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期刊

小学角色教育理论的探索与开发研究

时间:2015-12-20 16:29:53 所属分类:教育理论 浏览量:

[摘要] 小学生角色教室实验 ”研究课题组借鉴知行学说、教育社会学、社会心理学、活动道德教育理论中的角色教育资源,通过课题实验、课题实践尝试建立新时期具有鲜明特色的角色教育的基础理论、应用理论、开发理论和网上评价机制。 “小学生角色教育实验研究

[摘要] 小学生角色教室实验 ”研究课题组借鉴知行学说、教育社会学、社会心理学、活动道德教育理论中的角色教育资源,通过课题实验、课题实践尝试建立新时期具有鲜明特色的角色教育的基础理论、应用理论、开发理论和网上评价机制。

“小学生角色教育实验研究”,是全国德育先进校----吉林省临江市建国小学主持的“八五”和“九五”县、市教育科学重点课题,“十五”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该科研项目运行15年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教育研究》《中国教育学刊》先后发表了理论文章,《人民教育》《中国教育报》《中国少年报》《辅导员杂志》等报刊陆续发表了20多篇经验文章。1990年前后,学校党支部先后被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吉林省委组织部和中共白山市委组织部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学校被国家教委评为全国德育先进校.被誉为是小学德育工作的一面红旗。随着媒体深入广泛的报道以及各级政府多次的表彰奖励.建国小学角色教育的经验和做法已广为人知.但始终没有把“角色教育”整合成当代学校道德教育的有效理论体系。2001年,当角色教育研究被批准为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后,课题组对前十年的实验研究进行了认真的总结和反思。我们认为以往的研究缺少基础理论和应用理论,缺少开发理论和创新理论。我们感到,若想让角色教育这一道德教育模式得到理论界的承认。使其在新时期道德教育模式中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使其具备与角色教育相匹配的理论体系。基于这种认识,课题组把“十五”研究的重点放在了“小学角色教育模式构建”上,在整体模式的构建中又把理论体系的研究放在首位,作为“十五”期间课题研究的难点,其目的就是运用科学发展观,构建角色教育的理论体系。

一、运用文献法指导课题实验。通过实验开发建立角色教育基础理论

课题组根据 “理论源于实践,实践产生理论”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运用历史文献中的有关理论.对具有丰富角色教育资源的矿藏进行有效地开发,提取其中有价值的元素,然后通过课题实验的提炼、整合,形成具有特色的角色教育基础理论。

1知行学说中的角色教育资源

通过对历史文献认真研究分析发现,从两千多年前春秋时期我国孔子的《论语》、苟子的《劝学》一直到毛泽东的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都蕴藏着丰富的角色教育资源。 [1]根据知行学说.课题组在一个实验班选出10人进行实验:将10人分成知、行甲乙两个组各执一词开展辩论。就在两组各说各的理,相持不下的时候,一名男同学勇敢地走到主席台中间,用两手分别抓住甲乙组长的双手然后高高举起,全班同学见此情景报以热烈的掌声。指导教师指着高高耸起的四只手构建的“立交桥”因势利导地说,知行两组观点之所以能统一,关键是这“立交桥”发挥了衔接的角色作用。立交桥的角色就是知与行相统一的角色,显然立交桥的角色要由建桥工人来扮演,而建桥工人又必须要具备应知应会技能和言行一致、诚实守信的道德素质。缺少建桥工人有技术、有道德的角色,载车载人的立交桥质量不合格就会酿成车毁人亡的悲剧。就这样,学生、教师、课题组三者共同在知行学说中开发出了“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角色教育资源。在这一自主开发过程中,课题组从实验中不仅看到了学生在角色承担中的主体意识和角色扮演中的主人翁责任;同时发现小学生在角色扮演中,不仅能超越自己扮演的角色.而且还具有创造新角色的角色意识和角色能力。正如戚万学教授所讲“道德教育的目的归根结底是行为的改善而非推理的改善;要充分考虑并试图努力解决知、行统一这一最古老、最根本也是最棘手的道德教育问题,就必须预制一种与认知主义互补的教育形式。这就是角色扮演和角色期待的理论与实践。

