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5-12-20 16:38:19 所属分类:高等教育 浏览量:
近年来,国内的医疗纠纷愈演愈烈,成为影响医疗机构正常运行和社会和谐的一个焦点问题,其多发的原因是全方位的,由医疗卫生体制方面、医方、患方、媒体等因素共同导致。而对于医方来说,就是医患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医学生大部分是未来的医务工作者,对其
近年来,国内的医疗纠纷愈演愈烈,成为影响医疗机构正常运行和社会和谐的一个焦点问题,其多发的原因是全方位的,由医疗卫生体制方面、医方、患方、媒体等因素共同导致。而对于医方来说,就是医患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医学生大部分是未来的医务工作者,对其进行医患沟通教育、处理好医患关系是以后职业生涯的永恒主题。
1、 医患沟通教育的基本内涵
所谓医患沟通,是医患双方以患者的诊断治疗和健康问题为主要内容而进行的信息交流,所交流的信息不仅仅是患者的伤病信息和医务人员的医疗诊断信息,还包括相关的价值观念、伦理观念、经济利益、法律规章、文化习俗、情感意志等方面的信息。狭义上,所交流的信息主要为伤病、诊疗、健康及相关因素(如费用、服务等) ,沟通交流主要以诊疗服务的方式进行; 广义上,所交流的信息还包括相关的价值观念、伦理观念、法律规章、文化习俗、情感意志等。医患沟通教育是通过开展与之相关的教育教学活动引导医学生树立科学合理的医患沟通理念,提升医学生医患沟通技能。
1. 1 医患沟通教育的前提是医学生科学合理的医患沟通理念
随着现代医学认识的不断深化,心理、社会因素对健康和疾病的作用日益重要。医学模式已由“以疾病为中心”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向“以患者为中心”的生物 - 心理 - 社会的新医学模式。这需要医务人员不能只在生物属性上来认识健康和疾病,必须从生物的、心理的、社会的等多方面因素的结合上来综合认识人类的健康和疾病,同时要注意和理解病人。因此在医患沟通教育中要引导医学生摒弃“见病不见人”的传统做法,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学会运用伦理学、社会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了解患者的心理个性特征、社会因素、个体差异,进而诚实、耐心地与患者进行交流。
1. 2 医患沟通教育的核心是医学生医患沟通技能的提高国际医学教育专门委员会(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MedicalEducation,简称”IIME”) 提出了本科医学教育的“全球最低基本要求”,其中一项核心要求就是“沟通技能”。IIME 提出的沟通技能包括八个方面:(1) 注意倾听,收集和综合与各种问题有关的信息,并能理解其实质内容; (2) 学会运用沟通技巧,对病人及家属有深入地了解,并使他们能以平等的合作者的身份接受医疗方案; (3) 有效地与同事、教师、社区、其他部门以及公共媒体之间进行沟通和交流; (4) 通过有效的团队协作与涉及医疗保健的其他专业人员合作共事; (5) 具有教别人学习的能力和积极的态度; (6) 对有助于改善与病人及社区之间的关系的文化的和个人的因素的敏感性; (7) 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沟通; (8) 建立和妥善保管医疗档案。
2、医学生医患沟通教育的实现途径
2. 1 多渠道引导医学生树立以人文关怀为底色的医患沟通理念。
如上所述,科学合理的医患沟通理念要求医务人员从生物的、心理的、社会的等多方面综合因素来看待健康和疾病,这就决定了要引导医学生树立科学的医患沟通理念,需要以人文关怀为底色。因此,多渠道提升医学生的人文素养就至关重要。
2. 1. 1 加强课程建设 目前,医学生的教育阶段存在生物医学课程“庞大”和人文课程“弱小”的问题,使未来的医务工作者更多的关注新药物和新技术的应用,而忽视病人作为一个有情感的人的个体感受。随着提升医学生人文素养的呼声日益高涨,人文课程逐渐得到更多的重视。医学院校的人文课程应以人文学科、社会学科和艺术学科为基础,旨在通过探讨生物体与心理、社会、环境的关系来引导医学生探索生与死的意义,思考终极关怀问题。在人文课程内容的设置上,也要秉承兼容并蓄的开放性观念,打破与其他学科的“壁垒”,促使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医学等的相互渗透和交叉,避免生硬地进行人文学科的概念、理论、原理的灌输,采取案例法、问题法、叙事法等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增强学科的实效性,进而使学生循序渐进接受医学学科的人文性。
