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期刊

WTO与中国教育

时间:2015-12-20 16:29:47 所属分类:教育理论 浏览量:

摘 要:本文概括了我国加入WTO对教育服务的承诺,分析了我国加入WTO对教育的影响,提出要增强机遇意识、双向意识、创新意识、人才意识、规则意识,主权意识,充分利用加入WTO的机会促进我国教育发展。 我国加入WTO是党中央国务院在全面分析国内外形势的基础

摘 要:本文概括了我国加入WTO对教育服务的承诺,分析了我国加入WTO对教育的影响,提出要增强机遇意识、双向意识、创新意识、人才意识、规则意识,主权意识,充分利用加入WTO的机会促进我国教育发展。

我国加入WTO是党中央国务院在全面分析国内外形势的基础上,做出的一项重大的战略决策。加入WTO以后,我国教育事业的对外开放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对我国深化教育改革,促进教育的现代化必将是一个有力的推动。

一、我国加入WTO对教育服务的承诺

1.水平承诺。水平承诺是12个服务贸易部门都要遵守的共同承诺。如中外合作办学学校的土地使用期限为50年,在中国领土内可以设立代表机构。

2.对教育的具体承诺

(1)教育服务承诺的范围:除军事、警察、政治和党校等特殊教育和义务教育外,我国在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及其他教育服务等5个项目上作出了有限开放市场的承诺。

(2)教育服务的提供方式:教育服务贸易有四种提供方式,第一种是跨境交付。我国对跨境交付方式下的市场准入和国民待遇均未做承诺,即我国可以自行决定开放程度。第二种是境外教育消费。即出国留学和培训,我国承诺允许境外消费,对国民待遇未做限制。第三种是在消费服务国的商业存在。就是一个成员国的教育机构到另外一个成员国去开设学校,进行教学、科研和文化交流的活动。商业存在实际上就是以商业形式存在。对于这一提供方式,我国允许中外合作办学,允许外方在合作办学中可以控股。目前我们将控股翻译成为“多数拥有权”,即我们承诺外方可以在中外合作办学的投入中获得多数拥有权,我们翻译成为多数拥有权有两个用意:一是“多数拥有权”,可以和不得以营利为目的相协调,二是多数拥有权没有完全明确地承诺决策权。对商业存在,我们没有承诺国民待遇。第四种是自然人流动。自然人流动总体上是指人的个体行为,实际上指的是教师的流动,是教师以个人的身份参加外国的教育服务。对于自然人流动,我国有条件地承诺了国民待遇。在四种教育服务方式中,最可控的是中外合作办学,因为中外合作办学是办在中国,可控性较弱的是远程教育。具体承诺除了以上四个方面之外,还包括:对初等、中等和高等教育服务实行政府定价,主要是防止这些教育服务的价格过高或者价格不合理;并承诺教育服务没有过渡期,而其它服务贸易的承诺有一些是有过渡期的。

(3)基本原则的承诺。WTO的服务贸易总协定规定了许多共性的原则。如按服务贸易总协定的规定,法制统一的原则、非歧视原则、公开透明的原则等,这些在我们的教育领域也都必须遵守。

