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期刊

论可持续发展战略和教育改革的关系

时间:2015-12-20 14:28:52 所属分类:教育理论 浏览量:

摘要 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是10多年以来世界各国社会发展研究的新课题,也是目前我国社会、经济、教育各有关学术领域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从对可持续发展战略内涵的理解出发,重点论及可持续发展战略同我国教育改革的关系,并旁及教育自身可持续发展

  摘要 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是10多年以来世界各国社会发展研究的新课题,也是目前我国社会、经济、教育各有关学术领域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从对可持续发展战略内涵的理解出发,重点论及可持续发展战略同我国教育改革的关系,并旁及教育自身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考。

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新的发展
观20世纪以来,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和冷战的缓解,“发展”日益成为世界性的时代主题。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致力于科技进步、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但是,长期以来,人们对“发展”的理解一般集中在经济领域的产值增长、速度加快、规模扩大、人均GNP提高等意义上。近100年来,西方资本主义工业化的发展,使经济增长了几十倍,促进了人类物质文明的进程。现代人在一致惊叹科技革命的奇迹及其对经济高速增长的贡献时,陶醉于从未有过的物质享受之中。然而,国内外一些有识之士早已透过歌舞升平的繁荣表面,敏锐地察觉到了人类生存的危机,并尖锐地提出了伴随经济发展所出现的三方面的严重问题:(1)人口的爆炸性增长,20世纪世界人口翻了两番,已达到57亿,并仍以每年8000万的速度继续增长;(2)自然资源的掠夺性开发,导致了全球性资源短缺,以及与此相关的严重污染和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3)工业化国家的贫富悬殊带来的人类道德衰退,“损人利己”作为一种驱动力导致了人类责任感、历史感的淡漠。这些严重问题反映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新的矛盾的产生和加剧,需要及时加以调整,否则将危及人类的生存和继续发展。于是,1990年在我国北京召开的“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提出了重建21世纪道德规范的任务;1992年,“环境与发展”世界首脑会议在巴西召开,通过了《里约宣言》和《21世纪议程》等重要文件。“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得以正式形成,并出现在国际环境与发展委员会的文件之中。

作为一种崭新的发展观念和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包括以下主要内容:(1)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保持良好生态环境的统一,努力做到依靠科学技术进步,使经济、社会、生态效益达到全面提高;(2)维护生态平衡,合理利用资源,使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有可靠的环境和物质基础;(3)控制人口增长,消除贫困,重建道德规范,解决好人与自然、当代人与后代人的关系。

我国于1994年3月编制并正式通过了《中国21世纪议程》,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正式提出了“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把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重大战略。”《中国21世纪议程》把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确定为“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体系、社会体系和保持与之相应的可持续利用的资源和环境基矗”该议程提出了至2000年该战略的主要内容:(1)在保持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不断改善发展的质量;(2)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与进步,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基础;(3)控制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保持可持续利用的资源基础;(4)逐步建立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政策体系、法律体系,建立促进可持续发展的综合决策机制和协调管理机制。显然,我国的上述可持续发展战略同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全面开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和到21世纪50年代“三步走”的宏伟蓝图,不仅是完全一致的,而且为实现这一蓝图提供了一种可靠的保证。

众所周知,中国的现代化是“外发后启型”的现代化。一方面,我们必须承认我国是正在向现代化迈进的发展中国家;另一方面,近半个世纪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又使我们在一些领域具备了相当的综合国力。因此,我国正经历和将要经历的是现代化和后现代化的双重洗礼。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将使我国顺利地迈向以后工业社会、信息化社会、学习化社会、持续发展社会为形态性特征的现代社会。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历史的必然选择,是一个转变观念、调整决策的伟大事业,是根植于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造性活动。

