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5-12-20 16:23:53 所属分类:高等教育 浏览量:
语用失误的研究最早开始于英国,英国的语言学家 JennyThomas 在《跨文化语用失误》(1983 年) 一文中首次提出该术语,她指出只要说话人所感知的话语意义与说话人意欲表达的或认为应该为听话人所感知的意义不同,这是就产生了语用失误。语用失误的语言表达有的
语用失误的研究最早开始于英国,英国的语言学家 JennyThomas 在《跨文化语用失误》(1983 年) 一文中首次提出该术语,她指出“只要说话人所感知的话语意义与说话人意欲表达的或认为应该为听话人所感知的意义不同,这是就产生了语用失误”。语用失误的语言表达有的在语法、词汇上是没有错误的,但会在交流中让对方感觉不自然、不和谐,最终造成交际的失败。对于从事日语教育的人来说,在教学中往往偏重语法的教学,忽略从语用学的角度引导学生正确使用日语。
一、日语学习者的语用失误实例分析
为了调查日语学习者的语用现状,在青岛滨海学院日语专业二年级会话课堂上设置了“拜托”和“邀请”两个场面,共收集了学生自发编制的会话 21 组。从这些会话中发现了以下两种语用错误。
(一) 把中国式邀请方式移植到日语中。面子理论是语用学研究领域之一,包括说话者希望被他人接受与认同积极面子和不想被打扰和冒犯的消极面子两个方面。日本人在邀请或拒绝对方时多采用委婉的表达方式,目的就是为了有效地维护双方的面子。当邀请的一方得到对方委婉的拒绝时往往表示遗憾,除了非常熟悉的朋友或家人关系之外一般不会追问对方拒绝的原因,从而维护对方不想被打扰和冒犯的消极面子。但是在学生的会话中出现了以下例子。
例 1 A: 私は二枚の映画館チケットがありますが、一緒に行きませんか? (我有两张电影票,一起去看吧?)B: いつ? (什么时候?)A: 今晩(今天晚上)B: 今晩は私は用事がありますから、ちょっと…(今晚我有点儿事…)A: どんな用事ですか? (有什么事?) ………………………追问B: 私は約束しました。(事先和别人约好了。)A: 男性ですか? 女性ですか? (是男的还是女的?) ………追问(下文略)从文中能发现两处追问原因的句子,在日语中这是失礼的。中国人在邀请对方时为了表达自己的诚意,在被拒绝后往往继续追问,直到把对方说服才肯罢休。如果把这种追问的方式移植到日语中会给对方带来不快,使对方感到不舒服,容易造成了交际的失败。在收集到的 21 组对话中共有 9 组对话中出现了类似的中国式邀请表达方式,追问次数见表 1。可见约有 43%的学生把中国式邀请表达方式移植到了日语中,造成了语用失误。
(二) 侵犯对方私人领域的错误表达。不踏入对方的私人领域是日本人交际时自觉遵守的原则之一,属于语用学之礼貌原则的范畴。关于日语中“私人领域”,张是这样介绍的。“在中国有很多人毫不忌讳地询问对方的工资、年龄,比如‘你多大了?’、‘挣多少钱?’‘结婚了吗?’、‘有孩子吗?’、‘为什么不要孩子呢?’以及对方手里拿的东西等等,非常自然地询问这些问题。这些问题对于中国人来说近似见面的寒暄,也会让人觉得失礼,但是在日本人看来却是感到极为为难的问题。日语中对关于‘听话者私人领域’话题的宽容度比汉语低,特别是对上级或关系不够亲密的人。从礼貌原则的立场来看,日本人认为中国人侵犯了其‘私人领域不想被他人侵犯’的‘消极面子’”。
以下是学生会话中出现的侵犯对方私人领域的例句。在邀请对方时说“庄さん、今晩時間がありますか? (小庄,今晚有时间吗) ”、“楊さん、仕事が終わりましたか? (小杨,工作结束了吗) ”、“いつ終わりますか? (什么时候结束) ”。这些例句涉及到对方个人的计划安排,属于对方的私人领域,在日语会话中应尽量避免,代之使用“ご都合がいかかですか(是否方便) ”、“仕事はそろそろでしょう(工作快要结束了吧) ”等,把询问私人领域的话题转化为客观事物,给对方充分的选择余地,减轻给对方造成的心理负担,这是日本人常用的交际技巧。
除此之外,“~ てもいいです(可以 ~ ) ”也是使用率较高的语用错误。如在对方提出宠物生病时不知如何是好的场景下回答“病院へ連れてもいいです(可以带它去医院) ”,在汉语中“可以 ~ ”是提出建议的一种表达方式,但在日语中“~ てもいいです”是允许对方行为的句型,尤其对上司或长辈是不能够使用的。这中语用错误是母语思维的移植,允许对方的行为最终侵犯了其私人领域,是中国日语学习者常犯的语用错误之一。
造成以上语用错误的原因主要是母语迁移和对日本文化理解的不够深。学生把汉语思维和表达习惯直接翻译成日语往往会造成交际失败。同时,深入了解日本文化才能理解日本人的语言和思维习惯,从而避免交际中产生隔阂。
二、对日语教学的启示
(一) 改善日语专业培养方案。以青岛滨海学院日语专业为例,培养方案中 1 -2 年级基础阶段和 3 -4 年级中高级阶段的课程设置特点是 1 -2 年级主要开设日语基础课,包括《日语精读1 -4》、《日语会话1 -4》、《日语听力1 -4》。3 -4 年级开设的课程体现出日语语言和方向并重的特点,语言类课程有《高级日语 I - III》、《高级日语口语 I - III》、《日语语法》,专业方向课有文学文化方向的《日本文化》、《日本概况》、《日本文学选读》、《日本文学史》,日语经贸方向的《经贸日语》、《日本商务礼仪》等,且专业方向课均为选修课。从语用失误的角度来看,以上课程设置有两个特点,第一、缺少关于语用学的课程; 第二、关于日本文化的课程开设的比较晚,且为选修课,不是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学习日本文化课程,与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相比,对日本文化课的重视程度偏低。而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表达能够反映出该民族的文化习惯和思维方式以及心理。
