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现代服务业发展问题及对策
时间:2015-12-20 14:30:49 所属分类:信息产业经济 浏览量:
摘要: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现代服务业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高科技革命的蓬勃兴起,吉林省现代服务业迅速发展,但吉林省现代服务业在发展过程中仍存在总量不足、比重偏小,行业发展不平衡,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现代服务业市场
摘要: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现代服务业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高科技革命的蓬勃兴起,吉林省现代服务业迅速发展,但吉林省现代服务业在发展过程中仍存在总量不足、比重偏小,行业发展不平衡,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现代服务业市场开放程度不够,竞争不够充分等问题。本文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促进吉林省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现代服务业;发展问题;对策
现代服务业是指伴随着信息技术和知识经济的发展产生,用现代化的新技术、新业态和新服务方式改造传统服务业,创造需求,引导消费,向社会提供高附加值、高层次、知识型的生产服务和生活服务的服务业。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现代服务业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高科技革命的蓬勃兴起,吉林省的现代服务业迅速发展,但吉林省现代服务业在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一、吉林省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现状
(一)现代服务业总量有所扩大,服务功能增强
近年来,吉林省现代服务业保持了较快的发展速度。2004年,吉林省服务业增加值实现1233.6亿元,其中,现代服务业增加值为551.1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7.7%,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为44.7%。到2007年吉林省服务业增加值实现2 025.4亿元,其中,现代服务业增加值为960.8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8.2%,占服务业的比重为47.4%。三年间现代服务业占GDP的比重提高了0.5个百分点,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提高了2.7个百分点,成为吉林省新的经济增长点。目前,吉林省已进入服务业比重迅速提升期,房地产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社区服务业发展势头强劲,科技、咨询等新兴服务业发展迅速,在生产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二)现代服务业发展迅速,大部分行业增速快于服务业
2007年,吉林省现代服务业增加值比2004年增加了409.7亿元,三年平均增长20.4%,增速比GDP增速快1.2个百分点,比服务业快2.4个百分点。从行业看,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增速最快,2004—2007年三年间平均速度达24%,增速比GDP增速快4.8个百分点,比服务业快6个百分点;其次是教育行业,2004~2007年三年间平均速度达22.7%,增速比GDP增速快3.5个百分点,比服务业快4.7个百分点;第三是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2004~2007年三年间平均速度达22.1%,增速比GDP增速快1.9个百分点,比服务业快3.1个百分点。其后依次是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卫生、社保和社会福利业,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增速均比GDP和服务业的速度快。但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文艺、体育和娱乐业发展较为落后。
(三)现代服务业比重上升,内部结构逐步优化
随着吉林省经济的快速发展,产业结构得到优化和升级,服务业内部结构也随之发生明显变化。传统服务业在总量不断扩大的同时,比重有所下降,而现代服务业比重不断上升。2007年,吉林省交通运输仓储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3.6%,比2004年下降2个百分点;批发零售业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下降了1.9个百分点;只有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所占比重略有上升,增加了0.5个百分点。与此同时,现代服务业增加值比重有所上升,2007年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占服务业的比重为6.4%,比2004年上升0.6个百分点;教育产业发展较快,所占比重比2004年上升了1.1个百分点;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上升0.7个百分点。其他行业,如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卫生、社保和社会福利业,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的比重也都略有上升。这些现代服务业比重的上升,逐渐地改善了服务业内部结构。
(四)现代服务业成为增加就业的主渠道
由于服务业门类广、领域宽、劳动密集度高的显著特点及门槛低、回报快、风险小的行业优势,在增加就业、推动创业、致富百姓上具有其它产业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服务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有效地缓解了吉林省的就业压力,从根本上改变了就业者的素质,提高了技术和文化含量。
二、吉林省现代服务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总量不足、比重偏小,服务业内部行业发展不平衡
现代服务业代表未来服务业的发展方向,其比重大小决定服务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和服务业的整体水平。目前,在世界GDP总量中,服务业产值已超过60%,其中一些发达国家的服务业产值已占国内生产总值的70%,个别接近80%。世界经济实际上以服务商品的生产为主,已步入“服务经济”时代。而吉林省现代服务业总量仍偏低,比重偏小,发展落后于整体经济。2007年,吉林省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仅为18.2%。而吉林省服务业内部行业间发展也不平衡,传统型、消费性服务业一直处于主导地位,而房地产、金融保险业等高技术含量的现代服务业发展缓慢。2004~2007年吉林省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的平均增速分别为17.8%和16%,分别慢于服务业增长速度0.2和2个百分点。
(二)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
