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风建设的哲学思考
时间:2015-12-20 14:18:03 所属分类:教育理论 浏览量:
【摘要】 学风本身是一个多层次的系统结构,有个人之风、校风、教风、班风、舍风。从目前的学风现状来看,隐患表现在学生学习动机不明确,个别教师教风不端正等。究其原因,是受社会近视短期的利益驱动而形成了学风浮躁以及教学观念和手段严重滞后于时展等等
【摘要】 学风本身是一个多层次的系统结构,有个人之风、校风、教风、班风、舍风。从目前的学风现状来看,隐患表现在学生学习动机不明确,个别教师教风不端正等。究其原因,是受社会近视短期的利益驱动而形成了学风浮躁以及教学观念和手段严重滞后于时代发展等等。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必须用良好的教风促进学风,抓好课堂这个学风建设的主阵地,要研究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各种因素,依靠学校、家庭、社会、学生个人全方位的一起努力,共筑优良学风。
【关键词】 学风结构 原因 机制 对策
学风本身是一个多层次的系统结构。从其渊源来说,《说文解字》释“学”为“觉悟”,即以学校来启人觉悟的意思,换言之,学风就是启人觉悟的行为和方式。班风是学风的基本载体,班集体的风气如何、班集体的凝聚力如何,是直接关系到学风好坏的重要因素,只有加强了班级建设,学风建设才能得到更快提高;舍风是学风的基点,宿舍是学生各种活动相对自由的空间,是比较直白的检验一个学校学风好坏的标准;教风也是学风,而且是学风建设的前导。在学校教育中处于主导地位的是教师,要使学风有根本性的好转,教师是关键,没有好的教风,学风建设就成了一句空话,教学质量就没有保证。学风的落脚点是育人之风,良好的学风可以使学生“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并通过每个学生的自省、慎独、自我修养、自我完善、自我求取的行为,使我们民族精神与智慧更大限度地发挥出来。
一、学风的现状
第一,在课堂上,上课迟到的现象在学生中是比较多的,有个别的同学迟到似乎已经成习惯,既不窘迫,也不紧张,老师没抓住就算运气。如果抓住了,也会有好友递上请假条,谎称生病或者有事。至于课堂纪律,上课铃响了仍然闹闹嚷嚷、不关闭通讯工具、看其他无关的书籍。
第二,在课外,抄袭作业的问题也非常让人担忧,相当一部分学生有抄袭作业的经历。这些学生把太多的学习时间都花在了“花前月下”,看小说、写书信也占去了大量的时间,从而使获取的知识量大打折扣,难以应付考试。
第三,近年来,有部分教师不甘现状,开始各谋“副业”,通过外出教学、做兼职等方式赚外快。上课时或照本宣科、或漫无边际地谈天论地,结果“鼓了自己的钱袋,荒了学生的课堂”;还有的教师忙于报考硕士、博士,不能完全进入工作角色,对本职工作敷衍了事。
第四,浮躁之风有蔓延之势。大学校园的学子们只限于书本上的知识就想“指点江上,激扬文字”;作为教师来说,因学术方向不明确,在科研文章上只求数量的完成,高质量高规格的文章比较少。
二、学风问题的原因
第一,“三观”问题在学风上的折射。表面看来,学风问题主要出现在一些不良的现象上,实际上最根本的问题是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上的误区,也有思想认识和心态的问题,还有道德文明和心理素质问题。
第二,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学生迟到、旷课、不遵守纪律、抄袭等现象表明的是一种厌学情绪,但若进一步深究,则反映出这些同学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因为在上大学以前,学习目标比较单一:小学-----中学-----大学,而上了大学以后则比较茫然,不知何去何从,所以学习自然缺乏内在动力。
第三,从社会大环境来看,近视短期的利益驱动也是重要因素。由于市场经济的影响,利益的“短平快”已立竿见影的侵透在象牙塔中,是造成学风浮躁的直接原因。
第四,教学观念和手段滞后于时代发展的形式。由于网络的大量普及,“知识爆炸”已有目共睹。从某种意义上说,学生由于是网络世界的主力军,他们接收到的信息可能比老师还要多。教师如果不注意收取新信息,在课堂上传授的知识可能是陈旧或已经过时的,教师正在丧失“授业”的优势。
三、建立良好的学风的机制和对策
从机制来看:
第一,学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面很广,仅单方面地依靠学生思想工作和教育管理是不够的,需要进行综合治理和全校各部门的通力协作。