从上述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内涵、目标、内容,我们也可以看到,实现这一战略的制约因素尽管有很多,但根本的和关键的因素是人,是现代人的观念和素质,而提高国民素质的奠基工程是教育。因此,教育在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二、教育改革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保证
为了阐明教育改革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系,有必要对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面临的障碍和困难作一简要归纳。80年代以来,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引下,通过经济体制改革,我国的经济发展已处在工业化的高速起步时期,连续多年经济增长率保持在8%~10%的高速度。在这种情况下,世界各国在相应时期所出现的某些尖锐矛盾,在我国都有所体现。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人口形势严峻。
我国人口数量目前已超过12亿,且每年仍净增约1500万。尽管作为基本国策的计划生育政策20年来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由于人口基数大、农村计划生育政策远没有到位,加之对数以亿计的“流动大军”中的“超生游击队”的失控,致使我国控制人口的效果尚不能令人满意。对一个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而言,人口多虽是一种资源优势,又同时是最大的制约因素。我国按美元折算的国民生产总值和综合国力从70年代的世界排名第30多位上升到1993年的第10位,而社会发展水平目前却排在第70位,按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则排于第100名以后。人口膨胀必然导致扩大资源的开发,致使资源相对短缺。关系到人类基本生存的淡水、耕地、森林和草地四类资源,我国的人均占有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28.1%、32.3%、14.3%和32.3%。除人口数量外,人口质量更是潜在的严重问题,人口增长和“超生”往往集中在经济和文化教育相对落后的农村、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致使新生一代的素质总体低下,这又实际上制约了经济增长中的科技和教育含量,形成恶性循环。

(2)资源和环境意识淡薄。
改革开放以来,一方面调动了社会各界发展经济的积极性,但另一方面,由于法规、政策、制度无法及时到位,导致了对自然资源不合理的、掠夺性的开发,乱伐森林,乱采矿产,乱猎动物,乱占耕地。以珠江三角州为代表的1992年房地产开发后遗症,致使大量农田荒芜,令人堪忧。凡此种种,造成生态环境恶化和失衡,削弱了自然生态的承载能力,导致自然灾害频生。环境污染达到十分严重的程度,在全国600多座城市中,大气质量符合国家一级标准的不足1%;全国每年排放污水360亿吨,除70%工业废水和不足10%的生活污水外,其余全部未经处理流入江河湖海。对于如此严重的资源和环境问题,多数人熟视无睹,毫无危机感和对历史的负罪感。

(3)社会道德状况严重滑坡和社会心理失衡。

对于经受现代化和后现代化双重洗礼的我国的改革开放,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是打破原来低水平平均主义的“有序”,经过几十年的变革与发展,达到高水平的共同富裕的“有序”。作为改革的代价和阵痛,必然会出现暂时的“体脑倒挂、贫富不均、分配不公、两极分化”的无序局面。由于法制和政策很难及时到位,亦会出现少数人钻政策空子,靠不法手段成为暴发户,严重污染着社会风气和人际关系。于是引起了相当程度的社会心理失衡,致使人们既不能正确对待和承受改革的代价,又不能对社会的负面效应区分正误和是非。这一切集中表现为社会道德状况滑坡,对人类和社会的历史感和责任感严重淡漠,个人主义、享受主义、拜金主义在一定程度上泛滥。这是我国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最隐蔽、最深层的障碍。

鉴于上述这些矛盾和现实障碍都是通过人、人的观念、人的素质、人际关系而体现的,因此,解决这些问题的可靠途径,甚至唯一途径是教育和教育改革。笔者正是从这里发掘出可持续发展战略和教育改革的内在关系,即,可持续发展战略给教育和教育改革提出了一系列前所未有的课题,从教育目标、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到教育决策;而教育改革除了具有人们已经认识到的教育系统内部的指向外,必须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重新认识和深化改革的取向。教育改革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保证。


