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5-12-20 14:10:05 所属分类:教育理论 浏览量:
摘 要:在当前新世纪、新时代、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和改进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是当前高校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个新课题。本文从当前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意义;当代大学生存在的思想道德状况分析;大学生在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上的
摘 要:在当前新世纪、新时代、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和改进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是当前高校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个新课题。本文从当前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意义;当代大学生存在的思想道德状况分析;大学生在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上的新特点;以及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措施与途径等几个方面阐述了在当前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初步探索意见。希望能在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培养和造就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伟大事业中起到一定的作用。
关键词:高等学校 大学生 思想政治工作 探索
《中共中央 国务院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即16号文件)是新世纪、新阶段指导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高校德育工作的纲领性文献。当前之所以要特别强调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一个很重要的现实背景就是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国际敌对势力与我们争夺下一代的斗争更加尖锐复杂,大学生面临着大量西方化思潮和价值观念的冲击,某些腐朽没落的生活方式对大学生的影响不可低估。随着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在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环境中,尽管我国大学生的思想状况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但是大学生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受到各种思想文化的影响明显增多。某些大学生有不同程度的存在着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道德修养和自控能力较差、立志成才意识不强、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失、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欠缺、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
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16号文件精神,紧跟时代的步伐,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不断研究、了解和掌握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和思想成长、变化及发展的新特点,在继承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优良传统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的新途径、新措施、新办法,努力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增强时效性,是我们高校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
一、当代大学生思想状况浅析
教育学生首先要了解学生,大学生是思想最为活跃、接受新事物最为迅速的高智能知识群体,其思想活动和行为方式会有更深刻的时代烙印,呈现出更为鲜明的时代特征。综观当代大学生普遍存在的一些思想状况,我们认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状况的主流是好的,是积极健康向上的
当代大学生中绝大多数人思想活跃、朝气蓬勃、爱憎分明、热爱祖国、目光远大、积极向上,对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新道德伦理建构中的作用有清醒的认识,他们高度重视知识和工作能力的培养,希望学成之后能够报效祖国和人民,对中国的发展充满信心,他们赋予为人民服务以新的内涵,并愿意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同时,他们也高度注意维护国家和集体的利益,关注自我价值,追求维护个人的合法权益。他们还深刻的认识到,为了将来能够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在激烈的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除了要掌握扎实、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外,提高自己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也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在当代大学生中,政治上积极追求进步,注重提高道德修养,勤奋学习,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人在逐渐增多。
(二)当代大学生在思想道德素质中还存在着一些道德缺失的成分
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缺失的成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理想信念模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些扭曲
在一些大学生中不同程度的存在着还没有树立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社会主义信念不够坚定的现象,不知道自己身上肩负着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不知道自己奋斗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共产主义。同时,他们也没有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学习和生活中个人利益考虑的较多,缺乏社会责任感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识。
