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期刊

“旅游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实施方案分析

时间:2015-12-20 16:54:49 所属分类:高等教育 浏览量:

旅游管理信息系统是旅游管理与信息管理的交叉课程,作为旅游管理专业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课程, 旨在培养学生旅游管理信息化素质,重点提升学生旅游管理信息系统的实践运用能力。近年来,关于该课程的教学改革研究不断加强,在教学内容的选

  “旅游管理信息系统”是旅游管理与信息管理的交叉课程,作为旅游管理专业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课程, 旨在培养学生旅游管理信息化素质,重点提升学生旅游管理信息系统的实践运用能力。近年来,关于该课程的教学改革研究不断加强,在教学内容的选取、实践体系的构建、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等方面,取得了大量成果[1-7]。这些研究为该课程教学实施方案的设计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本文从教学内容组织、重点和难点问题、实践教学环节等方面,阐述该课程实施方案的总体框架,从教学内容设计、实践体系建设等方面给出指导性意见, 旨在分析和解决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和疑惑。

  1 “旅游管理信息系统”教学困惑

  “旅游管理信息系统”是一门教学难度较大的课程。首先,课程的综合性较强,涵盖了旅游管理专业与信息技术两方面的内容,教师很难把握教学内容的范围和深度,很多高校将其等同于“管理信息系统”课程[1]。 其次,大多数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行文理兼招,加大了学生在信息技术知识等掌握上的基础差异,使得教师在教学内容和进度的安排上很难把握。此外,该课程的实践性很强,培养目标是使学生掌握酒店、旅行社、旅游地等主要旅游管理信息系统的实际应用能力,这种能力不仅是指旅游管理软件基本的操作能力,更重要的是,运用旅游管理信息系统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的能力,特别是能结合旅游管理专业知识, 提出合理的系统需求,以指导信息系统开发的能力, 这也是未来旅游企业CIO 必须掌握的能力,这要求教师团队必须具备相关的实践教学能力。上述问题是大部分从事该课程教学的教师普遍感到困惑的问题,也制约着“旅游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质量的提升。

  2 “旅游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实施方案

  2.1 课程定位与教学实施方案总体框架

  2.1.1 课程的定位 旅游管理信息系统课程主要

  涉及信息通信技术(ICT)在饭店、旅行社、旅游目的地等旅游行业管理中应用的内容,运用信息通信技术处理旅游行业问题能力的培养是关键,而加强实践教学是提升这一能力的重要手段。

  课程基本教学内容方面,主要涵盖了旅游管理信息的基本概念、旅游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组成及相关技术;饭店、旅行社等行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分析与设计;旅游管理信息系统应用实务;电子商务系统的相关技术及其在旅游业中的应用等。

  课程能力培养方面,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旅游信息管理技术有一个全面清晰的框架概念, 掌握旅游信息管理技术的基本理论和概念、基本应用原则和操作方法,了解和掌握旅游管理信息系统完整的理论体系,全面了解并熟悉饭店、旅行社、旅游地以及旅游管理部门旅游信息技术应用的基本内容, 为今后从事旅游管理工作奠定基础,并能为从事旅游管理信息系统开发与维护工作起到铺垫作用。    2.1.2 教学实施方案的总体框架

  一是课程内容体系结构与传授。如何合理地构建该课程内容体系结构,使之准确地反映课程教学的重点,体现课程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实用性和系统性;如何处理教学难点和重点,使学生能真正地理解所传授的知识点。

  二是旅游行业管理信息系统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如何建立系统化的旅游管理信息系统实际操作能力训练体系,使学生可以获得旅游行业管理信息系统实际应用能力的训练。

  针对上述两个问题,本方案从课程的基本描述和整体安排,旅游行业管理信息系统实际操作能力培养的方法等方面,阐释了旅游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实施方案的主体内容。

