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期刊

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学科建设思考

时间:2020-02-24 04:05:43 所属分类:教育管理 浏览量:

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彝语言文学);发展路径双一流建设再次把高校放在时代的浪尖口上。入围者,昂首挺胸,落选者,虽谈不上垂头丧气,却也显示出望洋兴叹的遗憾。[1]过去985和211工程的建设来说,对地方本科院校都是可望而不可及,然而,双一流建设打破身份壁垒

  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彝语言文学);发展路径“‘双一流’建设再次把高校放在时代的浪尖口上。入围者,昂首挺胸,落选者,虽谈不上垂头丧气,却也显示出‘望洋兴叹’的遗憾。”[1]过去“985”和“211”工程的建设来说,对地方本科院校都是可望而不可及,“然而,‘双一流’建设打破身份壁垒,为地方高校和学科发展提供了契机。”[2]由此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一流学科建设已经成为地方本科院校的题中应有之义。本文以西昌学院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彝语言文学)专业建设为例,进一步探索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彝语言文学)一流学科建设的路径与举措,为推进西昌学院一流学科建设提供实践指导个案。

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学科建设思考

  一、彝语言文学专业建设是学科建设的基础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彝语言文学)是西昌学院的重点建设学科,在四川同类学科中处于领先地位。其所依托的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彝语言文学)专业2010年被评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并由此奠定了该学科在全国的影响力。十余年来,本专业根据民族地区社会发展的需要,逐步确立“学科交叉融合,注重应用实践,彝汉并举并重”为本专业建设的指导思想,坚持师资队伍和学科建设为龙头,以课程体系和教学改革为突破口,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为彝区培养了一大批扎根基层、乐于奉献的彝汉双语人才,获得了较高的美誉度和知名度,目前正朝着全国一流专业的目标而积极努力。(一)狠抓优势特色专业。1.专业历史悠久、师资雄厚、条件优良。本专业的前身是1989年开始招收的彝语文专科,2004年更名为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彝语言文学)专业本科,2007年取得学士学位授予权,2005年取得副教授(副研究员)职称评议权、2011年取得教授(研究员)职称评议权。本专业形成了一支由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等7名拔尖领军人才为支撑引领的优秀师资队伍,拥有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四川省社会科学高水平研究团队1个,建有彝语言多功能实验室1个、彝汉英同声传译室1个、彝汉影视摄录编实训室1个、彝语言文化综合实验室1个、彝族文化展厅4个,同时建有共享实验室6个,校外实践教学基地11个。2.科学研究对接需求与特色,成果丰硕。针对西南彝区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优势,重点对彝族语言文学、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彝汉双语教育等方面开展研究,初步凸显了突出的学科优势。本专业专任教师先后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6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2项、省社科重大项目2项,以及其他科研项目28项,出版《当代彝文文学研究》《彝族克智译注》《支格阿鲁:彝族英雄史诗》《中国彝族支格阿鲁文化研究》《勒格斯惹的故事》《支格阿龙•1~5》《凉山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丛书•第1~5辑》《彝族传世民歌》《凉山彝语词法学》等60余部专著,发表学术论文510余篇,获国家、省级科研成果奖12项。3.人才培养突出应用、强化实践、质量优良。本专业拥有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省级教学名师1人、省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精品课程3门、省级卓越教师教育培养计划项目1个。