(一)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端正教育思想,大力推进素质教育
《中国21世纪议程》规定2000年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在保持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不断改善发展的质量。这里实际上提出了一个重要的命题:能掌握现代科技、具有高素质的劳动力,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人力资源,而且是最重要的战略资源。发展与人力资源的协调,从根本上讲就是教育为可持续发展源源不断地输送人才,这就要求教育主体树立面向社会、面向发展、面向未来的大教育观。反思传统的教育观,其主要弊端是狭隘的“服务”观和眼光短浅的功利主义。这就是说,我们绝不否认和反对教育的“服务”功能,问题在于,这种“服务”必须是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服务,是近期和长期、眼前和长远利益的结合。这样,我们便可以从“教育培养出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人”的角度来探讨端正教育观念和教育思想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教育界,特别是基础教育界正在开展素质教育的大讨论,并大力推进素质教育。这本来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情,但由于导向的原因,给素质教育蒙上了一层神秘和深奥的面纱。人们花了很大力气,力图在哲学思辨层次上去回答素质教育的界定、内涵、历史渊源、其哲学和心理学基础,实施的原则、条件、从何转轨而来,等等。于是,蹩脚的语言表述、令人费解的界定、生拉硬扯的“转轨”,把素质教育思想搞得神乎其神、玄而又玄,使基层第一线的教育工作者无所适从。其实,笔者认为,素质教育是一种朴实而深刻的教育思想,应该很容易被教育工作者所接受,其实质就是一个“全”字,即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实施和推行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我国国民的平均素质,为当前和长远的社会发展培养出一代代合格的劳动力和人才、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正是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人力资源需求。笔者主张把素质教育思想的讨论简单化、朴实化。50年代我国的大、中、小学推行的就是素质教育,造就了数以千万计的全面发展的人。目前战斗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一线的栋梁之才和顶尖人才都是50年代培养的,他们绝不是“应试教育”的产物。所谓“应试教育”,严格来讲根本不属于教育思想的层次,而是“两个指挥棒”的考试制度给我国教育带来的“病态”。医好这种病,不能仅仅从教育自身着眼,而主要是改变国民“望子成龙”、“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心态。经济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力资源是多层次、多规格、全方位的,而作为受教育者的青少年身心发展水平又是千差万别的。素质教育就是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把具有不同素质条件和发展可能的青少年培养成全面发展的、适合于社会需求中相应层次、相应规格、相应位置的人才,满足社会持续发展的人力资源需求。这又是可持续发展战略所要求的。要使我们的国民懂得,如果我们的教育只能培养出少数在“应试”中过“独木桥”的人——不一定是全面发展的人才,而多数青少年仍然素质低下,这才是我们教育的失败,是对可持续发展战略所需要的人力资源的最大破坏。

(二)改革德育,形成以“养成”和“做人”为核心的学校德育取向,强化道德规范
首先让我们考察两个事实。其一,在“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上,来自几十个国家(其中大部分是资本主义国家)的学者、专家为21世纪人才设计的7条素质结构中,竟有3条与道德有关,即“积极进取,开拓精神”,“有崇高的道德品质和对人类的责任感”,“具有同他人协作和进行国际交往的能力”。按照中国人的一般理解,道德教育是属于社会主义国家的,资本主义世界以私有制为基础,极端个人主义世界观成为主宰,难道他们还讲道德?其二,80年代以来,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提高了综合国力,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然而,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也出现了不可忽视的社会负面效应,集中表现为相当数量的人们历史感、责任感淡漠,道德水准下降,甚至道德沦丧。这是为什么?我国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难道不灵了吗?与此相联系的是,我们大、中、小学的学校德育工作成为教育界乃至全社会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使我们有可能从另外一个角度和层次来认识和分析上述问题。在工业化的初期阶段,人类所面临的和要处理的主要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们通过开发自然、利用自然、驾驭自然推动着生产力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创造了高度的物质文明。与此同时存在的是贫富不均、两极分化的社会关系。随着工业化的完成和现代化、后现代化社会的到来,“人”自身作为社会持续发展的资源,成为人类需要面对和处理的新的关系,社会持续发展需要的是人与人之间共识、相容、协同、合作的人际关系,于是,人的道德面貌和道德水准成为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当然,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人们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有着本质的区别。但是,在诸如职业道德、社会公德等与良好人际关系密切相关的道德行为规范方面,不同制度的国家亦可以找到某些共同的尺度。站在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上,我们可以从一个新的思路来认识我国学校的德育改革问题。笔者认为,长期以来我国学校德育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第一,在德育目标上,对思想道德教育和政治教育的联系与区别处理不当,往往以某一个时期的政治口号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导向;第二,在德育方式上,注重轰轰烈烈的活动,忽视渗透和养成,忽视德育的实效性;第三,在德育途径上,往往把学校德育看成孤立的体系,学校、社会、家庭相结合的德育网络构建尚未到位;第四,学校德育的总体实施同社会的现实需求、社会持续发展的未来需求以及学生的身心发展需求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中共中央十四届六中全会《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是一个在理论上有重大突破的文件,不仅是我国全面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纲领,而且为学校德育和德育改革提供了理论依据。《决议》把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提到了精神文明建设的突出地位,并强调了思想道德中的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这一目标设定同可持续发展战略中提出的“重建道德规范”不仅完全一致,而且具有中国特色。据此,对我国学校德育改革,从目标、内容到方式、途径都要进行再认识。学校德育应有科学的、合理的目标设置,要以思想道德教育为核心,以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为主要内容,使学生先做人,再成才;在德育方式和途径上,应强调“养成”式的渗透教育,强调道德行为规范,力戒空喊口号和言行不一,要把教育者的目标和内容渗透到学生的习惯领域,所谓习惯成自然;要让学生养成作为未来可持续发展社会中的“现代人”所应有的道德水准和道德规范。这样,我们的学校德育就将是有效的德育,是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的德育。

