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期刊

浅谈金融危机下电力产业的发展

时间:2015-12-20 14:27:23 所属分类:信息产业经济 浏览量:

【摘要】 电力和经济是密切相关的,金融危机爆发,对电力和产业造成三个方面的冲击:使电力建设发展放缓;使电力消费减少;隔断了电力产业链。为了降低风险,电力产业可以从四个方面应对:生产应对、成本应对、市场应对、长效服务应对。另外,由于国家实施及

【摘要】 电力和经济是密切相关的,金融危机爆发,对电力和产业造成三个方面的冲击:使电力建设发展放缓;使电力消费减少;隔断了电力产业链。为了降低风险,电力产业可以从四个方面应对:生产应对、成本应对、市场应对、长效服务应对。另外,由于国家实施及时有力的的宏观调控措施,电力产业将能够走出困境。
  【关键词】 金融危机 电力产业 冲击 措施
  
  一、引言
  
  电力产业与经济是鱼水关系。电力产业是整个经济的基础和支柱,电力产业向经济提供动力能源,保证和促进经济的发展,电力产业发展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经济发展的快慢。经济是电力产业的助推剂,经济实力强,就可以购置先进的电力设备,使电力产业节省成本,提高效率。电力在能源基础产业和国家能源战略中占有重要地位,经济在国民生活中的地位毋庸讳言。因此,如何处理好金融危机下电力产业的发展,是一个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问题。
  金融危机爆发后,世界经济增长步伐明显放慢,市场信心缺失,道德风险上升,信用危机恶化,恐慌情绪升级,导致很多企业破产。因此,金融危机毫无疑问对电力产业也造成了很大的冲击。
  
  二、金融危机爆发,对电力和产业造成的冲击
  
  1、电力建设发展放缓
  电力基础设施是电力产业发展的关键。产业结构的工业化,特别是重工业化,要求电力基础设施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如果这个要求达不到,那么电力产业本身就会带来蝴蝶效应,导致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缓慢。但是,由于金融危机的冲击,整个国民经济处于发展缓慢期,对电力发展产生了反作用。特别是农村电力产业。我国的电力发展就是“重城网,轻农网”,虽然,近几年,农网得到了较大改善,但是还比不上城网。这次金融危机的冲击,对于本身就薄弱的农网是一个打击,很多农村虽然已经进行过电网改造,但是一些像变压器之类的基础设备还需要大量资金来彻底更换。但受金融危机的影响,致使这些电力基础建设变缓。
  2、电力消费减少
  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进程加速,电气化水平也迅速提高,电力消费增长推动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对于能源、经济等政策的制定有重要影响,有助于准确把握电力需求增长的趋势,为电力建设等提供可靠依据,保持电力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协调发展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电力生产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协整关系。同时,经济也对电力消费产生了反作用力。这种反作用力引起两方面的结果:一方面是由于金融危机导致各个大工矿企业在各个方面都缩水,电力利用效率大幅度降低。另一方面是产业结构不能有效的调整,很多设备不能节能,造成浪费,致使不能充分利用和有效消费。
  3、隔断了电力产业链
  电力产业链是以电力工业为纽带形成的产业链群,具体包括煤炭、电力、钢铁、水泥、原油、化学纤维、橡胶等等。经济和电力产业链具有长期的均衡关系,无论哪一方产生波动都会导致另一方跟着波动。金融危机对电力造成了影响,而电力是联系其他产业的关节,因此,该电力产业链上的其他产业也受到了很大影响,最严重的后果是直接隔断了电力产业链。而电力产业链与经济受自然资源、能源、动力、环境容量等因素长期的共同约束,当产业链受到影响时候,由于它们长期形成的逆向均衡关系,最终导致整个社会的发展受到影响。
  
