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期刊

学习共同体理论对学习环境设计的启示

时间:2015-12-20 14:30:00 所属分类:教育理论 浏览量:

摘要:本文通过对学习共同体理论和学习环境设计的分析,从中发现学习共同体理论的发展为学习环境的创设提供了新的指导原则。 关键词:学习共同体;学习环境;学习环境设计;启示 认知科学的社会建构主义理论和人本主义理论都认为学习不是学习者个体孤立的活动,而是

摘要:本文通过对学习共同体理论和学习环境设计的分析,从中发现学习共同体理论的发展为学习环境的创设提供了新的指导原则。
  关键词:学习共同体;学习环境;学习环境设计;启示
  认知科学的社会建构主义理论和人本主义理论都认为学习不是学习者个体孤立的活动,而是学习者与学习资源和其他人相互作用共同构筑的共同体性质的活动。因此,对学习环境、人际交往等方面在个体学习活动中的作用的重视,使得“学习”与“共同体”相结合而成的学习共同体成为了人们研究学习与教学中的重要对象。
  一、学习共同体理论
  (一)定义
  “学习共同体”(learning community)或译为“学习社区,是一个由学习者及其助学者(包括教师,专家,辅导者等)共同构成的团体,他们彼此之间经常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沟通,交流,分享各种学习资源,共同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因而在成员之间形成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人际关系。它与传统教学班和教学组织的主要区别在于强调人际心理相容与沟通,在学习中发挥群体动力作用。
  (二)学习共同体的本质特征
  1.行为主体性。它作为一种新的教育体系,不仅是教育的对象,而且是教育的主体,是教育改革的内在动力。
  2.系统开放性。它包含在社会关系的整个体系之中,具有鲜明的社会倾向性,是一个开放的体系,对其必须顺应宏观社会的历史变革,作开放、动态、宏观的研究。
  3.成员组织性。它具有高度的组织性,是组织起来的,拥有集体机构,以责任依从关系和情谊性关系联系在一起的个人有目的的综合体。
  4.目标整体性。它必须对成员实施全面发展的教育,以发展学生的个性,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为终极目标。
  5.活动整合一致性。共同活动由共同目标导向,强调分工与合作,动作相互协调,做到高度的合作性与自主性的统一。
  (三)学习共同体具有两种基本功能
  1.社会强化:建立学习共同体是满足学习者的自尊和归属需要的重要途径。在学习共同体中,学习者感到自己和其他学习者同属于一个团体,在进行共同的学习活动,遵守共同的规则,具有一致的价值取向和偏好。
  2.信息交流:学习者与辅导者进行交流,同时又与同伴进行交流和合作,共同建构知识、分享知识。在沟通交流中,学习者可以看到不同的信息,看到理解问题的不同角度,而这又会促使他们进一步反思自己的想法,重新组织自己的理解和思路。
  二、学习环境设计
  随着建构主义对教学影响的深入,人们越来越关注对学习环境的设计。学习环境是影响学习者学习的外部环境,是促进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意义和促进能力生成的外部条件。国内外对学习环境的定义很多,何克抗、李文光两位学者认为,学习环境是学习资源和人际关系的一种动态组合。这种观点既突破了狭隘的场所观,又比较全面而准确地概括了学习环境的组成要素。其中既有丰富的 学习资源,又有人际互动的因素。学习资源包括支持教学的教学媒体、教学材料及帮助学习者学习的认知工具(获取、加工、保存信息的工具)、学习空间(比如教室或虚拟网上学校)等等。人际关系包括学生之间的人际交往和师生间的、充分的人际交往,学生不仅能得到教师的帮助与支持,而且学生之间、学生与其他社会人员之间都可以相互协作和支持。


基于此观点,学习环境设计主要包括学习资源环境设计和人际学习环境设计两大方面。
  学习资源环境设计就是利用资源、支持性的工具和支持性的策略,方法建立具有意义建构的环境。它能支持个别化学习者查找、分析、解释和处理加工信息,满足学习者特殊的学习需要。不论特定的硬件、软件和教学方式。这种环境都能充分开发潜在的资源。其运作原理超越了特定的教学框架,能为学习者提供多种学习工具,为帮助学习者完成学习任务提供支持性的学习方法。 学习资源环境设计包括多个组成部分:资源、情境、工具和支持/支架。为满足特定的教学情景需要,这些组成部分可以任意组合,从而构成多种特定的、灵活变化的学习资源环境。
  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学校中的人际交互关系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互、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互、学生与其他社会成员之间的交互。这些复杂的人际关系在一定意义上构成了学生学习的人际环境,它们可以通过影响人的情绪、认知和行为而影响学习活动的效果。
  人际交互环境以及学习者在人际交互中所产生的情感体验对学习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在某种程度上说,它对学习者的学习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人际交互环境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伴随着学习的全过程,与学习环境的诸多因素相联系。与物理学习环境、技术学习环境相比,人际交互学习环境是隐形的,并且具有动态性和复杂性。网络通讯技术的发展及其在教育中的应用,使人际交互的媒介、形式和内容都产生了很大的变化。根据对人际交互环境的分析,可以认为人际交互环境设计应包主要括课堂氛围营造策略设计、交往动机激发策略设计、课堂问题行为调控策略设计等。
  三、学习共同体理论对学习环境设计的启示
  根据对学习共同体理论和学习环境设计的分析,我们可以认为学习共同体理论的发展为学习环境的创设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和指导原则。
  (1)学习共同体理论指导下的学习环境的设计应强调人际的交流互动与协作
  教师/学习者与各种学习环境要素之间的关系是“互动”关系,互动是学习环境诸要素产生效力、学习共同体得以产生/维系和发展、师生关系和学习发展的灵魂。由于学习共同体强调学习活动中学习者与助学者之间的交流合作关系,在进行学习环境设计时应充分利用现代的网络资源、网络技术以满足学习共同体中主体之间多方位的交流协作。其目的不在网络资源环境本身,而是学习活动中的人际交互。
  (2)学习环境的设计应能发挥学习者的个性特征
  坚持以学习者为中心,发挥学习者的个性特征,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是我们创设学习环境的宗旨。这里提及的个性特征,包括学生的学习经验、兴趣特点、学习风格和学习动机等。学习活动需要在学生已有学习经验的基础上开展,才能确保主体真正融入到活动过程。
  (3)学习环境的设计应该体现学习的整体目标
  在某一环境中开展学习活动,当整个活动系统的所有要素都受同一目标导引时,活动系统的效率最高。因此,学习环境的设计应该能够体现出学习共同体整体目标指向,调动共同体中学习者的积极性,同时提供足够的资源条件以确保学习活动够顺利进行,确保学习整体目标的实现。
  (4)学习环境的设计要能够体现学习的社会性
  学习共同体是由学习者及其助学者共同构成的团体,他们彼此之间要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沟通,交流,分享各种学习资源,共同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因而学习环境的设计应能满足学,习者对共同体的归属感、认同感以及从其他成员身上所得到的尊重感,增强学习者对共同体的参与程度。
  
  参考文献:
  [1]何克抗 林君芬 张文兰教学系统设计[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zazhifabiao.com/lunwen/jyjx/jyll/125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