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5-15 10:27:20 所属分类:初等教育 浏览量:
摘要:诗词歌赋语言精炼优美,意蕴深刻,境界动人,是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初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道德情操,陶冶审美情趣的重要教材。初中教材中,古诗词的许多作者喜欢借鸟儿这一意象,或惜春伤秋,或渲染离愁,或寄托相思,或感伤时事,意
摘要:诗词歌赋语言精炼优美,意蕴深刻,境界动人,是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初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道德情操,陶冶审美情趣的重要教材。初中教材中,古诗词的许多作者喜欢借“鸟儿”这一意象,或惜春伤秋,或渲染离愁,或寄托相思,或感伤时事,意象之盛,表情之丰,非其它物类所能及。在教学过程中借助从诗词歌赋中“鸟”的丰富意象分析,这一特点能丰富学生情感,引导学生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丰富学生内涵。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材;古诗詞;教学探讨
初中语文教材中的诗词歌赋不仅语言精炼优美,而且意蕴深刻,境界动人,是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初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道德情操,陶冶审美情趣的重要教材。它不仅是我们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好题材,对加强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尤其起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由于本人对古诗词的兴趣最为浓厚,在自我学习和教学活动中留意到一个现象:古诗词的许多作者喜欢借“鸟儿”这一意象,表达许多情感。于是本人在实践中喜欢从这个方面引导学生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期找到解决学生升学率与素质教育之间的最佳结合点。
1 意象分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1 古人们作品中的鸟儿大多为候鸟,秋去春回,诗人往往是抓住此特点,尽情宣泄心中的感慨,著名的有“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刘禹锡《乌衣巷》)。另如“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宴殊《浣溪沙》)等等。鸟儿无心,却见证了时事的变迁,承受了国破家亡的苦难,表现了诗人的“黍离”之悲,负载可谓重矣。这些内容可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和热爱亲人、朋友的情感。
1.2 有的展春之生机活力,传达惜春之情。如“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诗人借助于“莺”“燕”这些娇小可爱的鸟儿把春的活力,春的美好展露无余。又如南宋词人史达祖在《双双燕·咏燕》中写到:“还相雕梁藻井,又软语商量不定。飘然快拂花梢,翠尾分开红影。”极妍尽态,形神兼具的描绘了春天的明媚灿烂,无限美好。然而美好的事物往往转瞬即逝,加之文人多愁善感,春天逝去,诗人自会伤感无限。等等课本中的内容正可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珍惜青春时光,不要虚度时光。
1.3 有的抒羁旅漂泊之愁,传离情之苦。如“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都是借助于鸟儿这一意象,把漂泊在外的游子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切表达得淋漓尽致。又如“泪眼倚楼频独语,双燕来时,陌上相逢否”(冯延巳·《蝶恋花》),其悲情之苦,思情之切,让人为之羁旅情愁动容,继而潜然泪下。今天的留守儿童很多,许多都与父母长期分离,最能感受这种离情之苦,经常看到孩子们思念亲人的落寞眼神,我总是适时引导学生树立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理想,惟有家乡发展了,这样的痛苦才会结束。看到孩子们暗淡的眼神逐渐开始发亮,似乎看到了希望,能在他们心中播下种子,虽不知什么时候发芽,也感欣慰了。
1.4 有的表爱情之美好,传思念之情。在爱情这个题材的诗词歌赋里,出现的最为频繁的当首推“燕”这种惹人怜爱的鸟儿了,燕子素以雌雄颉顽,飞则相随,以此而成为爱情的象征。如“思为双飞燕,衔泥巢君屋”,“(《诗经·谷风》),“燕燕于飞,差池其羽,之子于归,远送于野”《(诗经·燕燕》),等等正是因为燕子的这种成双成对,才引起了有情人寄情于燕、渴望比翼双飞的思念。有了“花开望远行,玉减伤春事,东风草堂飞燕子”(张可久·《清江引》)的留恋企盼。在初中课本中有“蓬山此去无多路,清鸟殷勤为探看”。(李商隐《无题}))青少年正处于情感朦胧发展时期,正可以引导学生感受健康美好的爱情,培养忠贞的爱情观。
故花鸟虫鱼,无不入文人笔下,飞禽走兽,莫不显诗人才情。雁啼悲秋,猿鸣沾裳,鱼传尺素,蝉寄高远,鸟儿的栖息不定更是留给了诗人丰富的想象空间,鸟儿,已不仅仅再是鸟儿,它已经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象征。作为中国人,学会分析诗词歌赋的意象,从而享受体验其美感和挥洒才思的愉悦与幸福,应是不可缺少的素养之一。
2 加强诗词歌赋教学,提升素质教育的效果
眼下,我们国家新的一轮课程改革正在如火如茶地进行,对学生的人文精神的培养成为教育上的热门话题。青少年要面对三个世界:生活世界、知识世界和心灵世界。生活世界的教育需要通过家庭和社会来完成;知识世界的教育可以由一般学校来完成;而心灵世界最复杂,属于终生教育,可以通过人文学科的教育来逐渐完善。诗词歌赋教育是初中语文教育的一部分,也是人文教育的一个不可忽视的方面。
诗词歌赋教学确实是语文教学中尤其薄弱的部分,加强是刻不容缓的。同时,我也相信,随着语文教改的深入,拓展型、研究型课程的开设,加上考试内容和题型走向的一些变化,有关评价办法也会逐渐明朗,诗词歌赋得教学是定会得到加强。教学加强了,就会产生好的影响。作为语文老师的我尤其期望,让更多的人们通过读诗词歌赋,与历史对话、与高尚交流、与智慧撞击,让我们的社会多一些诗意,让我们的民族拥有更多高尚的、文明的、创造的高素质现代人。具体实践的我们这些一线教师,就要善于从自己擅长的方面,以探寻二者之间的完美结合为已任,共同努力,在新课改形势下,共创教育新辉煌!
推荐阅读:《初中生学习(高)》曾用刊名:(初中生学习(中考与作文);初中生学习(中考新概念);初中生学习(考试与综合);初中生学习(初三))1983年创刊,中等教育刊物。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zazhifabiao.com/lunwen/jyjx/cdjy/450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