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5-12-20 15:34:36 所属分类:教育理论 浏览量:
摘要:文章阐述了德育与体育之间相互促进、相互渗透的关系,认为体育教学是进行德育教育的良好载体。我们在体育教学中应把德育纳入进去,让学生在体育的各种活动中不知不觉地受到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吃苦耐劳、勇敢顽强的优秀品质,培养他
摘要:文章阐述了德育与体育之间相互促进、相互渗透的关系,认为体育教学是进行德育教育的良好载体。我们在体育教学中应把德育纳入进去,让学生在体育的各种活动中不知不觉地受到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吃苦耐劳、勇敢顽强的优秀品质,培养他们良好的个性以及高尚的体育道德。
关键词:德育;体育教学;个性修养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学校教育不仅要抓好智育,更要重视德育,还要加强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和社会实践,使诸方面教育相互渗透,协调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教育要面向现代化,为现代化培养合格人才,就必须探寻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最佳途径。
体育与德育同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德育既包含着人类社会文明进步对教育培养人的素质的普遍要求,又贯穿着一定社会制度的国家对教育培养人的思想政治等方面的某些特殊要求。而体育教学所要完成的任务,也绝非单一的以技术、技能为中心的体质教育,而是一个包括身体,智力、思想、情感、态度等在内的全面教育。学生通过全面教育,能够锻炼健美的体格,发展理性行为,提高思想觉悟,充实智力活动,扩大经验范围,提高社会适应能力。故而两者之间具有较大的关联性,在实施中必须密切配合,才能使人的身心得到全面、和谐、健康的发展。
一、德育与体育的关系
体育与德育的关系是有机联系、互相促进的。体育与德育各有其特殊性,各自所要求的教育任务虽不相同,但二者在某些方面,有很多的结合点。毛泽东早年在《体育之研究》一文中就曾指出:“体育一道,配德育与智育。而德智皆寄于体,无体是无德智也”。“体者,载知识之车而寓道德之舍也”。由此看来,体育与德育从来都是在教育活动中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德育,即是共产主义思想品德教育。德育的目的在于培养青少年学生树立革命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解决“有理想、有道德、守纪律”的问题。体育是一种通过身体活动而进行的教育,其主要目的是增强体质,培养青少年学生健康的身体,为他们今后的工作、学习打下良好的身体基础。
二、体育对德育的影响
现代学校体育的发展进一步表明:体育不仅可以强身健体,而且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开发学生的智力,提高心理素质,陶冶情操,发展学生个性和增强适应未来社会的各种能力。体育在素质教育中处于明显的基础性地位。
将德育融于体育教学之中,可以使学生在掌握和提高运动技术、技能,增强体质的同时,培养勇敢顽强、吃苦耐劳、勇于面对挫折、克服困难的思想作风;培养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的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培养机智灵活、沉着果断、谦虚谨慎等意志品质,有利于更好地完成素质教育赋予体育教学的使命。
1.体育能有效地锻炼人的意志品质。不论是体育的学习、训练或竞赛,参与者必须以最大的努力克服个人生理、心理上的困难及障碍,胜利也往往取决于一再坚持的努力之中。从而可以培养人自强不息、不畏艰险、顽强奋斗的思想品质。
2.体育的竞争性能激发、培养人的竞争意识和进取精神;体育的渐成性,又能教会人们放弃急功近利的价值观,而趋向于长期不懈追求的价值观;体育的协作性、整体性可促使人认识个人在集体中的价值,客观地评价自己,摆正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提高组织纪律性和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建立起和谐的人际关系。
3.体育能使人学会控制和调节情绪,对待事物能保持适度的情绪反应,对在困难中产生的消极情绪予以及时、合理地转移、排解,使心理调控能力得到锻炼提高,从而提高人的应变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严格的纪律和严密的组织,都蕴藏着生动的德育教育的因素,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责任感,有助于培养学生学会正确处理个人和集体、自由与纪律、个性和共性的关系,形成团结互助,自觉遵守纪律的思想品德。在体育教学中,要有意识地注重对学生体育道德品质的培养,这对他们的成长乃至一生都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三、寓德育于体育教学中
体育运动内容丰富多彩,蕴涵有众多思想品德教育因素。我们应该把道德品质教育寓于体育教学活动中,防止脱离现实,不切实际的说教,使学生体质的增强、运动技能的提高和道德品质的形成在实践中互相促进,同步发展。
在体育课教学中,有意识地融入德育教育,不仅能锻炼学生意志,更重要的是能培养学生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培养学生服从组织,遵守纪律、勇敢顽强、积极进取的心理品质,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修养和体育道德风尚。
学校体育以它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吸引着青少年学生,青少年学生绝大多数都有要求上进、好奇、活泼好动等特征,我们在教学中如果能结合各种运动项目的特点和要求,就能较全面地对青少年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个性培养。
(一)在体育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
体育教学,应把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作为核心,可充分利用一切时机和一切可能利用的条件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特别是遇雨天不能上室外课时,指导学生了解旧中国和中华民族体育事业的坎坷历程,了解新中国体育事业迅速发展的过程,从而使学生懂得我国体育的昨天、今天和明天。培养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激励自豪感、认识客观差距、激发上进心。如用我国体育健儿在赛场上努力拼搏,为国勇夺奖牌,以我国竞技体育从零的突破走向世界等先进事迹教育学生,使他们全面发展,勇攀高峰,立志为国争光。如有条件也可以不失时机地组织学生观看诸如奥运会等国际大赛录相,让学生感受中国运动员在国际大赛上克服一切困难,为祖国增光的感人场面。另外,在教学中用武术培养机智灵活、勇于进取的优秀品质,同时还能发扬民族自尊心、自豪感。这些潜移默化的教育过程,将对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产生积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张立平.论德育与体育教学[J].中国人民警官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1).
[2]陈新民.论素质教育中体育与德育的关联性[J].桂林市教育学院学报,2000,(1).
[3]李平.浅论学校体育与德育、智育、美育的关系[J].烟台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zazhifabiao.com/lunwen/jyjx/jyll/15670.html
上一篇:班主任工作点滴体会
下一篇:教育督导的行为准则论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