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期刊

考试作弊现象的成因及防范对策

时间:2015-12-20 16:25:35 所属分类:教育理论 浏览量:

【摘要】作弊现象的存在是对考试公平公正的严峻挑战,近年来考试作弊呈现普遍化、主体多元化、手段现代化和团体职业化的特点,究其原因在于考生本人考试动机不纯、诚信教育缺失、社会负面因素影响、考试监管体系不健全等几个方面,防范考试作弊必须注重诚信教育

【摘要】作弊现象的存在是对考试公平公正的严峻挑战,近年来考试作弊呈现普遍化、主体多元化、手段现代化和团体职业化的特点,究其原因在于考生本人考试动机不纯、诚信教育缺失、社会负面因素影响、考试监管体系不健全等几个方面,防范考试作弊必须注重诚信教育,强化考试全过程管理,加快考试立法。
  【关键词】考试作弊 成因 对策
  
  我国是一个考试大国,考试成绩是评价和选拔人才的重要标准,而作弊现象的存在是对考试公平公正的严峻挑战。《汉语大词典》对“作弊”一词的解释是:“作弊,指用欺骗的手法去做违背制度或规定的事情。”近年来,随着国家各类考试的增加,作弊现象也层出不穷,且有愈演愈烈之势。考试作弊已经像一个毒瘤,蚕食着各类教育赖以生存的支柱,对全社会道德诚信构成严峻的考验,是社会为之蒙羞的伤痛。
  
  1 近年来考试作弊的特点
  
  (1)作弊现象的普遍化。首先是作弊人数不断上升。相对于传统的个体偷偷摸摸的考试作弊,现阶段作弊现象已发展到集体作弊、团伙作弊、内外勾结作弊。其次是作弊行为的大众化。不管是小学生、中学生还是大学生、成人的考试,都有作弊现象存在。第三是对作弊行为认识的淡漠化。作弊是违纪行为,理应受到谴责和唾弃,但现在人们普遍对作弊行为见怪不怪。学生在新新人类的旗号下,出现认识偏差,不以作弊为耻,反而以作弊成功而沾沾自喜、公然夸耀,旁观者不但不予批评,反而给予支持与鼓励。
  (2)作弊主体的多元化。传统意义上的考试作弊,仅仅是个别考生的个体行为,而现阶段的作弊,除了考生个体以外,往往伴随着考生集体作弊、监考教师帮助作弊、阅卷教师作弊,甚至是考试的组织者也参与作弊。近年来的高考作弊案中,作弊的主体已经不仅仅是考生本人了。由此带来的社会影响更加恶劣。
  (3)作弊手段的现代化。早期的作弊,是“夹带”、传纸条、偷看等行为。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作弊手段越来越隐蔽。纸条由手写改为小7号字的缩印件,iPod录音、作弊笔、透明纸印刷、耳机、手机信息等,作弊技术不断发展,信息技术、缩微技术、反侦察技术、音频视频处理技术一一在此领域展露自己的本事。
  (4)作弊团体的职业化。近年来,社会上出现了一个新型的职业:替考的“枪手”,专门以替考作弊为业。有的竟在网上招揽“生意”,而且其“业务范围”不断扩大:英语等级考试、计算机等级考试、自学考试、成人高考、职称考试、职业资格考试等等。更有甚者组建网站,开价收费。[2]考试作弊产业化、集团化的趋势已难以阻挡。为“作弊”服务的产业也悄然兴起,打字复印室、各种道具的生产者提供着越来越完善的服务。
  
  2 考试作弊现象的成因
  
  (1)考生本人考试动机不纯。由于现行的考试制度常常唯分数论英雄,考试成绩成为衡量考生能力的最主要的标尺。如职业资格的获得、职称的晋升与考试密切相关,在高校中学生的成绩与学生的切身利益挂钩(如奖学金、评优等),因此考生参加考试的动机就仅仅变为追求好的结果。在这种考试动机的影响下,考生本人就产生了许多不健康的考试心理如侥幸心理、功利心理、投机心理、从众心理等等,从而出现作弊行为。
  (2)诚信教育的缺失。在我国市场经济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由于法治建设的相对滞后以及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以诚实信用为核心的道德观念还没有完全确立,人们的道德水平远没有达到把诚实信用作为自己与他人进行社会活动的基础的程度。虽然在学校一直进行着以诚信为核心的道德教育,但由于不诚信现象的客观存在,部分抵消了学校对学生的正面教育。
  (3)社会负面因素的影响。社会转型冲击和瓦解着人们原有的道德观念,而与市场经济相匹配的新的道德体系和法律体系尚不健全。经济准则被用于人际交往中,效率优先和利润的最大化成为人们评判一切的准绳。经济上的急功近利造成人们道德上的唯利是图,见利忘义;现实社会中的投机钻营、拉关系、走路子等与社会道德格格不入的行为往往都能达到目的,而勤勤恳恳、踏实工作的人往往得不到社会的认可,这给学生的学习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社会盛行的攀比风、拜金主义也对学生的精神产生了很大的压力,传统道德观念和实践的严重背离,学校的思想教育和社会现实的强烈反差,造成了学生言与行的脱节、知与行的背离。因此,在学习中他们急功近利, 在考试时他们视作弊为达到自己目的的捷径。道德标准的严重失衡、价值观念的扭曲以及精神生活的空虚,是学生作弊的主观原因。
  (4)考试监管体系的不健全。我国现行的考试管理法规尚不完善,在考试的监考和管理上,还存在一些不足和漏洞。这些漏洞,使得作弊者有机可乘。在有些群体性替考事件中,从“枪手”到“考务”,可谓是一条龙服务,而且组织严密,很难被发现。可怕的是,大多数考试作弊的发生,本就是权力和利益相勾结的产物。学校老师和作弊者互相勾结,达成权与利的一致,结果就可想而知。许多高考作弊事件,都是学校老师参与其中。没有老师的参与,就难以出现大面积的作弊事件。
  