二、我国加入WTO将对教育事业带来的影响

(一)加入WTO对我国教育影响的特点

加入WTO对我国教育有直接的影响也有间接的影响,有机遇也有挑战,但从总体上来看,这种影响有长远性、关联性、动态性的特点。

1.长远性。加入WTO对教育的直接冲击不像经济部门那么大,不会立即有明显的反应,但是给我们国家经济和社会带来的深层次影响或早或迟都会传递到教育上来。并且最终会反映成对教育规模、结构和质量的要求。入世对经济的冲击越大,最终对教育的影响就越深远。所以从长远来看,最终还是会对教育产生较大的影响。有一些人认为加入WTO对我国教育不会带来很大的冲击,而有一些人认为加入WTO会对我国教育带来很大冲击。其实这两种分析都是有道理的。所谓不会带来很大冲击,就是眼前一下子不会让我们茫然失措,但它对经济的冲击、对社会的冲击最终还是会传递到教育上来。如去年布什当选总统就任前,参加了美国新泽西洲举行的一次IT产业的发展研讨会,研究美国IT产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在什么地方,最后研讨会一致认为美国IT产业发展的瓶颈就是缺乏软件蓝领。把IT业发展过程中的一些思想、一些设计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软件蓝领就显得更为重要,因为这些软件蓝领实际上是掌握技术的熟练工人,当然这种工人不是原来一般意义上的工人。所以布什在这个会上指出这反映了美国教育的一个重要问题,美国的教育必须做调整。布什把其IT业的发展最后归结到了需要在教育上做调整。这种思想现在也传递到了我国,最近我国要在全国办30几所软件学院,培养软件蓝领,实际上就是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这是教育结构的问题,是某种人才数量不足的问题,也是教育的质量问题。因此,加入WTO对于经济的冲击最终会传递到教育上来,其影响是长远的。

2.关联性。所谓关联性就是机遇与挑战的关联性。加入WTO后,很难绝对地讲哪些是机遇,哪些是挑战。机遇与挑战的大小一方面取决于我们承诺的大小,另一方面还取决于我们的竞争力。从教育自身来看,我国教育方面的承诺越大,开放度越大,机遇就越多,但是挑战也就越大。我国哪个领域越开放,机遇就越多,反过来,可能会出现的问题也越多。另外,从教育的发展环境上看,所有其它的部门承诺越大,市场越开放,对其挑战就越严峻,对与其相关的教育的挑战也越大。如要提升我国汽车业的水平,就必须要把汽车工业涉及的有关人才的培养提升上去。反过来,对这些类型的教育所提供的机遇也越大。所以我们说挑战和机遇都是相对的、是相互关联的。我们要看到影响的这种特点,它是一把双刃剑,在面临挑战越严峻的时候实际上也就提供了更多的机遇。当提供的机遇越多,开放领域越多时,实际上我们面临的挑战也更多。

3.动态性。机遇与挑战也是辩证的、互动的、可以互相转移的。我们工作做好了,就可以战胜挑战,赢得机遇。如果我们工作做得不好,就可能丧失机遇而在挑战面前失败。所以,对于WTO对教育的影响分析,应该考虑到它的这些特点。考虑到它的长远性,考虑到它的相互关联性,考虑到这种影响的动态性。只有这样来认识加入WTO对教育的影响,才有助于我们调整积极的心态。

(二)加入WTO对我国教育的促进作用

加入WTO后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带来了机遇,对我国的教育事业将起到促进作用。

1.促进教育发展的作用。通过引进国外的优质教育资源与资金,可以拓宽我们教育投资的渠道,一方面可以增加我国教育供给的总量,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加教育的多样性、选择性,进一步激发广大群众对教育的需求,从而促进教育的发展。以留学教育为例,加入WTO使留学教育出现了很多种形式。过去主要是全程留学,学生去国外接受高等教育,就在国外念高校,接受高中教育,就到国外念高中,整个学历教育都在国外进行。由于成本比较高,后来出现了半程留学,如高等教育在国内念两年,后两年到国外念。现在又出现了境内留学、不出国留学,即在国内念书取得双学历教育。如北京的中加学校是中国与加拿大合作办学的,其全部的教学活动都在中国进行,这是中国第一所中外合作的普通高中。教学计划大部分按照中国的教学计划,一部分加入了加拿大的教学计划。学生在高中学习三年,通过中国的高中毕业考试后,可以取得中国的高中毕业证书。但同时,其高中毕业生又要接受加拿大的省的教育部的考试,考试合格后,发加拿大的高中毕业证书,学生拿双学历──—拿中国与加拿大的高中毕业证书。这样学生拿到加拿大的高中毕业证书以后,就可以根据这个成绩来报考加拿大的大学。这些学生不出国就取得了国外的学历,这就是国内留学。这种形式目前有发展的趋势。国内留学还包括远程教育,目前有一些国家的开放教育,开始重视在中国的远程教育,即在中国完成远程教育,最后取得国外的学历证书。还有一种就是国际文凭组织。按照国际文凭组织的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在中国进行学习,完全由中国的教师来进行教育,高中毕业后,除了拿中国的高中毕业证书还可以拿国际文凭,这种国际文凭是世界主要国家的主要大学都承认的、通用的。这些对我们教育的发展都有促进作用。我国目前出国留学的动态是:我国最优秀的高中毕业生,因为能考上国内最优秀的大学,一般不出去,出去往往是中等偏上或中等学生,其家庭条件较好。这些学生出去的最大好处是提高了其自信。这也是一个通过不增加我国财政的支出就可以使教育事业得到发展的渠道。