2教育社会学和社会心理学中的角色教育资源

当把视野从国内文献转移到国外文献时,同样发现在上个世纪 20年代初期,皮亚杰、柯尔伯格等关于“道德在认知的基础上,第一次提出了一个人对角色的理解、采择和承担的新概念”。杜威在其《教育中的道德原理》、赛尔曼在其《社会认知》、柯尔伯格在其《道德阶段和道德化》等著作中,关于角色扮演、角色承担、角色期待和社会角色等概念的论述,同样具有丰富的角色教育价值。课题组根据上述有关理论.在学校五年级实验班和外校同年级的非实验班做了对比实验:让一名男生扮演一个乞丐在车站乞讨,同时在实验班选出五名男生和五名女生分别以军人、大学生、警察、干部、个体户的角色。非实验班十名同学以普通乘客的身份,陆续从乞讨者身边走过。结果是赋有角色承担的十名男女同学中有七人分别给了乞讨者钱或食品:而非实验班无角色的十名过路同学,不仅没有任何物质上的表示,而且行为和表情呈麻木状态。课题组从实验结果中看到“角色扮演、角色承担、角色实践”等角色行为,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树立对社会的责任感,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亲合社会的爱心和情感。所以我们认为,教育社会学和社会心理中的角色理论是角色教育可借鉴的资源之一。

3活动道德教育中的角色教育资源

我国当代道德教育模式之一的 “在活动中通过活动而且为了活动的道德教育理论”。对角色教育理论构建也具有重大的启发和指导意义。根据活动道德教育理论,课题组同样进行了对比实验:把《中小学生守则》第七条“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和礼貌待人”作为三年级实验班和非实验班的考评内容。考评时间为四个星期,实验班的学生是以社会角色中的父亲、儿子、教师、校长为角色落实第七条内容,非实验班的同学和平常一样以学校普通小学生的身份落实第七条内容。四周后县督学把从社会有关部门考核到的情况和分数经过综合分析后,得出令人吃惊的结果:非实验班学生三项平均为65分,实验班即扮演儿子父亲等角色的学生平均为95分。而且做到在家、在学校、在社会一个样。实验结果使课题组相信,小学生在角色扮演中,不仅可以学到社会有关职业角色的技能和相应的职业规范,而且还可以主动获取一些社会职业常识。自主掌握社会职业角色生存的技能。由此可见,活动道德教育理论也是角色教育理论中可借鉴的有价值的资源。


课题组在 “八五”期间,以上述历史文献为借鉴,一方面对挖掘开发出的角色教育资源进行反复论证与证伪,一方面又通过实验使角色教育理论第一次从有关母体理论中剥离出来,形成角色教育自己的基础理论:角色教育是通过小学生的角色扮演、角色期待、角色承担、角色实践等过程,让儿童身临其境地体验特定环境中的特定社会角色,培养其处理问题、解决困难的角色能力,或通过儿童采择、扮演另一种社会角色体验其心理感受,从而形成某种职业习惯、改变对其它角色认识态度的一种以知导行的有效方法。角色教育实验表明,小学生的角色扮演、角色承担、角色体验等角色模拟活动,可以有效地培养儿童对角色行为的实际操作能力,提高儿童的道德判断能力,培养关心体谅他人的情感.纠正某些不端正态度和行为,这是当前社会转型时期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有效理论之一。

二、运用科际整合法指导课题实践.通过实践开发探索角色教育应用理论

“科际整合法意味着,持有不同观点的一群人可以相互补益.共同创建一种比任何一个小组单独工作所取得的成果更有价值,更为综合的成果”。课题组运用科际整合法,以搜集到的国内外关于青少年道德研究的“生活德育论”、“人性化德育论”、“主体性德育论”等前沿理论和最新研究成果为导向。在对角色教育基础理论的的效度和信度进行论证后,又对如下理论观念进行了全方位多学科的论证。具体包括:角色扮演使基础理论向实践转向、角色期待使认知与实践相结合等阶段性研究成果。符合小学生德性由小到大、由认知到实践、由家庭到社会循序渐进的形成规律。是坐而论与起而行、科学化与实证化结合的道德教育理论。这一理论可化解‘德育首位与无位'、‘德育万能与无能'、‘大德育与小德育'等矛盾。在确认这一研究的创新性和可行性的基础上.我们努力挖掘其形成的理论基础:第一,角色扮演和角色期待的载体是由家庭、学校、社会共同构成;第二,其运作过程历经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乃至终身教育;第三.其内容是以家庭美德、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组成;第四,在角色教育过程中角色扮演、角色认知、角色创新等是由低到高递进出现的。这种主体多元、目标一致、利益共存的,以类别为纬、以若干部门为经、横向贯通、纵向衔接、分层递进、螺旋运作的格局,使角色教育理论有了源于实验的科学依据和源于实践的理论基础。在科际整合法和课题实践的作用下,“九五”期间课题组研究总结出角色教育的应用理论:“角色教育是以学生的角色扮演、角色承担、角色超越、角色创新和角色冲突等为方法,解释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通过团体和个体相互影响个体行为的一种道德教育的新理论.使个体通过社会化体验市场经济条件下做人的道德规范和道德价值,使儿童成为一个符合现代化社会需要的、合格的社会角色,即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运用理论研究法指导课题研究成果 ,通过成果探索角色教育开发理论