(三)以改革教学内容为突破口,建立以可持续发展战略为尺度的知识观和人才观
如前所述,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键是人的素质,而未来人的素质取决于今天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我国的教育改革在起步阶段固然可以从体制、经费、办学条件等宏观环节入手,但改革的真正突破口就是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这是关系到受教育者能够具备什么样素质的决定性环节。传统的教学内容是以所谓科学性、系统性、完整性、结构化为原则的学科课程,学科庞杂,内容陈旧、落后。学生在沉重的负担下,学到的只是死的书本知识,知识结构不合理,缺乏同未来社会持续发展密切相关的现代科技、资源、环境的基本意识和起码知识;学生不了解社会,不了解经济,不懂得人类生存和持续发展的各种协调关系;学生只会接受知识,而不会学习。这样的学生在未来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中失去了必要的竞争能力和适应能力。因此,大中小学教学内容的彻底改革已紧迫到刻不容缓的地步。笔者认为,教学内容改革的指导思想是致力于提高受教育者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知识素质、能力素质,即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改革的原则是删繁就简,吐故纳新,剔除原学科课程中无用的内容,否则,没有任何所谓“教育思想”,没有任何花招能够把学生沉重的业务负担减轻下来;更新教学内容的取向是增加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基本知识,增加资源和环境的必要知识,增加社会心理、人际关系、社会评价的有关知识;彻底改革课程体系,改革单一的学科课程,把活动课程正式纳入教学计划,并保证适当的比例,要让学生们走出课堂,走出学校,步入社会,在社会实践中去了解社会环境、资源、经济,去体察国情,增强可持续发展社会中的现代人意识。从这个意义上讲,教学内容和课程改革直接关系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人力资源开发,是提高未来社会发展质量的关键。

为了使教学内容和课程改革取得成功,一个必要的条件是改革我国师范教育,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按中师毕业教小学、师专毕业教初中、本科毕业教高中的教师学历合格标准,1995年小学、初中、高中教师的合格率分别为88.9%、69.1%和55.2%。这个合格率是不能满足基础教育教师需求的,若同中等发达国家所有中小学教师都具有高等学校本科学历相比,则我们差得更远。当我们依据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确立了素质教育思想,大力推进素质教育时,当我们启动了教学内容和课程改革以后,一个十分尖锐和严峻的问题摆在我们面前,即我们是否拥有一支能实施素质教育的教师队伍。可以说,教育思想端正以后,教师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因而间接地成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人力资源开发的关键

。综上,我们不难看出,深化教育改革确实从深层意义上显示出对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保证作用。从这个关系可以引伸出的课题则是对教育的本质和价值的再认识。作为教育基本理论的课题,教育本质、教育价值、教育的主体性等已被思辨式的研究搞得十分深奥,甚至使教育实践工作者望而生畏,难以理解。然而,面对未来、面对社会、面对人类生存的环境、面对子孙后代,站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高度,“教育”是何等的朴实和深刻,它通过人力资源的开发,发挥其作用于社会、改变社会的能动性,推动着社会可持续发展。这便是教育的真谛,让我们努力还教育的“真”与“实”。

三、教育自身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考
在论述了教育改革同可持续发展发展战略的关系以后,我们便逻辑地引出了一个新的思考:教育自身亦应确立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即教育发展应同教育资源、教育环境协调一致,提高发展质量,促进其未来的持续发展。作为问题的提出,笔者在这里只给出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考提要,以期引起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术界的关注。

(一)适度的教育规模和优化的教育结构
教育的总规模大体构成了教育体系的外延。在人口、经济、社会需求的巨大压力下,我国各级各类教育呈竞相发展的态势。现有受学历教育人数近2.5亿人,加上各种形式的职业培训和业余教育,总数在3亿以上,1995年全国平均受教育年限只有5.4年;我国尚有近2亿文盲,其中青壮年文盲约5000万,每年新生文盲约100万人。存在着超大规模的待教人口群。如果教育系统负荷过重,则难以发挥其有效功能。