2.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学习热情
在某些大学生中,表现出学习目的不够明确,不知道是为谁来学习的,没有学习的动力和热情,甚至有的是认为到学校来学习是父母逼来的。不是我要学,而是父母要我学,到学校后是老师要我学。因而,经常出现上课迟到早退,课堂上不注意听讲、睡觉,甚至出现随便逃课现象。
3.诚信和法律意识淡薄
部分大学生由于受社会环境的影响,缺乏诚信和法律意识。有的考试时违纪作弊,打小抄、打手机、找人替考等,已不是个别现象。还有的做“枪手”替别人考试等,助学贷款欠款不还,也屡见不鲜。
4.社会公德意识较差
文化知识层次越高,社会公德意识越强,这是社会的公识。作为文化知识层次较高的大学生,应该有较强的社会公德意识,但是有些大学生却不是这样,他们对日常生活中的细节重视不够,缺乏检点,不爱护公共财物,不讲卫生,随地吐痰,乱扔垃圾,损坏公共图书,在互联网上发布一些不健康的信息,在公共场合行为举止、服饰打扮不得体等,都影响了当代大学生的形象。
5.互联网信息传媒影响
当前,网络正在极大的改变着高校学生的生活方式、学习方式、交往方式、娱乐方式,甚至是语言习惯,对青年学生的学习、工作、生活和思想观念都产生着深刻的影响。网络无限开放的虚拟空间及其互动性,常常成为大学生交流真实思想情感的场所。信息的超载,常使学生对信息缺乏理性的分析和思考,道德自律和自我约束往往控制不住,甚至脱离现实,沉溺网络,晚上彻夜上网,白天蒙头睡觉,整天精神恍惚,结果荒废学业。
6.不善于交往和不正常交往
大学生在校除了学习,与他们最密切相关的就是人际关系。大学生的性格日趋成熟和稳定,在很多问题上都表现出自己独特的观点。因而,部分学生由于种种原因,不能融入到一些实际活动中去,不能形成正确的自我评价,故在具体的交往活动中表现出团结协作能力较差,心理素质问题较为突出,出现各种交往不适症,造成社交恐惧、抑郁症等。
也有的同学在社交中出现了一些不正常的现象,当某些学生在同学之间发生矛盾时,不是找班主任或学校解决,而是召集一些知己朋友或社会上的闲杂人员来为自己助威私了,甚至出现双方斗殴伤害事件。
7.艰苦奋斗精神淡化
老一代人艰苦奋斗的精神在当代大学生中有些淡化,有些大学生生活不够节俭,铺张浪费,花钱大手大脚,在校吸烟酗酒,穿名牌服饰,配豪华手机,组织豪华生日宴会派对等。大学生自立自强,乐于助人,艰苦创业的精神有待进一步加强。
8.情感问题的困扰
个人情感问题一直困扰着部分大学生,他们处理不好学业与恋爱,朋友与爱情等许多问题,导致出现一些未婚同居,未婚先孕,为情斗殴、自杀、他杀等事件在高校时常发生。
(三)部分学生心理上承受着各种压力,导致产生各种心理问题
1.学习的压力
我国自1997年实行高等教育改革,所有在校大学生都自费上学,毕业后国家不包分配,自谋职业。致使大学毕业生毕业后就业出现了竞争激烈的局面,有些用人单位抬高用人标准,强调高学历、高学位、高能力,再加上高校普遍实行奖学金制度,学习成绩的好坏成了未来能否获得优厚待遇的基础。从而,极大的激发了大学生努力学习的自觉性,学习成绩的竞争压力已成为高校大学生主要的压力之一。
2.升学与就业的压力
由于我国还没有建立起一个完善的大学生就业制度,因而大学毕业生就业出现了竞争激烈的严峻局面。特别是一些非重点高校和专科学校的毕业生能找到一个比较理想的就业单位更不容易,就业对他们的压力更大。这就促使一部分大学毕业生走考研和“专生本”的道路,但考研和“专生本”的毕业生也逐年增多,同样也出现竞争激烈的局面。这就使大学生在心理上产生了严重的升学与就业的压力。
3.家庭困难的经济压力
有些来自农村或城镇下岗职工家庭的大学生经济条件较差,生活比较困难。虽然,国家、学校和社会采取多种措施,救助特困学生,使他们能够完成学业。但他们和那些经济条件较好的学生相比,在心理上总有些自卑感,产生了一定的心理压力。
4.情感压力
部分大学生在校期间,得到了人们的尊重,社会的认可,期望值也较高。一旦毕业后不能很快就业,找不到一个理想的职业,认为其他一切都无从谈起,甚至连一个理想的对象都难以找到。因此,有些大学生认为在校期间一定要找一个比较理想的对象。但谈恋爱也不都是一帆风顺的,有的恋爱比较顺利,有的则失恋,进而产生感情纠葛,难于自拔,甚至产生自杀、他杀等严重现象,这在心理上给某些大学生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
二、当代大学生在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上的新特点
新世纪、新阶段、新形势、新环境,深刻的影响着青年人的成长,当代大学生在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上呈现出一些新特点。
(一)时代感强,责任意识弱
大学生具有强烈的求新意识,渴望变革创新,实现自我,在他们身上焕发出鲜明的时代气息。但不少学生仅仅把学习的目的定位在将来找一份收入丰厚的工作上,以自我为中心,非常看重个人利益,社会责任意识渐趋弱化。
(二)认同感强,践行能力弱
由于亲身感受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大学生对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道德等有较强的认同感。但大学生在行动上的践行能力比较弱,如,自我评价能力差、自我控制能力不稳、艰苦奋斗精神欠缺等,在实际行动中往往缺乏内省精神。
(三)参与意识强,辨别能力弱
当代大学生是一个思想活跃的群体,他们向往民主自由,有十分强烈的参与意识,对民主管理,民主作用具有很大的兴趣和关注。他们的意识和行动也希望能得到社会和他人的尊重、信任和理解,但对他们的行为要进行引导。
(四)主题意识强,集体观念弱
当前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强化了学生的自主观念和竞争意识,使他们敢于追求自己的合理利益,重视培养自身能力和树立竞争意识。然而,由于集体观念淡化,在处理人际关系时,不少学生信奉“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处事原则,同学们之间相互合作的意识和能力有待加强。
(五)个性特征强,承受能力弱
当代大学生在个性上有较强的独立意识,不希望依附于他人,迫切要求表达自己的想法,对很多事物敢于持批评态度。但他们尚不具备成熟的心理素质和承受能力,心理调适能力较弱,一旦在学习上、生活中、思想上出现问题,很容易造成心理失衡,导致各种不健康的心理问题。
三、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措施和途径
我们要针对高校学生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特点,探索新的办法和途径,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切实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坚持以学生为本,突出时代特色,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努力提高思想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创新教育手段,拓宽教育途径,以期得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我们认为,具体教育方法应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充分发挥政治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的主渠道作用
