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期刊

新时代高校生态德育的价值功能和实施路径

时间:2021-04-06 09:50:14 所属分类:高等教育 浏览量:

党的十九大将建设生态文明提升为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强调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1],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树立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里程碑。2020 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人们在接受严

  党的十九大将建设生态文明提升为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强调“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1],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树立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里程碑。2020 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人们在接受严肃的生命教育过程中进一步反思生态文明视域下德育主体间的关系,感悟道德水平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的举足轻重影响。生态道德立足生态伦理学基本原理,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实践基础,关注人的本真存在和现实发展需求,追求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共生和可持续发展,是一种全新的道德范式。在此基础上实施的高校生态德育,以高度的思想自觉和立足长远的责任担当深刻关注大学生精神生态及未来成长发展问题,不仅改善大学生实现全面发展的人际道德行为,更把人类道德观延伸到对“人与自然” 伦理关系的考量,提出大学生在自然环境中生存和发展的道德行为标准,力求培养出一批具备生态危机意识、生态道德素养和生态行为能力的新时代人才。

新时代高校生态德育的价值功能和实施路径

  一、高校生态德育的发展历程

  (一)生态德育理念的源起生态德育理论的形成是生态学、伦理学、教育学等学科融合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以“天人合一”为代表的传统伦理观是我国生态道德观孕育的重要哲学基础,它历经几千年文明的发展,深深地根植于历史上不同时期德育思想与实践之中。我国现代生态德育的研究起源于运用自然辩证法对生态伦理和实践进行的批判性反思,把人与自然的伦理关系纳入了德育范畴。20 世纪 90 年代初,杨学良提出“生态道德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一种行为准则” [2],鲁洁提出德育要“重视其自然性功能的发挥,以培养和塑造具有‘完善伦理’的下一代” [3],揭开了生态德育理论研究的序幕。之后,刘惊铎等的研究关注人与自然关系的道德性,比较完整地解析了“生态德育”的概念:“它是指教育者从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和睦相处的生态道德观点出发,引导受教育者为了人类的长远利益和更好地享用自然、享用生活,自觉养成爱护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的生态保护意识、思想觉悟和相应的道德文明行为习惯。”[4]

  国外关于生态德育的研究以 20 世纪 20 年代西方生态伦理学思想的萌生为起点。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现代生态伦理学奠基人阿尔贝特·施韦泽[5]在 1923 年提出了“敬畏一切生命”的生命伦理学思想,把道德评判的基础原则扩展到对一切动物和植物的态度,成为当代生态伦理运动的重要思想基础。美国新环境理论的创始者奥尔多·利奥波德[6]较早地形成了大地生态观念和大地道德观念,主张把道德权利扩大到动物、植物、土壤等其它自然界的实体,他在 1949 年以观察日记和随笔的方式生动反映了生态和道德之间的关系,成为现代生态伦理学诞生的标志。之后,澳大利亚哲学家彼得·辛格的《动物解放》、美国哲学家保罗·沃伦·泰勒的《尊重自然:一种环境伦理学理论》等论著中体现的自然中心主义流派思想,也从不同视角强调自然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和互动准则,为当代生态德育理论的形成提供了充分的启蒙资源。

  (二)生态德育理念的发展 “生态德育”概念自提出以来,逐渐得到理论界的普遍认可,不少学者开始深入梳理其理论特征和内容架构。进入 21 世纪,一些学者从中国传统文化、西方生态伦理文化及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视角寻找我国生态德育的发展根基,将其价值定位为“人际德育的含摄与发展”[7]49,指出“生态德育不仅关注人际关系,而且追问人与自然关系的道德性”[7]49,并且把“环境教育、人际关爱教育、宗教反思与批斗教育、生态道德体验教育”[7]51-52 纳入生态德育的内容架构,进而把“生态德育的远景目标定位为人的全面发展”[8]。在国外,生态伦理意识的加强使得生态德育逐步进入德育改革视野,极大拓展和丰富了传统德育的内涵与价值,西方国家现代德育体系的指导思想、实现方式及具体目标也随之出现调整和变化,诸如“美国是全球首个通过立法保障生态道德教育实施的国家,制定了诸如《国家环境教育法》《国家环境教育发展计划》《环境教育和培训计划》等一系列环境教育法规和发展计划”[9],英、法等国的德育内容也强调了生态文明。