充分理解日本文化对正确使用日语有着积极的意义。中国人的语言习惯与日本人有很大差别,日语学习者特别是初学者因为尚未完全掌握从日本人的思维角度考虑问题和运用语言的技巧,必然会出现表达不自然的语用错误。因此,在初级阶段应该同时重视语言习得和文化知识的导入,适当强化语用学知识,增强跨文化交际意识,从而逐渐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
(二) 选择适当的教材。在中国,大部分学生是进入大学以后才开始学习日语的。学习场所局限在学校中,进入社会与日本人接触的机会很少,学生学习日语主要依赖教材。在基础日语阶段,《日语精读》课一般每周 8 -10 个学时,因此日语精读课教材的选择非常重要。从目前使用较多的教材来看,其内容偏重语法、句型的解释,单词量大。详尽的语法解释对初学者来说是非常必要的,有利于学生掌握好日语的规则,从而说出正确的日语。近年,有不少研究证实这些教材的例句中不乏日常会话中不常用的表达方式,甚至有的从语用学的角度来看是错误的。随着语用学理论的不断成熟,越来越多的第二语言教学者开始关注语用学在教学中的应用,并注意到了教材中不符合语用规则的表达方式。守屋在全国第二届高校教师日语培训班中从跨文化交际理论出发阐述了现存日语教材中不自然的表达方式,对基于语用学视角的教材编写提出了研究课题。
作为日语教育者,在授课的过程中应注意教材中不自然的表述,纠正语用错误,适当讲解跨文化交际技巧,引导学生减少语用错误。
(三) 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师的日语表达能力和语用学知识的掌握程度直接影响学生语用能力的提高。如果教师无法充分解释教材中不自然的日语表达方式,学生就会犯“今晩時間がありますか”这样的语用错误。研究表明,中国大学日语教育水平不一,一流大学日语教师出国进修和学习的机会比较多,教师的语用能力比较强。但是二流、三流大学的日语教师缺乏进修机会,教师的教学水平难以得到保证,甚至有的老师无法指出语用错误。因此,教师必须不断学习,广泛接触日本文化、历史以及日语教学法,加深对跨文化交际的理解,提高自身的语用能力。不仅教授日语语法知识,还要引导学生了解日本人的语言习惯,教给学生符合语用学规则的纯正日语。
(四) 改善教学法。教授日语的中国教师同时是学习第二语言的外国人,大部分人从小学到大学一直在本国的教育方法指引下学习,成为教师后也很难脱离被动式的传统教学方法。
被动式教学方法以熟记和背诵为主要特征,在以培养日语翻译人才为目标的时代是比较有效的教学指导方法。随着教育方针的不断改善,教育目标逐渐发展为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的,更加重视学生使用第二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在教学法上应该更加重视课内外实践教学,坚持听说领先,模拟仿真场景,为学生创造说日语的机会,培养学生的交流沟通能力和用日语思考的能力。日语教学的任务不仅是教授语言,同时也要重视引导学生对中日两国之间文化差异的理解,最大限度地避免语用错误,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日语应用能力。
本论文是以青岛滨海学院日语专业二年级的会话课堂为载体采集数据,结论有一定的局限性。今后首先要扩大调查对象的范围,设置更加精确的会话场景,得到更精确的数据。为了有效地避免学生出现语用失误,在教学中广泛推广和应用语用学是十分必要的,如何更好地把语用学应用到教学实践中是今后研究的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翟东娜. 日语语言学[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张韶岩. 中日跨文化交际实用教程[M]. 上海: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12. [3]赵康英,岡昌子. 言語語用論に基づく誤用から見た中国の日本語教育[M]. 东京: 日本国立情报学研究所,2013. [4]Thomas,J. Cross - cultural Pragmatic Failure[J]. Applied Linguistics,1983(2) .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zazhifabiao.com/lunwen/jyjx/gdjy/179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