角色教育中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论中的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观点,对课题的感性材料和感性认知,进行归纳和演绎,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使感性认识升华到理性认识;在验证应用理论的科学性和实用性的基础上,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有关学说。以及知行学说、教育社会学、社会心理学和活动道德教育等理论资源.同时依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 “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的原则。对课题研究取得的“凡是有角色的生活、有角色的活动、有角色的实践和有角色的体验的学生。其道德的形成和道德素质要比无角色的常规活动高出许多”这一阶段性成果。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论证。论证结果表明,这一阶段性成果产生的动因,源于个体(即学生)角色扮演的目的和利益与团体即(家庭、教师、社会有关部门)角色期待的相互影响而产生的需求、目的和利益的一致性。角色扮演和角色期待需求、目的和利益的互动、互惠和共赢所激发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必然成为马克思唯物主义哲学中关于理论与实践、客体与主体、精神与物质统一的关键要素。在这一关键要素的拉动下,“十五”期间,角色教育的开发理论应运而生,即角色教育是一种道德形成的新理论。通过个体的角色扮演、团体的角色期待、角色承担、角色实践和社会角色等角色活动,使学生在角色扮演中产生角色动机、角色认知、角色品质,从而形成团体所期待的、符合社会需要的道德。

四、运用报刊网络开放式评价法,保持角色教育理论的前沿性和实效性

所谓报刊网络开放式评价法,顾名思义就是利用报刊和互联网速度快、空间大、范围广等优势,对角色教育基础理论、应用理论和开发理论进行跟踪鉴别和评价,其目的是通过多学科、多渠道、多形式的比较研究.对课题研究取得的理论研究成果及其在同类课题研究中所处的地位和水平,做出科学的评价。比如 “八五”期间有关研究成果“角色教育----一种德育模式”和“角色教育新世纪的德育模式”,分别在《中国教育学刊》1995年第3期和《吉林教育科学》发表后.课题组既收到了认同的声音也收到了不少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根据这些意见和建议,对原有的理论和实验方法进行了适当的调整和修改。当互联网成为当代社会最快捷的信息工具时,角色教育的理论研究有了更广泛、更科学的评价平台。当“角色教育浅探”“小学德育工作的有益探索”等理论和经验文章在《教育研究》《人民教育》等报刊发表后,互联网上立即出现了对角色教育研究的评论文章。课题组不时失机地抓住这一动态评价机制。从中吸取借鉴了国内外关于当今道德教育研究的前沿理论和先进方法,不断地修正和深化角色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实验方法。课题经网上多年运行实践,扬长避短,努力做到你无我有。你有我新,使角色教育理论评价研究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态势。这种开放式评价法的运行,很快将课题研究总结出的角色教育基础理论、应用理论和开发理论提升为角色道德理念。在运行方法上由过去的单向灌输,到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共同行为所追求的共同利益;途径上由过去的施教者的单相思,到为家庭、学校、社会等多元体的企盼和需求;时间和对象的主客体上由过去的一阵子。自然的连线到从小到大、从学生到成人终身受益的一辈子;效度和信度上.则从道德渗透到经济发展及社会稳定和国家兴旺上。这种共鸣、共振、共效的效应,是角色道德论有别于其它道德模式的最大特色之一。“十五”期间课题组初步建起了“基础理论、应用理论、开发理论和网上评价理论”四者相互关联、互相渗透、相辅相成的具有角色道德教育特色的理论体系。运用这一理论体系构建了包括专业教师、指导教师和群众教师在内的教师队伍模式;构建了国家级课程中的角色教学模式和校本课程中的角色教学模式;构建了角色交换模式、角色实践模式、角色超越模式和角色创新模式等八种活动道德模式。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zazhifabiao.com/lunwen/jyjx/jyll/18259.html