在具体办学过程中,能够结合民族地区实际需求,加大对人才培养模式、专业建设和课程体系改革与创新的研究,承担了省级教改项目10项,建立了彝区顶岗支教的“6+1+1”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了“巩固彝族母语、强化彝汉双语、拓展彝英汉三语”的教学理论与实践体系,致力于新时代“彝语文+专业”滚动式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出版教育部规划教材和资助教材12部、发表教学研究论文30多篇,获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4.社会服务形式多样、参与面广、效益显著。本专业通过建设研究中心、研究示范基地、教学实践基地等,构建了“振兴优秀文化、注重应用效果”的成果服务模式;积极为民族地区相关政策法规的制定提供决策咨询和建议,发挥智力优势,为民族文化发展提供智库支撑。通过校地合作、成果推广项目、举办国际国内学术会议、社科普及、政策咨询等多种途径为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和文化事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近年来,主动融入凉山州“全域旅游”、打造“世界彝族文化中心”、脱贫攻坚、“人才兴州”以及实施民族地区教育均衡发展战略,为关键领域的咨询和服务,特别是在推动彝族地区文化扶贫、教育扶贫,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二)扩大国内及区域行业影响。1.彝族母语文学研究一直引领学科前沿。2001年阿牛木支教授的《当代彝文文学研究》,是迄今为止首次对彝族母语文学进行较为系统地研究的标志性成果,在彝族母语文学学科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并于2002年获得全国第七届少数民族文学“骏马奖”。2014年依托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彝语言文学)学科(专业)承办的“中国多民族母语文学研讨会”首次在西昌学院举办,来自国内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80余名代表参会,对本专业前期开展的彝族母语文学研究工作给予高度评价。2016年在成都召开的“世界少数族裔文学国际研讨会”上,3名专业带头人与骨干教师作为彝族文学研究专家在大会上作主题发言或专题发言,凸显其彝族母语文学研究在全国具有一定的影响力。2019年在西昌召开的“《当代彝文文学史》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对《当代彝文文学史》的编撰考述、民族文学观、研究价值和意义等进行专门探讨,大家一致认为,由阿牛木支教授主编的《当代彝文文学史》是彝文文学历史研究领域的首部专著,在彝族文学史中占有重要地位,以此见证彝文文学繁荣发展的历史记录,更彰显彝族母语作家才华的珍贵档案。该书总结了当代彝文文学的创作成就与发展规律,清晰地体现了当代彝文文学的发展脉络与创造活动,对当代彝文文学作品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系统的归纳、整理,为呈现出文献性、资料性和学理性相统一的优质文学史文本作出了较大的贡献。2.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掘研究凸显中国影响。本研究运用文化人类学、文化遗产学、民族学等多学科理论与方法,坚持宏观与微观、主位与客位相结合,从多视角多维度研究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和发展等方面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推出《彝族克智译注》《凉山彝族漆器文化研究》《中国彝族支格阿鲁文化研究》《勒格斯惹的故事》《支格阿龙•1~5》《凉山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丛书•第1~5辑》《彝族传世民歌》等一系列在国内及区域行业有影响的重要成果。其中,阿牛木支、吉则利布等的《彝族克智译注》选取凉山彝族民间广为流传,民间最普及、老百姓最喜欢、内容最精彩的彝语“克智”翻译成汉语,对所涉及的彝族传统民俗事项、历史人物、古代地名、历史事件、典故渊源、民族迁徙、文献释义、天文地理等进行详细、确切的注释。该书作为一部文化厚重的彝族民间文学精品,是当前四川彝族非物质文化研究领域的标志性成果,并于2013年获得第十一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洛边木果、曲木伍各等的《支格阿鲁:彝族英雄史诗》对四川、云南、贵州地区的多个版本进行整理整合,反映了古代彝族哲学思想、宗教信仰、文学艺术、伦理道德、风俗习惯以及政治、经济、军事、天文、历算等方面,不仅具有重要的文学价值,而且在人类学、史学、民族学、民俗学等多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认知意义,并于2019年获得四川省第十八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吉则利布、阿牛木支的《勒格斯惹的故事》是从民间艺人和毕摩手中采访和调查所得到的大量第一手资料进行整理而成,全面讲述了勒格斯惹及其儿子孟获、孟优、孟铁等的英雄事迹和丰功伟业,反映了历史上西南地区原住民部落与外来民族之间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是研究彝族社会历史、语言文化、民俗礼仪、部落战争、宗教信仰等不可多得的第一手珍贵资料,并于2012年获得四川省第七届巴蜀文艺奖。

