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5-12-20 14:39:45 所属分类:初等教育 浏览量:
民族中学是我国民族教育的重要承担机构,是我国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中学承担着民族人才培养的重任,是民族地区的标志性教育符号,同时也是国家民族教育政策的重要执行力量。我国民族教育近年来发展迅速,在2008年教育部统计数据中,普通高
民族中学是我国民族教育的重要承担机构,是我国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中学承担着民族人才培养的重任,是民族地区的标志性教育符号,同时也是国家民族教育政策的重要执行力量。我国民族教育近年来发展迅速,“在2008年教育部统计数据中,普通高中阶段少数民族学生为176.94万人,占全国普通高中学生的7.15%,普通初中阶段少数民族学生为503.28万人,占全国普通初中学生的9.03%”。在少数民族教职工方面,“普通高中阶段少数民族教职工为45.12万人,占全国普通高中教职工的7.76%,普通初中阶段少数民族教职工为29.22万人,占全国普通初中教职工的8.42%”。
民族中学的现状及未来发展,无疑是民族教育研究的重点领域,本文试图分析我国民族中学的教育现状,结合当前的国情,展望民族中学未来发展的方向,从中理解民族中学存在的价值及意义,以利于教育界对民族中学的深入认识。
一、民族中学的教育现状
民族中学在我国广泛分布,地位较为特殊,教育教学质量大多比较优秀,民族特色鲜明。
1.当前民族中学规模适度
我国的民族中学一般分为两种类型,一种为完全中学,一种为单设初中,另外也可分为省定民族中学和非省定民族中学两类。例如“云南省民族学校主要分为两个层次,省认定的民族中小学有41所,各州、县、市认定建设的民族中小学有200多所”。
民族自治县大都有民族中学,民族地区的地区级行政单位一般也都有自己代表性的民族中学。以云南省为例,在民族地区以及少数民族较多的普通县大都设立民族中学,民族中学的规模呈现集中的趋势,一个行政单位大多设立一所民族中学,这种民族中学一般条件较好,规模较大,实行寄宿制。在规模上,我国的民族中学已经达到了较高的水平,能够容纳少数民族学生的入学要求,在调研中发现,一般民族中学的汉族学生约占20%,这个比例比较适度,也证明了民族中学的规模已经足够。例如宁夏“全区已有独立设置挂牌的少数民族中小学217所,其中小学173所,中学44所;民族中等职业学校2所,民族预科部1个,民族高校1所,初步构建成了较为完整的民族教育办学体系”。
“在黑龙江省,满、回、朝鲜、蒙古、达斡尔、鄂伦春、鄂温克、赫哲、柯尔克孜和锡伯等10个世居少数民族单独设立的中小学校187所,在校生共18595名,专任教师2015人。双语教学的朝鲜族、蒙古族学校共有112所,占民族学校的60%。”
2.地位较为特殊
民族中学的地位较为特殊,总体地位较高,在当地的基础教育中地位显赫。在调研中发现的一个普遍规律是,民族中学的教育声誉较高,教育质量普遍都是当地最好的或者第二好的中学,在有县一中的地区,可能与县一中持平或稍逊,在没有县一中的地区,民族中学大都是最好的学校。同时民族中学因为特别的身份符号,在上级的行政管理中,往往接受教育局与上级政府民族事务局的双重领导,在经费上往往能够得到财政拨款的倾斜和民族事务部门的重点关注,所以民族中学的地位较高,受政府的关注度很强,同时当地政府主办的相应的民族特色文娱活动,往往由民族中学承担,这无形中也拉近了民族中学与地方政府的关系。总体来看,与普通的学校相比,民族中学的地位较为特殊。
3.教学质量总体优秀
民族中学的教学质量总体表现优秀,笔者在调研中深刻感受到了这一点。民族中学作为受扶持的对象,本身的财力一般不差,同时我国对于少数民族教育的倾斜,在民族中学身上表现明显,所以民族中学往往能够成为当地的优秀教育资源。民族中学的师资力量在当地表现出色,同时在升学率上也表现优秀,几乎每一所民族中学都有一大批优秀的校友。
4.民族特色鲜明
民族中学的民族文化符号明显,民族特色鲜明。民族中学很多是当地的民族研究人才的聚集地,同时学校大都开设有民族地方课程与本民族的特色教育项目,这种特色教育项目往往是当地最为重要的也是持续影响力最大的民族文化教育。例如西双版纳州民族中学在民族特色方面探索很多,编写民族韵律操,组织学生成立葫芦丝、巴乌吹奏队,组织成立象脚鼓舞、孔雀舞队,开办校园民族文化活动周,开办布朗族班、基诺族班、和尚班等。
这些既是民族中学的文化特色,对于当地来说,同时也是一种优秀的民族文化符号。在当地,民族中学大都是最高学府,所以民族中学的地位较高,影响广泛。影响学生文化群体的优势,决定了民族中学的民族文化特色对于地方文化传承的重要意义。
二、民族中学的现状分析
总体上看,民族中学发展较好,但仍然需要关注师资水平的提高、民族特色与教育质量的平衡等方面。
1.民族中学的师资水平有待于提高
民族中学的师资水平在当地算优秀,但从民族中学承担的民族教育与民族文化上的重任来看,仍有待提高。在调研中发现,民族中学里相应的民族文化人才较少,教师的学历总体上看仍待提高,大部分教师的学历是函授等成人学历,特别是民族文化研究人才,严重缺乏,在数量上教师缺口不大,但在质量上有待提高。
2.民族中学的民族特色与教育质量的平衡
在调研中发现,在严重的升学压力之下,民族中学的应试倾向很严重。这一点本无可厚非,毕竟民族中学所承担的任务之一就是培养选拔民族人才,只有高质量的教育教学才能提高民族中学的质量,才能培养更多的优秀的民族人才,但这一压力需要与民族特色适当的平衡,如果民族中学的一切都与其他普通中学相同,那么民族中学自身就变成了另外的一所普通中学,也就脱离了自身的民族中学的特色和使命,所以民族中学需要重视教育质量,同时也需要重视特色,两者并不冲突,可以做到相得益彰。
3.教学质量与民族文化之间的必要的张力平衡
