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期刊

大学社会工作实务对社工专业学生的作用

时间:2015-12-20 16:28:21 所属分类:高等教育 浏览量:

随着社会工业的发展,社会工作专业的人才队伍不断扩大,对不同服务和需求的专业人才需求不断增加,专业化、高素质的社会工作者成为被关注的重点。高等教育学校的社会工作一定程度上为社会培养和输送社会工作人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高校规模不断扩大的情况下

随着社会工业的发展,社会工作专业的人才队伍不断扩大,对不同服务和需求的专业人才需求不断增加,专业化、高素质的社会工作者成为被关注的重点。高等教育学校的社会工作一定程度上为社会培养和输送社会工作人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高校规模不断扩大的情况下,高校的社会工作专业的压力也不断扩大,需要在理论教育的过程中不断加强实践力度,进一步缓解学生的就业压力,促进社会的快速发展。  1 社会工作实务的基本理论  社会工作实务的基本理论有社会学习理论、优势视角理论、小组动力学理论和社会支持网理论以及系统理论等,其中社会学习理论是其基本理论。  1.1 社会学习理论的介绍  社会学习理论就是用正面增强的技术提高个人的学习能力。在学习的过程中,将几个学习的成员分成一个小组,每个成员作为小组的资源库对其他的成员分享自己的资料和学习经验,通过他们之间的互动学习来发挥替代强化的作用。在项目进行实施的过程中,组员之间可以将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和疑惑说出来,然后大家一起探讨,通过不断学习和总结经验推动自身的进步和发展。这一理论还可以使得学生在团结的过程中学会互帮互助,体会集体工作成功的快乐,从而激发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学习能力,一定程度上可以培养他们的综合素养。  1.2 优势视角理论的介绍  在社会工作实务中,每个人或是每个特定的群体和组织都有他们内在的能力和特点,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都具有一定的知识和天赋以及各种社会资源,在适当的条件下他们可以建设性的发挥自身的作用达到助人自助的目的。其目的是充分发挥服务对象的能力达到项目的愿望和目标。  2 高校社会工作实务对社工专业学生的影响  2.1 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影响  社会工作的专业教育一般是实践趋向较强的专业教育,在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中占据重要地位的主要是社会工作实习。社会工作实务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学生理论基础,促进了学生社工基础和社工价值的提高,但是实务的学习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的实践能力,导致学生的实习时间没有保证,社会工作实习的专业性不强。在社会工作实务的教学过程中,学校为了使得学生有更多的实践机会,会将学生安排在一些福利机构和民政部门进行实习,使得他们对社会工作的了解相对较少,外加这些机构内部与社会工作相关知识的人员需求较少,实习的学生大多干的是和专业无关的辅助性工作,导致他们的实践能力不能很快的增强。高校的社会工作实务一定程度上为学生提供了社会工作的专业理念和工作方法。社会工作实务作为一门社会基础学科,加强了学生对社会工作理论的理解,使学生不断的结合中国的实际发展情况进行社会工作的学习,让学生的心理发展起到一定的调试作用。此举,促进学生从中国国情出发提出本土化的社会工作理论,从而更好的为社会专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2 对学生价值观的影响  社会工作专业是培养学生的价值观的教育过程。在教育的过程中,注重塑造具有专业价值理念的社会工作人才,在教学中开设社会工作价值和理论,在教育中强调对人的尊重和改变人的潜能,让个人能够具有发挥潜能的基础。除此之外,学校通过创新模式帮助学生理解价值理念,并将学习的价值理念运用到实践中。其中,创新模式主要包括的要素有教师和学生、理论与实践、学习和反思等。在社会工作实务价值观的教育中,教师通过指导的方式让学生不断的对学习进行反思,将创新模式中的要素进行进一步整合,在反思的过程中添加一部分经验学习,使得知识系统更加完善,对学生价值观起到积极的作用。而经验学习共有四个阶段,首先是从经验观察中省思,其次是对有关经验进行总结领会,紧接着是进行积极试验,最后将经验应用到实际生活中。通过这样的反思不但可以增加学生的知识,还能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寻找自身存在的意义以及价值,从而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实践能力,进而影响他们的价值观念,使他们学会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以不断的学习的方式实现自我价值,进而更好的为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  2.3 对学生就业情况的影响  高校的社会实务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中国的当前实际需求。现在的社会工作中需要的是对社会福利政策能够很好把握的人才,其次还需要对政策的具体实施和推动、对基层社会管理、对社会资源的调动和应用、对活动的综合性组织和管理比较清楚的人才。而高校社会工作实务课程却无法满足这些要求,高校社会实务教育缺乏实习基地和实验室,导致学生的实务能力很难满足实际的社会工作要求,与此同时,一些高校社会工作实务教育的师资不足,教师的专业水平有待提高,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的社会工作的专业化发展,导致社工专业的学生在毕业时就业岗位不足,社会对社工专业学生的认同度也相对较低,使得学生很难在社会立足。大多数社会工作实务专业的毕业生在毕业之际就面临失业的威胁,一定程度上冲击学校的社会工作教育。  2.4 对学生生活态度的影响  社会工作实务主要是教导学生不断加强与小组的合作,在社会实践工作中共同完成任务,一定程度上会让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得到增强,让学生在实践中互相学习互相进步,让他们对集体的力量有了一定的认识和理解。在学习中端正了他们的学习态度,增强了他们在团队工作中的责任心,也使得他们的道德素养得到了一定的提升。此外,学生在实践中不断体验着成功的喜悦和团结的力量,使他们对自身的能力有了一定的了解,在以后的学习中不断完善自我。  在高校社会工作实务中,学校为了能够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重点安排学生在一些福利院和政府相关部门进行实习和工作,让学生近距离接触老年人的生活和幼儿的生活,在实践中不断帮助他们,从而增强了学生的爱心,促进了他们助人为乐的精神建设。让他们在以后的生活中更加懂得帮助别人,从帮助中体会快乐。也能够激发他们不断加强学习,对学习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将学习和实践有机结合,为以后的发展和工作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黄梅芳 . 基于职业化的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改革思考[J].职业时空,2010(1).  [2] 纪德尚 , 赵君 . 我国社会工作专业化、职业化功能及其实现途径[J]. 创新 , 2009(4).  [3] 陈为西 . 本土社会工作职业化的困境与对策 [J]. 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9(1).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zazhifabiao.com/lunwen/jyjx/gdjy/181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