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5-12-20 16:55:39 所属分类:高等教育 浏览量:
1 幼儿文学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1. 1 课程定位不够准确 2000 年教育部颁布的大纲虽明确定位幼儿文学是中等幼儿师范学校语文学科的三门课程之一,它既是一门文学课,又是一门专业必修课,但还没有充分认识到幼儿文学的独立性和人文性。2005 年,人教社修订版
1 幼儿文学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1. 1 课程定位不够准确
2000 年教育部颁布的大纲虽明确定位“幼儿文学是中等幼儿师范学校语文学科的三门课程之一,它既是一门文学课,又是一门专业必修课”,但还没有充分认识到幼儿文学的独立性和人文性。2005 年,人教社修订版教材《幼儿文学》明确揭示了幼儿文学的任务就是“使学生认识幼儿文学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学习幼儿文学的基础知识,阅读一定数量的中外优秀幼儿文学作品,进行幼儿文学训练,具有适应幼儿教育需要的幼儿文学鉴赏能力和改编、创作能力,培养良好的幼儿文学素养,为将来从事幼儿教育工作、开展幼儿园教育活动特别是语言教育活动打好基础。”
这样的定位强调了幼儿文学课程的基础理论性、实践操作性与专业工具性,但仍忽略了幼儿文学的人文性。在这些纲要的指导下,高职高专学校都把“幼儿文学”列为学前教育专业的专业课程,但学制不长,通常是一学年; 课时不多,通常是每周 2节,教学目标多定位于知识层面,与其它专业课相比,“幼儿文学”可谓处境尴尬。
1. 2 教材、教参资料缺乏
幼儿师专等高职高专学校选用的幼儿文学教材不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室编写的《幼儿文学》,就是李莹、肖育林主编的《学前儿童文学》,或者是任继敏编着的《幼儿文学创作与欣赏》等,教材版本非常有限、种类极少; 与现行幼儿文学教材匹配的教参资料更为稀缺,导致教师们的教学往往是各自为阵,随意性大。
1. 3 师资力量较为薄弱
尽管朱自强、方卫平等多位儿童文学大家早就呼吁要加强儿童文学( 包括幼儿文学) 师资队伍建设,但形势仍然不容乐观。高校尤其是幼儿师专的幼儿文学教师大多不是“科班”出身,而是中文专业的语文教师,这一普遍现象不仅从侧面反映了幼儿文学教师队伍专业化程度不高,而且影响了幼儿文学的教学,幼儿文学也就常常被上成了中文专业的儿童文学,对学前教育学、学前心理学、学前语言教育等方面缺乏深入的思考、研究与有机融合。
1. 4 教学目标不够明确
现行幼儿文学教材的显着特点之一就是重视文体知识与创作、鉴赏常识。所以,教师们在确定教学目标时,往往就定位于知识层面,重视幼儿文学基本理论的了解与掌握、作品的分析与解读、作家的生平介绍等,期末考试成绩是衡量教学目标是否达成、教学效果是否优良的重要因素。这种以理论知识传授和学生创作改编能力培养为主的教学目标,导致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重视培养学生热爱幼儿文学的情感,不重视积累学生的阅读经验,不重视培养学生鉴赏、表现幼儿文学作品的能力,不重视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极易造成学生幼儿文学素养的缺失。
1. 5 教学内容的选择不够充分体现学以致用的原则
幼儿文学的内容,主要包含了幼儿文学基础理论、幼儿文学作家作品、幼儿文学创编与鉴赏等知识模块,并融合了审美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等相关知识,可谓是庞大而又复杂的知识与能力体系。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教师对教学内容的处理往往存在重视幼儿文学理论知识的传授与作家作品的鉴赏分析,忽视对幼儿文学史的介绍等问题,即使是鉴赏作家作品,也主要停留在作家生平的介绍、思想主题的概括、教育意义的分析等结构层面上,忽略作品对学生情感的熏陶,忽略学生审美情感的培养,没有真正从文学的角度来引导学生阅读、欣赏幼儿文学。
此外,教材处理能力也较差,难以根据学生的专业要求、职业需求有效组织、增减教学内容与教材内容。
