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期刊

应用化学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和完善

时间:2015-12-20 16:09:36 所属分类:高等教育 浏览量:

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自接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就是专业建设。按2009年教育部备案的专业目录,目前国内已有393所高校设有应用化学专业。但山于各高校自身特点和性质的不同,对该专业的培养目标、要求和模式区别较大,培养方向各

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自接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就是专业建设。按2009年教育部备案的专业目录,目前国内已有393所高校设有应用化学专业。但山于各高校自身特点和性质的不同,对该专业的培养目标、要求和模式区别较大,培养方向各有侧重。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应用化学专业是2009年经教育部批准的新增本科专业,在专业建设方而处于起步阶段。因此,我们要构建新型应用化学人才知识结构,深入开展应用化学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探讨实现应用化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新途径、新方法,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更好地体现农业院校应用化学专业的特色,体现“厚基础、宽日径、广适应”的教育培养方针。积极推进应用化学专业人才培养、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改革,进一步优化专业学科结构,加强实验室建设与实习基地建设,以市场人才需求为导向带动专业教学改革,促进专业学科发展,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以师资队伍建设带动课程改革与建设,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大批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级应用型应用化学专业技术人才。    一、改革和完善应用型木科应用化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通过对环境保护、材料科学、生物资源利用、化工、医药等企事业单位的认真调研,立足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建设与产业结构调整相适应,经化学系全体教师充分讨论,科研、生产一线专家参与论证基础上,在注重理论、实践和素质教育相结合的前提下,经教务处组织专家审核,改革和完善应用化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制定人才培养目标    应用化学专业培养方向为: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德、智、体、美全而发展,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而向化工行业生产一线,掌握化学、生物学、环境科学等学科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生物化工、精细化学产品的研发、生产、检验及环境检测与治理等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毕业生能在生物制品、医药、食品、农药、材料、能源、化工、环保等企事业单位从事产品研发、生产、管理、分析、检测及环境监测与治理等工作。    (二)明确人才培养规格与要求    本专业要求学生掌握生物化工、精细化工、环境监测等方而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有产品研发、生产与管理、分析与检测、环境监测与治工里等能力。    (三)制定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    主干学科:化学    主要专业课程: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分析化学,结构化学,仪器分析,化工原理等。    课程结构与学时学分分配表见25页表1。    因此,我们应采取人文教育与应用教育统一,专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并举,理论教育与实践教学结合,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结合,共性教育与个}h}教育共融,知识结构系统化、课程体系综合化、教育方法多样化、基本要求统一化、学生发展个性化的教学模式。    (四)确立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应以德育为先导,专业教育和应用教育为平台,以知识能力、实践能力、创业能力的培养为核心。开展因材施教,培养厚基础、宽专业、重实践、综合能力强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应用化学专业设3个学科方向,即生物化工方向、精细化工方向、环境监测方向。在教学中,我们还可分专业方向对不同专业开设不同专业课和专业选修课教学。    二、建立科学的教学昔理和教学质量评价监控机制    首先,健全和完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的制定与运行。    其次,建立领导、教师听课制度;教学督导制度;同行评议制度;学生信息员制度。实行全学程教学检查,编制教学检查教师评分表、学生信息员评价表,对给子任课教师的评价及时反馈,使任课教师对授课内容、方法、手段等及时修正。    第三,理论教学评估制度。教学质量是专业建设的“核心竞争力”,因此,我们应努力提升教师教学质量。    第四,实践教学评估机制。加强对学生实践技能训练,同时要特别加强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    最后,建立完善的毕业生跟踪反馈制度。    三、课程建设    化学课程应根据学生的需要,在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的专业、不同的课程培养目标,整合教学内容,并使内容不断更新。任课教师还需自学与课程有关的专业后续课程,渗透在教学中,同时,将具前沿性、实用性的化学知识和理念渗透到教学中去,如,无机化学的新材料、新工艺及分析化学的先进的检测手段等热门话题,让学生关注生存环境,让化学真正为人类服务。    (一)整合教学内容,优化课程体系通过图书馆、系资料室、中国期刊网等途径搜集国内有关应用化学专业建设的专著、论文、调查报告等,在此基础上加大进行课程建设力度。    (二)加大实验教学改革力度,学院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创新精神和综合动手能力为目的,重新整合实验教学体系,形成山基础实验、综合实验与设计实验构成的实验课程体系。