第二,学风建设还需要学校硬件软件环境的同步建设,需要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教师教风的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模式的进一步改进、学生政治思想工作的进一步创新等等。
第三,必须建立一定的规范和机制,如校、院(系)学风建设内容与职责的基本规范,辅导员、班主任学风建设职责基本规范,党团组织和教学班级学风建设职责基本规范等。
从对策来说:
第一,健康向上的学风的形成与教师的良好教风直接密切相关。没有良好的教风就不可能有良好的学风。要鼓励教师发扬高度的主人翁精神,提高他们教书育人的责任感,与学生建立相互尊重的现代师生关系,以崇高的人格魅力影响和带动学生,以优良的教风带动学风建设,以良好的学风促进教风发展,形成师生互动、教学相长的生动局面。
第二,要抓好课堂这个学风主阵地建设。不能只是传授给学生思维方法和知识,还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教师要在课堂上纠正学生的违纪情况,控制课堂纪律,严格要求学生。在教学内容上要强调基础性、先进性和应用性,同时要改进教学方法,提倡适当探索,采用启发式、探讨式、参与式等新颖教学方法,改进学生学习成绩评价方式,强调知识和能力的统一,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信心、积极性和主动性。
第三,要研究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各种因素。一般说来,学习动机=学习的需要+学习的诱因。学习需要是多种多样的,它包括学生对学习必要性的认识,包括学习的兴趣、爱好、习惯以及对未来的理想。学习的诱因是指要有某种能激发学习需要的因素,是学习需要从潜在的状态转为活跃状态;同时要有满足需要的条件,如一定的外部环境等。影响大学生学习动机的因素有很多,主要来自个体、社会、学校和家庭等方面,这些因素都会对大学生的学习动机产生正面或负面的影响。如何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动机?一方面,要在综合分析以上诸多因素的情况下,充分利用其中积极、有效的因素,以增强大学生学习动机的内部驱动力,即激发学生的学习需要,从而产生学习动机;另一方面就是要在现有的物质条件下采取积极有效措施,为学生提供和创造满足学习需要的各种外部条件,以此激发学习动机。
第四,建立优良的校园文化。以学风为核心的校风和校园文化对校园中每一个人的成长都具有及其重要的作用,因为校园文化是一种无形的力量,能激励师生奋发向上,它是看不见的规范,约束着每个人的行为。优良学风的熏陶,使每位学生都具有明确的目标,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操守,懂得承担责任,遵守纪律,从而为其一生起到导航和保护的作用,因此建设优良学风对一个学校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第五,形成良好的学风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学生个人全方位的一起努力:
一是教师要以身作则,用良好的精神面貌鼓舞学生,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是与学生父母加强交流和沟通;
三是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加强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处理挫折和人际矛盾的能力;
四是建立各种富有特色的社团。
通过学生社团组织这种形式,根据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总要求,以及针对学生个性、才情的差异性,构建适合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多样化的培养模式,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总之,学风建设是一个艰巨、长期的系统工程,他需要我们每一个人都要扎扎实实地做好实际工作。只要我们长期不懈,优良的学风就会在我们手中建成,明天的校园将会桃李芬芳。
参考文献:
[1] 张振平.浅论高校学风建设[J].中国高教研究,2005,(07).
[2] 王香.高校学风建设刍议[J].当代教育论坛,2003,(4)
[3] 安文铸.学校管理辞典[Z].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zazhifabiao.com/lunwen/jyjx/jyll/119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