2.促进教育开放的作用。我国教育已经开放了,加入WTO可以进一步促进教育的开放。教育的开放不外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引进来,另一方面是走出去。我国目前的教育开放,前一阶段主要是引进来比较多,应该看到加入WTO后,我们所有的承诺都是双向的,外国可以到我国来,我们也可以到别国去。所以,我们除了要重视引进来之外,还要重视走出去,要实施走出去战略,主动地参与国际教育服务贸易的竞争。在新的条件下扩大对外开放必须更好地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同时并举、相互促进的开放战略,努力在走出去方面取得明显进展。实施走出去战略是把对外开放推向新阶段的重大举措,是更好地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必然选择。我国现在在走出去方面还做得很少,有的刚刚开始起步,实际上国外也存在中国可以进入的教育市场。有的人埋怨我们由于出国留学造成一年大概有1000亿元要流到外国去,但我们还很少思考怎么再从外国赚回1000亿元来。我国各级各类学校都存在走出去的可能性,有些地方做了一些小的尝试。如北师大能否办一所加中学院,教中国语、中国文化,面向华侨,特别是新移民的子女,也面向加拿大的一些愿意学中文、了解中国文化的人。去年,北京联合大学在韩国汉城与西江大学联合,由西江大学招生、联合大学派教师任教,毕业以后取得北京联合大学学历,这是韩国的国内留学。又如,北京有一所职业高中──—劲松职业高中,主要以烹调为特色,在英国举办各种烹调培训班,同时又使国外的旅游团队都在其学校里进行一天到一周的烹调培训,去年仅此一项收入就达350万元。目前,我国还有一些优势教育资源,正在策划国外办普通中小学。如北京市教委,正与韩国联系,准备在汉城办一所从小学开始的学校。这是由于新移民增加了后,新移民希望自己子女能够接受中国的基础教育,但是因为其父母都在国外工作,希望我国能在国外特别是华人聚集比较多的城市办一些学校。所以我们的对外开放应该是两个轮子,引进来和走出去,过去一个轮子很大,一个轮子很小,现在要把两个轮子做得一般大。所以加入WTO以后,由于承诺是双向的,给我们创造了走出去的条件,可以促进教育的对外开放,

3.促进教育改革的作用。这是加入WTO以后,对我国教育影响最大的方面。我们经过15年谈判加入WTO很重要的是为了使中国的改革能在外力的推动下加快步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教育改革都在不同程度上受着国外教育的影响。如在人才培养模式上,素质教育的提出在一定程度上就是由于知识经济到来以后,我们原来的人才培养模式难以适应知识更新的速度,不管是从IT时代过渡到生物经济时代,还是再过渡到纳米经济时代,都必须通过以创新能力的培养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来全面提升我们培养的人才的素质,这就是受国外教育的影响。再如终身学习的概念也是如此。终身教育把学校教育往前延伸到零岁,往后延伸到老。我们教育体制的改变实际上也是受到国外教育理念的影响,包括我们高等教育的专业设置,和高等教育的某些学位及学位制度的实行。再如我们的职业教育的发展受国外职业教育的影响也是很大的。目前,对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影响比较大的有三种类型:一个是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学校教育与企业教育相结合,以企业为主,学生的实习主要在企业里进行;另外一种是澳洲的Tafe教育体系,其特点是教学与生产紧密结合,在职业教育的学校里边构筑生产实习的环境,每一个学校里边都有工厂;第三种是北美的社区教育,它的职业教育主要建立在社区,和社区成员的终身学习联系起来。这些职业教育模式在中国的影响都是较大的,还有职业教育的劳动力市场的准入制度、持证上岗制度等都借鉴了西方。此外,我们的教育思想、教育方法、教学内容、教学手段都引进了很多新的东西,通过引进、借鉴、吸收对我们教育的改革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4.促进教育法治的作用。多年来,我们一直非常重视教育法制的建设。由于WTO的规则要通过我们的法律来体现,因此,加入WTO有利于进一步推进我们教育的法制建设、推进依法治教,推进依法行政,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使我们的教育改革发展能走向法治与效率的轨道。