所谓教育的适度规模是指充分利用有限的教育资源,有步骤地提高社会教育普及程度。总起来讲,以满足社会成员最起码的受教育权利为前提,到2000年,使居民识字率达到80%以上;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杜绝新文盲的产生;九年义务教育普及率达85%,覆盖约60%的人口地区,其余地区实现“普六”或“普四”;全国小学在校生达到1.35亿人,初中在校生达到5500万人,普通高中在校生达到850万人,高中程度各类职业学校在校生达到1275万人;普通高等学校和成人高等学校在校生总数达到630万人。优先满足国家经济、政治、文化发展最急需方面对人才的需求,并保证一些带头学科适当超前发展

。所谓优化的教育结构指教育体系内部的构架。结构的构建既要反映经济和社会结构变化的要求,又要符合教育自身发展的均衡性要求。我国未来优化教育结构的特点是低重心、多导向、更灵活的多层动态结构。从宏观上看,以九年义务教育为基础,把加强基础教育和初、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提高劳动者素质和培养初、中级人才放在突出地位;发展适度规模的高等教育,以满足现代化建设对高级专门人才的急需,其中少量学校和学科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二)充分利用和保护教育资源,发挥规模效益
从目前情况看,一方面由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尚不高,教育投入严重不足,我们以约占世界不足1%的教育总经费培养着约占世界25%的学生,是典型的穷国办大教育;但另一方面,在教育资源短缺的情况下,又实际上存在着教育资源的惊人浪费。在基础教育方面,由于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把基础教育交给地方,出现了村村办小学,镇镇办中学,大面积出现了小学单轨,班容量不足20人的情况;在高等教育方面,在全国近1100所大学中,在校生3000人以下的900所,占高校总数的85%,2000人以下的学校770所,占总数的73%,1000人以下的学校占41%。1994年普通高校生均规模2591人,大大低于生均成本基本合理的4000人/校的生均规模。这种低投入、低效益的状况是制约我国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依据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要把调整学校布局和专业布局迅速提到教育改革的议事日程上来,充分发挥教育资源的规模效益。同时,坚决杜绝由于决策失误而造成学校盲目“上马”、“下马”现象;坚决制止教育部门国有资产的流失,禁止利用学校土地经营房地产开发和靠出租校舍来创收。要提高教育工作者的教育资源意识,使教育资源真正成为教育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矗

(三)建立优化的教育环境和多样化的教育形式
教育社会化和社会教育化是当代和未来教育的世界性发展趋势。因此要调动各种社会力量兴办教育的积极性,发展社区教育,充分发挥各种社会教育资源的潜力,形成整体优化的教育环境,发展多样化的教育形式。

我国已往那种单一的学校教育系统和正规教育形式,已不能满足社会多方面的教育需求。教育时空的扩展所引发出的终身教育观使学校以外的教育形式,如儿童智力开发、职业培训、转业培训、补偿教育、继续教育、老年教育等各种教育形式越来越发展起来,各种形式的教育将追求一定程度的均衡发展。具体设想,我国21世纪的教育体系将是一个覆盖全社会、纵横贯通、发挥各种教育形式最佳效益的大教育体系。这个大教育体系包括学校教育系统、职业培训系统和社会文化教育系统等三个子系统,以及与之相应的正规教育、非正规教育和非正式教育三种形式。正规的学校教育居于大教育体系的核心位置,它将在不断完善自身的过程中给其他教育形式提供场所和经验;各种非正规教育和非正式教育不仅是正规教育的必要补充,同时也是充分利用教育人力和物力资源、发挥各种教育形式最佳效益的重要途径。多样化的教育形式为教育可持续发展开拓了新的发展领域,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

(四)开放的教育系统
开放性和国际化是未来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的显著特征之一。就国内而言,教育同社会生活的联系,教育系统同社会大系统的融合,日益成为未来教育发展的潮流。未来教育的开放性,不仅表现在学校的办学过程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社会参与办学过程,还表现为各种教育形式之间的沟通。这就为实现教育与社会的一体化提供了可能。就国际范围而言,由于当代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信息高速公路的开通,大大缩小了人类的时空,各国之间教育的相互影响、交流和合作迅速发展,成为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乃至成为国际范围教育资源共享的新的契机。

总之,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既是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有机组成部分,又是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的重要前提。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zazhifabiao.com/lunwen/jyjx/jyll/124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