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期刊

校园体育文化为龙头促进区域名校建设与发展

时间:2015-12-20 14:06:44 所属分类:教育管理 浏览量:

文化是学校的灵魂,是一所学校品位的标志;文化是教育资源,是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成果的土壤;文化是学校的旗帜,文化建设是学校学习社会、促进社会文明的重要途径。 时下,争创名校已成热潮,名校工程蔚然成风。作为一所历史悠久的学校,多年来,安徽省颍上

  “文化是学校的灵魂,是一所学校品位的标志;文化是教育资源,是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成果的土壤;文化是学校的旗帜,文化建设是学校学习社会、促进社会文明的重要途径。”

  时下,争创名校已成热潮,“名校工程”蔚然成风。作为一所历史悠久的学校,多年来,安徽省颍上县陈桥中心校以“塑专家学者型教师,育合格加特长的学生,办规范加特色的学校”为目标,发扬“精诚团结,追求卓越”的学校精神,实现了“教育思想现代化,办学条件标准化,学校管理规范化,学生素质良好化”的标准,办学整体水平不断提高。不仅如此,该校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学校标准化建设为起点,以创特色示范学校为目标,以提高育人品位为主线,不断规范学校管理,深挖教育资源潜力,扎实推进素质教育,创造了良好的社会声誉。该校作为一个镇的教育排头兵,拥有全镇最为丰富的教学资源,最为优秀的教学队伍,始终坚持以中心学校的教学示范作用推动全镇教育教学质量稳步发展的策略,在学校管理、教育教学、教师发展和教育科研等方面起着模范作用。如今,其已经发展成为安徽省颍上县一所颇具影响力的农村名校。本文试图考察其如何通过“校园体育文化为龙头,促进区域名校建设与发展”,为其他同类学校的建设与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重视阳光体育,打造校园文化龙头

  学校从 2007 年至 2012 年,先后组织全校师生进行了“阳光体育与奥运同行冬季长跑活动”及“阳光体育与祖国同行”、“阳光体育与全民健身同行”、“阳光体育与健康同行”、“热爱祖国从体育锻炼开始”等主题的系列长跑活动。此项活动的开展促进了校园体育文化的形成,也提高了学生的身体素质。近年来,学校坚持“特色立校,质量兴校,和谐发展”的办学思路,将大课间活动列入学生每天锻炼1 小时的永恒主题,早晨,有晨跑、有早操,学校在上午第二节课后专门安排大课间体育活动,师生共同参与,学生活动形式多样,有的跳绳、踢毽子、转呼啦圈、打乒乓球、打篮球等,田径场上有老师和学生组成的跑步方阵。下午放学后,有篮球兴趣训练队和田径训练队,由专门体育老师指导。每学期全校围绕大课间组织开展一次运动会,比赛既锻炼了耐力,培养了毅力,增强了体质,又提高了竞技水平。2011 年 12 月全市大课间活动现场会在这里召开,提升了学校的品位。目前学校课间、课外活动呈现出全体学生积极健身的可喜局面。不仅如此,学校通过抓一课、促两操的训练和有计划地开展体育活动和比赛,不仅增强了学生的身体素质,还培养了学生团结和谐的良好心态和结实强壮的健康体魄。通过对近年来校园体育文化成果的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成果来自于学校领导对阳光体育工作的重视,来自于对《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的贯彻,来自于对一课两操不动摇的坚持,也来自于班主任及所有任课教师深入班级和课间操现场所进行的督办督查。

  二、完善规章制度,实现名校法治管理

  实践中的安徽省颍上县陈桥中心校对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认识逐渐提升,其认识到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不能仅局限于学生思想教育与体育活动开展两个层次上,还应积极推进与完善校园体育文化规章制度建设。

  因为这样做可以增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可操作性与针对性,实现对学生体育行为的有效规范。为此,安徽省颍上县陈桥中心校成立了以党政主要领导为组长的校园文化建设领导小组,对学校的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实行统一领导与规划。制度规定:任何人不得占用“两操”时间,除个别不能出操的重病号或残疾学生外,一律出操,不准缺席,不准请假,不准迟到。早操、课间操队形由体育教师统一编定,上操铃声响,各班应立即到指定的位置,不得随意互换。“两操”要做到精神饱满,动作整齐,姿态正确,技巧熟练。上体育课必须刻苦认真,不得任意离开操场,特殊情况要经过体育老师批准。爱护体育器材,借用器材要严格履行手续,个人遗失或损坏器材要照价赔偿。同时,在课堂教学管理方面,学校也进行了相应规定。学校通过认真总结与分析,大力探索推广课堂教学改革的新模式。