(三)加入WTO对我国教育的挑战

1.国际竞争的挑战。由于教育市场的进一步对外开放,外国的教育服务贸易会进一步进入我国,教育市场的竞争可能日益加剧,使我国教育面临严峻的挑战。比如,由于新西兰的优质教育资源比较多,基础教育特别是高中阶段教育也较好,价格比较低廉,自然环境和社会治安也比较好,签证相对容易,因此,留学新西兰的人比较多。新西兰教育部长最近提出,新西兰已接受了很多国家的留学生,目前中学已经饱和了。所以没办法满足各国家中学留学的需要。所以,现在提出一种新的合作形式──到中国的中学办中新合作的试验班。这个实验班的高中三年,由新西兰派英语教师来强化英语,高中三年以中国的课程、教材为主,一年预科以新西兰的课程教材为主,然后可以到新西兰留学,他的大学还有容量,所以希望更多的人去那儿念大学。中学的容量不大他就把中学办到你的国家来,可见争夺市场之迫切。

2.人才竞争的挑战。国外教育机构进入我国以后,特别是国外教育机构的本土化,有一部分中外合作办学机构,要国内的人去教书,加上自然人流动,我们一部分优秀的教师要出去,所以优秀人才的竞争可能加剧。这样,我们便面临着如何建立吸引优秀人才的竞争机制的挑战。

3.教育效能的挑战。一是对教育结构的调整更加紧迫,因为加入WTO以后经济结构、产业结构与城乡结构都将发生变动,我们的教育结构如何适应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城乡结构的这种变动,能否尽快地调整教育结构来适应经济、产业结构调整需要这是对教育效能的挑战。二是转变人才培养模式的任务更加紧迫。推进全面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改革的步伐能否按照预期的目标加快,这也是对我们教育效能的考验。否则,就会出现中外合作办学或者是国外教育机构培养出来的人才更适合我们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而我们自己培养的人才将来就会找不到工作。因此,这对我国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挑战。三是对我们教育的管理观念、方式提出了挑战。这些都是对我们教育效能的挑战。目前,我们政府的管理方式基本上还没有脱出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管理,尽管我们进行了很多改革,但到现在为止,我们的管理观念、方式、效率仍难以适应加入WTO后的节奏。

4.意识形态的挑战。加入WTO后,国外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文化、生活方式可能通过教育活动对我们的教育产生影响,使我们的德育、思想政治工作、优秀民族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发扬都面临着挑战。


三、以积极的心态,应对加入WTO对教育的挑战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加入WTO以后机遇与挑战并存,我们应以一个积极的心态来面对。

1.增强机遇意识,促进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我们既要看到挑战,也要更多地想到机遇,只有机遇意识增强了,才有可能采取积极主动的姿态抓住机遇,才能够发现机遇,利用机遇,从而发展自己。抓住机遇来促进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通过发展来增强我们的国际竞争力,这样才不会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丧失主动权。因此我们应该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抓住机遇,深化改革,全面提升我国教育的规模与水平。当然,也要善于利用WTO的有关规则,比如WTO的例外条款,在政府承诺的协议框架之内,采取积极的态度,把握有利的时机,利用可能的国外的优质教育资源,来推动我国教育规模的扩大和质量水平的提高。