政治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是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要丰富和创新教育内容,改进教育方法,课要上的生动诱人,给人以深刻的启迪,切记形式单一,死板讲授原理,不结合实际,不面对现实,是不能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的。
(二)加强形势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责任感和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高校要采取多种方式对大学生不断进行国内外形势教育,使他们明确面对国内外形势的发展,摆正自己所处的位置,明确自己所肩负的责任,增强自己的爱国热情和责任心。同时要根据大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的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逐步培养大学生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自觉性,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三)加强“三支队伍”建设
高校要努力建设好一支专职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党政团队伍;建设好一支政治可靠、理论功底扎实、勇于开拓创新、善于联系实际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好一支能从政治上、学习上、生活上贴近学生,关心爱护学生,并在学生中享有较高威信的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即为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
(四)占领网络思想教育阵地
网络时代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网络具有开放性和交互性的特点,既有它积极的一面,又有它消极的一面。互联网打破了分级传达信息的方式,大量的信息,传授平等,学生和老师获得信息几乎是同步的,甚至有的学生知道的比老师还早。这对于大学生思想工作者来说,如何积极引导学生占领网上阵地,增强网上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影响力,是当前我们面临的一个崭新的课题。
(五)加强大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
人才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四个方面,而心理素质是人才素质的基础。大学生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便无法很好的完成学业,更无力承担未来建设祖国的责任,只有心理健康,大学生的德、智、体、美才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只有心理健康,才能不断增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因而,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
(六)加强大学生中党团组织建设
高校加强学生中党团组织建设就是要发挥党团的政治优势,把优秀的大学生吸收到党团内部来,高校要经常以举办业余党校的方式培养要求入党入团的积极分子学习党团基础知识,教育他们积极向党团组织靠拢,争取早日成为光荣的党员团员。同时,还可以选派优秀的教师或学生担任党团支部书记,充分发挥党团组织的坚强堡垒作用,教育团结广大青年学生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七)努力创建一个良好的校园育人环境
1.高校要有良好的政治环境和氛围。可以激励引导学生培养爱国进步、民主活泼、安定团结、积极向上的精神。
2.要积极鼓励学生对解决一些热点、焦点、难点问题积极参与,独立思考 通过讨论方式交流思想,明辨是非,受到教育。同时,要鼓励学生深入社会,服务社会,积极参加“三下乡”活动,志愿着服务西部等社会实践和社会公益活动,帮助他们正确认识在实践活动中所遇到的问题。
3.建设一个良好的道德环境氛围。在大学校园中,应该处处讲文明,人人懂礼貌。教师要以德感人,为人师表,影响和带动学生用文明行为和文明思想自觉抵制社会上的腐败行为和不正之风。
4.创建良好的学术环境。大学是一个学术重镇,要有活跃而浓厚的学术氛围,有宽松而自由的创新环境,从而,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探索精神和创新思维。
5.要有良好的文化环境。让大学生在良好的文化氛围中接受教育。 学校要有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优化、美化校园的文化环境,开展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形成浓厚的校园文化积淀和清新的校园文明风尚,使学生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接受先进文化的熏陶和感染,在良好的校园人文、自然环境中陶冶情操,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国际社会上的不同思想文化相互影响,碰撞更加激烈,一些错误和不良文化思潮有可能进入高校校园,影响着高校的青年学生。这些新情况、新问题给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课题、新挑战,这就需要我们努力探索与新形势相适应的新思路,自觉的用马克思主义占领思想阵地,开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局面。认真学习和吸收现代科技新成果,更新观念,更新知识,更新手段,针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变化,精心设计活动形式,满足大学生的需求,增加工作实效。更要发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精神,将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推向一个新阶段。
参考文献:
[1]刘穗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途径的探索.中华医学教育.2006(1)
[2]阮秋生.以学生为中心,树立全面育人的理念.浙江医学.2006(2)
[3]周亚夫.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中国高等教育.2005(15,16)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zazhifabiao.com/lunwen/jyjx/jyll/11571.html
上一篇:竞赛型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实验
下一篇:免费师范生实践教学体系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