  随着生态文明理念的根植和传播,从文化价值层面系统地解读生态德育的价值功能和实施策略是近年来相关研究的重点。“中国生态道德教育理论奠基人”陈寿朋提出,“生态文化包含着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人与人的和谐的基本立场、价值观和方法”[10],他对生态文化及生态道德教育的价值内涵展开了深入探讨。从生态文明被写进党的十七大报告,到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11],进而到党的十九大提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1],生态文明理念日益融入我国德育改革实践。“生态德育是实现生态文明目标以及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需求,是中国当代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补充,具有重要的经济、社会和人文价值”[12],对于人们生态文明意识的养成和社会公德意识的形成有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为我国新时期德育改革提供了理念引导。

  (三)高校生态德育的探索作为新时代德育发展的理念革新,生态德育的研究日益与高校人才培养关联在一起,推动了大学生德育实践范式的调整和优化。国内不少研究关注现代德育的人文性和科学性的高度统一,强调道德文化和生态伦理互为支撑影响,为高校德育生态化理论与实践的构建提供了重要支点。如朱国芬[13]从德育范式、内容、方法和目标等维度探讨生态德育的发展思路,立足高校生态德育的历史使命和时代价值,提出了一系列改革和创新传统德育的方法和举措。唐新华[14]研究了生态教育与高校德育在具体目标、指导思想和教育方式方法上的契合点,提出以“乐活”理念和行动来实现生态德育目标。曹瑞明等[15]认为生态道德作为一种新型道德范畴,既反映了生态伦理关系,也反映了人与社会的伦理;他们在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视域下研究人的行为养成,从知、情、意、行四个维度将生态德育与传统德育做了对比分析,突出道德情感关照,为高校开启基于人文关怀视野的生态德育探寻新路。国外一些学者把高校教育置于环境与发展的大背景下考量,英国 Ashby 等[16]提出了“高等教育生态学”的概念,运用生态学理论阐析现代高等教育,为破解高校德育瓶颈提供了重要启示。近年来,美国、英国、德国等西方国家和新加坡、日本、韩国等亚洲国家先后构建起了系统的生态德育体系,通过生态道德知识、生态德育理论等教学实行分层次的“认知式”教育,形成了以学校为主体,家庭、社区和社会为补充的“开放式”生态德育网络,高校生态德育在其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二、新时代高校生态德育的价值功能

  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要提高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1] 面对当前公民道德时有失范和失衡的现状,亟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强化公民道德认同,指引公民日常道德实践。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体目标,中共中央、国务院同步颁布了《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强有力的思想道德支撑。同时还要看到,党的十八大以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得到了长足发展,形成的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总结生态文明建设规律,关注发展与保护的关系,锚定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坐标,“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牢固树立和切实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动员全社会力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共建美丽中国”[17],开辟了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和实践的新征程,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目标提供了崭新理念。以生态文明为主旨的生态德育在新时代高校铸魂育人实践中具有重要价值。

  (一)积极拓展高校德育的环境领域纵观以往,传统的道德教育主要强调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没有特别关注人际以外的教育环境,是基于人类与自然相对和谐的理想化“人类中心主义”德育。生态德育则是基于人际道德规范之外的一种行为要求,强调人与自然的全面和谐共处,把道德关系的构建辩证地建立在协调人类自身关系以外的实践中,体现了人性的理性反思和本真回归,正如新冠肺炎疫情让人们尊重自然、敬畏自然,成为一种实际意义上的公德意识教育。这种着眼全局的系统化道德教育立足自然界演变发展规律,一方面观察人类存在发展固有的可能性及合理性, 深入体悟人类行为的道德价值,另一方面承认不同国家、民族和人民的基础性、长远性的利益,倡导在生态保护中共谋“球际”合作,与时俱进地把握了德育的主线和本质。高校生态德育在此基础上从一个更高远、 更宏大、更富有前瞻性的视界去观照大学生人际行为,破解人类面临的生态危机难题,显然是人际德育的超越性发展,有利于推动人类精神文化生态的全面、科学、高质量构建,为新时代大学生道德建设奠定了重要基石。可以说,高校生态德育使得道德教育真正站在时代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高地,引导大学生以主人翁的姿态积极主动地协调自身与自然生态、社会生产之间的关系,发挥人类社会前行推动者的作用。

