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理想教育思想解读
时间:2015-12-20 14:44:56 所属分类:教育理论 浏览量:
内容摘要:邓小平指出,理想教育要借助历史教育来完成,要依靠实践来支撑,要从小开始培养,要发扬爱国主义精神。这一思想观点,对今天的理想教育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对邓小平理想教育思想的本质、内涵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对发扬爱国主义精神与理想教育的关
内容摘要:邓小平指出,理想教育要借助历史教育来完成,要依靠实践来支撑,要从小开始培养,要发扬爱国主义精神。这一思想观点,对今天的理想教育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对邓小平理想教育思想的本质、内涵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对发扬爱国主义精神与理想教育的关系进行阐述。
关键词:邓小平 理想教育 社会主义 爱国主义 历史教育
邓小平关于理想教育思想的本质诠释
理想是一个民族、一个社会灵魂所系,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共同的理想信念,也就没有了精神支柱,也就不会有凝聚力了,这个民族、这个国家就将会被历史所淘汰。所以,邓小平经常强调,我们一定要经常教育我们的人民,尤其是我们的青年,要有理想。用什么样的理想来武装我们的人民呢?就是要“用共产主义的精神教育青年一代”,“我们要对青年进行共产主义教育。……要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但是,由于“文革”和西方势力的“和平演变”,严重地影响了人们心目中的社会主义信念,对此,邓小平指出:“现在,特别是在青年当中,有人怀疑社会主义制度,说什么社会主义不如资本主义,这种思想一定要大力纠正”,“一定要在全党和全国范围内有领导、有计划地大力提倡社会主义道德风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提高民族自尊心,还要进行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反对资本主义腐蚀的革命品质教育”。面对来自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严重挫折的冲击,邓小平再次明确指出:“有理想,有纪律,这两件事我们务必时刻牢记在心。一定要让我们的人民,包括我们的孩子知道,我们是坚持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我们采取的各方面的政策,都是为了发展社会主义,为了将来实现共产主义”,“搞资产阶级自由化的人提出的理想与我们的不同。我们讲的是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想”,“没有这样的信念,就没有一切”,“为什么我们过去能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奋斗出来,战胜千难万险使革命胜利呢?就是因为我们有理想,有马克思主义信念,有共产主义信念。……没有理想,没有纪律,就会像旧中国那样一盘散沙,那我们革命怎么能够成功?我们的建设怎么能够成功”。
邓小平在领导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非常重视对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宣传和教育,正是这种宣传和教育,才使我国人民在改革开放中始终抵制住了各种不良思潮的侵袭,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提供了强大年代精神保证和动力。
邓小平理想教育思想的深刻内涵
(一)“我们要用历史教育青年,教育人民”
群体的某种理想能否树立和被坚持,关键在于这种理想是否具有客观历史必然性,是否符合这个群体的根本利益,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要使我国全体人民树立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就必须使全体人民认识到,我们选择社会主义和坚持社会主义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只有社会主义才能保证我们的根本利益。如何使人民认识到这一点,最好的途径就是加强历史教育,使人民深刻懂得这样的历史逻辑,即过去→现在→未来。“现实认同要靠历史教育来说服”。我们的社会主义,是历史的选择,是符合全体人民根本利益的。邓小平曾多次指出:“人们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中国不搞社会主义,而走资本主义道路,中国人民是不是也能站起来,中国是不是也能翻身?让我们看看历史吧。……如果不搞社会主义,而走资本主义道路,中国的混乱状态就不能结束,贫困落后的状态就不能改变”。“历史告诉我们,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不行,中国除了走社会主义道路没有别的道路可走。一旦中国抛弃社会主义,就要回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不要说实现‘小康’,就连温饱也没有保证。所以了解自己的历史很重要。青年人不了解这些历史,我们要用历史教育青年,教育人民”。
由于对历史知识的缺乏,不懂得历史,有些人在现实中盲目的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进行比较,得出了这样的荒谬结论:社会主义不如资本主义,淡漠了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这是非常危险的。“有一些人散布所谓社会主义不如资本主义的言论。一定要彻底驳倒这种言论。首先,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这是中国人民从五四运动到现在六十年来的切身体验中得出的不可动摇的历史结论。中国离开社会主义就必然退回到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国绝大多数人决不会允许历史倒退。其次,社会主义的中国在经济、技术、文化等方面现在还不如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这是事实。但是这不是社会主义制度造成的,从根本上说,是解放以前的历史造成的,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造成的”。“青年人不知道我们的历史,特别是中国革命、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历史让我们选择了社会主义,历史同样回答了我们社会主义现在不发达的原因,又是历史证明了我们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如果人民懂得了这些,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应该会深深植根于人民心中。