2.增强双向意识,全面地推进教育的对外开放。“走出去,引进来”应该坚持这样一些原则:一是趋利避害原则。我们利用WTO的规则尽可能地趋利避害。如我们在引进国外教育资源时,要考虑到国家是否需要,考虑到是否是世界前沿学科领域,尽量不把国家不要、且低水平的教育资源引进来。有些地方在对外合作中已出现了这种情况,送教师去国外培训,花了很多钱,却把教师送到一个水平很低的学校。二是稳步原则。要利用WTO的一些规则,比如说中外合作办学的审批制度,在审批过程中,我们完全可以有选择的余地,选择要慎重。中外教育合作产生的纠纷也已经不少了。三是双向原则。要积极地设法走出去。广东是改革开放的前沿,走出去的条件最好,与外边的联系也最广。广东完全有条件在走出去上多走几步。四是求真的原则。所谓求真的原则,就是在我们所获得的大量信息中,有些缺乏真实性,有的缺乏时间性,从而影响我们对问题的分析和理解。因此,我们在获取国外信息、研究国外信息时,就要注意研究它的历史、现状,研究其动态及发展趋势。我去年和英中贸易协会主席交谈教育时,我说英国的基础教育特别是苏格兰的教育比较好,很正规、要求严,跟英格兰教育不一样。英中贸易协会主席说:“你还不了解,英国最好的教育是北爱尔兰的教育。”我问为什么,他说:“因为北爱尔兰的小学升中学是要考试的、选拔的,现在英格兰很多人都主张学习北爱尔兰的方式。”我说我们刚借鉴你们小学升中学不要选拔,你们现在又认为选拔好。他说英国的教育部长布朗非常主张实行男女分校,认为男女合校非常影响男生的学习质量。所以经常是我们想学人家的时候,人家已经开始改变。最近,一位博士在美国做基础教育研究,他拿回来的材料就提出来,美国基础教育的重要动态就是增强选择性,因为美国认为原来的教育比较凝固,没有选择,学校之间也没有竞争机制,因此美国基础教育很难摆脱落后与质量低下状态,而刺激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式是增加选择。由于学校可以选择,学校就必须增强它的竞争能力。日本一直强调公平、公正教育,但日本近几年来所进行的教育也是要增强选择性、发展学生个性、增强学校的个性,文部省反省了日本最近若干年来推行公平教育的结果是出不来在世界领先的优秀人才。我们现在要推行公平教育,而日本却恰恰要开始改变这些东西。

3.增强创新意识,加快教育改革的步伐。不是说加入WTO后,才要教育改革,而是加入WTO后,应加快这种步伐,增强这种意识。我们教育的创新与改革应加快步伐是毫无疑问的。在今年的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关于教育的议论基本上是两个方面,一是追求教育的公平与公正,二是追求教育的质量与效益,这是两个趋势,也是呼声最强烈的。这反映出许多人认为现在的教育不够公平、不够公正,质量和效益不够高。

关于教育的公平与公正问题,集中体现在关于要求实现教育的均衡化这种呼声上。我觉得比较准确的表述是李岗清同志讲的:我们应该实现教育的相对均衡发展。在全国基本实现九年义务教育之后,我们的各级各类教育发展过程中都遇到了两个问题:一是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问题,二是弱势群体的教育问题。各界都很关注这两个问题。随着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以及弱势群体接受教育遇到的问题也越来越多。这两个问题要求教育能做到相对均衡发展。近年来,国家已为贫困地区教育的发展花了很大的力量、加大了投资力度。各地区、各省在其范围之内也要进一步考虑到相对贫困地区的教育发展。相对均衡发展,我理解就是分区规划、分类指导、共同发展。贫困地区的教育应由国家、省、县三级分担,而不要只简单地规定以县为主,因为贫困地区县里没钱。另外一种是对贫穷的阶层、下岗的职工、残疾人特别是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现在估计流动人口的子女大概有240万到260万,其中深圳、北京、上海都有20万左右,这一部分人的教育问题也是必须予以高度关注的问题。现在中央规定,以流入地为主,各地区都正在采取不同的方式重视对弱势人群的教育。总的来说,大家要求教育公平公正,这是我们教育进一步改革的方向,当然我们也希望教育的均衡发展不要泛化。

