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我国在国际油价影响中的角色定位
时间:2015-12-20 13:13:40 所属分类:信息产业经济 浏览量:
内容摘要:在现代社会,石油工业已经成为影响国家安全和经济腾飞的重要产业。本文认为,我国要在国际油价方面形成一定的影响力,必须充分发挥消费大国的需求优势,积极争取石油定价的参与权和调控能力。 关键词:国际油价 中国因素 定价权 国际油价波动中的
内容摘要:在现代社会,石油工业已经成为影响国家安全和经济腾飞的重要产业。本文认为,我国要在国际油价方面形成一定的影响力,必须充分发挥消费大国的需求优势,积极争取石油定价的参与权和调控能力。
关键词:国际油价 中国因素 定价权
国际油价波动中的“中国因素”
自2003年以来,国际油价开始新一轮上涨,并不断刷新历史纪录,被称之为第四次石油危机。2008年7月以来,国际油价呈现出疯涨猛跌的走势。纽约市场基准原油期货价格在7月1日创下每桶147.27美元的历史最高纪录后迅速下挫。随着全球性金融危机的持续蔓延,国际油价节节败退。目前在每桶40美元左右徘徊,累计降幅约75%左右。通观新世纪尤其是2003年以来的国际油价剧烈波动,石油需求、石油供给、石油库存、美元汇率、投机因素(主要指石油期货)、突发事件与政治事件等诸多影响因素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石油需求量迅速增大,近年来,我国石油进口依存度大幅提高,2002年成为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2004年我国净进口石油1.5亿吨,2005年净进口石油1.36亿吨,占世界石油贸易量的7%左右。从绝对数看,中国的能源需求占全球的比重并不高,2003-2007年间,约为全球需求的7.8%,远远低于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但是从同期石油新增需求看,与经济增长一样,中美两国在全球石油新增需求中均扮演着重要角色,分别占新增需求的32%和13%。从新增石油消费来看,美国、中国和印度占了2003年以来新增石油消费的50%以上。中国石油贸易量不到世界总量的6%,油气进口量远远低于美国和日本,更何况中国能源消费结构仍以煤炭为主。所以,油价的变化并不是中国需求单方面引起的。
再者,我国还缺乏国际石油价格的话语权。我国对国际石油价格的影响不到0.1%。目前在世界石油格局和石油定价体系中,美国已控制着60%以上的世界石油资源,并在冷战后牢牢控制着世界石油价格一半以上的话语权。而我国虽然石油进口量日益增加,作为一个石油贸易大国,由于没有属于自己的国际石油期货市场,不能制定大宗石油交易的游戏规则,没有能力将中国石油市场的变化以价格信号的形式反馈到国际市场,从而参与国际油价的形成过程,只能按照别人制定的规则购买石油。
此外,我国石油储备能力有限。如同美国认识到黄金的稀缺性并加以囤积式储备一样,石油作为自然资源的稀缺性也很快被认识,并展开对石油资源的集权控制。如果美国大量增加储备的话,那可能对国际油价产生较大影响。与美国相比,我们还没有能力进行大规模的石油储备。我国虽然已经构建了石油储备系统,并确定了第一批国家石油储备基地,但目前的储备能力还非常小,石油储备量还不能供应全国使用50天,在此条件下增加或减少石油储备,对国际石油市场的影响无疑是微小的。
我国对国际油价影响的角色定位
(一)原油供应来源和运输方式多元化
我国原油策略应在稳定中东的基础上,加强远东地区,开拓非洲市场。我国目前原油进口主要来自中东地区,对中东原油依赖较大,国际原油需求不断增加,随着中东原油采购的竞争日益激烈,中东原油价格的上升对我国原油进口也是一种压力,如果增加其他地区原油来源,则能保证高油价下我国石油供应安全。此外,改变原油来源方式也是多元化应当考虑的目标,以保证我国的石油供应。原油运输方式多元化也是确保石油安全的重要保证。
(二)建立石油期货市场
集套期保值功能和价格发现功能于一身的期货市场已经在国际石油定价体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我国企业在国外期货市场进行期货交易,必须遵循国外的法律规范、交易规则和交易习惯,同时公司的持有头寸、交易成本和资金承受能力等商业机密都容易暴露在国外投资者眼中,这客观上使得中国公司在与国外投资者的博弈中处于不利地位。目前,虽然我国已在上海期货交易所推出燃料油期货,但燃料油只是油品炼制过程中的一种末端产品,还难以完全满足广大石油企业风险管理的需要。如果能够把石油期货市场完善起来,形成以我国为交割地的石油报价体系,不但能够加强我国在国际石油市场的影响力,而且将有利于解决我国的商业石油储备问题。
(三)加速石油储备建设
我国建立石油储备体系可以借鉴国际经验,在起步阶段宜采用国家战略储备和企业商业储备相结合的方式。前者的主要目的是确保在战争、自然灾害或其他突发事件发生时国家石油的不间断供给,同时起到部分平抑国内油价异常波动的作用。而后者则不仅可以保证国家石油储备的平均库存,还能在关键时刻起到稳定市场供应、稳定人心、缓和国内油价异常波动的作用。应加快石油储备库建设的速度,在浙江镇海石油储备库一期工程开工的基础上,尽早展开大连新港、青岛黄岛和舟山岱山石油储备库的建设,并早日投入使用,不断提高我国石油供给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李畅,杨再斌.国际石油价格波动特点及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资源科学,2007
2.李科.国际油价高位运行的现状、成因与特点分析[j].中国能源,2007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zazhifabiao.com/lunwen/jjgl/xxcyjj/89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