(二)“空讲社会主义不行,人民不相信”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今天,我们在很多方面还不如资本主义发达的条件下教育人民要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定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要人民相信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必须充分向人民展示我们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力戒空洞说教。“在把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进行比较的时候,不是仅仅看到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有哪些一般的区别,而是社会主义如何才能优于资本主义。即‘好’要有现实的根据,也就是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要通过实实在在的东西表现出来”。对于人民来说,关心的不是何种主义,而是实实在在的好处,可以带来福祉的,就是最好的。所以,人民能否相信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关键在于人民在现实生活中能否切实感受到社会主义比资本主义好。邓小平曾经指出,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在经济上就是要创造出更高更快的生产力,在政治上就是要创造出更高更切实的民主。“最终说服不相信社会主义的人要靠我们的发展”,“讲社会主义,首要使生产力发展,这是主要的。只有这样,才能表明社会主义的优越性。……空讲社会主义不行,人民不相信”。“群众从事实上感觉到党和社会主义好,这样,理想纪律教育,共产主义思想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才会有效”。“人民,是看实践。人民一看,还是社会主义好,还是改革开放好,我们的事业就会万古长青”。邓小平反对空洞说教,他注重的是用实践效果来教育人民树立对社会主义的坚定理想。
邓小平理想教育思想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理论引导要由实践效果来支撑”,早在1979年他就指出了:“社会主义革命已经使我国大大缩短了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发展方面的差距。我们尽管犯过一些错误,但是我们还是在三十年间取得了旧中国几百年、几千年没有取得过的进步。……毫无疑问将来会比任何资本主义国家发展得都快,并且比较稳定而持久”。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各方面都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这些成就何止旧中国无所能比,就是当代资本主义国家也无所能比的。只要我们能够用这样的事实、社会主义的战果来教育人民,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的信念就会在人民心目中越加坚定,社会主义的理想就永远不会被动摇。
(三)“革命的理想,共产主义的品德,要从小培养”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青少年有无胸怀大志,有无社会主义理想,将决定着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正是这样,帝国主义把它们颠覆我国社会主义的希望寄托于我国青少年。
“帝国主义搞和平演变,把希望寄托在我们以后的几代人身上。……所以,要把我们的军队教育好,把我们的专政机构教育好,把共产党员教育好,把人民和青年教育好”。青少年有着满腔的激情、勇敢的斗志,爱憎分明,富有正义感。然而,青少年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尚未形成,他们的判断能力还没培养起来,如果不加强引导和教育,其未来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就有可能是畸形的。尤其是当今信息时代,各种信息良莠不齐,他们很容易在不健康信息的诱导下偏离正确轨道。所以,我们的理想教育,应该把青少年作为重点教育对象。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弱则国弱”。如果我们一代又一代的青少年都能够坚持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如果社会主义的理想能够代代相传,我们的社会主义事业就会永葆生机。反之,社会主义就一定会被帝国主义颠覆的。所以,邓小平不断强调:“革命的理想,共产主义的品德,要从小培养”,“我们一定要经常教育我们的人民,尤其是我们的青年,要有理想”。 他多次强调:“我们这些人的脑子里是有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的。要特别教育我们的下一代下两代,一定要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一定不能让我们的青年作资本主义腐朽思想的俘虏”。
在针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倾向时,邓小平很痛惜的指出:“十年来我们的最大失误是在教育方面,对青年的政治思想教育抓得不够”,“我们最大的失误在教育,对年轻娃娃、青年学生教育不够”,“对于中国是个什么样的国家,将要变成一个什么样的国家,这种教育都很少,这是我们很大的失误”,“帝国主义搞和平演变,把希望寄托在我们以后的几代人身上。……所以,要把我们的军队教育好,把我们的专政机构教育好,把共产党员教育好,把人民和青年教育好”。由此看来,我们必须树立和坚定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
邓小平关于发扬爱国主义精神与理想教育的关系阐述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虽然随着历史时代的发展变迁而具有不同的历史内容和形式,但是热爱祖国的主旨从来没有动摇过。几千年来,热爱、忠诚和报效祖国,一直是中华民族优秀儿女的崇高理想和追求。这也正是中华民族在浩浩历史长河中虽有跌宕起伏,但最终还是屹立于世界优秀民族之列的重要原因。
“理想信念的树立必须通过爱国主义教育来完成”,不爱国,何谈为社会主义祖国而奋斗的理想。因为,在当代,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是一致的,爱国就是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人说,不爱社会主义不等于不爱国。难道爱祖国是抽象的吗?不爱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的新中国,爱什么呢”。要使人民热爱社会主义、树立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就必须大力弘扬爱国主义。
自改革开放以来,资本主义腐蚀了一些人的灵魂,使爱国主义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冲击,动摇了一些人的社会主义理想。对此,邓小平指出,必须坚决扭转这种不良倾向,“我们一定要在全党和全国范围内有领导、有计划地大力提倡社会主义道德风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提高民族自信心,还要进行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反对资本主义腐蚀的革命品质教育”,“必须发扬爱国主义精神,提高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信心。否则我们就不可能建设社会主义,就会被种种资本主义势力所侵蚀腐化”,可见,如果不能发扬爱国主义精神,社会主义理想就树立不起来,更谈不上为社会主义而奋斗了。因而,理想教育不论采取何种形式,不论内容的多少,但爱国主义始终应该处于核心地位,如果动摇了这个核心地位,社会主义的理想就难以树立,理想教育也必将是失败的。
参考文献:
1.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一卷)[M].人民出版社,1994
2.蔡克文.邓小平理想教育思想的实现原则及当代价值[J].教育学术月刊,2008(3)
3.罗贤娇,胡菁惠.社会主义优越性的理论思考[J].求实,2005(4)
4.辛淑英,周洪涛.爱国主义教育的核心是热爱社会主义[J].求实,2003(6)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zazhifabiao.com/lunwen/jyjx/jyll/132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