  在全校推广了小组互助合作探究学习模式、“10+25+5”课堂教学模式。

  “10+25+5”课堂教学模式,强调课堂教学应从实效性入手,即前 10 分钟师生共同回顾、复习旧知识,发现问题;中间 25 分钟师生共同学习,教师可以预设问题,让学生在小组内探究解决;最后 5 分钟进行总结检测。这种“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主体。

  三、凸显文化氛围,搭建名校建设载体

  文化氛围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关键点,也是重中之重。安徽省颍上县陈桥中心校在依托体育文化对校园文化打造并促成学校区域名校的过程中着重对文化氛围进行了公关。为此学校围绕体育文化建设进行了多维度的宣传工作,树立了校园体育文化的整体形象,扩大了知名度,推广了体育文化,从意识上提高了全校师生的体育素质。安徽省颍上县陈桥中心校所采用的知识窗、宣传栏等直观性的宣传方式从感官上能激发全校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欲望,逐渐地形成一种体育意识。为了巩固宣传的成果,学校还在宣传内容的选择上下了一番功夫,重点选取那些较贴近学生现实生活的,且有创意的标语征集活动、校园网留言活动等。这些活动都极大地扩大了校园文化重要性的宣传范围。同时,为了突出校园体育的人文氛围,学校还组织相关力量对学校体育史进行了详细的整理,并投入一定资金建立了校体育史陈列室,通过资料的记载和实物的展示对校园体育文化人文环境加以营造来实现对学生的熏陶。不仅如此,学校还通过介绍校优秀体育学生的成长历程来促进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该校通过多方努力实现了“请进来、走出去”,让在校学生都能亲密地接触到竞技精英。通过对这些竞技精英的运动生涯、刻苦锻炼的精神、运动经历、运动感悟和体育成就的了解,激励自己积极地投身到体育锻炼的热潮中去,提高自身的体育素质。当然,学校也没有错过开学典礼、毕业典礼、校庆、重大节日、纪念日等这些体育文化创建的契机,为校园体育文化的打造埋下一颗颗种子。

  四、丰富文化内容,探寻名校多元之路

  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体育文化活动,让更多的学生亲身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体验体育活动的快乐和挑战的刺激是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主要措施之一。除了体育教学范围内的活动外,学校还通过一些学生社团开展了内容丰富多彩的体育比赛。

  例如,拔河比赛、跳绳比赛、踢毽子、跳房子等。再比如组织开展学生的体育知识比赛、体育演讲比赛、体育问题辩论赛等。除了针对学生的体育文化内容进行开发之外,学校还加强了教职工校园体育文化活动的开展。因为这不仅对教师身体素质的提高有利,还能够通过教师的参与实现言传身教。学校还对课外活动给予了高度的重视。课外体育活动是课外文化娱乐活动的组成部分,是一种外向型的文化活动,属于校园文化的范畴。它可以陶冶情操,充实精神,使学生热情乐观,精力充沛,让学习生活充满了生机。利用课外时间组织学生参加一些体育活动,用体育活动占领业余文化阵地,是学校培养和教育人的一个重要手段,特别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课外体育活动已经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春华秋实,硕果累累,安徽省颍上县陈桥中心校先后在 2009 年 2 月获全县督导评估三等奖;2009 年 9 月被评为全县教育工作先进单位;2009年 8 月被市教育局评为“平安校园”组织奖;2009 年 9 月获镇综合评估一等奖;2012 年 9 月被镇评为教育工作先进单位;2012 年 6 月获市“文明学校”荣誉称号;2012 年 8 月获市义保经费改革先进单位;2012 年全县督导评估获总分第三名。一所“以校园体育文化为龙头,促进区域名校教师与发展”的成功典范初步形成。总之,通过对其考察,笔者深深地感悟到,名校之名,名在视野,名在教师,名在特色。通过校园体育文化特色的打造,推进学校区域名校建设在安徽省颍上县陈桥中心校得到了实现。

  参 考 文 献:

  [1] 牛余和。探寻新视界:章丘教育发展的实践与探索。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7.  [2] 刘静。论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对学生全面发展的作用。山西师范大学学报,2008(3)。  [3] 王春雷。阳光体育运动与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关系研究。教学与管理,2009(27)。  [4] 宋军,邓艳艳。试论校园体育文化与终身体育。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  [5] 张国方。优化体育社团建设推进阳光体育运动。中国教育报,2013-01-01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zazhifabiao.com/lunwen/jyjx/jygl/114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