这也是民族中学内部的一对矛盾,如何在保持教学质量的同时,提升民族文化的传承,即教学质量与民族文化之间需要一种张力来平衡。鉴于民族地区的基础教育质量薄弱,在小学阶段学生成绩本身就已很薄弱,特别在一些边远地区,小学阶段的少数民族学生的汉语水平很差,甚至到了初中阶段的汉语交流都存在问题,这是笔者在几所学校调研中发现的问题。
云南省1300多万少数民族中,有700多万人口的少数民族地区基本不通汉语。在这种情况下,民族中学往往压力很大,提高教学质量极为艰巨,要同时承担民族文化的发掘与继承,就显得更为艰难,但两者仍然需要保持平衡。
4.民族文化传承的使命与民族人才的培养方面表现优秀
民族中学普遍在民族人才的培养上表现良好,民族人才多出自民族中学的培养,从人才培养的角度看,民族中学的任务完成得比较好。在民族文化的传承方面,民族中学大都很尽力,学校一般都拨出专款用在民族文化的发掘、民族文化的教育与文化项目中,民族中学对当地文化的影响力一般都很大,总体来看,民族中学在民族文化的传承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民族中学未来发展展望
在发展上,民族中学需要坚持民族文化特色,注意均衡发展,协调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等,努力成为我国民族和谐的教育基地。
1.坚持民族文化特色
民族中学如果仅仅只是提高教学质量,则是抛弃了自身的文化使命,而与普通中学靠近,所以在民族中学未来的发展中,要坚持自身文化传承的使命。在民族文化传承、民族教育研究等方面应保持住自身的特色,强化自身的文化符号,成为当地民族文化的中心,民族教育的高地。这一使命的坚持,才是民族中学自身的特色的彰显。同时民族中学还要学习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推进当地的文化发展。“要强调教育本身的改革和发展,民族地区的学校要办成当地经济、文化、科技交流的中心,成为一个窗口。民族地区教育的发展需要批判地借鉴其他民族的优势和特长,尤其是其他民族的语言文字、宗教信仰、传统观念、风俗习惯等对教育发展所产生的正面积极的影响。民族教育的发展要兼顾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及繁荣民族地区的现代文明的重任。”
2.利用寄宿制推进民族地区教育的均衡发展
民族地区的基础教育普遍较为落后,这主要是因为民族地区一般人口稀少,地域范围过大,导致小学阶段接受教育的时间较晚,并且在许多不普及汉语的民族聚居地区,民族学生在小学阶段的汉语水平没过关,小学的教育质量较差,导致部分学生在进入民族中学时,才真正接触到正规的学校教育。所以办好民族中学,对于民族地区的教育均衡发展极为重要。这部分原因是因为民族中学的教育条件较好,大都能提供寄宿制,而免去了小学阶段学生的奔波之苦,在学校寄宿的集体生活环境中,语言学习、文化交流更为频繁,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开阔学生的视野,促进学生交流,实现学生之间的教育均衡。从这一角度上看,民族中学的寄宿制相当重要,是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重点与核心。
3.协调国家认同与民族认同
这是民族中学所承担的最为重要的政治使命,不容忽视。“民族学校开展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教育的基本任务,是帮助学生增强对本民族和别的民族的了解,培养学生适当的民族间的交往的态度,促进各民族学生的相互理解和尊重;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促使学生自觉地把自己的命运与国家命运联系在一起,自觉维护国家整体利益,增强学生国际友好交往能力。”
民族中学在教育中必须对国家认同与民族认同两者共同推进,在民族文化传承、民族身份认同的同时,确保学生对于国家的认同与忠诚。不管任何民族,都是中华民族的组成部分,对于自身民族的认同,并不是与其他民族的疏远和对立。所以在民族中学的教育中,首要的是国家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其次才是对自身民族的认同,不能让民族中学成为民族沙文主义的摇篮,更不能在强化民族身份的同时,忘记了民族和谐。
4.促进现代知识与民族传统文化的交融
这是民族学校的重要教育使命。民族中学作为当地民族学生聚集的教育高地,必须强化学生对于现代知识的教育;而同时作为民族教育机构,民族中学还必须重视对民族传统文化的教育,前者激进,面向未来,后者保守,面向过去。现代知识与民族传统文化两者之间的和谐并存,前者决定了民族中学的教育质量,后者决定了民族中学的民族文化特色。两者在民族中学的交集,决定了民族中学既要面向现代、面向未来的高科技高竞争的科技社会,同时需要追寻民族文化的根源,传授传统文化的精华,促进学生两者的和谐并进。
5.成为民族和谐的教育基地
作为民族教育最大规模和最为重要的教育基地,民族中学承担着民族和谐的教育使命。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民族之间的和谐是国家和谐的前提,而民族和谐教育正是民族和谐的基本前提。民族中学必须成为民族之间理解、交流、和谐的教育基地。在民族和谐的环境中推进民族教育,促进民族间的文化理解和文化欣赏。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zazhifabiao.com/lunwen/jyjx/cdjy/12963.html
上一篇:英语素质教育下课堂教学模式优化
下一篇:多媒体技术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