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5-12-20 16:46:26 所属分类:高等教育 浏览量:
比较文学是一门新兴的现代学科。它有桥梁和媒介的作用,作为站在文学发展最前沿的一门新学科,它东西兼融,对于接受者大学生们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如何让这门学科真正成为一门有价值且具有工具性特点的学科,这业已成为所有教学者和学科建设者们关注的内容。以往,
比较文学是一门新兴的现代学科。它有桥梁和媒介的作用,作为站在文学发展最前沿的一门新学科,它东西兼融,对于接受者———大学生们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如何让这门学科真正成为一门有价值且具有工具性特点的学科,这业已成为所有教学者和学科建设者们关注的内容。以往,人们更多从教师业务水平、教师职业素养这些层面来思考比较文学学科建设的诸多问题,反而忽略了学科建设的另一中心———学生。学生的阅读基础如何、学生的学习方向是否明确、学生的学习兴趣怎样以及对于课程教学的意见和建议等这些问题其实更为重要。
对新文化和新讯息充满兴趣的大学生群体,眼光敏锐,头脑灵活,他们的阅读习惯和阅读兴趣也在发生着变化。
关注大学生的阅读基础和阅读方式以及他们的行为和思想模式,将非常有利于比较文学以及外国文学学科建设,为比较文学教学改革提供科学而有效的依据。
一、比较文学受众群体调查
本研究集中在天津师范大学和盐城师范学院两所学校进行个案调查,共发放200份调查问卷,有效地收集了相关讯息和资料。本课题针对比较文学受众群体专业基础进行调研,并在此基础上来分析和总结原因及有效改进措施。
1.比较文学受众主体界定
比较文学受众主体主要包括研究生、本专科学生两大类。原先针对硕士研究生以上层面群体开设的比较文学课程转移到了本专科生阶段。学科发展方向以及课程设置内容均发生很大变化。受众主体由科研型过渡为科研型及普及型兼容性主体,这是学科发展的大势所趋。
2.比较文学受众基础情况调查
本调查对大学生阅读习惯、阅读时间、阅读基础、外语能力以及专业基础做了详细调查。研究表明大学生阅读平台较为新颖、阅读基础相对良好、外语能力相对提高,但是专业基础、阅读时间和学习能力还相对薄弱。相对以往的硕士研究生来说,本科阶段的大学生群体专业基础相对薄弱、理论基础不太扎实,还需要教师有效地引导。教师必须从另一层面思考如何能做到既能开拓大学生阅读视野又能同时做到理论与实践并行。
二、大学生群体对“比较文学”学科认识调查
1.大学生群体对于“比较文学”概念的认识
调查数据显示,认为 “比较文学就是文学比较、对照”这一概念的人占调查总人数的6.5%,有91.7%的人认为“比较文学是一个桥梁,起嫁接、沟通作用”,另有1.8%的人认为“比较文学是文艺学的一个分支”。
2.大学生对比较文学学科“本体性”界定的调查
这组调查中,盐城师范学院的同学和天津师范大学的同学出现了差异性。这组数据非常重要,说明比较文学课程在不同高校授课方式可能存在不同,例如,有些教师倾向于把比较文学向文艺学靠近,而另一些授课教师更倾向于文化介绍,这和学生关系不太大,而主要体现了教师自身特点的差异性。一直以来,关于“比较文学是什么?”的讨论一直争论不休。人们没有统一和现成的答案。
3.大学生对比较文学学科发展态势预估的调查
有74.5%的同学认为比较文学学科会“继续壮大”,16.4%的同学认为学科将会 “回归国别文学研究”。这组数据表明大多数同学对比较文学学科发展抱有信心。
4.大学生对“比较文学”授课主客体认识的调查
如果把教师比作课堂的授课主体,那么,学生则被看作授课客体。在对教师授课方式这个多项问答中,除了“启发式教学”这一项比例高以外,依次分别为:“东西文化课程对照”“重点讲作品”“多用多媒体”“断代史授课、精讲一段”“课前布置任务并在下节课时讨论”等。值得一提的是,“东西文化课程对照”这一项再一次凸显了作为媒介和工具之一的比较文学课程的特殊性。在“东是东,西是西”的传统课程分类中,学科专业性得以确认,而缺少了一种融通性和前瞻性。比较文学课程的及时介入,恰好弥补了这一缺失,它不仅有效地沟通了东西方文化,而且为各门独立课程提供了开放性的视野和方法。当然,要驾驭好这门课程,对于授课主体来说,要不断累积知识、开动脑筋,让课程真正成为融通东西文化的桥梁。
三、大学生考研意向调查
通过调查发现,目前有考研意向的同学的数量每年在不断上升,在有些专业当中甚至高达八成的同学有意向考研。然而,值得关注的是,有考比较文学专业意向的同学比例仅占4.5%,非常低。原因比较明确,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因素:开设比较文学专业的学校比较少、比较文学专业学习难度较大、对专业学习内容还不太明确、外语不太好、不感兴趣。虽然引导大学生考取比较文学专业的研究生对于本科教学来说不是最主要的任务,但是,这也必须成为专业任课教师所关注的一个问题,因为,专业培养必须要有一种可持续性的发展。教师应该从学科发展的角度来审视自身教学和专业管理,有效地吸引有潜质的学生加入到比较文学学科中来,为比较文学学科的发展和壮大提供更多的后备力量。同时,学生不愿意考比较文学专业研究生的背后,是否和教学不得法或者缺少和学生互动、交流有关联,这一系列问题也需要专业任课老师更好地思考。