另一个方面就是追求质量和效益,主要反映在两个方面。一是教育结构。教育结构既有总体结构,也有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的专业结构,目前,这些方面存在的问题已影响了我国的教育效益。在教育的摆位问题上,根据今年朱基同志政府工作报告,我们的基础教育、义务教育提的是加强,高中阶段教育提的是积极发展,高等教育是稳步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提的是大力发展。所以职业教育界今年看到“大力发展”是比较兴奋的,再加上今年要开职业教育工作会议,觉得职业教育可能会迎来春天。专业结构上有一个适应的问题。现在的高校毕业生,一部分专业供不应求,一部分专业供过于求,所以要通过结构的调整来提高效益。另外一方面更重要的还是质量,各级的人代会都对推进素质教育给予了关注。我们国家面对新的形势,必须要改变人才的培养模式,全面提高人的素质。到现在为止,我们对于推进素质教育的总体形势的估计:一是认同。不像开始时,大家对什么叫素质、什么叫素质教育有很多分歧,应不应提素质教育、有没有素质教育与素质能不能教育等争议较多。现在大家都认同了素质,认同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应放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上,素质教育的核心是要加强德育。二是素质教育也在逐步深化。已由开始的认识层面进入到了操作层面。比如说,课程改革正在加紧,国家级、地方级、校本课程的三级课程体系形成,两级教材管理体制正在建立,新的教材在一部分地区的学校从今年秋季开始要使用了。因为教材不改,实施素质教育就很难。再如教学手段改革,我们提出教育要跨越式发展,实际上很重要的是指信息技术的运用,因为我们其他方面可能与国外的差距比较大,而信息技术的起点与一些国家前后相差的年份不多,所以在这方面我们的步子可以比较大。我们现在讲素质教育与开始讲素质教育很大的差别还在于招生考试制度包括高考都在进行改革,而这种改革有利于推进素质教育。因此,素质教育正在逐步深化。此外,素质教育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与创新,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教师都在进行着实施素质教育的种种实验,有的已经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有的产生了比较广泛的影响。

但是,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当中也还存在不少问题:一是认识上的问题,可以称为起点问题,如什么是素质、什么是素质教育等。每当素质教育推进到一定阶段时,就会回到这个起点的争论上来。如今年的人代会上又开始讲到底什么是素质、什么是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否否定了我们的传统教育等,起点上的分歧还是存在的。二是实践上的问题。这是推进素质教育过程中出现的一些片面性问题。如有的学校实际上存在着二元体系,一个体系是抓素质教育,一个体系是抓应试教育。再有一种是虚假性,即没有真正搞素质教育,也没有真正搞改革,而是在搞形式主义,走过场。

在推进素质教育过程中需要处理好几个关系。

(1)提高全面素质与培养优秀人才的关系。过去,“应试教育”主要是立足于选拔,在某种程度上是有利于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素质教育比较强调面向全体,有利于全民族素质的提高。我国整个民族素质的提高是非常必要的,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也是急迫的。所以这两者如何协调起来,在全面提升所有学生的素质的过程中又能给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条件,这需要通过我们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因材施教来解决。这个问题如何把握好是当前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否则我们一方面抓全面素质教育,一方面优秀人才又只能靠从国外高价引进。