1. 6 教学方法单一,缺乏有效创新
如在具体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讲,学生主听,师生之间缺乏有效的交流与互动,实践性、操作性不强;多媒体教学、情境教学等方法的使用主要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掌握幼儿文学的有关理论知识并养成一定的鉴赏能力、创作能力,而不是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儿歌的诵读、童话故事的讲述、幼儿戏剧的表演等实践活动,以此促进学生的幼儿文学素养以及幼儿语言教育能力的培养与提高,从而促进学生的专业发展; 即使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往往也成了教师手中的提线木偶,在看似热闹的课堂上,学生往往是只动手、动口而不动脑,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培养目标。
1. 7 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不够全面
在幼儿文学教学中,教师普遍强调对文体知识的掌握、作品内容的感知,重视对学生鉴赏能力、创编能力的培养,不重视甚至忽略了对学生审美情感的培养、幼儿语言教育能力的培养以及未来从教生涯中所应具备的探索、创新和审美能力的培养。
以上种种问题的存在,不仅影响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对幼儿文学基础知识的掌握,而且影响其正确的幼儿文学观的形成,不仅影响其专业技能的养成与提升,而且影响其幼儿文学素养的提高。
2 幼儿文学教学的改进措施
幼儿期是可塑性最强的关键时期。孩子在幼儿期所接受的教育,直接为其一生奠定良好基础。幼儿自身还处于并不完善的未成熟阶段,有着幼儿特有的特性,比如幼儿的无意注意、无意记忆、无意想象、形象记忆、形象思维、“泛灵”等。这种特性决定了幼儿教育的目的、内容、方式等与中小学教育有着很大的不同。而幼儿的特殊性与幼儿教育的特殊性,又影响着幼儿文学的教学目标,决定着幼儿文学的教学不仅要重视课程的基础理论性、实践操作性与专业工具性,而且要重视课程的人文性,重视学生未来职业能力的养成,重视学生幼儿文学素养的提升。所以,幼儿文学的教学应该努力让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拥有童心,用童心去接近幼儿、观察幼儿的生活与成长、感受幼儿的情感与认知,用童心去感受幼儿文学的神奇和童真童趣,从而实现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特性和幼儿文学的相互融合; 努力让学生掌握幼儿的生理及心理特点,从而使学生从单纯的、感性的理解幼儿文学上升到了解幼儿心理学和幼儿生理特点对幼儿文学的作用,进而理性剖析幼儿文学,并且养成一定的适用于幼儿1幼儿文学的情感,培养学生设计、组织幼儿文学教学活动的能力,提升学生的幼儿文学素养。
2. 1 革新教学理念,明确教学目标,科学定位幼儿文学 幼儿师专的培养目标决定了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未来的任务是促进幼儿的发展。根据这一培养目标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现状,科学定位幼儿文学课程,注重幼儿文学与促进幼儿发展的紧密结合,注重幼儿文学教学与培养学生幼儿文学素养的紧密结合; 科学构建幼儿文学课程,把握住文学是“人学”的特征,把幼儿文学与心理学、教育学有机结合,从幼儿的发展需要选择内容,从学习者的需要来设计教学过程[2]。同时,根据幼儿语言教育的要求与新时代对学前教育人才的需求,幼儿文学应该以培养具有扎实的文化知识底蕴,深厚的幼儿文学素养,执着的探究精神,较强的教学科研能力的创新人才为目标[3]14。幼儿文学的教学,也就应注重陶冶学生的情操,启发学生的文学感悟能力、艺术想象力和创造力,使之成为现代教育所需求的具有竞争能力的优秀教育人才; 应运用多元的、有效的教学方法、手段,促进学生对幼儿文学基本原理的掌握、对幼儿文学发展状况的了解、对中外幼儿文学经典营养的吸收,完善其幼儿文学知识结构,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幼儿文学素养,为其今后的教学或创作奠定基础; 应注重培养探究精神,引导学生学会在阅读、欣赏、创编和教学文学作品中发现研究的课题,为其将来的幼儿语言教育和科研奠定基础。 2. 2 加强幼儿文学教师队伍建设
