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让儿童在愉悦中击响钢琴
时间:2015-12-20 13:57:32 所属分类:教育理论 浏览量:
论文关键词:钢琴 艺术 学问 愉悦 家长 论文摘要:人们物质生活水平日见丰裕的同时,更想追求一种高雅的精神生活,而家长往往把这一愿望寄托在下一代身上,既而学习钢琴的儿童也越来越多,已成为普遍。 钢琴艺术作为一门专门的学问,已经进入千家万户,因为钢
论文关键词:钢琴 艺术 学问 愉悦 家长
论文摘要:人们物质生活水平日见丰裕的同时,更想追求一种高雅的精神生活,而家长往往把这一愿望寄托在下一代身上,既而学习钢琴的儿童也越来越多,已成为普遍。
钢琴艺术作为一门专门的学问,已经进入千家万户,因为钢琴作为一种高雅艺术,即可以开发儿童智力,又可以陶冶儿童的情操,所以说,在人们物质生活水平日见丰裕的同时,更想追求一种高雅的精神生活,而家长往往把这一愿望寄托在下一代身上,既而学习钢琴的儿童也越来越多,已成为普遍。但对于初学钢琴的儿童却感到辛苦、枯燥,不太自愿,而是被动地在家长列为成才的“计划”中的重要一科,不得不学、不得不练。效果不佳。甚至有的孩子竟然半途而废。家长们重视智力投资与启蒙教育的初衷固然是好的,但是强迫孩子去学钢琴,达不到预期的目的,更取收不到良好的效果,造成人疲功废,得不偿失。如何改变这一现状,让孩子们出于自愿地练琴呢?对钢琴产生兴趣,笔者结合自身在教学中的体会,谈谈粗浅的看法。
一、儿童学琴兴趣的培养应当有良好氛围
首先要在社会、家庭、学校要给儿童创造良好的学琴条件。也就是说,教师、家长齐抓共管。教师不仅要教好学生,还要指导家长合理辅导,让家长正确认识儿童学习钢琴的目的,使孩子在学琴的道路上能健康的走下去。从社会这一层面来看,并没有为更多的儿童创作有利的学习钢琴环境,而使这一部分儿童孤立起来,自成体系,在封闭的状态下学琴,不能够很好地深入社会这一大家庭之中,不能够使社会这一重要环节在儿童自身中起到良好的作用,更谈不上利用社会来培养儿童的学习兴趣了。当然,社会也为儿童做出了一定的努力,如举办各种钢琴比赛和考级活动,但比赛不是目的,重在教育、引导。
学校应给予学琴学生充分的时间。由于过于沉重的作业负担,使得这一部分学生练琴的时间很少,作为老师应该明白,儿童学习钢琴并不影响学习,这是一种开发儿童智力的手段。适当的时候,教师还可以让儿童在班组里为同学作表演,增加他们的自信心和满足感,承认他们的进步,鼓励这部分学生上进,以便于更好地促进其它学科的学习。
二、儿童学琴兴趣的培养在于家长的正确引导
启发人类对各种事物的兴趣,就可以创造出世间的奇迹。应该说,在培养儿童兴趣的过程中,家长起到的是助推剂的作用。家长往往把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儿童学习所取得的成绩上,却忽略了儿童学习兴趣的培养,作为家长,因材施教,在儿童学习钢琴过程中,不要把训练作为唯一的目的。始终要明白,钢琴教育是艺术教育,审美教育,它要求儿童在愉悦的气氛中接受美的教育。可经常性的让儿童到亲朋好友面前去展示,充分的发挥他们的专长。给儿童潜在的心理带来荣誉感,从而激发了他们后天的兴趣,渐渐地,儿童会把这种荣誉感转变为自身的需求,转变成发展内存的要求。当然,钢琴学习的过程是艰苦的、冗长的,家长们要有耐心,不要急于求成,否则最终成了拔苗助长,无端的耗去儿童和陪练家长的宝贵时间,还达不到预期的目的。
三、儿童学琴兴趣的培养取决于教师的言传身教
对于初学钢琴的儿童,根据他们“多动”的特点,可采取多种形式,培养琴童学习兴趣。儿童注意力持续时间很有限,因此,培养孩子学钢琴的兴趣要多样化,方法要灵活,形象要生动,让孩子在快乐中学习,在快乐中成长。老师在讲课时,可以采取降低技术难度。教学时间不要过长,让儿童多练习勤复课的方法,以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老师形象生动的教学语言对儿童产生吸引力,同时会使儿童对音乐的兴趣也会越来越浓。老师要通过各种方式给予他们充分表现自己的机会,增加孩子们的上进心,激发儿童的求知欲,要把儿童的“硬压式学习”变成“需求式学习”,引导儿童能正确协调文化课与钢琴学习的关系。
常言道:授之无定法,温学在得法。在培养教育儿童学习钢琴的过程中,只要我们抓住儿童的心理,调动起儿童学习的兴趣,掌握好教学的规律,因材施教,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启发儿童积极思考,自觉主动地学习,把教学授课过程变成努力激发儿童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儿童主动探索知识与掌握技能的过程,这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兴趣是儿童的良师益友。无论老师、家长在培养儿童学习钢琴的过程中,要遵循儿童生理、心理的发展规律,不能强迫压制,要让儿童在愉悦中击响钢琴。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zazhifabiao.com/lunwen/jyjx/jyll/109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