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12-10 10:32:36 所属分类:高等教育 浏览量:
摘 要:本文推广依托高校和企业开创的德州古埙制作技艺的传承新模式,即以德州古埙制作技艺这个即将面临失传的非遗项目为代表,创造出一种传承的新模式。高校培养人才,企业发挥人才的作用和优势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关键词:传承,依托高校和企业,优秀传
摘 要:本文推广依托高校和企业开创的德州古埙制作技艺的传承新模式,即以德州古埙制作技艺这个即将面临失传的非遗项目为代表,创造出一种传承的新模式。高校培养人才,企业发挥人才的作用和优势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关键词:传承,依托高校和企业,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保护
近年来,人们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中只注重表面的推广和宣传,没有深入到基层、深入到一线去感受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传播的实质困难。本文推广依托高校和企业开创德州古埙制作技艺的传承新模式,就德州古埙制作技艺这个即将面临失传的非遗项目为代表,创造出的一种传承新模式。要将传统文化发扬光大就必须依托高校,根据不同的专业开设相关的课程、培养品质优良、具备专业知识的高等知识人才;要想技术过硬就要依托优秀企业作为技术和实践支撑,形成一条非遗产业链效应。将高校理论知识与企业的实践相结合,培养出知识夯实、技艺熟练的高质量人才。
陶埙,气鸣乐器。据考证它已有七千多年的历史,在古代主要用于诱捕猎物,是我国最古老的吹奏乐器之一。其音色古朴、浑厚、典雅,音律独特,仿佛一瞬间把人带入遥远的古代,被称为特色乐器,是民族音乐中不可或缺的音乐珍宝。德州陶埙制作技艺的研制是由清代光绪年间河北省吴桥县的吴浔源(字棠湖,举人、书画家兼音乐家)和民国初年山东省德州市的李雨村两位前辈开始。德州古埙经过几代人的努力保留至今,人们还能听到它浑厚、苍劲的声音实属不易。李氏家族一直是德州古埙制作技艺的传承者和发扬者,由于传承人李钟汾老先生年事已高、身体不好无法进行传承工作,再加上古埙制作技艺传承的工序比较复杂,要求传承人不仅会制作陶埙而且还要懂音律,发展到现在能够传承的人越来越少。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古文化的传承、发展不够重视,学习专业制作陶埙的人越来越少,造成了陶埙制作难以继承、发扬,这一悠久的传统技艺濒临失传的困境。德州古埙制作技艺面临的问题不只代表这单一的非遗项目,它还涵盖了整个传统文化优秀基因的保护与传承问题。
本文推广依托高校和企业开创德州古埙制作技艺的传承新模式。依托地方高校和企业德州古埙制作技艺传承的新模式,是德州市非遗保护中心联合德州学院和德州梁子黑陶文化有限公司对即将面临失传风险的德州古埙制作技艺为代表的非遗项目,提出的持续有效的传承新模式。本项目注重多视角、多学科的交叉研究,将德州非遗传承与高校学科建设及教学实践相结合,并且与企业对其产品创新应用方面相结合,以德州古埙为重点研究对象,为全国同类研究工作提供了大量鲜活的资料和实证,使观点、结论更具说服力。
与高校合作培养陶埙制作专业合格传承人才
1.在地方高校开设“陶埙的制作与演奏课程”
德州有许多优秀非遗项目都面临着传承人年事已高、难以完成传承重任的问题,非遗项目面临失传的风险,还有部分非遗项目因年代久远,不适应时代发展面临即将淘汰的危险。针对这些问题,德州市非遗保护中心和德州学院合作,在德州学院专门开设相关研究课程,并在音乐学院开设“陶埙的演奏与制作”课程。德州学院音乐学院具有专业的高素质师资力量,拥有专业知识的音乐学子作为传承储备,能够科学系统地开展教学传承活动,这为发展优秀德州古埙制作技艺传承人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陶埙的演奏与制作”课程将陶埙的演奏和制作都融入到课堂,先从古埙的演奏方面给予科学指导,拓宽教学思路,让学生尝试演奏,这种教学方式具有很好的教学效果。学生在原有专业上又学习到了新的知识,拓宽了视野,增加了学习技能。
2.发展优秀的非遗传承人
德州市非遗保护中心与德州学院合作,发展优秀音乐教师徐琦博士为德州古埙制作技艺第四代传承人并举行拜师仪式。传承人是非遗传承的根本,需要高素质的、有责任感的专业人才进一步发挥其传承任务。
3.创作演出符合时代发展的优秀音乐作品
随着时代的发展,古埙的演奏形式已不能满足现代人们多元化的欣赏方式。德州学院通过把“陶埙的演奏与制作”这门课程引入课堂的方式,以它独特的文化魅力深深地影响学生的思想和音乐审美情趣。由于之前古埙的演奏方式比较单一,古曲谱的演奏乐曲数量很少,德州学院优秀音乐教师徐琦针对这一问题,将陶埙与现代流行乐曲相结合,选取适当的流行曲目让学生学习吹奏,大大加深了学生对“德州陶埙制作技艺”这一非遗文化的热爱和理解,激发了学生保护和学习的热情。并且把古埙和其他民族乐器相结合,比如将其与古筝和竹笛等乐器组合,产生的声音更加优美,音乐表现力更强。还把古埙演奏融入到民族乐队演奏当中,由此改编的民族乐曲《妆台秋思》《梅花三弄》深受大家的喜爱,多次在大型比赛及演出中荣获大奖。
德州市非遗保护中心打造非遗保护传承亮点活动
1.非遗进校园
德州市非遗保护中心的亮点活动——非遗进校园为非遗文化的传承和保护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传承人多次赴德州市中小学开展非遗传播活动。
德州市非遗保护中心长期和音乐学院交流合作,结合自身专业特点及社会需要,进一步明确了自己的社会服务功能,申报了三项服务地方课题项目。2017年在德城区、乐陵、夏津、平原的部分中小学和文化部门开展非遗传播活动,为提高服务地方文化发展水平作出重要的贡献。按照市领导非遗进校园有关要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理念要从小对孩子进行灌输,德州市文广新局以及德州市教育局联合开展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德州市非遗保护中心为配合这次非遗进校园活动精心准备了六块展示板,分别介绍了德州非遗的概况以及国家级、省级、市级具有代表性项目的文字介绍及相关图片,形象直观的为广大师生展现了近几年德州非遗的基本情况和取得的成绩。德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采取展览和展演相互结合的方式进行,充分展示了我市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风采,让广大师生充分领略到传统文化的独特之处。
2.开展丰富多彩的非遗传承活动