  (二)全面扩充高校德育的内容体系新中国成立 70 多年来,党领导人民取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人民道德水平普遍提升,思想境界及精神追求不断进步。但是,面对国际国内形势深刻变化、经济社会深刻变革的时代背景,由于市场经济运行不够规范,社会治理能力还不够完善,加上多种思想文化不断交融嬗变,道德失范现象在一些地方和领域仍不同程度地存在,公民道德整体水平亟需提升。如何面对日渐严峻的全球性生态危机,从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发展的战略高度,构建系统的自然生态、社会生态和人文生态融合的道德教育机制,已经成为切实改善公民道德教育成效、促进社会和谐文明社会建设、提升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迫切要求。作为一种公共性道德建设行动,高校在生态德育实践中充分利用自然资源蕴含的道德教育元素,对大学生实施生态文明的价值引导,能使他们外在的环境保护意识和内在的生命尊重意识得到有效激发。更为重要的是,它以开放的格局把人类发展权与生物生存权统一起来,让大学生在思想教育、专业学习及文化建设等诸多教育环节中深刻理解生态文明的本质追求,形成充满活力的生态理性和生态智慧,统筹道德发展的各个方面,铸就更高层次和境界的人类品性,进而丰富了高校德育的内涵,构建起面向新时代大学生的道德价值体系,切实为他们健康、自由地发展构筑起绿色精神家园。

  (三)深入改革高校德育的路径方法生态环境中蕴含着丰富的道德教育资源,运用生态文明理念开展不同形式的思想引导、行为管理及能力训练对于推动高校德育生活化、社会化改革具有特别的积极成效。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着眼国情,放眼全球,深刻阐释了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筑牢绿色根基提供了方向引领,为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不仅成为了新时代高校生态德育深度发展的重要理论支撑,更成为了高校德育范式改革创新的强大行动指引。

  三、新时代高校生态德育的实施路径

  作为一种新型高校道德教育形态,高校生态德育不仅要全面把握现代社会生态危机的深层次根源,厘清生态文明的实现逻辑,系统研究生态伦理对德育的理论支撑作用和实践指导意义,也要进一步用人文关怀方法把握德育人本化、生活化、个性化、内省化、系统化的发展趋势,从人类与自然、社会相互依存的关系中找准生态德育提升德性的价值坐标,有的放矢地开展价值引导、环境熏陶、学科渗透、实践体验、法治约束等教育环节,探索大学生生态道德意识培育、生态道德情感升华、生态道德意志磨炼、生态道德行为强化等德育实践深度拓展的方法路径,实现大学生与自然、社会和谐共生的生态目标。

  (一)完善生态教育主渠道,确立融合发展德育视野从内涵关系层面来看,“绿色发展”作为“五大发展理念”之一,是实现生产发展、人民富裕、生态良好、社会文明、国家繁荣的必然选择,也是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文明进步之路。高校生态德育要求大学生以开放的、辩证的眼光看待人类社会的发展,把道德关怀纳入人与自然的关系之中,激发大学生关注代际、种族、性别之间的生态共生关系,引导他们为了实现永续发展而自觉养成环保意识及相应的道德习惯。这种教育确立了融合发展的德育视界,要求大学生热爱自然、敬仰一切生命,关注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以平等的成员身份参与自然生活,以辩证的伦理思维和高度的责任担当推动新型道德共同体的建设,将人际道德理念延展到更大范围的世间万物之间道德关系,是大学生不断走向绿色文明的导航标。高校德育应充分挖掘生态伦理的人文价值,分析生态德育的精神实质和生成机制,健全生态教育课堂主渠道。课堂教学要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的统一,以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和睦相处的生态伦理观为理论基础,设置相关选修课程,普及生态科学知识,引导学生深入透视生态危机与人格危机的内在关系,强化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朴素情感,最终“将生态知识、道德知识转化为生态智慧,使生态道德理念浓缩、沉淀为生态人格”[18]。在推动“课程思政”建设的过程中,应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的统一,有机加强思政课程与各学科建设的衔接渗透,将生态科学知识有效嵌入专业教学,创新教学模式,开发信息化学习平台,全方位拓宽生态道德教育渠道,多层次提升生态文明教育质量和水平。