从吉林省务业内部结构看,面向生活的服务业发展较快,面向生产的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与发达省份相比存在一定差距。2007年,吉林省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仅占全国的2.0%,低于吉林省经济总量占全国的份额,仅为广东的十分之一。目前,生产性服务业已成为许多经济强省的支柱产业,在服务业的构成中比重逐年提高。以辽宁、广东为例,2007年其生产性服务业占全部服务业的比重分别为34.0%和38.6%,分别比2005年提高0.2和3.9个百分点,而吉林省却由2005年的32.4%下降到2007年的31.9%,下降0.5个百分点。2007年吉林省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的比重分别比辽宁和广东低2.1和6.7个百分点。与这两个经济强省比较,吉林省的生产性服务业不仅规模较小,而且发展速度也较慢,2007年与2005年相比(不考虑物价因素),吉林省生产性服务业年均增长18.9%,与辽宁基本相当,低于同期广东24.8%的增速。2007年吉林省生产性服务业的增长对服务业的贡献率为31.9%,而辽宁为39.8%,广东为54.4%。
(三)现代服务业市场开放程度不够,竞争不够充分
受市场准入、社会化改革及对外开放程度等多种因素影响,吉林省服务业政府主导和公益性色彩比较浓厚,资本结构单一,扩张实力有限,缺少竞争意识和市场化经营管理方式,导致服务业有效竞争不足。具体表现在:一是部分行业存在过度垄断的现象,国有投资占绝对主导地位。从2005年吉林省的投资构成看,吉林省服务业企业固定资产投资中,国有投资占79.3%。现代服务业中除居民服务业、房地产、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市场化程度相对比较高外,其他行业国有投资都占有很高比重,其中,广播、电视、电影、保险、邮电、铁路运输、航空运输等行业更高达90%以上。过度垄断导致服务行业的经营主体单一,缺少风险竞争意识,扩张实力有限;又使大量民间资金难以进入服务业市场,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吉林省服务业市场的发展。二是部分领域缺少引领行业发展的支柱企业和大型企业集团。吉林省物流企业中,90%以上都是中小企业,经营收入亿元以上的仅5户,缺少具有国际竞争力、实行集约化经营的跨国物流集团。绝大多数信息服务企业年收入不足500万元,从业人员不足100人。三是缺乏现代化经营管理方式和市场化运行机制。在物流领域,物流业信息技术应用比例不到一半,仍停留在仓储和运输的传统服务层面,只能提供单项或分段的物流服务,而不能按现代物流业的要求提供全方位、全过程、一体化服务。商贸流通领域大都采用传统的经营运作方式,打价格战,无序竞争现象严重。
(四)现代服务业从业人员结构不优
从目前吉林省服现代服务业就业结构看,金融业的从业人员比重在生产性服务业中较高,为5.6%,反映出这个行业对吉林省服务业就业的贡献较大。而对经济效率和技术创新起着关键作用的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所占比重仍较低,说明吉林省缺乏足够的高素质的从业者。对从业人员素质要求很高的行业,如,信息传输业、金融服务业的专业技术人员数量仅是广东省的三分之一。此外,精通国外法律、国外市场的国际型和开放型专业人才十分紧缺。这些都成为影响吉林省服务业内部结构升级、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的阻碍因素。
(五)区域发展不够平衡
吉林省除长春、吉林两市外,其它城市服务业水平相对偏低。据调查,吉林省九个地市服务业发展极不平衡。2006年,长春和吉林两地区服务业占全省的比重达60.1%,长春就占43.1%。从各地区内部产业结构看,差距相当明显,反映出各地区服务业发展规模和水平与当地经济发展总体水平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地区发展差距拉大,不利于提升吉林省服务业的整体水平。
三、促进吉林省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对策
(一)发挥政府职能作用,完善宏观环境
针对吉林省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现状制定产业政策、优化产业布局,大力推进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要科学引导,加强区域协调和企业间的分工合作,提高现代服务业企业的竞争力。加强基础条件包括基础服务、环境设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等。优化环境,为现代服务业健康发展创造条件。取消各种体制障碍,打破垄断,放松管制,降低进入的制度门槛,规范管理。
(二)加快体制创新,进一步提高现代服务业社会化、市场化程度
引入市场机制和竞争机制,全面推进现代服务业的市场化、社会化、产业化进程。积极推进国有服务企业改革,对竞争性领域的国有服务企业实行股份制改造,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促使其成为真正的市场竞争主体。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通过重组、兼并或联合等形式,发展一批以品牌为龙头、以资本为纽带,跨地区、跨行业的大型服务业企业或集团,提高现代服务业的国际竞争能力。
(三)推进城市化进程,促进现代服务业协调发展
充分利用好吉林省现有的服务资源,打破行政分割和地区封锁,发挥市场机制。鼓励地区之间、区域之间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促进服务业资源整合,发挥组合优势,深化分工合作,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四)重视现代服务业专业人才的培养
加强吉林省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职业学校及有关社会机构的合作,培养一批具有创新能力的科研人才,培训一批熟悉国际规则的开放型人才,造就一批适应市场需求的技能型人才。鼓励服务业企业引进省外、国外优秀的管理人才,提高企业的管理组织水平。政府应积极组织搭建本省服务业企业与外省同行业企业合作交流平台。建立服务业人才流动机制、人才激励机制和人才引进渠道。发展并完善人才资源配置体系,为加快发展服务业提供人才保障。
(五)优先发展现代物流、金融、信息等重点行业
通过放宽市场准入、实施税收优惠、加快开放步伐和规范行业管理等措施,重点扶持并大力发展金融、保险、信息、物流、法律服务和咨询服务等现代服务业,为吉林省现代服务业发展创造强有力的基础。第一,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目前,吉林省现代物流业已具有一定的发展基础,结合吉林省实际情况,对中心城市、交通枢纽和物资集散地的大型物流基础设施建设进行合理规划,积极采用现代物流管理技术和装备整合现有资源,进行功能再造,建设以现代综合交通体系为主的物流运输平台、以现代通信和网络技术为主的物流信息平台、以规模仓储和自动化管理为主的物流储存配送平台。第二,有序发展金融服务业。一是吸引证券、信托、基金、商行等各类金融机构落户,不断拓宽金融服务领域,健全金融中介服务体系,培育具有市场和资源优势的专业化金融服务机构。二是解决民间资本的贷放与民营企业的融资问题,规范民间借贷渠道。三是加快发展信息服务业。目前,吉林省工业企业大部分都是传统型的,需要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服务来带动、提高整体竞争能力。对于信息技术服务业,要提供更畅通的技术交流渠道,不断提升行业技术水平。加强从业人员的技能考核和企业资格认证,保证信息技术服务业的质量。拓宽电子信息技术应用领域,积极制定和规范信息服务标准,完善信息服务安全措施。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zazhifabiao.com/lunwen/jjgl/xxcyjj/125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