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期刊

浅谈学校德育低效的原因及对策

时间:2015-12-20 14:53:40 所属分类:教育理论 浏览量:

[摘要]学校德育“高投入、低产出”的现状正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德育实效低下已是不争的事实。本文旨在从家庭、学校和社会这三个“教育空间”入手去探讨和分析引发德育低效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优化家庭德育环境、走出学校德育的误区、创设良好的社

[摘要]学校德育“高投入、低产出”的现状正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德育实效低下已是不争的事实。本文旨在从家庭、学校和社会这三个“教育空间”入手去探讨和分析引发德育低效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优化家庭德育环境、走出学校德育的误区、创设良好的社会环境以及建立德育基地的相应对策。

[关键词]学校德育;低效;原因;对策



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并遵循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在教育者施教传道和受教育者受教修养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将一定社会或阶级的思想政治准则和法纪道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思想、政治、法纪、道德品质的活动。简言之,德育就是培养人的品德的活动[1]。

我国教育历来十分重视德育,各级各类学校都普遍开设了德育课程。德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构成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因素。然而,面对现实的时候,我们不得不承认,我们的德育实效是无法令人满意的。以下本文拟从德育现状入手去探究引发德育低效的原因。

一.学校德育实效偏低的原因

长期以来,我国的德育属于一种静态的教育。它注重学校德育对学生品德形成与发展的主导作用,注重教师对学生进行长篇大论的说教。然而,一个人的道德素质的形成并不是学校德育的单一产物。除此之外,一个人的家庭教育及其所处的社会环境等因素也无时无刻不在对每个人的道德素质的形成与发展起着影响与制约作用。下面本文主要从家庭、学校和社会这三个“教育空间”着手对当今德育实效偏低的现状进行原因分析。

(一)、家庭教育的不良影响

1、家庭教育的准市场化倾向,使个体的道德素质难以获得一个较高的起点,加剧了德育实效偏低的趋势。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及其负面影响的不断出现,家长们日益产生了一些市场化的观念倾向。如请客送礼、金钱至上等,而这些观念无时无刻不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们,使他们从一开始便将自己的价值观念定位在一个不健康的位置上,这进一步加剧了德育实效偏低的恶性循环。

2、随着“四、二、一”家庭的激增,独生子女的教育问题直接影响到日后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成为影响学校德育实效的一大隐患。在这样的家庭里一般“母慈”有余“父严”不足,溺爱盛行,缺乏严格的要求和教育。由于没有兄弟姐妹,难以感受到协作、平等、“有序”等人伦关系的体验,所以造成他们的任性、自私、唯我独尊的个性,无疑这一切都增加了日后学校德育工作的难度。

3、长期以来,家庭教育与学校德育工作缺乏必要的衔接与沟通,造成学生自身意识上的障碍。譬如说“勿盗”的戒律教育对儿童来说已不是新鲜的东西,但入学后仍要在表层意义上对诸如此类的条律反复学习,这势必造成学生的反感,造成学校无法有针对性地开展深入教育。另一方面,家庭教育与学校德育之间缺乏应有的沟通。甚至在某些时候,个别家庭教育内容完全有悖于学校德育原则。例如:在学校里讲奉献精神,回到家父母却向孩子灌输不能“吃亏”的思想。显然,这违反了德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的原则,学校德育在这样的情形下举步维艰。

(二)、学校德育的误区

1、传统德育的理想主义价值取向

目前,我国德育存在着明显的理想主义的价值取向,它除了表明社会的向善性之外,不能说明任何问题,往往给学生提供过分理想化、完美化的生活环境。它不顾多元化的社会给社会道德体系带来的冲突,回避由此引发的道德困惑,不能很好地解决价值观的冲突问题,脱离了现实世界,从而使学校德育表面化、肤浅化、空泛化。在这种模式下培养出的学生一旦步入社会目睹“社会德性全景图”之后,就必然发现教育内容与社会现实之间尚有不小的差距,从而在心理上和认识上产生“社会适应不良症”,以致于使许多个体的不良道德观点乘虚而入,最终导致学生对德育的可信度下降,影响德育的作用和效果。

2、德育内容上的“单薄”

传统德育内容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理论基础的。而作为改革开放二十多年中逐步形成的邓小平理论,完全应是当代德育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这方面的教育目前还远远不够。几十年的德育教材基本上是模仿前苏联的德育内容,缺乏本民族历史的厚重感,缺乏与他民族的沟通性和兼容性,更缺乏吸收世界各国德育的先进成果。传统德育教材过分注重理论性而缺乏实用性、时代性,重视单纯理论说教,而缺少对风云变幻的国际国内形势政策的教育,因而使人感到干瘪而不充实,降低了德育的科学性。