作为培养幼儿师资的重要基地,幼儿师专应加强幼儿文学教师队伍的建设,注重建立深层次、多方位的互动合作有效机制,加强校内外幼儿文学教师间的交流、合作与研讨,加强与专家、名家的交流,尽可能地给幼儿文学教师提供学习、研讨、提高的平台与机会,使之能更好地胜任幼儿文学的教学; 另一方面,幼儿文学教师也要积极学习、不断进取。不仅要通过多种方式加强自身的理论学习与专业修养,而且要深入幼儿园,在具体的幼教实践中,探究幼儿教育的规律,并内化成自己的见解与观点,以利更好地教学与科研; 不仅要注重同学科之间的有效交流与合作,而且要注重保持高度的研讨热情,以利教学水平的提高、科研能力的提升; 不仅要加强对幼儿心理学的学习与探究,而且要加强对幼儿文学自身规律的探究,以利高效开展生动有趣的幼儿文学教学活动,提升学生幼儿文学素养。
2. 3 有效改进幼儿文学课堂教学
在幼儿文学中,科学知识或者生活常识等,都是作为文学形象和故事世界的有机组成部分而存在的,而不是机械的、割裂的、孤立的知识[4]。可见,幼儿文学的教学方法不当、教学环节安排不当等,不仅会影响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语言教育能力和幼儿文学素养的提高,而且会影响幼儿语言的习得与知识的学习,甚至会对幼儿想像力和人文情感造成伤害。针对当前幼儿文学教学普遍存在的种种问题,教师应转变角色,由知识的灌输者、课堂的主讲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引导者,学习兴趣的激发者、呵护者; 同时注意改进幼儿文学的课堂教学,注重应用生动形象、灵活多样的方法、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与兴趣,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从而出色完成幼儿文学的教学,实现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语言教育能力的提高与幼儿文学素养的提升。
第一,注重情境的创设。在幼儿文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通过生动的讲述、形象的视频、直观的课件、适宜的游戏与表演等手段,为学生创设相应的幼儿文学情感氛围,启发学生体验童心,感受幼儿文学的美学特质。比如在教学“童话”时,教师可先让学生观看《白雪公主》等经典童话故事片段,引导学生回忆、交流孩童时代的公主梦、王子梦,交流学生所熟知的《白雪公主》等剧情,在观看、回忆、交流中,唤醒学生那已经远去的童心,主动参与童话的学习,感受童话的魅力; 在老师对童话的主要特点进行画龙点睛的归纳与点拨的基础上,在童话故事的讲述与表演中,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理解童话的特点,从而提高其幼儿文学素养。
第二,注重教学环节的巧妙设计。教学环节的巧妙设计与安排,既能够改变教师满堂灌的现象,又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 既能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又能提高学生的幼儿文学素养。比如对幼儿诗《长颈鹿》( 小鹿迷路了/找不到自己的妈妈/她在树林里伸长了脖子/向四处张望/她把细长的脖子伸了又伸/伸得像竹竿一样长/超过了天鹅/也超过了鸵鸟/如果还是找不到妈妈/她的脖子会变得更长更长) 的教学与欣赏,可先借助“脖子长长,个头高高,一年四季,穿着花袄。不会说话,是个哑巴,爱吃树叶,也爱奔跑”之类的谜语引出谜底———长颈鹿,然后启发学生结合幼儿的心理、幼儿的眼光、幼儿的思维思考: 长颈鹿的脖子为什么这样长? 这样的导入设计,不仅能抓住诗歌描写对象的特征,而且能唤醒学生的童心,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启发学生的思维,而且能引导学生感悟诗歌是如何解答“长颈鹿的脖子为什么这样长”这一充满童真童趣的疑问,水到渠成地引导学生明确此诗是从幼儿的心理出发,用幼儿的逻辑思维来解答这一疑问的,进而引导学生通过对《长颈鹿》的欣赏、感悟来感知、理解、掌握幼儿诗的特点。