  3 防范考试作弊现象的对策
  
  (1)注重考生的诚信教育。诚信教育从娃娃抓起是重要的一环。人的行为是受观念影响的,从小受到诚信教育,树立诚信做人、做事依靠自己的实力、不受利益诱惑而作弊的观念是十分必要的。要引导学生形成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培养学生诚实的人格,克服好虚荣、侥幸和自制力弱等心理毛病;教育引导学生相信自己通过努力是可以获得好成绩的,这样取得的真实成绩不但是能力的证明,而且可以培养自强不息的意志和光明磊落的胸怀,是实现自我价值、获得人生发展的重要一步。但是仅有这些显然是不够的,因为如今的作弊是一种社会病,有着深刻而广泛的社会基础,仅从学校,仅从考试单位出发来解决它,肯定是力不从心的,必须从整个社会的角度来进行。首先要从大人做起,特别是从官员做起,如果官员都是通过作弊而获利,如此的“榜样”自然会产生无穷的号召力,会抵消很多部门、很多人、很多时间有关诚信做人做事的努力。只有在成人的世界都树立起一种真正诚信做人做事的榜样,大家都以讲诚信为荣,以作弊为耻,诚信者受到尊重,获得荣誉,成为榜样,作弊者受到应有的惩罚,人人喊打,无处藏身,对孩子,对学生,才能起到榜样的作用,解决作弊问题,才真正有希望。
  (2)强化考试全过程管理。提供公平竞争环境,建立科学的教育评价机制是预防学生考试作弊的根本途径。因此要逐步打破一卷定终身的模式,加大实践能力的考试力度。要注意考试评价过程化,增加平时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比重。考试的组织管理方面,一是要加强考前的宣传教育,营造良好的考试氛围,强化教师、学生对考试作弊危害性及严重后果的认识,形成对考试作弊者强大的舆论压力。二是要对监考教师提出明确要求,在考前做好清场、证件审查工作,提出考试要求;考试期间认真履行监考职责,密切关注考场动态,让有作弊动机的考生无机可乘。三是要加大学校各级领导、教学督导对考场的巡视力度,对考试全过程进行有效监督,及时处理考试期间的突发情况。作弊无一例外是违纪现象,必须受到惩罚。首先,要制定切合实际的考试条例,对作弊者按情节轻重严肃处理,不徇私舞弊,否则规定只停留在纸上,会导致整个考试管理制度的失败。其次,处理必须迅速,排除干扰,这样才能起到良好的警示教育作用。


(3)加快考试立法,让考试组织者有法可依。按一般的法学理论,当作弊违法成本大于作弊收益成本的5倍时,作弊行为就会明显较少。而当作弊违法成本大于作弊收益成本10倍以上的时候,作弊行为就可以得到抑制。考试作弊之所以呈猖獗之势,就在于作弊违法成本太低,即便将作弊者抓获,也没有相关法律来严惩,仅仅是取消作弊者本次考试的成绩等轻微性处罚措施,显然无法达到抑制作弊的目的,必须使作弊者的违法成本大大超过作弊收益成本,作弊才可能得到遏制。“立法明分,而不以私害法,则治。” 通过法律明确考试参加者的权利义务、明确考试舞弊将承担的严重法律后果等,使考试有法可依,是有效保障考生权益,杜绝作弊现象的必然选择。
  2004年教育部发布了《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统一了各项国家教育考试的违规处理办法,提高了有关违规处理条款的可操作性,规范了违规处理程序。但是与考试发展变化形势相比,考试管理法制化工作仍处于滞后状态,还存在着许多法律空白区。由于考试已成为现代社会公民求生存、求发展的重要途径,为了获取较好的考试成绩或经济利益,总有一些考生和社会人员不惜铤而走险。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对作弊行为和考试纠纷的处理不一致,使得考生的合法权益常常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司法救助,正常的考试秩序受到一定的影响。因此,从国家考试事业发展的长远要求考虑,应尽快出台覆盖面更广、更有针对性的专门《考试法》,通过立法和司法手段,规范国家级考试的设立及运作,提升考试的质量,维护考试的公平与公正。让作弊者、作弊器材生产者付出应有的法律代价,使重大考试走上法制化轨道,建立规范的诚信档案,作弊者才能被挡在法网之外,考试的公平、公正才可能实现。
  
  参考文献
  [1] 田建荣.中国考试思想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2] 杨艳艳.大学生考试作弊的原因分析与对策思考[J].考试周刊,2008,(51)
  [3] 商鞅,张觉.商君书校注[M].湖南:岳麓书社,2006
  [4] 唐艳兰.考试作弊现象成因分析[J].江苏高教,2004,(02)
  [5] 林兴.考试作弊的成本分析及其控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24) .
  [6] 陈英,曹禄兴.学生考试作弊行为的动机分析与弱化对策[J].甘肃社会科学,1999,(S1)
  [7] 李红萍.考试作弊现象的成因及其对策分析.甘肃省第四届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论文集[M].甘肃.甘肃教育出版社.2009.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zazhifabiao.com/lunwen/jyjx/jyll/180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