3、德育方法上的单一

我国目前大多数学校还是将社会道德规范作为改造学生的“蓝本”,把学生看作是被填充的“道德之洞”(杜威),把片面的外部灌输作为促进个体发展的根本动因,采取强迫服从的方法开展德育工作。它忽视学生的道德需要,无视学生的接受水平,把成人的道德观强加予学生,让学生不情愿地服从。例如:《小学德育纲要》中第十条内容“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2],对于小学生来说属于较为抽象的内容,如何在教育过程中找到适合小学生具体和形象思维为主的心理实际的教育方式尚需进一步研究。在这种情况下只能使学生被动地接受既定的道德规范,很难使他们将这些道德规范内化为个人的道德需要,更难将其外化为正确的道德行为。

4、德育过程偏重教师的权威力量,轻视人格魅力

在学校德育活动中,学生只是在教师的精心安排下被动地参与,就其过程而言,偏重道德知识的传授,忽视道德情感的体验,偏重理智约束,忽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严格控制学生的成长过程。许多教育工作者不注重自己人格力量的提升,习惯于凭借自己的身份,居高临下,通过批评惩罚等方式来确立自己的权威,镇住学生,把学生作为消极防范的对象来看待,并以此作为实施教育影响和设计德育过程的基本出发点。这种具有权威性的上下级关系的德育模式在心理上往往会导致学生的对立情绪,试想,这样的德育手段又怎能达到预期效果?

5、德育评价手段的形式主义倾向

学生的道德品质的建构不同于知识技能的学习,而目前大多数学校依然仅凭一份试卷、一个评语来对学生的道德做出评价,但我们知道一个人道德品质的建构不是经过一两年的强化训练就能完成的,它可能需要一辈子的努力,不懈地追求。同时,现在教育系统评价一所学校是否是德育先进单位,常用检查团的方式:提前通知、突击准备、检查一过,依然故我。这种形式主义的评价方式使得学校德育教育在以科技竞争为核心的时代里必须处于边缘的位置和形式的地位。领导忽视、教师轻视、学生的漠视,导致了学校德育的沙漠化。

(三)、社会风气的负面影响

社会风气的好坏对新一代思想品德的形成有直接影响作用。当学生在社会生活中的所见所闻与学校、家庭教育不一致时,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就会相互抵消,不统一的要求会使学生无所适从,学生就会产生困惑,形成抵触情绪或行为上的矛盾,阻碍他们的发展,从而严重影响德育实效。自从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生活领域逐步实现由计划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市场意味着对个人独立人格平等自由权利的尊重,同时又需要人们遵从诚信等市场原则,按照一定经济伦理规范自己的经济行为。但是市场经济的不规范运作使得人们把市场原则运用到社会的各个领域,交换化、金钱化等准市场行为使社会道德失范,加速形成了一种非伦理化的社会风气局面,从而严重影响学生先前的道德认知,使学校德育陷入实效偏低的恶性循环。
二. 增强学校德育实效的对策

(一)、优化家庭德育空间,密切学校与家庭的联系

1、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德育环境

“教育是随生命的开始而开始的”[3]。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中的基础教育,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因此,创设一个良好的家庭生活环境,不断提高家长的素质是一个人形成良好道德素养的重要条件。那么首先要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注重身教,形成良好的家风。其次,家庭成员之间要彼此尊重信任、关心爱护,促进孩子健康成长。最终,要严爱结合、要求统一。爱孩子是家长的天性,但应该与严格要求相结合,溺爱只会使孩子形成不良的行为习惯,扭曲孩子的个性,产生病态心理。尤其是在“四、二、一”的家庭结构中父母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多给孩子施以正面的影响和教育,做到严爱结合、刚柔相济。

2、加强学校与家庭之间的沟通与联系

学校教育并非从“零”开始,而是对原有认识、观念的加深、扩展或补充,因此学校与家庭应及时保持联系。学校只有事先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准备,才能有针对性地开展进一步深入教育。另一方面,定期举行家长会,开办家长学校,向家长宣传教育科学方法,对家庭德育进行指导,推动家长与学校之间的沟通与了解,协调一致地做好学生道德教育工作,保证德育影响的一致性原则的实现。通过交流经验,促进家长更新教育观念,提高家长教育水平,优化家庭教育环境。

(二)、走出学校德育误区

1、回归生活,教会选择

回归生活就要从片面的理想化的教育误区走出来,回归现实生活。尊重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陶冶道德情操、锻炼道德意志、确认道德信念。同时要及时地为学生提供道德实践的机会,使他们在道德实践中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活动、自我发展。由此完成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质的飞跃。学生的主体精神、道德思维、道德判断也在实践中得到发展和升华。针对学校德育中学生道德认识与道德实践相脱节的普遍现象,我们更清楚地认识到德育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应作到德育生活化,生活德育化。同时,德育应该不断地与时俱进才能焕发出无限的生机与活力,才能紧随时代脉搏,达到实际效果。另外,德育要始终以人为对象,以人的发展为德育的出发点和归宿。