第三,注重选择高效的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幼儿文学是对童心的塑造与展示,所以,它不仅充满了对童真童趣的描写与颂扬,而且显现了其独特的美学特征———稚拙、纯真和质朴[1]17 -18。只有充分调动学生,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感受幼儿文学独特的美与魅力,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感悟作家寄寓、浸染在作品中的情感、思想、生命与灵魂,产生热爱幼儿文学的真挚情感。所以,教师要注重通过多种形式与途径、应用多种方法有效开展幼儿文学教学活动。在教师声情并茂而又生动形象的讲述中,在学生的欣赏、表演、游戏中,学生的学习热情得到了有效的激发,想象力与独特理解力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有助于学生有序、有趣、有效地学习幼儿文学,从而提高其幼儿文学素养。比如在教学儿歌时,可采用诵读、游戏、表演等方式,引导学生掌握儿歌音韵和谐、节奏鲜明,篇幅短小、通俗易懂,趣味性、娱乐性强等特点[5]18 -20。在《保护环境拍手谣》《张打铁》等儿歌的诵读与拍手游戏中,在《粗心的小画家》《找朋友》等儿歌的诵读与歌唱中,在《小老鼠,上灯台》《洗手歌》等儿歌的诵读与表演中,实现课堂气氛的活跃与童心的回归,实现真切感受、高效掌握儿歌特点,从而实现学生幼儿文学素养的提高。
第四,鼓励经典阅读与独立创编,培养学生对幼儿文学的审美感受、审美传递能力。经典幼儿文学作品往往凝聚着语言的音乐美、色彩美、意境美,凝聚着情节的童趣美[6],所以,在幼儿文学的课堂内外,教师都应注重引导、鼓励学生潜心阅读幼儿文学经典作品。通过开展幼儿文学“读书活动”“儿歌表演”“讲幼儿故事”“故事情景剧表演”等活动,促进学生的阅读积累,促进学生的审美感受能力,促进学生幼儿文学素养的提升。与此同时,鼓励学生独立创编幼儿文学作品,以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表现能力和审美传递能力。
第五,有机选择、合理处理教学内容。本着学以致用的教学原则与目标,幼儿文学的教学更应该注重在理念、方向及具体实例的选择上贴近学生的专业实际与未来职业的需求。在教学内容的处理上,既要重视幼儿文学基础理论的讲授,以完善学生的幼儿文学知识结构,形成正确的幼儿文学观,又要重视幼儿文学创编与鉴赏的理论指导与学生的主动参与、大量阅读,以切实提高学生的创编能力、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感受、审美传递能力,丰富学生的阅读经验,在阅读的潜移默化中不断提高学生的幼儿文学素养。
参考文献:
[1]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室. 幼儿文学[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2]章 红. 幼儿文学与幼儿发展———幼儿师范学校幼儿文学课程的定位与构建[J]. 学前教育研究,2005( 8) :67 -69. [3]罗 捷. 幼儿师范学校幼儿文学教学策略研究[D].成都: 四川师范大学,2009. [4]朱自强. 幼儿文学———学前教育的珍贵资源[J]. 学前教育研究,2010( 1) :11 -15. [5]李 莹,肖育林. 学前儿童文学[M]. 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2013. [6]郭利华. 怎样提高幼师学生的儿童文学素养[J]. 山西教育,2010( 8) :54 -55.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zazhifabiao.com/lunwen/jyjx/gdjy/194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