(2)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与提高学生应试能力的关系。现在出现了两种情况,一方面是高等学校的招生考试在改革,其改革的方向,是有利于考核学生的全面素质与综合能力、创新精神。因此,现在的考试在某种意义上,与素质教育初始的考试是有区别的,这种考试已成为我们素质教育过程当中的一个环节,我们不能够把这个环节排除;另一方面现在各种类型的考试不是在减少而是在增加,不仅在学校教育体系内部要考试,不少行业的准入也要考试。要考试就有一个应试的问题。因此,是把提高增强学生的应试能力排除在素质教育之外,把它看成“应试教育”,还是把提高学生应试能力教育纳入素质教育里边,在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的同时,提高学生的素质,这是我们需要处理好的一个问题。

(3)素质教育的切入点与素质教育的体系的关系。在抓素质教育时,由于我们没有一套完整的经验,也没有一本素质教育的教育学,每个人都是凭着自己对素质教育的理解来寻找实施素质教育的切入点的。因此,出现了许多的实施素质教育的改革实验。这些改革试验,都是有意义的。如创新教育、创业教育、快乐教育都是素质教育的切入点。但是这些切入点再深化之后,往往最后都涉及到了人的全面素质。所以切入点尽管不同,深入以后都差不多。有的希望用其切入点来统率整个素质教育。这就出现群雄并立的局面。我认为这就有一个素质教育自身体系的问题。要处理好素质教育的切入点与素质教育体系的关系。

(4)处理好教育改革的重点与教学工作之间的关系。全国基础的工作会议提出的教育改革重点实际上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非常重要的内容。如教学工作提出在加强双基的同时要注意学生情感和态度的培养,提出要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提出要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能力、提出要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等,都是作为占领人才制高点的非常必要的能力。这些教育改革目标都是必要的,但有一个问题,它和日常教学工作是什么关系?研究性学习是必要的,但学习不能全部都是研究性的,它总要有一些接受性学习,总要有一些体验性学习。那么接受性学习、体验性学习与研究性学习如何整合起来,才能形成我们日常的的教学工作体系呢?这个问题我们往往缺乏研究。如合作学习,我们现在强调合作学习,是不是所有的学习都是合作进行呢?要不要个人掌握的技能、个人记忆的东西呢?个体学习与合作学习如何整合起来、这才是日常教学工作要解决的问题。所以拿出一节课是很容易的,但日常教学要贯彻就难了,这就有一个教学改革工作的重点与日常教学工作的关系问题。

(5)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关系。最初要求在学校里进行信息技术教育,让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现在已提升到了更高的层面,就是进行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再进一步可能会用信息技术改变学科教学模式,甚至包括学科教学的理念。

(6)国外先进教育理念与实践和我们的优秀的教育传统之间的关系。有人说过去我们的教育是全盘苏化,现在是全盘西化,这就有一个国外先进教育理念与我们优秀教育传统的关系问题。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是给应试教育加了一个引号,并不是说原有的教育就是应试教育,而是说原有教育由于单纯应试,而产生的种种弊端,把这些弊端概括起来称为“应试教育”。因此,要改变的不是全部的传统教育,而是要清除传统教育的弊端。这样,处理好国外先进教育经验与我们的传统教育整合的关系也是十分必要的。

要处理好这些关系,需要两个东西:一是需要创新,一是需要整合,整合也是一种创新。我们在创新方面花的力量比较多,在整合方面花的比较少。如果进一步加强教育改革,需要加强整合的力度。因为不整合起来的话,我们的素质教育就永远是分散的。推进素质教育最终还是呼唤出现有中国特色的素质教育学,体现素质教育精神的教育学。如果没有这样一部教育学,我们的素质教育的进步、深入是有难度的。