“教会选择”是让学生在多元化的社会环境中,经过道德冲突,培养道德判断力,把自己的道德经验内化为稳定的道德品质,是个体自我体验、自我选择的过程,也是一种积极主动地吸收、辨别、内化过程。它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理智活动和实践获得道德上的成熟,学生选择的过程就是一个能动的、自我构建、自律的过程。面对道德判断中的冲突,学生在比较辨别中提高适应、鉴别和应变能力,逐步建构自己的道德价值世界。

2、德育内容多元化、德育方法多样化

以前苏联为模本的传统德育教材已明显地不适应当今多元化的社会意识形态的需要。虽然我国政府对中小学德育内容几经修改,但仍然存在着意识形态教育比重过高的现实。因此,学校德育内容应贯通古今、融会中西、博采众长;应在批判中继承、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使其成为构建新的德育内容的思想材料。特别是西方那些适用于市场经济的价值观念,需要借鉴和吸收,使其与中国传统美德相融合,作到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同时传统学校德育只重视学生的价值观念、辩证唯物主义、社会道德规范、法律意识的问题,而忽视了社会适应、职业选择、挫折情绪协调及人际交往这些起码的生活问题。因而德育有必要与心理咨询及健康教育结合起来,在内容上相互补充。此外健康教育课和心理咨询还可以为德育提供信息,使学校德育工作更加有针对性,更加有效。

学校德育工作要取得实效,德育方法是关键,一味地灌输只能让学生“听话”却很难实现德育过程的学生“内化”。德育要与传授科学文化知识相结合、渗透、贯穿在各科教材和教学过程及学校各项活动中,并力求生动形象化,特别是对低年级学生要有故事性,寓教于乐。德育工作者要与学生一起探讨身边的人和事,一起分析现实生活中存在着的种种现象和问题,使学生从纷繁复杂的世界中分辨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因势利导,促进学生品德认识和品德情感的形成与发展,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品德行为。教育者特别要为学生创造可以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对现有的价值体系、行为规范的积极主动思考的基础上做出自主选择,把它们内化为情感和信念,把社会道德转化为自律

3、大力加强德育工作队伍的建设

“亲其师,信其道”。教师的人格力量对学生品德的发展具有导向功能,作好德育工作,增强德育实效,关键是有一支过得硬的德育工作队伍。首先,要把那些有知识、有能力、有社会经验、有活动能力并能真正了解受教育者和为受教育者所欢迎的年富力强的优秀教师,补充到道德工作中来。其次,要重视德育工作者素质和业务水平的提高,要为他们的再学习和再就业创造有利条件。再次要加强与兄弟单位的联系和交流,能经常组织教师到改革开放前沿或国外去参观考察和学习,开阔他们的眼界,增长他们的社会经验。再次,还要加强对他们进行职业道德教育,一定要认识到,教育者必须先受教育,培养他们具有能为学生所信服的道德素质和独特的人格魅力。
4、建立科学的德育实效评价机制

德育实效表现为受教育者本质力量的增强,体现在受教育者思想、行为、习惯和品质等方面,难以用一般的尺度和标准衡量。因此我们要确立科学的评价方法。首先,我们应该采取多样化的评价形式和手段。比如:考核法、观察法、谈话法、调查法、书面材料分析法等。从检测主体来说,有自查自测,他人查测两种类型。其次,要遵循德育效果评定的原则,即方向性原则、教育性原则、客观性原则,科学性与可行性相结合的原则,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原则。最后,还要采用多样化的评定结果表达方式,防止千人一面的一般化现象。

(三)、创设良好的社会环境,建立德育基地

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建立健全社会主义经济伦理道德观念,坚决抵制市场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生活环境是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统一性原则的保证,也是增强德育实效的一项重要内容。首先,政府要加强对文化市场和娱乐场所管理,清除学校周围不良的教育影响。其次,学校要经常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主动地掌握社会道德规范。最后,要加强社区的精神文明建设,组织社区内青少年团体开展各种公益活动,同时在社区内积极开展读书、音乐、戏剧、美术展览等活动,使人们经常接触“道德价值”,谈论道德价值,树立社会主义的道德风尚和文明礼貌。



总之,通过学校、家庭和社会三者的配合不仅促进了各自的功能的充分发挥,也产生了原来没有的整体功能,从而建立一个大的德育空间,形成教育的合力,构成一个三者之间相互沟通、互相促进的优化结构,从而有效地开展德育活动,促进学生的道德发展。

[注释]

[1]胡厚福.德育学原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105.

[2]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编.中小学德育工作文献规章要览[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63.

[3]卢梭.爱弥尔[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59.

[参考文献]

[1]胡厚福.德育学原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

[2]崔相录.德育新探[M].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

[3]德育原理编写组.德育原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5.

[4]鲁洁.德育社会学[M].福建教育出版社, 1998.

[5]李继宏、张立信.个体道德素质形成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教育探索[J],

2001( 9).

[6]曲建武.增强德育的实效性研究.教育科学[J],2000( 4).

[7]檀传宝.学校道德教育原理[M].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0.

[8]刘东方.对我国目前传统德育的思考.教育探索[J],2001( 6).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zazhifabiao.com/lunwen/jyjx/jyll/136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