  二、彝语言文学学科建设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一)发展机遇。我国高等教育强国发展战略和民族地区社会需求,为西昌学院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彝语言文学)学科(专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良好机遇,加强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彝语言文学)学科(专业)建设,对繁荣发展民族文化教育事业具有重要意义。1.文化传承创新的现实需求。新世纪迎来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彝语言文学)(专业)的开办是基于彝族优秀文化传承与传播的需要,也是存续文化多样性的切实举措。随着我国“一带一路”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实施,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彝语言文学)的重要性再次得以凸显。繁荣发展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满足各族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已成为当前迫在眉睫的重要议题。2.培养优秀双语人才的常态要求。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彝语言文学)学科建设是提升研究水平和人才培养的重要保障。四川省教育厅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和《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实施意见》,于2017年5月出台了《四川省教育厅关于积极推进双语教育持续协同发展的通知》,对四川省双语教育的教育教学体系的健全、规范一类模式学生学籍管理、加强双语教师队伍建设、提升双语教育教学质量、完善考试招生政策、加强组织领导等方面提出了更高更具体的要求。该文件明文规定,从2017年开始,举办彝汉双语特需专业本科班、二类模式彝语文纳入高考科目统一考试,高考统考语文科目满分仍然为150分,按汉语文和彝语文各50%计入等。这一系列招生考试政策的改革将对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彝语言文学)学科(专业)强化文化传承功能、提高教学质量、拓宽就业渠道有积极的促进作用。3.学科建设立足凉山本土的服务定位。近年来,凉山彝族自治州为贯彻落实四川省委关于围绕脱贫攻坚聚人才用人才的决策部署,结合凉山实际,提出了精心打造凉山州“全域旅游”战略、打造“世界彝族文化中心”战略、脱贫攻坚“人才兴州”战略以及实施民族地区教育均衡发展战略。为此,着力造就一批“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高素质双语双料人才队伍,为凉山州社会经济发展和文化事业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是我们今后必须承担的重要任务。(二)面临的挑战。近年来,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彝语言文学)学科面临的挑战主要表现如下:1.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彝区社会的传统历史文化日益受到国内外其他文化的影响。2.传承与发扬彝族传统文化,实现传统与现代的沟通,培养更多既能解决现实问题,又有历史文化素养的高素质人才,成为在新时代、新环境下的人才培养目标。3.新的历史时期对人才培养结构和培养质量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能否准确把握彝区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结构和质量的需求,将直接影响到本专业毕业生的竞争力,关系到本学科的长远发展。4.学术团队的梯队建设尚需加大力度,教师知识结构尚待优化,科研意识、忧患意识亟待加强,特别是承担国家重大项目仍然不多,引进国内高水平专家学者、优秀拔尖人才力度尚需提高,国内交流合作深度广度亦待加强。5.人才培养国际化程度有待提升,人才培养是打造学科国内影响力的关键之一,亟待探索结合彝语言文学学科优势特色创新课程体系、培养体系、评价体系以及校地合作、校校合作的机制体制。