为了进一步增强我国人民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提高全市人民对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认识,长期开展非遗传承人公益培训活动,让更多的人对德州古埙制作技艺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为今后的传承和发展打下良好基础。为传承人提供展示平台,长期参加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德州市非遗保护中心长期开展非遗公益培训活动,组织开展传承人培训活动,及时解决非遗项目传承和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常年组织省、市非遗展览,为优秀的非遗项目提供展示平台。
为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认识,增强全社会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德州市非遗保护中心每年都会开展一系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活动,通过非遗展览展示、非遗传承人现场展示、非遗演出等,全面展示了德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工作成果。德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厅常年免费对外开放,非遗展厅通过实物、图片、文字、传承人现场表演讲解、观众亲自体验、多媒体等多种形式展示宣传非遗展品300余件,同时非遗传习基地常年开展非遗公益性培训班。另外,非遗保护中心在门前广场放置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览牌,并设置咨询台,由专业的工作人员为市民解答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关问题,大力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和《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吸引了很多市民驻足聆听。本次活动全面展示了我市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为市民准备了一场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非物质文化感官盛宴。
与黑陶企业合作弥补德州古埙制作技艺技术上的不足
1.在技艺上弥补不足,研究更好、更有效率的制作方法
德州学院现在开设了“陶埙的演奏与制作”课程,把古埙制作技艺作为课题进行研究。在技术上向专业制陶企业学习、交流。最早的古埙一般六孔居多,但是音准欠缺,演奏的乐曲也受到限制,发展到后来有八孔、十孔,现在经过改良发展到十一孔,由于古埙的改良音准越来越好,演奏的曲目也越来越多元化,达到了很好的演奏效果。
2.与黑陶企业合作让古埙外观造型更加美观,更具收藏欣赏价值
黑陶文化的特点是具有浓厚的历史底蕴及丰富的人文内涵,是远古元氏文明的积淀和再现,是我国古代人民勤劳及智慧的象征。德州在上古时称为“鬲氏之国”,是制陶业较为发达的地区之一。2009年11月,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正式授予山东省德州市“中国黑陶城”的称号。德州黑陶申报的德州黑陶制作技艺已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德州陶埙制作技艺古色古香的艺术风格相得益彰。德州市非遗保护中心发现了德州陶埙制作技艺在陶埙的外观及加工制作中遇到的技术性问题,在原有技艺的基础上停滞不前,无法创新。同时为了使古埙外形更加美观、精致,硬度、音色更加完美,使学者在学习的同时也可以收藏,进一步传承和发展;德州古埙制作技艺已与德州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黑陶生产企业——梁子黑陶合作,并把拉坯、抛光、烧制、刻字等部分交于黑陶企业完成,经过创新改良,制作出来的古埙更加美观精致,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古埙不仅作为一件乐器,更多的人将它作为一件精美的艺术品进行欣赏、收藏,希望两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会相辅相成,让更多的人喜爱、保护和传承。
3.与黑陶企业合作,为大学生提供就业实践机会
人才培养出来后最重要的是为其提供实践的机会,积累丰富的经验,为以后的传承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梁子黑陶文化有限公司已与德州学院签订协议,并愿意为学生们提供就业实习机会。
依托高校和企业的德州古埙制作技艺的传承新模式具有以下优势,首先,解决了德州古埙制作技艺后继无人的问题;其次,为德州古埙制作技艺开拓了传承途径,如今的时代再好的东西也需要大力推广,再好的非遗项目也需要加大宣传力度,要走出去,让更多的人知道并了解非遗文化,才有更大的发展机会和空间发挥起作用。再次,解决了德州古埙制作技艺技术改造创新方面的难题,古埙的样式造型也由之前常见的笔筒型、梨状陶埙发展成为酒葫芦、鱼型、十二生肖等多种形象,提高了学生的创造热情,对德州古埙制作技艺这一非遗项目的传承和发展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黑陶企业为学生提供实践和就业平台,依托优秀企业作为技术和实践支撑,形成非遗产业链效应。和制陶企业合作,制作出来的古埙,既有收藏价值又有实用价值,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
德州古埙制作技艺代表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古文化的传播者,在继承和保护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还应该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不断发展,才能让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扬的更好,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推荐阅读:《中国历史文物》JournalofNationalMuseumofChineseHistory原:《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刊》双月刊2001至今半年刊1989-2000年刊1979-88,是学术研究刊物。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zazhifabiao.com/lunwen/jyjx/gdjy/44433.html
下一篇:体育竞赛中网球运动的重要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