2. 2. 2 重视和挖掘第二课堂 人文学科旨在培养学生对情感、对生命的体悟,如果仅仅局限在课堂上,远远达不到这个目的。一方面,创设更多接触患者及医疗工作的机会。作为人文学科的教师,教学应向课外拓展,通过各种途径使学生接触到更多的患者及医疗工作,例如暑期的“三下乡”活动、义务支医活动等,了解患者的情感需求、心理需求等。另一方面,重视人文阅读。人文学科的开放性决定了要以一切适合的素材作为教材,包括课本、报刊杂志新闻媒体的相关热点、相关的影视作品等。例如,给学生不断推荐医学人文方面的读物,如凯·图姆斯的《病患的意义———医生和病人不同观点的现象学探讨》、《老虎机与破试管》等,文章如《听诊器的没落》等; 网站如医学人文网“蛇与杖”等; 《生命之河》是一部医疗剧,学生看过之后感受较多的是顺畅的医患沟通,融洽的医患关系,重视患者理解患者的人文关怀,比单纯讲医患沟通的理论、原理及技巧更易接受。
2. 2 分阶段开展医学生医患沟通理论与技能方面的教育。
2. 2. 1 医患沟通课程开设 近年来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得到空前重视,国内的一些医学院校,如: 北京大学医学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南京医科大学、汕头大学医学院等在课程设置上把沟通能力纳入医学生基本技能培养,开设了《医患沟通学》课程,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但大多数医学院校仅仅在一些课程中的导论部分,如《临床医学导论》、《护理学导论》中才涉及与患者沟通的教学,或通过医学伦理学、医学心理学、沟通与礼仪等人文课程来传授医患沟通的理论与技能,效果不是很好。一方面,医患沟通的部分在这些课程的教学内容中所占比例很有限,而且缺乏系统性,重点不突出,上课往往一带而过,学生只能略知一二,对实际工作帮助意义不大 。另一方面,这些人文课程对于医学生一般只作为选修课程开设,课程能否顺利开设主要取决于学生的选课意愿,即便在部分医学院校是作为必修课程开设,其学时数很少,容易流于形式。因此,我们应该借鉴国外医患沟通课程开设的比较成熟的经验,以及国内相关的理论及实践研究成果并结合所在学校实际情况开设医患沟通教育方面的课程,给予医患沟通教育应有的重视。
2. 2. 2 医患沟通理论及技能培养 在整个医学学习过程中,需要在不同阶段给予医学生不同侧重的教育。在课程开设上需分阶段进行。(1) 在基础学习阶段,医患沟通教育方面的课程如医学伦理学、医学心理学、沟通与礼仪、人际关系学等,课程安排不能依赖于医学生的个人喜好,应加大课时作为必修内容设置在医学生的授课内容中; (2) 在专业学习阶段,应将沟通理论与技能见缝插针地引入专业课教学中,比如在上解剖课时引入生命教育的内容,引导医学生理解生命、敬畏生命。在内、外、儿、妇科等临床专业课程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了解各类疾病的基本特征,而且要了解患者的心理行为特点,掌握与各科患者如何沟通的原则与技巧; (3) 在临床见实习阶段,医学生需要在带教老师指导下,就疾病的诊断情况 、检查结果、治疗方法,某些诊疗可能引起的副作用、药物副作用,手术方式、并发症及防范措施,医疗费用清单等内容向患者及家属介绍。这些内容的介绍要求医务人员除了专业的医学知识外,还要具备良好的语言沟通艺术、耐心的服务态度,同时要听取患者及家属的意见和建议,回答其需要了解的各项信息。课程开设应添加“医患沟通技巧与实例”、“如何告知坏消息”等实战性的内容。
3、 结 语
良好的医患沟通是医疗活动平稳、有序进行的重要因素。医学生是医院的未来,医学院校及教学医院在重视医患沟通教育的前提下,需进一步探索培养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的教学方法。医学生的医患沟通教育既是高等医学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医院的医疗服务质量、减少医患纠纷的前提。
参考文献: 1. 周烁. 关于医学生医患沟通教育的探讨[J]. 中国医学伦理学,2010,23(3) : 100 - 101. 2. 张肇达,周同甫. 全球医学教育最低基本要求[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1 -8. 3. 王锦帆,季晓辉. 构建“医患沟通学”的思考与探索[J]. 医学与哲学: 人文社会医学版,2006,27(10) : 48 -50. 4. 周庆环,李红,王杉. 北京大学七年制医学生人际沟通能力培养模式初探[J]. 医学教育,2006,25(6) : 14 -15. 5. 许崇涛,何萍,刘少文,等. 医学生沟通技能课程的设置探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4,17(4) : 18 -19. 6. 张诚,陈幸华. 阶段性训练加强医学生沟通能力培养的探析[J].卫生职业教育,2011,29(2) : 12 -13.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zazhifabiao.com/lunwen/jyjx/gdjy/18679.html
下一篇:师范院校离散数学考试改革新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