  三、彝语言文学学科建设的思路与举措

  (一)以本为本,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围绕特色办学思路,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进一步完善课程教学体系。建立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彝语言文学)学科方向、一流专业、教学团队、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和实训基地“五融合”的实践教学平台。按照项目为载体、团队为主体、创新为核心,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体系。实施本科生培养质量提升工程,优化本科生核心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完善“校校、校院所、校地”等多元化本科生协同培养新模式,全力推进“民族学”申硕工作进程,进一步提升本学科的人才培养学历层次。(二)立足特色,加大基础学科研究。积极开展与民族地区的战略合作,充分利用学科优势、人才优势,有效整合各种资源,全面开展为民族地区服务的横向课题,推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的辐射力和影响力。学科研究水平保持省内一流,力争国内先进。针对西南彝区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优势,重点对彝语言文学、民族教育、文化资源开发与利用等具有民族特色的项目进行研究,并在彝族母语文学、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方面强化研究,保持处于全国领先地位。提供专项经费加大学科所依托的省级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平台建设力度,提升省级高水平研究团队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实力。进一步提升承担重大科研项目的能力,产出一批原创性成果。在此基础上,坚持“以教研科研促教改、以教研科研带队伍、以教研科研强服务”的方针,积极配合凉山州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大力开展应用研究,着力推进教研科研成果的转化应用,继续发挥科研区位优势。(三)面向实际,增强民族地区社会服务功能。通过科学研究、成果普及等多种形式,依托国家特色专业、省级一流专业、省级哲学社科基地、省级卓越教师教育计划等多个载体,培养一大批具有应用性、民族性和地方性的少数民族语言文学高端人才,解决我国彝族语言文学、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彝汉双语教育等领域中的重大问题,为我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事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通过科学研究、文化传承、成果普及、资政育人和服务社会,为彝族地区文化教育事业发展做出贡献。立足凉山,面向西南,不断创新产学研推服务模式和运行机制,通过举办学术会议、成果转化、文化培训、政策咨询等多种途径为彝区文化教育发展做贡献。牢固树立主动为社会服务的意识,全方位开展社会服务工作。积极配合彝区地方政府的工作,充分发挥我们在地方决策中的咨询参谋作用。向西南彝族地区民族教育事业输送合格民汉双语教师,培养能够以彝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传播作为主业的文化人才,以及能够开展创新创业的人才。进行一些重要研究成果的社会推广应用;加强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彝族文化研究中心”和四川省高水平研究团队“四川彝族语言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团队”的建设。结合凉山州11个深度贫困县基本情况,通过文化和教育精准扶贫,为2020年全面脱贫提供智力支撑。(四)以文化人,注重民族文化传承创新。通过课程、讲座、典型事迹宣传和榜样带动,弘扬和传承彝族优秀传统文化,激励学科人员奋发图强和改革创新。同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彝族文化,培育以人为本人文关怀的人文精神、崇尚学术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求真务实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进一步扩大对外交流,实施“走出去、引进来”战略,扩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彝语言文学)的国内影响力和传播力。具体来说,一是开设《彝族文学概论》《彝族古典文献导读》《彝族传统文化》《凉山彝族礼仪与民俗》等相关的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和专业水平;二是继续实施“天光月影彝学讲坛”,推进校企合作育人模式,大力开展彝族优秀传统文化和“非遗”项目进校园、进社区、进乡村专题系列讲座,增强文化自信、文化自觉,积极参与优秀文化传承与保护,培养彝族“非遗”传承人,丰富彝族地区精神文化生活;三是随着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向应用型转型发展,围绕地方性和应用性开展专业实践技能竞赛,每年举行彝族传统经典诵读系列活动。(五)多措并举,加强高层次师资队伍建设。按照“引进与培养”相结合理念,实施“学科领军人才计划、拔尖人才计划、优秀后备人才培养计划”的三大人才计划,采用“团队带头人+研究骨干+青年教师”的协同人才培养模式,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重点支持高层次人才引进,给予专项经费支持;加强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团队的激励奖励政策及软硬件平台的支持力度,着力制定中青年骨干人才培养的发展规划,完善以教学科研创新、贡献、绩效为导向的分类评价机制,建设一支素质高、业务强、结构合理、具有可持续创新能力的师资队伍。(六)拓宽事业,加强国际国内学术交流与合作。通过学术交流、科研合作、联合培养和联合办学等途径,扩大本学科的国内影响力,培养具有彝汉语言文学兼通的高素质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人才。通过人才建设,造就一批年龄结构合理、创新能力突出,活跃在国内学术前沿的杰出人才。大幅提升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彝语言文学)学科(专业)的国内和区域的影响力。以研究团队与基地为平台,利用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承发展工程、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发展工程等项目或政策,通过“请进来,走出去”模式与国内一流大学或科研机构深入开展多方面合作。改善科研环境,创造更多交流机会。进一步拓宽对外交流合作的形式和领域,切实取得更多实质性成果,深化与地方政府、企业和兄弟院校的合作。综上所述,在“双一流”建设的背景下,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彝语言文学)学科(专业)的建设,需要按照学校近期和远期的目标任务和战略举措,以专业建设为基础,立足民族文化传统,追求一流业绩,尽早实现“省内一流、西部领先、国内知名”的既定目标。

  参考文献:

  [1]王卓华,黄健云.“双一流”建设背景下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建设问题的思考[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17(6).

  [2]何丽萍.“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地方高校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发展研究[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8(6).

  《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学科建设思考》来源:《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作者:阿牛木支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zazhifabiao.com/lunwen/jyjx/jygl/459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