入来源受阻。牧民从第二、三产业得到的收入、工资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比重既低于内蒙古农民,又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由于牧民收入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出售牧业产品的数量和价格,牧业产品的数量和价格又受自然灾害和畜产品市场价格的双重影响,因此其中任何一个变动,都会造成牧民收入的波动。此外,单一的传统产业难于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如不加以改变,对今后牧民收入的持续稳定增长十分不利.
(二)牧区内在的脱贫致富动力不足
一方面由于主、客观条件部分干部仍存在“等靠要”的思想;另一方面,由于传统贫困文化的习俗化,对外部进步性的作用具有排斥性,致使贫困牧户内在脱贫动力不足。这成为改变贫困地区面貌的侄桔.
(三)扶贫资金短缺
国贫、区贫旗县有相应的扶贫资金,但贫困比例不低的面上的贫困,国家、自治区无扶贫款,况且牧区扶贫成本比农区高。如,以流动畜群形式扶持一个贫困户需50只羊,每只按200元计价需1万元,而在农区1万元可扶持5到6个贫困农户。国家配备扶贫款夫考虑这一因素。而面上的贫困原则上由地方自筹资金扶持,牧区旗县尚为“补贴财政”,自然无力“自筹”款来扶贫.


(四)其它障碍
如,贫困牧区生态环境脆弱,土地承载能力低;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推动扶贫成本上升;素质高的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干部缺乏等等.
总之,牧区摆脱贫困的任务十分艰巨,帮助贫困地区尽快脱贫致富是我们党和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对于少数民族聚居的牧区实现脱贫致富,是关系到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政治和经济问题,必须引起全社会的关注.
三、解决牧区经济贫困的对策分析
(一)走扶贫济困之路扶贫济困是中国政府的一贯政策,国家对西部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倾斜是不可少的,也是完全可以奏效的.
政府这方面的意图已十分明确,但力度还不够。政府对牧区的投资倾斜应着重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加强贫困牧区基础设施建设。贫困牧区基础设施建设要以解决人畜饮水、通电、通路、通邮为重点。牧区生态建设关系到牧区草地资源能否永续利用和草原生态系统能否为内陆提供生态屏障的基础性国土建设问题,这项宠大的工程无政府的资助难以进行;三是发展牧区文化教育卫生事业。以提高牧区人口素质,为其创造社会实践、政治参与的机会;四是培殖牧区的主导产业。当然,贫困牧区不能单单依赖国家的过度倾斜.
(二)走开发式扶贫之路牧区贫困就贫在市场经济不发达。帮
助牧区摆脱贫困,首要的是帮助贫困牧区发展市场经济,让贫困牧区长出一个又一个经济生长点。我国地域辽阔,发展不平衡,资源、资金、人才等配置不平衡,有差异就有互补。从目前看,东部的人才、资金、技术、信息优势明显,有较雄厚的生产力基础。而牧区最大的优势是资源丰富。贫困牧区和富裕地区只有开展优势互补,才能缩小贫富差距。牧区和富裕地区要在市场上见面,在市场上接轨,在市场上搞双向投资,双向参股,相互支撑,联合开发,走合作之路,把全国经济的统一性与牧区经济的特色结合起来。在政策导向上,要变单纯的地区倾斜为产业政策的倾斜,要帮助贫困牧区加快市场化、现代化的进程,包括加快牧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步伐。走开发式扶贫,走联合、合作之路包括:一是鼓励“南企北上,东厂西移”,东部有远见的企业家,近两年纷纷到中西部寻找合作伙伴;二是组织贫困牧区劳动力东进,可以为贫困牧区带来资金、技术和经验;三是发展以乡镇企业为主的非公有制经济;四是推动牧区市场的国际化,以吸引大批外商投资.
(三)走教育、科技扶贫之路扶贫先扶智,治贫先治愚。
这是已被世界各国证明了的一条成功的反贫困战略。愚昧是摆脱贫困的最大障碍,经济扶贫只能解决燃眉之急,不能拔掉穷根,而要使中国牧区摆脱贫困,必须提高牧区人口素质,必须发展教育和科技,通过走教育、科技扶贫之路,贫者能脱贫,脱贫之后能巩固,并能打破贫困人口再生产的链条。贫困牧区的教育投入严重不足,教学环境欠佳,师生都在流失。针对牧区教育现状,首先应抓好素质教育和职业教育,职业教育要以向社会输送有一技之长的合格劳动者为目标,而牧区基础教育和义务教育,不能以追求升学率为目标,而应把重点放在提高受教育者的道德、文化、技能和体质等整体素质上,以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并为困难户、特困户子女上学解决实际问题。牧区摆脱贫困必须依靠科技进步来推动,针对牧区自我积累能力低的实际,要通过技术改造提高传统部门的积累能力和扩张能力,为此,牧区旗县科技工作的重点应从科技培训入手,进行关键性、实用性生产技术措施的普及推广,形成科技进步与扶贫开发紧密结合的新格局。为实现上述目标,要增加牧区科技投入,提高科技成果的推广率和转化率;并同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加强合作,开展技术开片、科技培训、超前研究等,以提高决策的科学水平.
(四)走稳定发展畜牧业、推动乡镇企业蓬勃发展之路
畜牧业是牧区的基础产业和优势产业,是贫困牧区温饱工程和小康工程的主体,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都必须稳定发展畜牧业。要加强基础建设,不断改善畜牧业的生产条件和提高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坚持以草业为基础,在充分合理利用天然草场的同时,重视建设天然草场,通过围栏封育、补播、引种入牧、开发水源等提高饲草饲料的产出量,实现增草增畜。在稳定发展牲畜头数的同时提高良种畜比例,调整畜群内部结构,加快畜群周转,逐步实现由单纯追求牲畜头数为主的传统粗放型发展模式向优质高产高效型集约化畜牧业发展新模式的转变。对于已失去牲畜的“无畜户”要因人而异采取不同的扶持方式.
牧区乡镇企业起步晚,是经济结构中的薄弱环节。但是,无论从理论分析,还是发达地区的实践经验看,发展乡镇企业不仅可以脱贫致富、还可为将来农村工业化铺平道路,这一步非走不可。牧区乡镇企业的发展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牧区乡镇企业布局应注重集中联片,发展乡镇企业小区,以充分发挥聚集效应和扩散效应;二、以个体、私营和集体企业为主,集体乡镇企业的发展关键是选好带头人;三、因地制宜发展各具特色的牧区乡镇企业,逐步发展以骨干乡镇企业为龙头的地区龙型经济,使乡镇企业成为牧区经济新的生长点,成为地方财源的支柱.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zazhifabiao.com/lunwen/jjgl/xxcyjj/112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