4.增强人才意识,改善培养和吸引人才的机制。我们重视人才,但实际上我们有时并不十分重视建立培养和吸引人才的机制。北京电视台有一个栏目叫SK状元榜,从各省市重点中学里请一二个优秀的学生进行知识竞赛,一周一期出一个状元,然后,这些状元一个月积累起来又出现一个状元。这个栏目是由韩国的SK集团来支持的。从第一期开始,他们给所有参赛的学生都建立了一个档案,一直跟踪他们,以便于将来使用这些人才,这应当给我们启迪。江泽民同志在去年七一讲话中有一段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论述,其中有两点给我们很深的启示,一是社会主义的各阶段里面都要重视人的全面发展。这与我们过去认为人的全面发展只有在共产主义才能实现这个观念相比是有创新的,这样,人的全面发展这个概念就从学校的教育方针发展到整个社会的人的全面发展。二是人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是互为前提互为基础的。这个观念也是创新的。因为我们原来讲到培养人的时候,主要是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全面发展的人,主要强调人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现在,同时强调社会的发展也给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前提,也要适应人的发展的需要,因此人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是互为前提的。因此这又给我们一个启示:讲人的全面发展,不仅要讲学生的全面发展,也要重视教师的全面发展,要给每一位教师提供发展的条件,发展的机遇。如果没有教师的全面发展,何谈学生的全面发展?对于人才要十分珍惜,我们要时刻想到优秀人才一需要培养,二需要留住,三需要充分发挥他们的才能。

5.增强规则意识,进一步加强教育法律法规建设。归根结底,加入WTO的承诺要以法律形式来体现,因此我们应增强规则意识,按规矩办事,坚持社会主义法制统一的原则,进一步加强教育的法制建设,推进依法行政工作。要加快对外合作办学的立法步伐。朱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鼓励、支持、规范社会力量办学和对外合作办学。”这种鼓励支持和规范是要通过法律法规来体现。所以加入WTO以后,我们加快了对外合作办学条例的制定。对外合作办学原来只有1995年由国家教委制定的《对外合作办学暂行规定》,这个暂行规定颁布以后起了很大作用。但适应加入WTO的形势,需要制定一个效率高于规章、由国务院颁布的新的法规,现在初步的名称为《中外合作办学条例》。这个条例的制定应当考虑处理好五个关系:

(1)维护国家的教育主权和提高我国教育竞争力的关系,要求一切办学活动必须遵守我国法律法规,同时要在政府的宏观调控之下大胆引进国外先进的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来增强我国教育的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2)教育的公益性原则与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的关系。我国要坚持教育法确定的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举办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的原则,但是我们又承诺可以以商业方式存在,投资可以有回报,所以这个关系是要处理好的。我国教育法现在没有修改,承诺与教育法两者如何结合,我个人认为,我们现在的中外合作办学和民办教育是公益性的本质和商业存在形式的有机结合。当然我这种说法只是对于现状的一种解释,即本质是公益性的,但其存在形式是商业存在。

(3)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和防止国外敌对势力利用教育交流活动来进行政治、宗教、文化等意识形态渗透的关系。我们既要借鉴西方的先进理念、经验,又要重视西方文化和价值观念带来的冲击和影响。

(4)遵守WTO规则和保护与促进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关系。我们必须做到既要遵守WTO的规则,又要保护和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这有待于通过民办教育的立法加以协调。

(5)中外合作办学与我国民办教育的关系。中外合作办学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也是一种社会力量办学,如果他与我国民办教育的有关规定相差太大,就会出现问题。一般国家的国民待遇是指什么呢?是指外国人在你国内进行经济活动,应该享受与你国家的国民同等的待遇。但我国民办教育担心的不是外国人可以享受和我们的同等待遇,而是中国人享受不了外国人在中国的待遇。就是对外国人优惠,对本国人不优惠。我们的民办教育非常担心的就是这种“超国民待遇”,所以这里有一个与民办教育何衔接的问题。目前,这个问题在研究,有待于通过民办教育的立法加以协调。

6.增强主权意识,坚持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加入WTO后我国的教育也要增强主权意识,捍卫国家的利益,这里要强调三点:一是国家主权,不能损害通过宪法法律体现出来的国家的主权。二是意识形态,不能在教育中放弃社会主义方向。三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不能在教育交流中把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放弃掉。我们要加强和改进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如果不这样,我们的主权意识、社会主义方向和中华民族传统在实际的教育活动中也很难保证。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zazhifabiao.com/lunwen/jyjx/jyll/182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