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期刊

以科学发展观 实践实验教学改革

时间:2015-12-20 15:04:55 所属分类:教育理论 浏览量:

【摘要】本文以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论述了素质教育、创新能力培养与实验教学之间的关系以及在实验教学中坚持素质教育、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尝试及其重要意义。 【关键词】素质教育 创新能力培养 实验教学改革 过去的一年,随着我国人民庆祝建国60周年及改革开放

【摘要】本文以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论述了素质教育、创新能力培养与实验教学之间的关系以及在实验教学中坚持素质教育、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尝试及其重要意义。
  【关键词】素质教育 创新能力培养 实验教学改革
  
  过去的一年,随着我国人民庆祝建国60周年及改革开放30多年来伟大成就的同时,我国教育事业也已步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即按党的十七大要求,实现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的新的历史性转变。总结三十年来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伟大实践,研究教育发展新阶段的基本特征,以科学发展的思路和方法,结合教育教学改革的实际,特别是独立院校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定位,对破解学校发展难题,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具有现实和长远意义。
  下面,以独立学院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定位,从对传统教学观念的反思出发,以建构主义学习观透视未来实验教学发展方向;注重办学思路和办学特色,对素质教育、创新能力培养的再认识;实验教学与素质教育之间的关系以及在实验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创新能力培养方面的实践尝试及其意义,谈几点体会及意见。
  
  1 素质教育及创新能力培养的涵义及特征
  对于素质教育的涵义,目前教育界提的较多的定义是“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1]这个定义中的基本素质应理解为广义素质。而创新能力的涵义是依据研究对象所提供的各种条件和信息,使人们的认知打破常规,寻求变异探索和创造多种解决问题的新方案、新途径的能力。这个定义是整个教育学意义上的定义。分析研究近30年来的世界性教育改革及我国高等教育的现状,对学生个性的尊重与培养是其中蕴含的一个基本主题。“个性化教育”正逐渐成为世界教育改革的主旋律。在以科学发展观思考素质教育、创新能力培养实施于实验教学时,对其涵义的理解应把握以下几点:以学生为根本;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和创新能力为目的;以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为依据;以开发个体智慧潜能、全面发展学生个性为特征。
  
  2 实验教学与素质教育及创新能力培养的关系
  2.1 寓素质教育及创新能力培养于实验教学全过程
  实验教学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运用一定的仪器设备进行独立作业,观察事物和过程的发生和变化,探求事物规律,以获得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活动。如前所述,实验教学的特点为实施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提供了良好的客观条件和有效途径。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涵盖实验教学,显含素质教育的特征,并对实验教学起导向作用,实验教学的教材、教法、目的必须符合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的要求。
  2.2 实验教学与素质教育、创新能力培养是教学活动与教学规律之间的关系
  素质教育中“两个发展”的需要包含了实验教学大纲中规定的教学目的、培养目标等内容,而实验教学必须服从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这一改革趋势又已为教育界所公认,就已构成了实验教学与素质教育、创新能力培养之间的关系是教学活动与教学规律之间的关系。当然,实验教学的要求不同于“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之间的关系。早先关于素质教育的一些讨论也就是从对“应试教育”的理性批判开始的。现在的素质教育、创新能力培养应成为师生自觉遵守的教学要求。因此,在实验教学中,师生应自觉地贯彻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要求,同时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也需要更有效的实验教学手段来丰富自身。
3 实验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创新能力培养的尝试
  以《大学物理实验》[2]为例,我们主要在以下几方面作了必要的探索和改革。
  3.1 明确目的 坚持全面发展
  坚持使学生在物理实验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方面受到一定的训练,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实验能力和初步科研能力,良好的实验习惯以及严谨的科学作风,并为有关学科的后继实验课程和今后用物理方法解决本学科问题打好基础。在教材编写及课程体系改革方面,对长期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形成的片面强调传授知识,忽视能力培养;教材统得过死,课堂封闭;内容千篇一律,缺乏特色等不利于素质教育、创新能力培养的现状加以改革。
  3.2 更新观念 坚持“以学生为主体”
  “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围绕学生的“学”展开教学活动是现代建构主义教学模式的基本理论。具体到学习观上,它与以往的学习理论突出表现出三方面的重心转移:从关注外部输入到关注内部生成,从“个体户”式学习到“社会化”的学习,从“去情境”的学习到情境化的学习。而现代信息化教育技术又为其实施提供了必要的条件,使实验教学可充分调动尽可能多的教学媒体、信息资源,构建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和参与意识。
  3.3 精选题目 兼顾学习内容的全面性与相对独立性
  实验内容在全面的基础上,尽量满足不同个体志趣发展的需要,并可提供较充足的时间和所需设备(开放实验室),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思路或解决某方面实际问题的应用性探讨,拓展实验内容,加深、提高实验课学习效果。
  3.4 培养能力 开设设计性实验
  开设设计性实验不但培养了学生查阅资料、设计实验方案、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学生综合实验素质及初步科研意识和创新能力,为后续课程及今后的科研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4 实验教学坚持素质教育、创新能力培养的意义和体会
  第一,强调素质教育的基础地位。教学中应在更有效地(不同更多地)传授知识、提高素质的同时,高度重视大学时期是开发“智慧潜能”促进天赋向更高水平发展、促进天赋转化为更高水平素质的重要时期。高校毕业生将来都要在教学、科研、生产和管理第一线工作,他们的能力,最初不是以经验多少来衡量的,而是以现有素质和专业知识的水平衡量的。在其未来的工作中,素质与创新能力的作用比专业知识显得更为重要,即他们的“后劲”来源于素质与创新能力。
  第二,终身教育概念已成为进入21世纪的一把钥匙。在校期间,学生不可能把将来要用的知识都学到。但是,只要具有良好的素质及创新能力,就能通过继续学习与实践,迅速适应环境变化,并以不断增强的自主性、判断力和个人责任感紧跟时代步伐,在未来的岗位上做出贡献。
  第三,实验科学的方法、思想、仪器和技术已经被普遍地应用在自然科学领域、技术部门以及其它科学领域。在实验教学中,要重视培养学生正确的实验思想与运用数学工具的能力。正确使用仪器设备获取信息,熟练运用数学工具进行定量分析、综合和抽象处理,把理性思维与量化分析相结合。
  第四,应重视学生锐意创新精神和勤奋作风的培养及自学和自我发展能力。
  
  参考文献
  [1] 郭安文,王道俊.试论有关青少年素质的几个问题[J].教育研究,1999,(4):1-4.
  [2] 宋家鳌,大学物理实验[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2.9.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zazhifabiao.com/lunwen/jyjx/jyll/141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