  (1)基本描述和整体安排。 本课程是旅游管理专业的基础必修课或大类课程,先修课程包括饭店管理、旅游社管理以及旅游目的地管理等专业核心课程,也包括计算机文化基础、数据库基础等计算机基础课程。基本学时安排 64 课时,其中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各 32 课时。 实验教学可以单独开设。

  (2)旅游行业管理信息系统实际应用能力培养的方法。由于对该课程究竟培养学生哪些方面的能力认识不清,加之没有合适的实践课程教材,目前,关于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各高校该课程教学的薄弱环节。 从课程定位可知,该课程实际应用能力包括旅游管理软件基本的操控能力,以及通过信息系统提升旅游信息化管理水平的能力,还要能结合旅游管理专业知识,提出合理的需求以指导信息技术系统开发的能力。因此,可以结合学校实际,编制旅游管理信息系统实践指导用书,根据上述能力培养目标,组织实践教学知识体系,提出实验课程要求,并安排一定综合性、设计性实验。

  2.2 教学内容的组织方式

  本课程教学内容的组织方式有两种:一是围绕管理信息系统的理论体系展开,即“旅游信息管理基本概念—旅游信息管理基础技术—旅游管理应用系统—旅游信息系统开发与管理”,如图 1 所示;二是围绕旅游信息化管理的理论体系展开,即“旅游信息化管理概念—信息技术与旅游业的关系—旅游行业信息化管理—旅游企业信息化管理—旅游支撑体系信息化管理”,如图 2 所示。目前多数高校以第一种方式来组织教学内容, 且在师资方面,主要由计算机专业的教师承担。该方式强调旅游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学科研究性,以信息管理及系统开发为课程的核心,贯穿整个教学内容。 该方式教学要求高,教学难度较大。 第二种方式侧重从旅游行业管理流程、旅游产业供、需管理流程、旅游企业内部管理流程的信息化来组织教学,涉及到信息技术方面的内容主要是旅游管理信息系统的类型与作用、网络的类型和选择、信息设备的选择等基本知识,而对旅游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开发等信息通信技术的知识很少涉及。 目前,该方式因其教学内容在旅游专业上针对性、实用性更强,教学难度有所降低,也在不少高校展开。 由于本课程是面向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旅游管理理论体系的建立是第一位的,信息技术应用理论体系必须服务于旅游管理发展的需要,换句话说,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明白怎样把信息技术应用到管理中,能使信息技术在管理中发挥最大作用,因此,本文建议可以采取第二种路线图来组织教学内容。【1】

    2.3 重点和难点的解决思路

  明确课程教学的重、难点,并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是教学目标达成的关键。 这要求教师能从学生的角度,体会学生学习的困惑,反思教学设计中的不足,改进教学方法,真正解决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本课程的知识重点在于根据信息通信技术的应用原理,结合旅游业管理的特点,研究和探讨旅游业的信息化管理原理和方法。如某类型的旅游管理信息系统能解决什么管理问题,怎样支持企业运作等。同时,也要能根据自己旅游管理专业的特长,对旅游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提出合理的需求指导和设计思路。 这里需要强调的是,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并不需要精通信息通信技术本身,因此旅游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相关的技术传授不是本课程的教学重点,只需要掌握信息通信技术的应用原理。 否则,只会徒增本专业学生的负担,增加教学难度,使其迷失在技术学习的漩涡中。当然,即使如此,信息通信技术的应用原理、旅游管理信息系统开发需求和设计,依然是本课程的教学难点。 教师在研究教学内容及其组织方式的同时,更要对教学对象进行深入研究,把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特点,思考和探索教学内容中重点和难点的解决对策。 (1)选好教材;(2) 针对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实际, 因材施教;(3)推行“行业环境模拟化”的教学模式,在课程实践中,引进行业版旅游管理信息系统,打造行业模拟环境,鼓励学生参与旅游企业信息管理方面的实习和实践,使学生深刻认识和理解旅游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与运营。