  三、金融危机下电力产业的发展及对策
  
  面对金融危机,电力产业部门应该从容应对,考虑如何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在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前提下,统筹规划城乡、区域电力发展,应制定科学的电力工业发展产业政策和中长期发展规划。其应对策略主要是以下四点。
  1、生产应对
  一般而言,企业生产可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劳动的平均产量始终处于上升状态,其边际产量大于平均产量,因而,它的总产量始终是增加。这说明在这一阶段,不变要素资本的投入量相对过多,生产者只要增加可变要素劳动的投入量,就可以增加总产量。所以,理性的生产者绝对不会在这一阶段停止生产,相反,却是连续增加可变要素劳动的投入量,来增加总产量,并将生产扩大到第二阶段。第三阶段,劳动的平均产量下降,其边际产量将降为负值,它的总产量下降。这说明:在这一阶段,可变要素劳动的投入量相对过多。这时,既使劳动要素是免费的,理性的生产者也会通过减少劳动投入量来增加总产量,以脱离劳动的边际产量为负值的第三阶段,从而退回到第二阶段。在第二段的起点处,劳动的平均产量曲线和边际产量曲线相交,这时,劳动的平均产量就达到了最高点。在第二阶段的终点处,劳动的边际产量与水平轴相交,这时,劳动的边际产量为零。因此,电力产业在生产上的应对措施就应该选择一个最佳阶段,增进产业利益的最优化。
2、成本应对
  “企业的生产成本通常被看成是企业对所购买的生产要素的货币支出”。一般情况下,还会提到“机会成本,显成本和隐成本”。“机会成本指生产者所放弃的使用相同的生产要素在其他生产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最高收入。显成本指厂商在生产要素市场上购买或租用所需要的生产要素的实际支出。隐成本指厂商本身所拥有的且被用于该企业生产过程中的那些生产要素的总价。”企业的所有显成本和隐成本构成总资本。明白成本的概念后,就是要尽量用最小的成本来换取最大的效益。目前在企业的实践中,通过降低成本换取最大限度的利益,一般是实施有效的需求侧管理,这样,既可以减少装机数量,又可以增大可装机容量。并且还可以开源节流,提高电网负荷率,优化电力资源配置。具体措施包括以下几点。(1)实施分时电价,鼓励客户改变用电方式,优化用电行为。(2)是安装电力负荷监控系统,针对电力系统的生产特点和生产用户的不同用电规律,合理安排用电,达到发电、供电和用电的平衡协调。(3)适量建设天然气站,根据情况,因地适宜的发展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促进国内天然气资源的开发利用,增加电网调峰能力;适当建设核电站和风力发电站,以充分利用新型能源。简言之,在成本应对上,要以科技创新为先导,结合电力产业的发展,用高新技术对传统技术进行改造和更新换代,迅速提高电力行业整体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从而适当地减缓和调整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
  3、市场应对
  广义的电力市场是指电力生产、传输、使用和销售关系的总和。狭义的电力市场是指竞争性的电力市场,是电能生产者和使用者通过协商、竞价等方式就电能及其相关产品进行交易,通过市场竞争确定价格和数量的机制。在这里,我们主要是指竞争性的电力市场,它具有开放性、竞争性、计划性、和协调性,要素包括市场主体、市场客体、市场载体、市场价格和市场规则等。当前电力市场的运作模式分为两种:一是按市场结构开放程度和竞争程度的不同,可以划分为垂直垄断模式、发电竞争模式、批发竞争模式和零售竞争模式。二是按市场交易集中程度的不同,可以划分为电力库模式、双边交易模式、多边交易模式、混合交易模式。我国的电力市场还不太完善,因此,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要想避免电力市场的危机,就要建立一个符合我国国情并且是开放有序的电力市场。符合我国国情是指不能一味地照搬国外的电力市场模式,因为各国根据自己本国的情况会采取不同的模式,如果一味照搬,则会陷入形式主义的窠臼,严重者会导致我国电力市场的崩溃。开放有序是指在价格、资源及交易等方面要做到有秩序和公平。政府只是宏观调控,而不是运用权力直接插手市场,要给企业及地方省市很大的灵活空间。根据我国电力市场的具体情况,建立一个开放有序的市场可以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进行电价改革,电价基于市场化运作。也就是说,要实竞价上网,并引入需求侧响应机制。另一方面优化电网调度方式。由于设备及技术人员等原因,我国的电网调度消耗资源,浪费人力和财力,并且造成了环境污染。因而,要优化电网调度,促进节能、环保和经济三个方面的协调。这不但能从容应对金融危机,还对电力市场今后的良性发展起到了作用。
   4、长效服务应对
   电力产业的长效服务是指电力在为社会服务过程中,为了应对市场变化,赚取利润而采取的策略。这个长效服务是普遍且长期的。其具有两个特点。一是服务的迫切性强,影响力大。因为整个社会都需要电力,电力和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牵一发而动全身。二是指在国家宏观政策的调控下,电力行业作为一种服务行业,应该对社会形成一种长期的服务观念,在建设和谐社会中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如何建立长效服务,不但关系到度过金融危机,而且关系到能否使电力产业得到良性发展,关系到国计民生。建立长效服务,首先是立法,只有在法律上通过,电力产业才能制定相关的政策,采取相关的措施。其次是服务机制,一个完善的服务机制是长效服务能顺利进行的保证。电力产业部门纵横交错,每个部门都有自己应付市场,服务的措施,这会产生“文件打架”的现象。为了有一个统一的规范,就必须建立一整套长效服务机制,才能做到“有章可循,有令必行”。最后是自我监管,由于电力部门经济效益较好,工作人员时常有一种“老子天下第一”的思想,在具体的服务过程中,难免会与其他人员或是单位产生矛盾,影响到整个长效服务的运行。所以,必须在部门内部进行自我监管。这样,在安全度过金融危机后,这种机制会长期运行下去,对电力事业正常运行有推动作用。
  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曾讲过:“中国将继续加强与各国的协调配合,共同应对这场危机,促进全球经济金融稳定。中国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加快发展的时期,国内市场和空间和经济发展潜力大,完全有信心、有能力、有条件战胜当前的困难和挑战。”虽然金融危机对电力产业造成了一定的冲击,但是,在国家和相关部门的宏观调控下,电力产业一定会走出当前的困难。
  
  【参考文献】
  [1] 吴汉洪:经济学基础(第二版)〔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zazhifabiao.com/lunwen/jjgl/xxcyjj/123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