为保证各项课程实验、专业综合实验、教学实习以及教师科研需要,学院新建了天然物化学实验室、仪器分析实验室,实验室的规模和仪器设备都得到改善,保证了实践教学的质量,同时,也为教师开展科研活动和学生科研训练、完成毕业论文创造良好条件。    (三)加强优秀课、精品课建设,制定课程建设计划,成立课程组,明确负责人职责。2012年无机化学被评为校级优秀课。    四、文化素质与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的培养    (一)文化素质培养    在学院制定的培养方案中,除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外,为了提高学生的能力与创新能力,还采取了一些措施,以提高学生的文化、艺术修养。如,开设大学语文或诗歌、不说、散文等研读课程。向学生推荐人文书籍阅读目录,指导学生读中外文学名著或文化、艺术基本理论方而的书籍,并根据读书心得及有关考核评定学分。再如,举办、演讲、辩论等竞赛,对取得成绩者给子相应学分。    (二)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的培养    培养方案全而规定了实践教学体系,实践环节山公共基础实践、学科专业实践、选修实践等环节组成,实践内容既有基本实验技能训练、基本理论验证,又有综合型、设计型实践。毕业实习的内容可以山学生自山选择,有专业调查、生产实习、就业实习、岗位实习,时间女排也山学生自主选择。    学院构建新的实验教学课程体系,增加提高型、研究创新型实验所占比例,将一些成熟的研究成果转化为实验教学项目。增加实验学时数,切实加强学生动手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同时,鼓励学生到工厂参与教学实践,有效解决实习单位科研生产中的部分实际问题,将社会实践活动作为教学计划体系的延伸,对整体能力与素质的培养形成有益的补充。    五、学习效果评价    应用化学专业根据不同课程特点,可采用闭卷考试、开卷考试、日试、技能测试、撰写论文等多种的形式进内容不断更新。任课教师还需自学与课程有关的专业后续课程,渗透在教学中,同时,将具前沿性、实用性的化学知识和理念渗透到教学中去,如,无机化学的新材料、新工艺及分析化学的先进的检测手段等热门话题,让学生关注生存环境,让化学真正为人类服务。    (一)整合教学内容,优化课程体系    通过图书馆、系资料室、中国期刊网等途径搜集国内有关应用化学专业建设的专著、论文、调查报告等,在此基础上加大进行课程建设力度。    (二)加大实验教学改革力度    学院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创新精神和综合动手能力为目的,重新整合实验教学体系,形成山基础实验、综合实验与设计实验构成的实验课程体系。为保证各项课程实验、专业综合实验、教学实习以及教师科研需要,学院新建了天然物化学实验室、仪器分析实验室,实验室的规模和仪器设备都得到改善,保证了实践教学的质量,同时,也为教师开展科研活动和学生科研训练、完成毕业论文创造良好条件。    (三)加强优秀课、精品课建设    制定课程建设计划,成立课程组,明确负责人职责。2012年无机化学被评为校级优秀课。    四、文化素质与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的培养    (一)文化素质培养    在学院制定的培养方案中,除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外,为了提高学生的能力与创新能力,还采取了一些措施,以提高学生的文化、艺术修养。如,开设大学语文或诗歌、不说、散文等研读课程。向学生推荐人文书籍阅读目录,指导学生读中外文学名著或文化、艺术基本理论方而的书籍,并根据读书心得及有关考核评定学分。再如,举办、演讲、辩论等竞赛,对取得成绩者给子相应学分。    (二)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的培养    培养方案全而规定了实践教学体系,实践环节山公共基础实践、学科专业实践、选修实践等环节组成,实践内容既有基本实验技能训练、基本理论验证,又有综合型、设计型实践。毕业实习的内容可以山学生自山选择,有专业调查、生产实习、就业实习、岗位实习,时间女排也山学生自主选择。    学院构建新的实验教学课程体系,增加提高型、研究创新型实验所占比例,将一些成熟的研究成果转化为实验教学项目。增加实验学时数,切实加强学生动手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同时,鼓励学生到工厂参与教学实践,有效解决实习单位科研生产中的部分实际问题,将社会实践活动作为教学计划体系的延伸,对整体能力与素质的培养形成有益的补充。    五、学习效果评价    应用化学专业根据不同课程特点,可采用闭卷考试、开卷考试、日试、技能测试、撰写论文等多种的形式进行评价、考核,以提高考试成绩的客观性。实验课主要考查学生的动手能力,可进行基本实验技能测试。    六、师资队伍建设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化学系拥有一支年富力强,知识结构合理、素质优良、水平较高、充满活力的师资队伍。该队伍中大多数教师具有多年教学、实践及研究工作经验、拥有较高学历和大量教学研究成果,完全可以达到本科应用化学专业培养高技能人才的目标和要求。    目前,全国许多高等学校相继开办应用化学专业,如何在专业建设上形成自己的特色和学科优势,是我们应该积极思考的问题。在借鉴兄弟院校办学经验基础上,发挥我院的资源和优势,在人才培养方案、教学管理和教学质量评价监控机制、课程建设、文化素质与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的培养、学习效果评价、师资队伍建设等方而进一步做出大胆尝试,勇于革新,力争使我院的应用化学专业成为在国内有一定影响的特色专业。(基金项目:2012年吉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应用型木科应用化学专业建设研究”,项目编号:ZC12082)。    参考文献:  [1]薛明智,吴萌,于冰.应用化学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与思考.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1.  [2]张群正.应用化学专业建设与实践研究.高等教育,2004.  [3]唐冬雁,李文旭,强亮生.上科院校应用化学专业建设的研究与实践.中国大学教学,2012(1).  [4]路福绥,周杰,王日为,姜林.应用化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与实践.山东农业教育,2006.  [5]郝艳玲,王九思,李静萍.对开放式应用化学专业实验室建设的探索与实践.甘肃联合大学学报们然科学版,2006.  [6]许嘉,刘金彦,周建梅,谢英娜,袁春华.应用化学专业建设的实践与思考.当代化上,2011(4).  [7]韩鹤友,陆冬莲,梁建功,王运.农林高校应用化学专业发展定位的思考.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牡会科学版),2009(4).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zazhifabiao.com/lunwen/jyjx/gdjy/173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