  (二)强化可持续发展评价,完善价值内化德育目标从价值体系来看,德育与生态文明建设拥有高度统一的价值诉求。生态德育用生态论观点和系统论方法确立德育系统的主客体及影响因素,同时深入探讨各影响要素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关系,发展了一种新型的德育范式,以加强德育的生态性结构和内涵提高了德育的实效性,对传统知性德育有革故鼎新的突破。这种德育深度关注生态环境资源的文化特征和育人价值,通过阐释生态平等、正义、善恶、和谐、责任等发展主旨倡导开放、可持续发展道德观,提升大学生的道德定力和思维水平,远远超越了以往环保道德意识教育的本意,不仅注重对大学生的政治观照,更是进一步拓展了高校德育的目标定位及价值内涵,确立了一种全方位的生态关怀范式。高校德育改革应紧扣国家生态文明发展战略,遵循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从“生态世界观、生态价值观、生态责任观和文明生活观”[19]等德育维度,强化生态道德教育,科学确立大学生道德素质评价标准。要将道德评价与德育方法路径创新相结合,着眼大学生生态意识、生态情感、生态意志、生态技能的发展现状,不断完善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体系。高校生态德育目标不仅要以形成高尚的生态观和价值观为行动基点,唤起大学生立足于全生态链追求和谐世界之美的道德情感,也要引导大学生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和生态文明规范,自觉抵制违背生态道德的行为,不断磨炼与破坏生态环境现象作斗争的勇气和毅力。作为人类道德进步的新境界,生态德育要引导大学生增强生命意识,在心灵深处扎紧筑牢一道道生态屏障,更要将他们在生态道德实践中稳固下来的生态道德意志转化为自身成熟的思维习惯和心理素养,成为一个自觉、自律、自省、自重、具有公正平等信念和担当的理性生态人。

  (三)提升生态性道德实践,培育知行合一德育载体从实施载体来看,正确思想来源于实践,生态道德的内在规定和核心命题只能在实践中实现。高校生态德育要把道德要求的理论说教和现实生活紧密结合起来,以情景式、生活化方式优化传统的空洞化、抽象化德育内容,改变传统德育较为集中的单向灌输路径,推动个体深入开展实践并与他人、环境相互作用,充满对个体的意义理解和价值尊重。通过这种“参与式”教育能够强化主体参与意识,让大学生深切体会生态危机的现实状况,通过提高个体社会化水平、回应发展需求来有效实现德育目标,有利于大学生在实践中培养生态道德情感,提高生态道德责任感,与社会成员形成广泛生态共识,共同遵守和维护生态道德规范,参与全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高校生态德育要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的统一,增强教学启发性、实效性,摆脱德育政治教化认识、理论脱离实践等传统困境,建立有效的实践教学和社会实践工作机制,引导大学生用科学生态观全面审视现实人际关系,与时俱进地提升自身的生态意识、生态智慧和生态道德水平,并通过参与相关服务国家、社会和他人的生态文明行动有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校生态德育实践教学要培育和建设一批高标准的生态文明教育基地,营造浓厚的生态和谐氛围,组织大学生开展与相关专业课程同步的现场教学,将大自然包容万物、关爱生命的本性充盈于大学生的人格塑造之中,增强他们的生态道德意志、情感和能力,使其成为目光高远、知行合一、美善相谐的新时代公民。

  四、结 语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了“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20],生态德育坚持科学性、人文性、实践性、系统性的统一,不仅把人类谋求个体价值的实践和尊重自然价值的理念结合起来,为生态建设了提供更加稳固的社会心理基础与价值评定理据,也用生态价值观主动将人类自身发展与国家、民族的命运和前途紧密联系起来,以更宽的道德视野、更远的战略眼光和更高的价值取向体现了人类道德进步的新境界。面向新时代,高校应以生态德育为统揽,积极扩展德育实践视野,丰富德育思维内涵,完善德育协同机制,培养大学生与自然、社会友好相处的道德情感,不断提升他们关爱他人的道德意志和优化生态的道德责任,使其在知识认知、内在需要、道德选择的基础上形成坚定的生态信仰,在人生的逐步归位中健全理性的生态人格,筑牢共同体生存意识和责任担当,为推动构建面向自然、人类和未来的和谐生态世界积极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19(001).

  [2]杨学良.应该重视生态道德教育[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2(6):30-32

  [3]鲁洁.试述德育的自然性功能[J].教育研究与实验,1994(2):13-14

  [4]刘惊铎,王磊.生态德育及其跨世纪意义[J].教育评论,1998(5):36-37.

  [5]阿尔贝特·施韦泽.文化哲学[M].陈泽环,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新时代高校生态德育的价值功能和实施路径》来源:《浙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作者:胡琦,厉嘉尧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zazhifabiao.com/lunwen/jyjx/gdjy/481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