四、大学生群体对学科建设的意见调查
1.大学生群体对教材使用的看法
调查表明,大学生群体中有42.7%的人认为课程使用的教材“比较好”,觉得“非常好”的只占9.1%。这组数据一方面说明了我们的课程可能和教材未能很好地结合,教师的教案往往和规定教材脱离,各言其说的情况时有发生;另一方面也表明,学生未能真正去吃透教材,只是满足于把课堂的内容了解清楚。据调查表明,大多数同学并不去看教材。不看教材的情况也不仅仅存在于比较文学这一门课程当中。在高等教育当中,教师如何引导大学生去有效地利用手头的教材是一项必要的工作。当然,我们不要求大学生把所有教材都运用到位。但是,教师应该告诉学生教材好在哪里、和其他的同类教材有什么区别、其精彩的案例和理论特色体现在哪里。同时,教师应该告诉学生,教材的哪些部分是应当精读而另外一些部分需要细读并且详细运用。如果在有可能的情况下,教师在课堂中最好把几种不同版本、不同编者、不同流派的教材放在一起来介绍,教会学生怎样选择好的教材。如,孙景尧编写的《比较文学简明教程》内容精简、逻辑清楚,非常适合初学者使用;孟昭毅编着的《比较文学通论》则注重比较文学案例和主题学研究,为大学生理解比较文学发展史和基本理论提供了大量的实践依据;方汉文主编的《比较文学基本原理》重点介绍了同语异域文学等内容,扩充了比较文学的研究内容;而杨乃乔编写的《比较文学概论》则突出文论的特点,有较强的理论性。如果在比较文学课堂中,同时推荐并实际使用多种教材,不但不会混淆理论,反而更加有助于大学生记忆和领悟。
2.大学生群体对学科理论建设性的意见
研究表明,大学生对于新鲜的理论知识和具有跨领域的理论更为有兴趣。在比较文学授课过程中,教师发现译介学、主题学、形象学等比较文学知识能让学生过目不忘。
例如:杰克.伦敦的“敌意”中国让很多同学从完全不同的角度看到了一个新的美国小说家———一个完全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野性的呼唤》作者的“他者”。一门学科之所以成为一门学科,正在于其特质性和不可取代性。比较文学学科从自身的发展来看,必须要把张显自身的专业性为已任,深化理论和文化影响力。
五、结语
本文运用调查研究方法,选取了江苏省和天津市2所高校多个专业中的200位大学生为调查对象,广泛发放调查问卷,对江苏省和天津市大学生阅读基础和学习意向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当代大学生具有阅读方式较为新颖、学习平台较为广泛、外语能力相对提高等几大优势。然而,在专业学习时间和专业选择方面存在弱势。这需要教师群体进行有效地引导和干预。调查中,作为比较文学受众群体的大学生们也对教材、课程安排以及教师的授课方式和学科建设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大学生们更愿意以一种轻松、新颖、互动和相对有压力的方式来学习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知识。他们期望授课主体和接受主体能在有任务和有准备的情况下实现更多有效的交流。本研究通过对大量相关数据的分析,试图把握大学生对比较文学专业的了解程度、课堂建设意见等相关情况,从而给比较文学专业人士和专职教师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以便更有效地进行学科建设和课程设置。
[参考文献]
[1]蒋宏,大夏书系·课堂方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纪德奎.变革与重建———课堂优质化建设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 [3]陈大伟,建设理想课堂———新课程课堂教学的反思与改进[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社,2007. [4]潘光文,课堂文化的批判与建设[M].成都:西南交大出版社,2011. [5]肖艳梅.大学生阅读特征分析[J].东方企业文化,2011(11):189.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zazhifabiao.com/lunwen/jyjx/gdjy/190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