  2.4 实践教学环节与考核

  从课程定位可知该课程需要重点提升学生多项实际应用能力,而实践性教学是培养这些能力的重要环节, 是旅游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重要特色,也是培养旅游行业应用型人才的基本要求。为了系统地展开实验教学,可以把本课程实验分解成以下几个循序渐进的模块:办公自动化、数据库设计、旅游业管理信息系统操作、旅游电子商务。 办公自动化实验主要学习 Word、Excel (或 WPS) 的高级应用, 在先修课程计算机文化基础学习的基础上,加强操控普通办公软件的能力。数据库设计实验目的是提高学生对旅游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需求的认识,掌握设计步骤和原理。需要说明的是,本课程安排的数据库设计实验的目的,只是让学生掌握旅游管理信息系统设计的原理和方法,并非要求学生进行专业的软件设计,因此可以选择相对易学易用的Access 进行实验教学,并且可结合旅游企业管理需求的实际,开展小型管理信息系统或部分模块功能设计和实现,如酒店前台的预定、接待、客房、收银等部分管理功能的实现,将原来以验证性为主的实验变为综合设计性的实验。旅游业管理信息系统操作实验主要以酒店与旅行社等市场主流软件进行教学,切实提升实操能力,避免只使用教学版的模拟软件,可以使用多款软件比较教学,使学生具备“普适”的行业软件操控能力。 该模块是实践环节教学的重点,除精讲操作步骤外,可采取角色扮演、虚拟教学、 案例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增强教学效果。

  实践教学环节的落实,需要客观、公正、科学的实践评价。 建议采用过程与结果并重,学生、小组、教师多方参与的方式实施。 课程考核方面,可为笔试和上机操作两部分,终评成绩建议按平时 20%、上机操作 20%、笔试 60%的比例计算。 其中,笔试采用闭卷形式,重点考查本课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上机部分重点考核学生对行业(主要是酒店和旅行社)管理信息系统的操作能力,可要求学生模拟给定的工作任务,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各项操作。

  3 教学效果与讨论

  “旅游管理信息系统”是巢湖学院首批应用型课程开发项目之一,目前已建成校级优质课程。 上述方案已从旅游管理专业 2011 级开始使用, 与原方案相比,最大的变化是根据旅游行业对人才的复合型需求,重组了教学内容体系,增强了教学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教学效果也得到明显提升。 从学生自身和实习单位的反馈来看,学生比原来能更快地适应信息管理岗位的要求,动手能力大大提升。

  然而, 旅游信息化管理人才的培养任重而道远,相关的教学研究与改革还在不断深入。 由于课程实施方案涉及的内容多、关联性强、难度大,本方案所提出的教学内容重组、重难点解决之道、实践环节安排等许多内容,还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补充与完善。此外,为进一步凸显课程的应用性,可以借助社会力量,从师资队伍、实践教学到实验室建设等方面,均可联合企业共同开发,这是本课程下一步开发和建设的方向。

  参考文献:

  [1] 吴水田,陈平平.《旅游管理信息系统 》课程实验教学的系统化研究[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5,25(2):356-358.  [2] 齐琳.高校 《旅游管理信息系统 》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7(1):78-79,104.  [3] 黄燕婷.基于就业为导向的 《旅游管理信息系统 》课程教学探讨[J].科技信息,2011(21):203.  [4] 赵雨洁.浅谈 《旅游管理信息系统 》课程实验教学与改革[J].工会博览:理论研究,2010(8):103-104.  [5] 陈程.对旅游管理信息系统教学改革的探讨[J].内蒙古统计,2011(3):23-24.  [6] 陈平平,吴水田.《旅游管理信息系统 》实验课的重新设计与实施[J].科技咨询导报,2007(19):208.  [7] 窦璐.高职院校 《旅游管理信息系统 》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12(39):88-89.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zazhifabiao.com/lunwen/jyjx/gdjy/194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